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829条
析出资源
1037条
图表
362条
事件
200条
地名
10条
专题
100条
作品
116条
实物
4条

检索条件

与 “鲤城区” 相关
共 1829 条 35 / 122
511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政协泉州市第一届常委会设立多个工作委员会,泉州市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增设科技工作委员会,鲤城区政协首届委员会将两个工作组合并设立“三胞”工作委员会,至鲤城区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共设立九个工作委员会。
512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介绍了政协泉州市各届委员会在活动纪略方面的工作情况。包括提案办理、对台工作、组织学习、文史资料编辑、参观考察和横向联系等多个方面的活动。
513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泉州城区在清末及民国时期存在各种社团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开始对社团进行登记管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无政府主义思潮导致社团组织出现混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种社团组织应运而生,鲤城区域内登记的社会团体共292个,这些...
514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政协泉州市委员会的活动主要包括提案办理、对台工作、组织学习、文史资料编辑、参观考察和横向联系等多个方面。其中,对于工人团体的工作,主要是指总工会及行业工会的工作。
515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晋江县总工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泉州地区成立的第一个地方工会组织。它组织和动员广大职工群众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努力完成生产任务和工作任务;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福利...
516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晋江县总工会是民国时期泉州地区的工会组织,下属多个行业工会。民国时期,赤色工会组织工人进行秘密活动和武装斗争。新中国成立后,泉州市总工会成立多个产业(系统)工会,但多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活动。至1985年,全市有基层工会31...
517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的泉州有国民政府组织的农会和中共领导的农民协会,均协助管理农村事务,维护农民权益。新中国成立后,成立晋江县农民协会和泉州市南台区农民协会,开展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等运动,并组织农民参加互助合作运动。1976年成立...
518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泉州有国民政府组织的农会,协助管理农村事务。民国22年,晋江县3个区建立农会,第一区农会设在泉州泮宫,下辖43个乡农会,会员7139人。后因政局动荡,农会逐渐解体。
519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国16年,中共在泉州城郊成立农民协会,宣传减租减息,会员达2.5万人。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成立晋江县农民协会和泉州市南台区农民协会,开展各项农村工作。1976年成立贫下中农协会,1981年消失。
520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青少年团体活动主要包括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和少年先锋队。这些团体在历史上通过参与生产劳动、组织文化学习、举办团干培训班、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等方式,积极引导和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521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泉州共产主义青年团在民国时期开始发展团员,1949年成立城关工作委员会,后改称泉州市工作委员会。主要活动包括发动团员、青年参加生产劳动、文化学习、植树造林等。1986年改称鲤城区委员会,址设区府大院内。
522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0年4月,泉州市民主青年联合会成立,成员包括青年团员、学生以及各界青年。1953年至1980年,召开多次代表大会。1988年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鲤城区未设青年联合会。
523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泉州学生联合会成立于1919年,后逐渐消失。1950年重新成立,1957年后停止活动。1987年重新筹建,1988年召开首届学生代表大会。
524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泉州少先队组织在1949年建立,1953年改称中国少年先锋队,1966年被红小兵组织取代,1978年恢复。1980年全市中小学建立少先队,1988年成立鲤城区少工委。
525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泉州妇女团体在五四运动时期开始参与社会活动,先后成立妇女解放协会、赤色妇女会、妇女会、妇女抗敌后援队等组织。1949年成立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1951年正式成立泉州市民主妇女联合会。鲤城区妇女联合会于1986年成立,并设有儿...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