郯城民间工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2296
颗粒名称: 郯城民间工艺
分类号: TS938
页数: 7
页码: 84-90
摘要: 郯城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老的东夷文化源远流长。关于民间工艺制作出现的最早史料记载,是在明朝成化年间,随着时代变迁和历史发展至今仍保存制作工艺较为完整的有港上樊埝的木旋玩具,胜利乡沙窝村的木版年画,马头、李庄等地的挂门笺等“老三绝”。近年来,沙墩镇等地的柳编工艺品,红花乡的中国结,新村乡等地的草编制品以其工艺精、构思巧、影响大,效益好而被誉为郯城民间工艺的“新三绝。影响最大的是高低棒棒人与老和尚推花车。中国结艺中国结艺起源已久,近几年来在郯城红花乡大院子北村、南村等地加工、生产逐渐形成规模,通过自行开发设计,品种花样已达200余种,产品主要销往浙江义乌等地。
关键词: 民间工艺 工艺美术

内容

郯城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老的东夷文化源远流长。关于民间工艺制作出现的最早史料记载,是在明朝成化年间,随着时代变迁和历史发展至今仍保存制作工艺较为完整的有港上樊埝的木旋玩具,胜利乡沙窝村的木版年画,马头、李庄等地的挂门笺等“老三绝”。
  近年来,沙墩镇等地的柳编工艺品,红花乡的中国结,新村乡等地的草编制品以其工艺精、构思巧、影响大,效益好而被誉为郯城民间工艺的“新三绝。
  木旋玩具港上镇樊埝村的木旋,起源于明朝成化(1465-1487)年间。樊氏之祖樊大自大营城逃荒至此,后建樊埝村。樊大家贫,为谋生计,拜邻村木匠徐某为师,学成木工。他根据手拉皮条能带动木钻转动的原理,研制成一台脚蹬旋车用来制作刀把勺把之类生活用品,后又用旋车制造花弄棒槌玩具。现在旋车已由原来的脚蹬改为电动车,绘图始终是手工操作,木旋的原料多为杨木。生产的日用品有衣架、烟嘴等;装饰品有:门帘、窗帘、笔筒、首饰盒花瓶、掸瓶、裱画用的画轴等;玩具有:棒棒人、老和尚推花车、大龙刀、梅花枪、花蓝、宝剑、压水枪等。影响最大的是高低棒棒人与老和尚推花车。
  草编草编的主要原料是琅琊草,俗称黄草,此草叶长,一般都在1米左右,性柔而韧,晒干后经几遍露水即可变白。重坊、马头、新村、港上四乡镇是主要产地。其主要编织物是鞋、帽、茶杯套、茶杯垫等。草编制品上的图案多种多样,有八川、汉文、狗牙子、猫蹄花,还有一些几何图形,如扇形、弓形、圆环形等。表现图案有两种办法,一是用纹路和空眼,二是用色草,纹路分平纹、绞纹、跳纹,空眼有大胡椒眼和小胡椒眼。色草是由露白的黄草染制而成。色种繁多,多为重色。用色草所织图案除上述多类外,还有喜鹊闹梅、牛郎织女、小牧童等比较复杂的图案。
  篦编篦编在郯城主要分竹编、芦编和高梁蔑编。高梁篦编分粗细两种,粗篦子是由高梁秸划开去襄刮制而成,粗篦子可织成席、折子、笼子;细蔑子可织凉席,枕头套、笼子。粗席除常用者外,还有结婚时用于布置新房的圆席、覆棚席、喜床席等。细席光滑洁白,是防暑佳品。细席上多数都用红篦织成花角,搁头的一端织大花角,放脚的一端织小花角,花角上的图案种类很多,除和粗花席上相同的外还有狗尾巴、方头、猫蹄等。重坊镇的高庄、新村乡的丁沟、港上镇的港上、桥村是县内产细席的主要地方。柳编柳编条编,主要原料是簸箕柳,柳编的美术价值主要在造型上,它的所有制品,或方或圆或直或弯,均大的不蠢,小的不挫。尤其是近几年来所创的花篮,更是灵秀典雅,婀娜多姿。柳制品上的图案多为云头、金钱、鱼鳞,水波浪等。柳编的主要产地是黄山、沙墩、庙山三镇。
  蓝印花蓝印花是通过油纸花版镂空的孔隙,用刮刀把石灰与黄豆面合成桨糊状防染剂附着在白布上,干后浸入植物性靛蓝染缸,现在也有用硫化蓝煮染,染后晾干,放在捶布石上捶打,让防染剂脱落,露出蓝地白色花纹,蓝印花布的图案很多,常见的有“凤戏牡丹”、“喜鹊闹梅”、“狮子滚绣球”、“猴子摘桃”、“鹿鹤同春”、“梅兰竹菊”等。
  挂门前是一种剪纸艺术,先在色纸上凿成图或字,然后将这些图字相互搭配,从此面粘连成一体,组成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每门五幅,每幅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暗外框,这部分虽无内容,但作用重大,必须鲜艳夺目,因此多使用纸面亮丽鲜艳的广檀纸;第二部分是图案,图案的内容为西瓜、梅花、宫灯等,也有一些人物图案,还有其它一些象征吉祥如意之类的图案,第二部分是字,在每幅图的正中心,字要大而亮,往往采用金纸或广檀纸,三个部分三种颜色,三种纸张,五幅一图五样字,五样颜色,这五字必须组成一句吉祥话,如“寿比南山松”等。港上、小马头、李庄等乡镇均有从事这门手艺的。
  木版年画胜利乡沙窝村的木版年画制作工艺流行于清代中晚期,当时全国共有三家(天津徐家铺、潍坊杨柳青、临沂沙窝村),沙窝村列属其一。沙窝版画以人物质朴、举止夸张、构思奇异、色彩绚丽、民俗气息浓厚为主要特点。沙窝村年画共分三大类:灶马、门神、中堂,灶马上印着灶王爷,后来印画人觉得太单调,又在灶王爷两下侧增添了两位灶王奶奶,灶马的上部或下部都印着红色的节气表和几龙治水的预告,几龙治水是旱涝的标志。78年后灶王爷被财神取代、灶王奶奶被两个送财童子取代,但大家还叫它灶马子。门神分单门、双门两种。单门图案为五子登科、郯子奉亲等民间故事,双门上的图案有尉迟恭、关羽、张飞等。中堂上的图案有降鬼判官,老寿星等。沙窝村的年画是一版一色,一般是红、黄、绿、兰、黑五色,白色是空版,由纸色代替,后因市场竞争,又添了桃红和紫色,发展成七色、七版。
  进入上世纪80年代,由于受电脑彩色印刷的冲击,沙窝村的版画工艺日益箫条,到90年代专业从事版画艺术的家庭不过二三十家。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旅游业的兴盛,沙窝村版画这一沉寂已久的民间艺术重新焕发了生机,慕名参观学习和收集沙窝版画艺术的卜士接踵而来,从事版画艺术的农户又逐渐多了起来。
  中国结艺中国结艺起源已久,近几年来在郯城红花乡大院子北村、南村等地加工、生产逐渐形成规模,通过自行开发设计,品种花样已达200余种,产品主要销往浙江义乌等地。结艺制品加工以南北村为主,并带动周围十几个村的手工加工业,已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文化局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本书收入郯城县文化机构设置与沿革、郯城文艺界基本情况概述、郯城风景名胜、郯城地名考、郯城姓氏浅谈、郯城古代文化遗址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木旋玩具
相关专题
草编
相关专题
篦编
相关专题
柳编
相关专题
蓝印花
相关专题
挂门前
相关专题
木版年画
相关专题
中国结艺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