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酒泉” 相关
共 4616 条 76 / 308
1126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城关镇又名金泉镇,与泉湖、西峰、果园三乡接壤,312国道由东向西穿过,北大河从西南向东北环越,酒航公路在东边环绕,是通往东风航天城、西北钢城、玉门油城、马鬃山口岸、额济纳旗的必经之路。自古就是河西走廊的交通枢纽、军事重镇、商贸中心和农副产品...
1127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总寨镇因地势南高北低,坡度平缓,处于洪水片和泉水片交界地带,土壤多为洪淤,土质肥沃,适合小麦、玉米、大豆、瓜菜等多种作物生长,土地集中连片。
1128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介绍西洞镇的建设、人口、农业、养殖业等情况。
1129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清水镇按照《规划》,筹资创建占地面积2000亩的乡镇企业示范小区,完成了园内基础设施和供水、排水、供电、通讯等工程,敦煌种业玉米种子加工厂、清新脱水菜业公司、特尔鲜农产品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入驻园内生产经营。
1130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金佛寺镇根据规划遵循“发挥资源优势、功能区分明确,创造优美环境”原则,把城镇建设成集工、农、商、贸为一体,具有现代化设施的沿山经济带商品交易、农产品流通、教育、卫生、文化娱乐中心,通讯发达、交通便利、服务门类齐全、基础设施配套的新型小城镇。
1131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三墩是因历史上城东有驿运大道,从肃州往东北方向,每隔10里筑有传递军事信息的烽火墩一处,依次为头墩、二墩、三墩,公社社址地处三墩,因此得名。
1132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上坝镇位于酒泉市中部,总人口5503户2.07万人,非农业人口302人,劳动力9533人,镇政府驻上坝村,距酒泉城区23公里,东西15公里,南北17公里,总面积250平方公里。
1133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西峰乡位于城区西南部,距市区4公里,东与泉湖乡相连,西接嘉峪关市,南隔工业园区与西洞镇相望,北濒讨赖河与果园乡为邻,总面积5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67平方公里。
1134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银达乡位于酒泉市北部,乡政府距城区7公里。东接三墩乡,西连果园乡,南与泉湖乡隔讨赖河相邻,北与怀茂乡接壤。
1135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泉湖乡经济发展三大支柱产业分别是以发展奶牛为龙头的养殖业,以高效日光温室为龙头的种植业和以建筑业为龙头的二三产业。
1136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历经多年农业结构调整,果园乡形成蔬菜制种、奶牛养殖、设施农业、乡镇企业四大支柱产业,成为酒泉市商品蔬菜、优质种子和乳制品生产基地。
1137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东洞以明代水利设施而得名。据《肃州新志》记载:明朝洪武年间,大将冯胜平定河西,在酒泉移民屯田,因洪水河低岸高,引水极难,所以擢千户曹贇集夫将,在红水河东西两岸开凿隧洞,连成渠道,曲折延伸,引水上东岸,命此渠为东洞子坝,其地遂称东洞。
1138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丰乐以濒临丰乐河东岸而得名。旧称甘坝口,后改为丰乐,寄丰收喜乐之意。
1139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红山乡位于酒泉市东南部,东连金佛寺镇,南接肃南县祁连乡,西与东洞乡相连,北邻上坝镇。
1140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屯升原名九家窑。因清代知事童华凿壁引水有功而升调,民感其功,改九家窑为屯升,取“屯田荣升”之意。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