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福安市” 相关
共 1798 条 1 / 120
1
资料类型: 图书 | 责任者: 龙远蔚
本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十余个民族为对象,在以县为半位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著而成。每卷分为综合篇、典型篇、专题篇等三部分,全面反映所调查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福建省福安市溪柄镇楼下村辖楼下、后垄、半兜、大洋中、长富边、鲤鱼边、南山、蛤蟆头自然村。柏柱洋位于福安市中东部的溪柄镇内,柏柱洋四周群山环抱,因境内山腰有块巨石,柏柱洋”柏柱洋有大小36个村庄。点缀在柏柱洋上,楼下村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3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古民居群。巷道间分布的古民居鳞比栉次,高宅深院,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和古建筑艺术特色。这些规模宏大、数量众多、蔚为大观的古民居簇拥在田园阡陌间,古民居与树木、溪流、田园、峰峦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楼下古民居,楼下古民居里里外外,...
4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狮峰禅寺位于楼下村狮子峰下,狮峰现又称虎头山,狮峰禅寺坐西朝东,寺后群峰竞秀。周边有狮子峰、金鸡石、卧牛石、双鬓峰、石梯峰、九曲岭、合掌岭、童子拜观音、飞蛇惊、天鹅蛋、仙人岩、老虎岩等景观。狮峰禅寺始建于唐景宋元年(892年),狮峰禅寺建筑...
5
知识出处: 闽东历史文化名村 | 类型: 正文
在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中,福安全县铺开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实行农民自愿结合,在全社的统一计划下进行生产。楼下村在办社时,原计划将郑连章、李佬同两个互助组合并为一社,该组群众认为李佬同组劳力缺、生产资料不足、拖累多,遂在楼下南山(自...
6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正文
赛岐是闽东重镇,地处福州、温州两个沿海开放城市中间地带。远在清朝中叶,赛岐就凭着水运之便迅速崛起。到清末民初已商贾云集,万家灯火,成了著名繁华商埠,名声远播海内外,素有闽东“小上海”之称。
7
知识出处: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 类型: 正文
凤洋村隶属福安市康厝畲族乡,位于乡驻地东北5公里处,海拨225米,是远近闻名的“手艺村”。下辖凤洋、牛石坂、半岭、大枝林、小枝林、占洋、太阳山7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全村245户,1296人,主姓钟,纯畲族村。整个凤洋村四面青山环绕着众...
8
知识出处: 宁德市文化志1993-2008 | 类型: 正文
林岭村隶属福安市坂中畲族乡,座落在离坂中乡政府驻地南面4公里的山坳中,海拔275米,紧挨着韩阳通往福安三大洋之一的溪北洋的古官道上,韩阳十景之一的“廉岭孤松”,就在该村的古道旁。该行政村为畲族村,全村就雷、钟两姓。下辖林岭上村、村岭下村、冠...
9
知识出处: 穆云畲族乡志 | 类型: 正文
穆云畲族乡得名于穆阳溪与白云山,早在清代就形成了如今的33个建制村落。南国独有的溪塔葡萄沟和沃野千里的虎头桃花源像两条玉带围绕着冰臼奇观白云山,是穆云得天独厚的自然宝藏。在穆云畲族乡人漫长的繁衍生息中,畲汉两族人民共同在云山穆水间发展起独特...
10
知识出处: 穆云畲族乡志 | 类型: 正文
穆云畲族乡自然环境概括了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介绍。
11
知识出处: 穆云畲族乡志 | 类型: 正文
穆云畲族乡地质地貌概括了构造地层、岩石岩性、山势等介绍。
12
民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穆云畲族乡志 | 类型: 正文
截至2014年4月16日,穆云畲族乡境内居住着14个民族,其中以汉族居多,共16705人;少数民族中,畲族8560人,回族904人,壮族8人,苗族3人;另有哈尼族、黎族、藏族、蒙古族、傣族、侗族、彝族、土族、怒族各1人。
13
知识出处: 穆云畲族乡志 | 类型: 正文
穆云畲族乡经济建设概括了特色农业、茶叶、林业、工商贸易、商贸等介绍。
14
知识出处: 穆云畲族乡志 | 类型: 正文
穆云畲族乡基础设施概括了道路交通、给排水工程、电力工程等介绍。
15
知识出处: 穆云畲族乡志 | 类型: 正文
乡村道路概括了2005年,33个建制村全部通汽车;2008年,实现建制村村村通水泥路;2013年,依托高速公路、省道及旅游公路,乡村道路按三级公路标准进行建设,形成完整的乡域交通网络,乡村道路系统趋于完善。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