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柳琴戏的渊源及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2300
颗粒名称: 郯城柳琴戏的渊源及发展
分类号: I236.52
页数: 9
页码: 135-143
摘要: 柳琴戏,也叫“肘鼓子”、“拉魂腔”、“小戏”。1954年华东地方戏汇演时,经专家磋商,根据其伴奏的乐器一一柳叶琴,命名“柳琴戏”。它是鲁南、苏北、皖北、豫东一带流行的主要地方戏剧种。特别在郯城,几乎村村能演,人人会唱。相传,它是由泉源头一带的“姑娘腔”、“姐儿妞”演变发展而来。旧社会,郯城十年九荒,天灾人祸交替发生,广大劳苦群众处于饥寒交迫之中。人们为了生存,只好拖家带眷,乞食四方。久而久之,人们称呼这种形式为“姑娘腔”。
关键词: 柳琴戏 地方剧

内容

柳琴戏,也叫“肘鼓子”、“拉魂腔”、“小戏”。1954年华东地方戏汇演时,经专家磋商,根据其伴奏的乐器一一柳叶琴,命名“柳琴戏”。它是鲁南、苏北、皖北、豫东一带流行的主要地方戏剧种。特别在郯城,几乎村村能演,人人会唱。相传,它是由泉源头一带的“姑娘腔”、“姐儿妞”演变发展而来。
  旧社会,郯城十年九荒,天灾人祸交替发生,广大劳苦群众处于饥寒交迫之中。人们为了生存,只好拖家带眷,乞食四方。乞讨中,发现用唱民间小调,比呼婶子喊大娘好要,要得也多。开始多是姑娘、年轻媳妇唱,人们管这叫“唱门子”。久而久之,人们称呼这种形式为“姑娘腔”。当时的姑娘腔,多是民间小调、俚曲,如“小五更”、“四季调”、“十二个月”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长期的演唱过程中,有的伴随着感情变化,或因情、或因景,一边唱,一边下意识地扭动,有时敲起“要饭瓢”以和节拍。后来,这个动作、“伴奏”被有意识地使用,甚而被学习、被沿用、被改进、被推广。这样的形式,人们称之为“姐儿妞”。郯城有这样一首民谣:“要听姐儿妞,一溜山根泉源头。”可见其流行之广。
  另有一说为“姐儿牛”。泉源头一带系山岭地,农户几乎家家户户喂牛喂驴,夏天一早一晚或雨后,姑娘、小伙子赶着牛驴,漫山遍野放牧。姐儿们相互嘻戏,兴起处,放声高歌,或合唱,或对唱,间或伴以一些动作,随后也用之于沿街乞讨中,人们称之为“姐儿牛”。名字虽异,但内容相同,同为谋生的一种手段,只是“牛”、“妞”之别罢了。
  在这个时候,流行于民间“迎神”、“安神”、“送神”等封建迷信活动时演唱的曲调,也被融于乞讨中。她(他)们所使用的绑在肘上的狗皮鼓,被借用为伴奏乐,“肘鼓子” 于是流传开来。所以老艺人讲的肘鼓子有 “九腔十八调”也就是这样来的。它有民间小调、俚曲,也有神事活动的动作。这些源于民俗活动的旋律,更为人民所熟悉、所喜爱,肘鼓子备受人们的欢迎,也就在情理中了。
  随着演唱内容的延伸、扩展,表演形式的戏剧化,肘鼓子不敷使用了。开始,人们在要饭瓢的基础上,镶上木板,竖上琴杆,钉上品位,诞生了原始的柳叶琴。尽管其音色、音域有一定的限制,但较之敲击的瓢和绑在肘上的狗皮鼓,却大大地前进了。后来,终因琴肚太大,携带不便,音色不佳,逐渐地被加以改进。清末民初,巧木匠吴福增,制作了状似柳树叶的柳叶琴,获得了“盖山东”的美誉。解放后,颇具规模的徐州柳琴剧团、临沂柳琴剧团等都曾向吴的徒弟谢银光订做柳叶琴。现在,郯城县庙山镇岳庄村高庆贺等人制作的柳叶琴,仍然是闻名遐迩。
  柳琴戏在演变过程中,就是这样由简到繁,逐渐丰满起来的,开始的“唱门子”,慢慢地演变成一人演唱,一人伴奏;一人扮演故事中的各主要角色,一人伴奏兼充任副角。或三人演唱,或多人演唱,有条件的就设摊演出了,这叫“撂地摊子”,也就是所谓“抹帽子戏”,一人兼任多个角色,戴上帽子为甲,脱下帽子为乙,挂上髯口唱须生,脱下髯口当小生。一条纱巾多种用途,道具简陋,更谈不上行头。基于当时的低收入(仅可煳口),演出方便,人数一般不多,七八个人就是好的了。用他们的行话说:“七忙八不忙,九人有戏房。”意思是说,有八个人就可以组成一个演出团体。戏剧化的程度日益成熟,设摊演唱日趋发展,唱腔要求日益丰富。于是,各式各样的民歌小调也在逐渐被消化、被吸收。像郯城较为著名的民歌:《山坡羊》、《豆芽黄》、《扎花鞋》等的某些旋律,也就被融为其基本唱腔了。如行腔中最具特色的又经常使用的小七度上行大跳,就是吸收了《扎花鞋》中的末一句。
  由于演员的四方流浪,各地民歌特色特长的滋润营养,肘鼓子以它独特的韵律,朴实优美的曲调,缠绵悦耳的音色,耐人寻味的故事情节,浓郁的乡土气息,使人听了恍似把人的“魂”拉走了,于是又有了“拉魂腔” 之名。
  为了拉魂腔的演唱有声有色,在晚清,梁家庄艺人梁学会(又名学四),从沙墩艺人张秀荣、张秀起处,学习了一些京剧的锣鼓经,“双抱边”、“三柱香”、“四面镜”、“水底鱼”等被移植过来,充实了拉魂腔的文武场。30年代,梁的徒弟李忠玉、田成玉等人进一步学习、移植京剧的锣鼓经,柳琴戏的打击乐更加充实、完善了。据峄县老艺人马学成、徐州老艺人冯玉贵、新沂的季良奎等讲,田成玉的锣鼓经还传到徐州、峄县、邳州、新沂等地,使柳琴戏更加充实、完美,同时也扩大了它的活动范围。
  早期的柳琴戏虽社会地位不高,但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却倍受欢迎。最早的金姓艺人在郯南一带颇有名气,后又以邱、黄二门派世代相传。民国初年,沙墩村张秀荣、张秀起、杨二群等人组织的班社,一度发展到20多人,活跃于苏北、鲁南一带。民国20年(1931年),著名艺人梁学会曾带10余人的班社,往返上海,演出近一年时间。郯城县在1981—1983年汇演以及后来的多次调演中,各乡镇选送节目,也多是柳琴戏。1984年,为顺应形势的发展,郯城京剧团改编为柳琴剧团,至今仍活跃在广大农村,为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做着应有的贡献。
  在柳琴戏发展的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有才华的演职人员。1953年,临沂柳琴剧团组建时,全是郯城柳琴戏班的原班人马。主要演员骆成训是郯城樊埝村人,李春生是郯城张哨人,张金兰、徐桂霞、徐庆玉等都是郯城三捷庄人。李春生、张金兰在临沂柳琴剧团享有盛名,都曾担任过剧团的领导工作。李春生在1954年山东省第一届戏剧汇演中主演《打干棒》,获演员奖,1957年被中国戏曲家协会吸收为会员。1960年,他主演的《打干棒》、《丝鸾记》的唱段被灌成唱片。他的主要代表剧目有《秦香莲》、《王华买爹》、《瓦岗寨》、《孙安动本》、《十五贯》等,其中包公、孙安、况钟是他最喜爱的角色,倾注了他不少的心血和汗水。张金兰在观众中的印象尤为深刻。她唱腔优美,吐词清晰,垛板赶词,字正腔圆,韵味浓郁。1954年,山东省第一届戏曲汇演,她在《闹书房》中,主演张玉姐,获演员奖。1956年,全省第二届戏剧汇演,她同丈夫邵瑞武一起主演《休丁香》,分别获得演员一等奖和二等奖,1959年,被中国戏剧家协会吸收为会员。1962年,她又与丈夫一起灌制了《王二英思夫》、《三击掌》、《鸿雁传书》、《状元打更》、《秦香莲》、《喝面叶》等唱片,为柳琴的繁荣与提高,做出了一定贡献。观众对他(她)们有这样的赞誉:“看戏不见李春生,两毛钱白扔”,“看戏不看张金兰,白花几毛钱。”
  新沂柳琴剧团的主角王玉风,也是郯城人,一生对柳琴艺术执著追求,1957年,她主演的《张郎与丁香》荣获江苏省首届戏剧会演一等奖。剧中“丁香站在大门旁”、“走过一里回头望”等唱段,音腔高亢嘹亮,低音迂回婉转,全省剧坛为之轰动,并灌成唱片。1988年在骨癌病痛中,她让人抬上舞台,作最后告别演出,一招一式仍一丝不苟,在观众中留下深刻印象。还有活跃在其他柳琴剧团的郯城人,都在为柳琴艺术的提高,发挥着光和热。
  郯城这片热土,孕育和发展了柳琴艺术,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批柳琴艺人。在这近200年的风风雨雨中,柳琴戏真正搬上舞台,还是始于解放后——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
  李辉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本书收入郯城县文化机构设置与沿革、郯城文艺界基本情况概述、郯城风景名胜、郯城地名考、郯城姓氏浅谈、郯城古代文化遗址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李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骆成训
相关人物
李春生
相关人物
徐桂霞
相关人物
徐庆玉
相关人物
王玉风
相关人物
柳琴戏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