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李瑞清” 相关
共 11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 类型: 正文
清、近代,是江西临川文学发展的式微期。由于这一时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最后阶段,同时又是中国反封建文化的开始阶段,也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文化兴起的阶段。所以,旧的诗、词、文形式就总体而言,都处于衰落阶段。同全省、全国比,这一时期的临川文学还要后进...
2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 类型: 正文
就全国而言,清诗成就大于元明两朝,但是,临川文学中的清诗则不如元明诗。但词至清朝同元明相比却有中兴气象,出现了大批词人、词作。这一时期临川的小说、笔记,远逊于全国,没有出现大家名作,不过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清代临川的戏剧成就不如全省全国,只...
3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初唐大诗人王勃写下“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名句,但当时抚州著名才士尚不多。晚唐时,国家经济重心南移,抚州在全国地位上升,“人杰地灵”优势初露端倪。
4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临川素有“才子之乡”美誉,自宋至清名人辈出。北宋宰相晏殊,与其子晏几道开创北宋一代词风,王安石官居宰相后致力变法;南宋有江西十大名医之一、妇产科专家陈自明;元代有地理学家朱思本,针灸名医席弘;明代有“四大才子”陈际泰、罗万藻、章世纯、艾南英...
5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域内民间书法自古受到王羲之、颜真卿、李瑞清、黄鸿图等著名书法家的深刻影响。东乡县舒同的“舒体字”,字体圆浑,宽博端庄,风格独特,一生创作书法作品逾万幅,是当代书艺瑰宝。20世纪40年代—50年代,杨翰翔等书法家较为知名。60年代—70年代,...
6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近现代的人物传记有欧阳昱、吴钫、吴镝、李瑞清、魏斯炅、赵醒侬、傅烈、黄维翰、周治中、鲁易、李行清 、赵博生、彭遨、王树亚、胡阿林、张锡龙、吴高群、顾作霖、陈阿金、彭祖寿、戴国章、周建屏、张光辉、周浑元、肖金标、鲁之翰、欧阳格、符竹庭、欧阳竟...
7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继而通过互助合作,生产得到一定的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人民公社化后,刮“共产风”吃“大锅饭”,未认真实行按劳动分配。1961年—1963年上顿渡农民人...
8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 类型: 正文
风尚习俗主要介绍了农商习俗、生活习俗、岁时习俗、礼仪习俗、迷信习俗等民间习俗。
9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以前,上顿渡一般民众所穿服装,大都是用厚实耐用的土布(又称“家机布”,系家庭妇女用木机织成)缝制的大脯襟上衣及掩腰裤(女服要饰边),官绅富户则穿用绸缎或羊、狐皮缝制的长袍(衫)、马褂。民国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洋布(机织棉布)流入上顿...
10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 类型: 正文
上顿渡地方名菜菜谱主要包含了甲鱼粉皮、板栗炒鸡、石鸡米粉、目鲍滑肉、爆炒鱼丝、牛肉米粉、清炖瓜鸭等菜谱。
11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照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