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国营胶县农业机器拖拉机站的沿革

国营胶县农业机器拖拉机站始建于1953年7月,当时在全国是第四个,华东第一个拖拉机站。建站之后,由于国家政策和各级政府重视农业机械的发展,以及农业战线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使拖拉机站规模得以迅速发展,拖拉机作业项目逐渐扩大,为发展胶县的农业生产,推逬农业机械化起了积极作用。到1973年,为便于对拖拉机的管理和使用方便,按照县委和当时昌潍农机局的指示,将拖拉机全部下放至本县人民公社所有。国营胶县拖拉机站即时改为国营胶县拖拉机修造厂。从建站至改厂计20年历史。

拖拉机站建站初期的情况

胶县拖拉机站设在胶县城北,原胶县的示范农场,也就是现在的青岛精锻齿轮厂、胶州市铸钢厂、胶州市氧气厂驻地。建站时拥有土地130亩左右。

1953年初,有国家农业部直接拨给山东省,省又拨给当时的胶州专署拖拉机5台。其中:有匈牙利产G—35轮式拖拉机2台,匈牙利产LS-50/55链轨式拖拉机2台,美国产小福特1台。

还配套给了三铧犁、五铧犁各2台,2吨拖车1台及播种机、园盘耙等其它农机配套设备。

另外还拨给维修设备2台,其中波兰产C615车床1台,小台钻1台。

胶县拖拉机站的建立,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厅、胶州专署等都十分重视,自1952年底至1953年春建站期间,由省农业厅与胶州专署联合组成了一个直接抓筹建工作的班子。还由胶州专署推荐了5名同志,于1953年春去国家农业部拖拉机培训班培训1个月。这5名同志是王铎、姜新华、阎恒忠、宋帮均、倪子正。学习结业后,王铎同志任胶县拖拉机站第一任站长,姜新华为财务会计,阎恒忠为统计员,宋帮均同志为农业技术员,倪子正同志为机务人员。

当时拖拉机是中国的农业新型机器,技术人员不仅胶县没有,山东全省也没有。所以,在国家拨给拖拉机的同时,由农业部门直接随车配给技术人员9名。其中有梁辉任机务副站长,张义柱任机务队长,还有技术人员金宗、王忠奎、刘忠源、刘兆财、王秀芬(女)、张奎英(女)等。这些同志都是来自外地,其中来自河北省的最多。同时国家还直接安排匈牙利专家巴布洛夫来做技术顾问。1953年国家派梁辉同志去苏联参观学习。

建站后,拖拉机正式在胶县大地作业是在当年秋初,先后为胶县示范农场、胶县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平庄管湘云合作社)以及胶县小王戈庄合作社等,耕地近700亩,试播小麦300亩左右,为胶县农业机械化揭开了序幕。在胶县大地和省内引起了很大振动和反响。群众乍听到“拖拉机”这个名字后,感到新鲜有趣,有的以为“拖拉机”就是“拖拉鸡”。是将“鸡用绳子捆着拖。”为让群众了解拖拉机的功能和对农业的作用。县委先后多次组织安排有关人员、群众团体、机关学校来拖拉机站或作业现场参观,同时还接待了胶州专区赴朝慰问团的代表及若干外地参观团体,使人们开阔了眼界,对拖拉机这种先进的农业机械有了初步的认识。

拖拉机站的发展和沿革

胶县拖拉机站建站之后,由于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再加上农民从不认识转变为迫切需要、欢迎机耕,使拖拉机作业量迅速扩大,拖拉机和各种配套设备大幅度增加,从而促进了拖拉机站的发展。1955年增添了捷克斯洛伐克产热托25k轮式拖拉机2台,苏联产TD—54型链轨式1台。1956年增添了罗马尼亚产KD-35链轨式4台,匈牙利产GS—35型轮式拖拉机14台。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为满足农业对机械化的需要,在自力更生的方针指导下,于五十年代末,我国自行研制成功了国产拖拉机,1960年11月,上级拨给我站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产的东方红——54型链轨式拖拉机16台,天津拖拉机厂制造的铁牛一一40型轮式拖拉机9台。当时由于处在经济暂时困难时期,所以,进站的16台东方红一54型拖拉机没有来得及按装驾驶棚即出厂,其意图是让拖拉机尽快出厂到农村,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至此,拖拉机站已拥有各种型号的拖拉机48台及相应的各种配套设备。

.建站时,由于设备配套不齐和农民对拖拉机的功能及特点认识不足,只能用拖拉机进行耕地、播种作业。随着农业机器的增加、普及,到1962年逐步发展到耕地、播种、耙地灭茬、中耕、联合收割、脱粒、抽水、粉碎、镇压、开沟、打垅、运输等多种作业项目。年耕地面积达48万亩,为方便农业,解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建站初期,有职工20多名,1961年高峰时期职工达到480人。职工来源一是国家分配,二是从站附近和最早用拖拉机的农业社中的农具手吸收为职工,三是1956年增加拖拉机后,由上级从外地调入的技术人员和部队复员兵。

国营胶县农业机器拖拉机站自1953年建立后,经过了一些变动。1958年初,因体制整编,于2月和3月先后两次进行人员下放,致使当时的拖拉机有的无人驾驶,因此,于同年6月份又全部收回。1958年10月根据上级指示,也就是当人民公社在胶县成立之后,将拖拉机下放给人民公社。1959年9月根据上级的指示,又将拖拉机全部收回仍归县拖拉机站,拖拉机下放只放车和随车人员,收回时同样收车及随车人员,在下放期间,国营胶县拖拉机站仍然存在。

1960年12月份,因拖拉机台数、人员等猛增,为便于管理使用,将拖拉机站改称为“国营胶县农业机器拖拉机总站”,下设8个分站。其中有马店分站,站长赵方泽;胶莱分站,站长张洪升;和平分站,站长黑钦铭;联屯分站,站长蔡学德;沽河分站,站长王克温;墨河分站,站长张承海;铺集分站,站长马玉亭;城关分站,站长李仁章。即时胶县拖拉机站,正式成立党总支,8个分站各自成立了支部委员会。1961年10月份以原分站为基础将8个分站改编成5个分站。把沽河、和平改编为一个站,将马店、胶莱改编成一个站,将墨河、联屯改编成一个站,城关一个站,铺集一个站。1962年春又将5个分站改称为机耕队。

1971年初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将国营拖拉机站的拖拉机(除本站用一台热托一25K和一台待报废的铁牛拖拉机做运输车外)全部下放人民公社所有。下放的拖拉机当时是以使用寿命、技术状况作价处理的。

1961年,为加强农业机械的使用维修,根据县委指示,胶县拖拉机站曾和原胶县农修厂合并为一厂。1962年8月,为有利于拖拉机的使用和农机维修分口管理,又分开各自实行独立核算。当时,两个单位虽然仍在一个厂区,但分别挂牌:“国营胶县拖拉机站”和“国营胶县农机修配厂”。直至1967年来,国营胶县农修厂才搬迁至现青岛锅炉金属结构件厂住地。

国营胶县拖拉机站下放拖拉机后,将名改称为国营胶县拖拉机修配厂。主要经营项目:一是主要负责拖拉机的维修,并逐步扩大其它农机设备的维修;二是制造部分拖拉机配件。为扩大和提高本厂维修制造能力,先后购置了部分机床,新上了铸造车间,并根据当时维修任务需要,自制龙门刨床、车床、铳床等设备,使该厂在较短时间内很快形成了拖拉机维修和制造部分配件的生产能力。

1973年,胶县县委为加速我县农业机械化进程,做出在我县自己制造“胶州20”拖拉机的决定。县委副书记刘书畴具体抓,成立了“胶州20”拖拉机会战指挥部。以胶县拖修厂为组装生产厂,指挥部设在该厂,并将拖修厂的厂名改称为“胶县拖拉机修造厂”。当时参加会战的有胶县锻压机械厂、胶县农机修造厂、五金厂、标准件厂、皮件厂、城南农机修造厂和物资、生产资料等部门和单位。

由于县委的重视和直接领导,经过会战指挥部的认真组织,生产厂家的努力,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胶州20”拖拉机终于于1974年初在拖拉机修造厂首次组装成功4台,并一次试车成功,其后大批量生产。1975年10月1日国庆节那天,有41台“胶州20”拖拉机曾披红挂绿在胶城参加了国庆游行的行列。

为适应农机制造、维修需要,该厂于1974年投资上了生产铸钢件产品的0.25吨工频感应炉2台并投产成功,为我县工业生产又增加了一个产品品种。1977年初,为加强基础工业的发展,并根据当时“铸钢件”产品市场需求和良好的经济效益情况,县委又做出扩大铸钢件产品生产能力的决定,组织了1.5吨电弧炉的大会战,于1977年8月1日正式投产。

1978年7月16日,为有利于胶县工业发展和方便企业分口管理,县委决定将铸钢与拖修分开,一厂变二厂。正式建立国营胶县铸钢厂,原胶县拖修厂名称不变。1984年,原胶县拖修厂与现在的青岛精锻齿轮厂合并为一厂。从此,国营胶县拖拉机站、胶县拖拉机修造厂的名字不再存在。

胶县拖拉机站的第一任站长是王铎。其后由兆欣、侯立安、刘作溶、潘岳学、刘绍远、孙源增等同志先后任站长、站党支部(党总支)书记。其中在“文革”期间拖拉机站的工作由副站长李旺太与孙源增二同志主持。

拖拉机站改拖修厂至拖修厂合并齿轮厂期间,厂主要领导有韩风全、王清相、黑孟友、安太和、徐京州等同志先后任“厂革委”主任、厂长,支部书记。

严格的企业管理

随着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十年改革开放,当前的企业管理水平确实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但笔者认为当时拖拉机站的企业管理,特别是班组管理,已经具备现在的管理水平,甚至在管理程度方面还有超越当今之处,这也是拖拉机站兴旺发展的根本经验之一,所以,有必要给以肯定,以便借鉴和发扬光大。

当时,拖拉机站的管理是以每台拖拉机为一个生产班组,机车在正常作业时,以24小时为一个工作日,当车组的管理全部实行单车成本核算,具体考核指标实行“五定”。一是定员。每名机车定员5人,其中有车长1人,驾驶员2人,农具手2以,昼夜24小时分两大班作业。

二是定量。每台机车按其牵引马力折算成标准台,再按标准台计岀其工作量,如一台东方红54拖拉机为2.4个标准台,每个标准台一般年定工一般年定工作量(耕地)在6000亩以上。三是定成本。四是定耗油。五是定安全,即年内不发生人身交通责任事故和重大机具责任事故。

除以上“五定”以外,还要考核凡项附加指标,例如:低质易耗,服务质量,机车与社队关系等。

本组设兼职核算员1名,负责本车组的各种记录及材料消耗等账目。每月由分站统计员到本组统计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上报总站。总结每月一次汇总,即发成表通报到车组,年终实行全年统算。根据各车组完成定额情况,采取精神和物质方式进行奖惩总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1964年底,原拖拉机站站长刘作溶,优秀车组代表张孝良同志在山东省农机战线工作会议上介绍了本站的经营管理工作经验。

70年代,由于我县和兄弟县拖拉机数量的迅速增长和机车工作效率的提高,在一段时间曾出现拖拉机任务不足。为解决这个问题,全站提岀了“以质量和良好的服务态度争任务,以保本县农业为基础冲出胶县搞竞争,以多种作业扩大任务”的经营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回顾,职工在企业任务不足的时候,能认真执行总结提岀的经营措施,并收到了明显效果,具体作法是:一是加强与本县用过拖拉机社队的联系到边远社队进行宣传示范,使我县机耕社队和耕作面积大大扩大,最后全县除少数岭地村外,几乎都用上了我们的拖拉机。二是多方联系扩大拖拉机作业项目,增加车辆收入。原来作业项目只有耕地、播种、脱粒等几项服务,后来扩大到抽水、压坝开沟、打地瓜境、打场,农闲时搞运输、粉碎加工、开荒等。这里我们不能忘记当年修山东东平湖水库,胶州官路水库、共青团水库、王吴水库、七里河水库和营海小荒水库,以及修建“辛大”铁路、胶青公路中胶县拖拉机站的拖拉机所起的作用。大沽河入海口处西岸所属胶县的大片盐碱地和草地也是胶县拖拉机站的拖拉机开垦成为今天的良田(现在部分已改为养殖场)。我们还记得1967,1968年期间为开展工作任务,17台轮式拖拉机跑遍胶县的社社队队,服务到户,为群众搞粉碎面粉、饲料加工等。三是以优质服务冲出胶县搞竞争。胶县拖拉机站到外县积极宣传,广泛联系,先后到潍县、昌邑、诸城、高密、平度、崂山、即墨、胶南等地作业,并取得信誉。1964年由邓起山等两名同志带车和收割机去内蒙完成了支援收割小麦的任务。

任劳任怨,勇于吃苦的农机工人

当我们在回顾拖拉机站发展历史的时候,使我们不能忘却的是拖拉机站的职工那种不怕脏不怕累,不计报酬,公而忘私,严明的纪律、艰苦朴素、任劳任怨、忘我劳动的精神,笔者认为,他们的事迹不仅应载入史册,而且对于现在和将来,进行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具有一定的宣传价值。

那时的农机工人,每班每天要工作12小时。同时,为了充分发挥机车效率,保证停人不停车,每天四餐,两班要轮流换班吃饭。机车每工作12小时,也就是每天早晨和晚上,上下班人员4人,要共同进行一次地头机车保养、检査和加油,每天两次要占用2个小时以上。还要共同承担排除机车故障及意外事情。这样算起来在正常情况下每班每天必须要工作16小时左右。如果再减去下班人员每天两次回村路途及两次用饭、两次洗刷需占用的时间,驾驶人员每天睡觉时间一般只能在6个小时左右。站领导在定员时,不是没有考虑驾驶人员的休息问题,而是由于车组人员为完成和超额完成本机组的各项定额指标,自发的积极性形成了车组本身的自我约束,拖拉机在一个村一次耕地最多也只有3——5天,所以车辆调换比较频繁。为提高机车工作效率,一般作业换村时,机车不进村,直接到工作地片。为达到这个目的,本组必须有一人提前到下一个工作村联系,察看道路,按排回站领油、食宿等。另外,这名同志还负责所在村的量地结账管理及处理意外事情等。

拖拉机站的拖拉机除在农闲时经营一些其它作业项目外,其余大部时间工作在田间。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冷酷的冬季,机手们总是披星戴月的忘我工作。他们吃住在农村,而且为了机具、油料、配件保管方便,大都要住生产队办公室、饲养室、场院屋。他们每月除30多元工资外,没有夜班费和加班费,没有公休日和节假日。不少驾驶员家虽在本县,却二三个月才回家一次,没有特殊情况者,较少有人请假。冬天,每人发一双棉鞋,但根本不能抗寒。只有靠“草鞋”,即将脚装入盛草的麻袋内御寒。特别是农具手,被油垢沾污的工作服上挂满尘土和冰霜,口罩冻的硬棒棒,连眉毛也结了冰霜。当时在拖拉机驾驶员当中曾流行过这样的口溜:远看是个讨饭的,近看是个烧炭的,细看是个拖拉机站的。有女不嫁农机郎,一年四季守空房,农闲等他来家趟,洗不完的油衣裳。从中不难看岀拖拉机工作人员工作环境之恶劣,劳动强度之大和他们一心为公、任劳任怨、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一次,东方红一54型5号机车在朱戈作业时,高压油泵发生了故障,需要回总站修理,时已傍晩,为了争取机车尽快排除故障投入工作,在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情况下,车长吴全镇同志扛着约40公斤重的油泵步行回总站,调修正常后,又连夜肩抗步行返回机车驻地,往返100余里,使机车尽早的正常作业,象这样的人和事在当时是枚不胜举的。

(北关街道办事处文史组供稿)

1991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