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图书 |
唯一号: | 150020020220012300 |
颗粒名称: | 郯城柳琴戏的渊源及发展 |
分类号: | I236.52 |
页数: | 9 |
页码: | 135-143 |
摘要: | 柳琴戏,也叫“肘鼓子”、“拉魂腔”、“小戏”。1954年华东地方戏汇演时,经专家磋商,根据其伴奏的乐器一一柳叶琴,命名“柳琴戏”。它是鲁南、苏北、皖北、豫东一带流行的主要地方戏剧种。特别在郯城,几乎村村能演,人人会唱。相传,它是由泉源头一带的“姑娘腔”、“姐儿妞”演变发展而来。旧社会,郯城十年九荒,天灾人祸交替发生,广大劳苦群众处于饥寒交迫之中。人们为了生存,只好拖家带眷,乞食四方。久而久之,人们称呼这种形式为“姑娘腔”。 |
关键词: | 柳琴戏 地方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