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穆云畲族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2423
颗粒名称: 基础设施
分类号: F294.9
页数: 3
页码: 43-45
摘要: 穆云畲族乡基础设施概括了道路交通、给排水工程、电力工程等介绍。
关键词: 穆云畲族乡 基础设施 福安市

内容

道路交通
  辖区主干道 包括福穆公路、302省道及宁武高速公路。
  福穆公路 1988年8月全线通车,路经仙岩、对面厝、白岩下、青园、洋坪等畲族村,全长26.02千米。2007年,福穆线桂林桥头至下逢段一期3千米公路工程改造完成;2011年,福穆公路穆云段13千米路面完成全面改造。
  302省道 20世纪60年代修成,沿东西向从乡域经过,是辖区交通的重要通道,承担乡域主要交通流量。
  宁武高速公路(宁德至武夷山) 2013年10月通车,沿东西向从乡域经过,并在辖区东部设互通口。通过岐山枢纽互通与沈海高速复线福鼎至蕉城段相衔接,进入国家高速公路网。
  辖区次干道 即旅游公路,有3条:分别为穆蟾线、晓坂线和穆下线。
  穆蟾线 南起穆阳,北至蟾溪,是联系乡域与白云山风景区的旅游干道,其中穆阳高速互通口至302省道段宽度36米,302省道至溪塔村段宽度18米,其他路段按12米二级公路标准建设。
  晓坂线 南起福安老城区的坂中乡,北至晓阳镇,是联系福安老城区与白云山风景区的旅游干道,按8米二级公路标准建设。
  穆下线 南起穆阳,北至下蓬和晓坂线相接,与晓坂线共同成为乡域与白云山风景区的第二联系通道,按8米二级公路标准建设。
  乡村道路 2005年,33个建制村全部通汽车;2008年,实现建制村村村通水泥路;2013年,依托高速公路、省道及旅游公路,乡村道路按三级公路标准进行建设,形成完整的乡域交通网络,乡村道路系统趋于完善。
  给排水工程
  供水概况 穆云畲族乡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200~2150毫米。乡域范围内的地表水主要有穆阳溪及秀溪、蟾溪、龙亭溪和下蓬溪4条较大支流。地下水比较丰富,可开发利用。乡域范围内现有溪塔水库、林洋湖水库、蟾溪水库、九龙水库和丰源水库5座水库,淡水资源十分丰富。各村庄居民饮用水均为水库水、山泉水或地下水。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村一级修建自来水工程,至2014年,全乡33个建制村全部修建了自来水工程,自来水受益村(建制村)达100%。
  排水现状 2013年,建成区污水集中处理率为85%,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考核标准。穆云畲族乡建成区共有居5000人,日产生生活污水约420吨,通过管网集中收集后,排入氧化沟、氧化塘。据测算,建成区每日处理生活污水357吨,其中,经设有化粪池或沼气池的居民家庭的化粪池、沼气池处理300吨,经氧化沟、氧化塘处理57吨,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5%。
  生活污水处理的建制村比例为100%,符合国家级生态乡镇考核标准。穆云畲族乡有18个建制村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沼气池处理,11个建制村生活污水通过氧化沟处理,4个建制村通过氧化塘处理。
  电力工程 20世纪60年代末期,乡村开始使用电力,主要是建设小型水电站。至2013年,穆云畲族乡内村办水电站有:蟾溪村九龙一级水电站、咸福村九龙二级水电站、咸福村蟾溪三级水电站、溪塔村溪塔水电站、王楼村林洋湖水电站、玉林村玉林水电站、上洋村留洋水电站、翁洋村翁洋水电站、龟凤村龟凤水电站等,基本满足用电需求。
  20世纪70年代初,闽东水电站建成投产,闽东第一座35千伏(康厝)变电站运行,桂林、竹州山、咸福、蟾溪、南山5个村实现10千伏电网供电。20世纪70年代中期,穆阳溪水电站建成投产后,虎头、溪塔、洋溪等7个村实现县级区域电网供电。
  1989-1996年,乡政府引导各建制村自筹资金与政府补助投入结合,建设电网。1996年,33个建制村全部通电。2002年,经农网建设与改造,实现全乡户户通电。2012年,完成虎头、蟾溪、梨田、黄儒新村、溪塔5个新农村电气化村建设,农网升级改造全面铺开。年内建成10千伏溪塔至玉林景区联络线,实现白云山景区双电源供电目标。
  2013年,辖区共有10千伏线路4条,总长69千米;公用变压器53台,容量10260千伏安;0.4千伏照明供电线路78.42千米,用户6800户;专用变压器20台,容量3200千伏安。年供电量1300万千瓦时。

知识出处

穆云畲族乡志

《穆云畲族乡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设穆水白云映畲乡、基本乡情、文物古迹、畲族文化、旅游胜地、风土习俗、名人与名乡、艺文杂记、大事纪略等,记述了穆云畲族乡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