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59815 条 3926 / 3988
58876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自光绪九年创设镇海炮台营官报房后,镇海的电报通讯逐渐发展。包括1884年建立有线电报线路以及1911年开办镇海电报局。1936年龙山电报局降为办事处,1941年镇海沦陷后电报局撤退,电报设施被毁。抗战胜利后,镇海恢复了电报通讯设施...
58877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自1914年始,镇海的电话通讯逐步发展,1985年底城乡共有话机7051部,县城每百人拥有话机9.6部。长途电话首创于1914年,并在1947年修复城区至龙山和范市的话线。在市内电话方面,县城的市话用户不断增加,交换机也不断扩容;...
58878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商业的情况。其中包括私营商业及其改造、体制、粮油购销、生产资料购销、土特产收购、副食品购销、饮食服务业、对外贸易等。
58879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私营商业及其改造的情况。其中包括民国时期商业、调整、改造等。
58880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镇海商业的发展历程和部分名店的历史。镇海商业在明清时期已有一定规模,民国初年以县城和柴桥最为盛行。1932年,报关行和代理行随之兴起,商品交易频繁。1936年全县有商行2062家,其中座商1061家。抗战时期,镇海一度成为重要中转...
58881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解放初,私商经营受挫。1950年政府调整商品批零和地区差价,采取银行贷款、减轻税负等措施,鼓励私商经营积极性。1953年私商营业额比上年增加19.4%。1955年全县有私商3111户,其中座商827户、行商68户、摊贩2216户。...
58882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体制的情况。其中包括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集体商业、个体商业、贸易市场等。
58883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新中国建立初期,国营商业采取高度集中、统一管理体制。经历多次调整和改革,逐渐转为开放经营型、多渠道流通、服务型,并实现双轨制价格。至1985年,全县国营商业和物资部门取得一定发展,实现利润增长。
58884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供销社和基层社建立和发展,1950年建立县供销合作总社,1958年并入宁波市,1963年重建县供销社。至1985年,县供销社有职工4259人,年销售总额23432万元,实现利润603万元。基层社建立和发展,1950年建立基层...
58885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6年,小商贩组成合作小组,营业额占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1.6%。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合作小组与商店并入人民公社供销部。1978年后,国家放宽政策,新办集体商业,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1984年体制改革后,合作商店独立核算...
58886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6年私营商业改造后,个体商贩受到限制。1978年后,个体商业逐渐发展。1984年个体经济迅速发展,个体商贩数量和规模扩大。至1985年,全县个体工商户达到8930家,从业人员13351名,营业零售额1266.9万元。
58887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农贸市场在解放初期全县有60处,经历了多次整顿和关闭,1978年后逐渐恢复活跃。1985年共有农贸市场48处,上市量和成交额大幅增加。粮油市场在1953年开始实行统购统销,经历了多次开放和关闭,1980年改称粮油市场并常年开放。
58888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粮油购销的情况。其中包括粮食、油脂、饲料供应等。
58889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镇海在解放初期是缺粮县,1949年预征公粮大米和稻谷等共计10130.7吨。1953年开始公粮征收与统购统销结合进行,1955-1957年实行“定产、定购、定销”政策。1985年取消统购统销,改为合同定购,全县签订定购合同粮497...
58890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镇海曾是缺油县,解放初食油由供销社经营,1953年实行食油统购统销,1961-1963年油菜籽连续减产,统购食油百市斤返油15斤、菜饼5斤。1977年居民定量降为0.2斤,直至1985年未变。1954-1985年共收购食油3061...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