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38条
析出资源
34条
图表
4条

检索条件

共 38 条 1 / 3
1
封面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封面
2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书名页
3
目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目次
4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1943年,贾相传在胶县北乡的大杜戈庄小学当工友,干些打铃、送通知或跑东跑西之类的事情。那时胶北的情况虽比前几年有些好转,但马店、闸子、柏兰等处仍是敌伪据点,姜黎川部大都上了铁路南,仍有小部分留在道北,还有其他一些杂牌队伍。老百姓经常遭受敌...
5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我原名叫张栗圣,是胶州市小麻湾镇大麻湾一村人。在三十年代,我家有9口人,只有父亲一个劳力,生活非常艰难。父亲是个勤俭持家的老实农民,因不识字常受保长和家族的欺负,所以希望我上学读书,长大后能有所作为。由于我读书非常用功,有位叫王石民的老师,...
6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寇大举侵华。在山东省东部,侵略者以胶济铁路线为依据,大肆残杀我爱国人民,肆无忌惮地掠夺我国宝贵的财富。胶州市乃胶济线东部战略要地,广大人民更是吃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苦头。中华民族是一个勇于反抗压迫和侵略的民族。在...
7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1945年夏,张家屯乡初解放,汉奸头子张鸿飞见势不妙,就到牛沟、柏乡等村求见我军指挥员,表示愿意投诚。我军对他表示欢迎,并在林家村扎起台子,准备开欢迎大会,同时派出有关人员同张一起到他的驻地——胡家办理有关事宜。
8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七七”事变后,日本鬼子大举进攻中国,蹂蹒中华大地,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些爱国志士面对日寇的暴行义愤填膺,不甘心作亡国奴,纷纷揭杆而起,拿起大刀长矛,土枪土炮,保卫自己的家乡。1938年,胶州西乡的杜村一带,有个区长高伯廉也拉起队...
9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中国国民党胶县县党部自1926年8月至1949年青岛解放前夕,经历军阀混战和日本侵略军占领山东半岛及侵占胶县,处于秘密活动及迁移不定的时期。在抗日战争期间,国共合作,共同对敌,后背信弃义,由联合抗日转向反共。1947年11月21日胶县大部地...
10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1950年3月,笔者结束了在胶东建校一年的学业。在学习总结中,听了领导的一次重要报告。报告除了总结学习情况外,还要求学员回单位后,要服从组织分配,服从工作需要。当时的口号是“宁缺一名县委宣传部长,不缺一名税务局长”,这足以说明税务工作的重要...
11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胶州市李哥庄镇南端,沽河与桃园河交叉处三角地带的前后石龙屯、毛家庄、高家村等十多个村庄,地处盐碱涝洼,暴雨季节,河水泛滥,每逢特大海潮,海水倒灌。当时在群众中流行着一首民谣:“前后石龙毛家庄,东南一片盐碱荒。春天泛碱白茫茫,夏天大雨水汪汪。...
12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海庄村位于胶州湾西岸,胶州市海岸线的中段,是个渔业村。如今全村粉墙红瓦,街道纵横交错,又宽又直,整齐清洁。家家户户都有半导体、收录机和电视机。歌声笑语处处是,一派兴旺气象。可是,五十年前海庄村找不到一间瓦房,都是又矮又小的草屋、黄土墙、弯弯...
13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国营胶县农业机器拖拉机站始建于1953年7月,当时在全国是第四个,华东第一个拖拉机站。建站之后,由于国家政策和各级政府重视农业机械的发展,以及农业战线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使拖拉机站规模得以迅速发展,拖拉机作业项目逐渐扩大,为发展胶县的农业生...
14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医联会的成员是当地个体开业的中西医药卫生人员,主要是中医,那时西医很少。它是在县、区和卫生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下,自愿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的医药卫生团体。以区为活动中心,每区设正副会长各1人。因为各区解放的时间不同,医联会成立的时间也早晚不一。思...
15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叶心传(1907—1985)字执中,祖居胶州城东关= 蜡庙街。幼读诗书,学识渊博,书法亦佳,以临摹颜赵著称。20岁入“和意”号当记帐先生,25岁立志学医,35岁成名。1947年自办诊所,以“儒医叶执中”之名挂牌行医。后来在城关医院任医生,1...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