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沂水” 相关
共 22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辛氏三代 | 类型: 正文
二姐辛锐自1942年1月牺牲至今,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五十多年来我时时思念她。五十多个春秋日暖沧桑,斗转星移,想来,我由“八路军”中一名韶颜稚齿的“小鬼”变成了白发老妪。人到晚年,更加思念过去。而且昼思夜想,变得更加清晰了。人老了,就更加怀念...
2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 类型: 正文
1919年,“五四”运动波及沂水。在沂水城里,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首先起而响应。特别是第一、第二高等小学的240余名师生,勇敢地走向沂城街头,高呼口号,游行示威,并捜查日货,将其销毁。当时,沂水县在曲阜二师读书的学生徐寿田因在该校参加了“五...
3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 类型: 正文
在沂蒙解放战场上,有这么一位将领:他胸怀全局,多谋善断;敢打必胜,屡屡出手不凡,高招险着使他的对手防不胜防。他是谁?他就是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开国首席大将粟裕。
4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 类型: 正文
1940年的春天,我所在的山东纵队二支队,正在蒙阴一带整训,一天晚上,突然接到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部的紧急命令,要我带领部队迅速赶到沂南西部的高庄村集合。部队遵照命令, 迅速出发了。我们的部队,穿过山崖,蹚过河流,越过村庄、田野, 向着指定的...
5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 类型: 正文
1943年11月9日,日军第三十二师团、五十九师团、独立混成第五旅团各一部及伪军共万余人,分别由临沂、蒙阴、莱芜、临胸和沂水等地出 发,实行分进合击,“扫荡”鲁中抗日根据地。扬言在三个月内“围歼"沂蒙山区的八路军。地势险要的南北岱崮,地处敌...
6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 类型: 正文
于学忠,字孝侯,山东蓬莱人,生于1890年,卒于1964年。其父在晚清时代曾供职毅军,于的青少年时代即随父在军营中度过,并毕业于毅军通州随营学堂步兵科。
7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一册 | 类型: 正文
沈鸿烈,别号成章,湖北省天门县人,邑庠生。张之洞督湖北时,被保送去日本学习海军。毕业回国后在奉军张作霖部任职,后被提升为江防司令部参谋长、海军司令。1930年由张学良保荐继胡若愚任青岛特别市市长。
8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1938年农历五月初二这天,天气晴朗,庄稼人又要购置农具以迎接即将到来的麦收,所以这天来赶集的人特别多。那年我才17岁,父亲到粮食市买粮食,叫我在家看门。大约在上午9点多钟,父亲买粮食刚回家,就听见“轰隆轰隆”的声音,接着,就看见从东北方向...
9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清朝光绪十八年(1893),山东益都县(今青州市)夏辛庄财主夏文祥披着吃斋行善的外衣,组织了宣传封建迷信的反动会道门组织——茹素斋团。
10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九宫道在沂水县被称作为"大佛道”,也叫“三番子”,其公开名称是“未来和平宗教会”。该道是安丘县毕家庄的毕宗远从东北引进,于1935年传入沂水县的。沂水县最早加入这个道的是圈里乡獐子峪村的李洪余,而后又传给了堂兄李洪吉。自李洪吉传得这一道后,...
11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青帮组织是明末清初民间的秘密结社之一,据传起源于明代的罗教。其细密端底笔者未作深考,故不敢妄谈。只知青帮在清初其宗旨为抗清复明。清兵入关后面对其强大的军事力量无法抗衡,青帮不得不隐匿于社会下层。为了生存,才打入运粮河的船帮。星移斗转,它逐渐...
12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刘南宅”是沂水城明清两代缙绅刘氏住宅的代称。因地处沂水老城的西南部,故曰“刘南宅”。最初的刘宅叫“八卦宅”。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因故触犯了天条,将遭天公雷击之祸。洞宾遂变成一只小虫钻到刘家祖先用的笔管之中,躲过了这场劫难。为了酬答刘家的庇...
13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1875年(光绪元年),在离德国边境不远的荷兰城市斯泰尔设立了天主教圣言会总部,在此首批受训的神学院毕业生中有一个叫安治泰的,“他是一个雄心勃勃而勇于进取的青年”,早就立志赴华传教。
14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集粹 第二册 | 类型: 正文
1898—1899年间,不堪教会欺压的沂水人民,又纷纷掀起了反洋教斗争,因而形成了沂水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教案。
15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 类型: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沂水县的主要税收来源是田赋,俗称“钱粮”(即今所谓农业税)。农民交田赋,称之为“赋粮”。田赋数目是按土地质量规定的。田赋分为正税和附加税。每两田赋征正税4元,上交省府;附加税随正税征收,县里留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