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建国前后的胶县医联会

医联会的全称是——医药联合会。医联会的成员是当地个体开业的中西医药卫生人员,主要是中医,那时西医很少。它是在县、区和卫生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下,自愿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的医药卫生团体。以区为活动中心,每区设正副会长各1人。因为各区解放的时间不同,医联会成立的时间也早晚不一。建国前,1947年胶莱区〈第八区)首先成立了医联会,是全县成立医联会最早的一个区,会长赵仁山。当时胶莱河两岸的对敌斗争形势,极为激烈和复杂,因此,组织医联会也必须秘密进行。随着解放区的发展和巩固,1948年联屯区(第十区)、城西区(第十一区)、朱戈区(第十六区,该区原属胶河县,1953年划归胶县)也成立了医联会,1949年,全县有11个区建立了医联会,艾山区医联会建立于1951年,1952年建立了城南区医联会,至此,全县各区医联会全部建齐。

吸收医联会员的条件是:1.政治思想进步;2.拥护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3.医疗作风正派;4.遵守医联会的规章制度;5.按时交纳会费。思想落后与医疗作风不正的人,决不准其参加医联会。

1948年,毛泽东主席发表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重要讲话,在“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下,胶县各区立即掀起了“反蒋保田”的高潮。医联会也投入了这一轰轰烈烈的运动,如城西区医联会员葛茂顺首先报名参加了淮海战役的支前大队。在那时的医联会员,大都随支前运输队或担架队作救护工作。即便未参加医联会的地方医生,也有人参加支前救护工作,时间短者3个月,长者半年。

建国前,由于受长期战争的摧残,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土地荒芜,灾荒严重。致使多种传染病在全县广泛流行,如伤寒、回归热、疟疾、天花、麻疹等病,沿门历巷,遍地相传,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再者母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不低,因为那时都是用旧法接生,临产时在坑上铺上土,竟说“万物土中生”,致使产妇发生产褥热和新生儿患破伤风的特别多。据1949年的重点调查:产妇死亡率84.4%。,婴儿死亡率23.6%“联屯区李家河头村石丰纲之妻生了13胎,每胎均死于破伤风。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医治战争创伤,确保人民身体健康,以利恢复和发展生产。因此,在生产救灾的中心工作中,加强防疫抢救便成了卫生部门的中心工作。这时农村缺医少药的现象十分严重,各区均未建立区卫生所,各村也未培训村卫生员、接生员,农村基层卫生机构暂付阙如。鉴于上述情况,开展农村防病治病和妇幼卫生工作,基本上由医联会负担。为此,首先每个医联会员,要认清形势,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转变医疗作风,彻底改变“医不登门”的旧习惯,深入群众了解病情,送医送药上门,不当"坐堂先生”,并及时的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第二要求出诊不骑病家的驴,或坐人力车(在旧社会请医生治病,必须以驴或手推车为医生代步,富户是用骡马或马车,穷人没有驴,须求借邻居的驴去搬请医生),不吃病家的酒饭,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第三不准岀售伪劣药品,不许高额收费。

通过教育以后,绝大部分医联会员的医疗作风有了明显的转变,岀诊时决不再骑病家的驴,随来人步行到病家,看完病,开出药方,作岀详细的医嘱,如怎样煎药,如何忌口等,一切交待明白之后,便立即动身,决不在病家喝酒吃饭。但有的病家,见医生看完病时,不等医生起身,就把酒菜端到了医生的面前,请医生喝盅酒解解乏再走,态度诚恳而热情,而医生还是婉言谢绝了,并劝病家不要再花这份子钱,把钱要用在改善病人生活和生产上。但也有个别的医生偶尔骑驴,在路上与卫生行政部门的同志不期而遇,急忙翻身下驴,面红耳赤,羞怯地说:“我真不想骑驴,不骑驴他就不走,那我就只好骑着驴和他走,以后不论如何,决不再骑驴了。”那样子十分尴尬。自此以后,这位医生再未骑过病家的驴。

1949年8月,胶县城南、龙山两区霍乱、痢疾、疟疾流行。城南区发病者达2000余人,约占全区总人数的10%以上。龙山区战家村和李子行(今属冷家村乡)两村发病人数高达180多人。在胶县县委和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胶县卫生科立即派出5人,分为两组奔赴疫区进行防治。同时抽调30余名医联会的医生,组成医疗队分赴重病村进行抢救,送医送药到门。医务人员大都工作到深夜,有的通宵达旦,实行集中人力、物力打歼灭战的办法,加强急重病的抢救,所以很快制止了疫情的扩大和蔓延。

建国前后,麻疹病在胶县每隔三年一次小流行,五年一次大流行,发病率在胶县流行的19种传染病中占第三位,死亡率占第一位。曾使用过中药和有重点的采用成人全血进行预防,效果不明显(那时无麻疹疫苗)。为了防止麻疹的扩散和蔓延,在麻疹流行村实行不走亲戚,不串门子,不赶集,不开大会。医联会的医生实行分村负责制,就地隔离,就地治疗,就地抢救,深入病村病户,送医送药到家,集中一切力量抢救小儿麻疹并发肺炎,因为麻疹并发肺炎的死亡率,占麻疹病总死亡率的75%以上。青霉素、䐵胺吹嘧啶治疗麻疹并发肺炎的疗效很好,但在当时是进口药品,数量有限,只用于重症肺炎的治疗,因好钢用在刀刃上,致使麻疹的死亡率降至2%以下。在麻疹病流行的高峰期,有的医生睡觉不脱衣服,和衣而卧,以便及时应诊,随叫随到,因而生了满身的虱子。

为了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止霍乱、伤寒的流行,1949年春开始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霍乱伤寒二联疫苗的预防注射,全部实行免费。因为医联会员绝大部分是中医,不会皮下注射。不会就学,先学习理论,接着就当场实习,每个人都露出了上臂,在老师的指导下,互相穿刺,直至大家完全学会为止。每个人带着分发的注射器与疫苗分赴各村进行注射。万事开头难,群众听说要打防疫针竟躲起来了。仅有少数人接受注射。经过调査发现群众是因不明白而有顾虑,有的以为打防疫针是抽血,不管用;还有的怕打了防疫针就不能生育了等等。针对这些情况,首先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反复讲明打防疫针的作用。使群众相信了打防疫针确实能预防霍乱、伤寒。这时都说:“打防疫针,这是政府对咱们的关心,保护大家的身体健康,搞好生产。疼怕什么,快打吧。”开始由村干部带头,接着都愉快的接受了注射,按时完成了上级分配的预防注射任务。

1950年春,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提出的“三年内基本消灭天花病”的要求,胶县卫生科组织了全县的医联会员和所有的医药卫生人员,首次进行了全民和重点人群的牛痘苗接种。为了预防天花,在民间早有种痘的习惯,当群众听到政府号召普种牛痘时,呼之即来,尽管接种量很大,但很快完成了任务。是年秋季又进行了一次普种。从1953年至今,再未发生天花。

为了推广新法接生,1950年下半年开始进行改造旧产婆、训练接生员试点工作,到1952年底,全县共办训练班11期,学员376名。在这期间医联会员做了大量工作,如到各村调査旧产婆,选择羸接生员的培训对象,有的村连跑六七趟,经过反复的动员说服,才动员岀新接生员来。个别的村,就是找不出人来学习新法接生,主要原因是受旧思想旧习惯的影响,说:“当接生员,还不就是'老娘婆'吗?管干什么都行,就是不去干这一行。”成了没有接生员的空白村。为时不久,有的群众听说新法接生好,到临村去请接生员接生,这类的村,以后作了补训。

1952年为了响应毛泽东主席“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的号召,医联会在胶县卫生科的直接领导下,迅速投如了反对美国侵略者细菌战争的卫生防疫和爱国卫生运动。1953年敌机曾数次窜入胶州地区上空。全县立即掀起了消灭“五害”(苍蝇、蚊子、老鼠、虱子、跳蚤)的高潮。医联会员发现可疑的毒虫、毒兽、毒物,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并积极参加药物(六六六、滴滴涕乳剂)喷洒和扑打。

从1951年起,随着国艮经济的恢复和农业互助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医联会员开始走组织起来的道路,是年胶县沽河区办起了联合诊所3处,1953年全县联合诊所增至17处,同时正式确认联合诊所是个体医务人员自愿联合组织起来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卫生福利事业。1954年全县发展到25处,参加联合诊所的医务人员57人,至1956年全县已建立联合诊所41处,农业生产合作社保健站27处,医务人员154人(中医140人,西医14人)。这时的农村集体医疗卫生机构都有中西药品,卫生医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也大为改观,为农村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各区医联会建立以后,为了工作和学习的需要,逐步的建立了例会制度,每月三次,旬末开会。初时在区公所住地开,区卫生所建立以后,在区卫生所开。例会的主要内容是:1.汇报一旬的工作和报告疫情;2.政治业务学习。政治学习的主讲人由区卫生所长担任,主要学习党和政府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法令;业务学习由区卫生所的医生或医联会中较好的医生讲课。

1953年胶县医联会员发展到320名。为了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1954年对胶县各区医联会进行了改组,改称卫生工作者协会。

医联会自建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卫生医疗保健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胶州市卫生事业的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里岔乡文史组供稿)

1991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