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甘肃省立酒泉师范学校” 相关
共 8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的教育事业,处于新学制与封建旧学制的接替、变换时期。初期,基本上是沿袭明、清的儒学、书院和社学。
2
知识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 类型: 正文
内容包括:清代教育、民国教育、党化教育、教育经费与教师工资。
3
知识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 类型: 正文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新的教育宗旨,首次公布了新的学制“王子学制”。规定小学修业期限为初等4年,高等3年。通令禁止读经,废除科举,倡导国民义务教育,承认男女教育权利平等,推行民族教育。
4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在三万四千多人口的酒泉城内仅有酒泉师范、国立肃州师范、国立河西中学三所中等学校,俗称“酒泉三校”。在酒泉教育史上享有声誉。
5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酒泉教育事业历史沿革概述,包括明清时期、民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6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酒泉教育事业发展沿革。
7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酒泉师范是甘肃省建校最早的学校之一。其前身为1467年(明成化三年)肃州都御史徐廷璋创建的“肃州儒学”。介绍了酒泉师范的发展历程,包括明清时期的“儒学”、“举院”;民国初期的讲习科;简易师范科的艰辛历程;建置完备的师范学校;解放后的发展状况...
8
知识出处: 酒泉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1917年(民国六年)甘肃议员赵世英经多方奔走,极力争取,于1918年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将酒泉举院改建为“甘肃省立第九师范学校”,此为酒泉新学堂之开端。1929年改为“甘肃省立第四师范”。1936年又改为“甘肃省立酒泉师范学校”,1949年...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