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图书 |
唯一号: | 150020020220012292 |
颗粒名称: | 郯城地名考 |
分类号: | K901.9 |
页数: | 12 |
页码: | 39-50 |
摘要: | 古郯之地历史悠久,郯城地名内涵丰富,地理位置乃鲁南咽喉,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清乾隆二十八年重修《郯城县志》载:"南控淮津,北接琅琊为南来之要冲,实东州之岩邑”。现称山东的南大门。以此可知,在传说的“三皇五帝”划分天下为九州时,郯城地属古徐州之域。据中华地图学社1975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和有关史籍记载,夏、商时期,少昊后裔一支以鸟为图腾的炎族,聚居于此,称炎地属人方。因炎地不满五十,故为鲁附庸。郯国,乃大国附庸,多依附于鲁。因此史籍有关郯国的记载,多与鲁国牵连。 |
关键词: | 历史地名 历史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