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风尚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上顿渡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0370
颗粒名称: 第二篇 风尚习俗
分类号: K892
页数: 32
页码: 348—379
摘要: 风尚习俗主要介绍了农商习俗、生活习俗、岁时习俗、礼仪习俗、迷信习俗等民间习俗。
关键词: 社会志 社会经济 风俗

内容

第一章农商习俗
  临川庙会临川庙会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历史悠久,起始年限已难考证。旧时,县城和有大庙的圩集,每年都要举办一届迎神赛会,时间一般为农历五月至八月,有的地方在九月,以祭祀菩萨,祈求神灵保佑,会期因各地习惯不等,一般为一至三天。
  庙会时,附近有关寺庙的管事将庙里的菩萨移下殿,放置轿中,由几名壮汉扛抬,前有旗、锣、伞、盖开道,后有童男童女扮演“故事”相随,一路鸣锣响铳,吹弹歌唱,来到举办赛会的大庙前集中,附近善男信女纷纷前来烧香拜祭,祈求神灵保佑。庙会驻地各家的亲朋好友也都前来观看。迎神赛会期间,各地一般都要请戏班唱戏,以招徕观众,烘托气氛。如是五月中的庙会,有的地方还要举行龙舟比赛。是时,抚河、宜水、汝水两岸人山人海,万众齐观划船健儿中流击水,争先夺标。因此,庙会成为当地盛大的节日,热闹非凡。大好商机自然吸引四面八方商贩云集临川,街头布满摊点,出售各种货物,多为传统小商品、土特产以及农业生产用具等。
  1949年全国解放后,迎神仪式作为封建迷信被铲除,庙会便改为物资交流会,延续至今。但在传统的庙会日子(比如上顿渡是农历五月初十这一天)里,人数之多,规模之大,物资之丰富,市场之繁荣,均远胜往昔,成为临川人民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
  开秧本镇春插向有“开秧”之习。开秧时,先在秧田膛上点烛、烧香、化纸、放爆竹,谓之敬“五谷神”。然后下田拔秧,并将第一扎秧放在神台上供奉,祈求“五谷丰登。”
  开张旧时,南杂店、服装店、酒店作兴“开张”。开张时,门上贴“抬头见喜”“对我生财”等红纸条,店主上祭品,点香烛,放爆竹,恭请,“财神爷”赵公元帅归位,保佑本店本作坊“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酬年酒腊月二十四日,农历小年这天中午,商店、作坊都要大摆酒宴,招待本店工人,表示酬谢。一是结算往来帐目,二是确定工人、店员的去留。凡坐边席的都表示留用,若坐上席的则表示辞退。解放后,此俗已废。
  帮工换工是民间劳动力余缺自愿互相调剂的传统习惯。帮工,有亲戚好友的无偿帮工,也有遭天灾人祸,同宗至亲给予义务帮工。换工,是邻里亲友之间,按农事急缓合理安排时间的临时换工,还有以牛工换人工的习惯。解放后,助人为乐的社会新风日益兴起换工和义务帮工,已不再局限亲戚,同宗之所谓“亲关系”,而是一家有难,众人支援。
  买卖耕牛旧俗颇有讲究。买牛户选中膘肥体壮的牛以后,必须用红布或红头绳系在牛角,中间扣上一枚“通元宝”,以祈吉祥。卖牛户将牛卖出后,决不连同牛绳交付买方,以示自家续养耕牛兴旺发达。
  买卖生猪俗有生猪上市出售,卖主要对买主包墟的习惯,即这一墟到下墟的三天时间内,生猪发病甚至死亡,经及时通报,卖主负责退回全部贷款。
  带徒弟民国以前,境内手工行业带徒,不论艺业轻重繁简,只收男徒,不带女徒,学徒期限一律三年。师徒关系一经认定,徒弟必择吉日,红市包钱(包括育教钱和押金)及酒肉礼物奉献师傅。学徒期间,徒工劳动所得,悉数归师。师傅在第一年支给徒工全年收入的七分之一,第二年三分之一,第三年二分之一。中途退出另从他师,入门时所交押金不退还。三年期满行谢师礼,师傅退还押金。建国后,个人带徒的喊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个体手工业户,沿用旧俗带徒,且出现大批女徒。
  促销改革开放以来,市场交易活跃,行业竞争激烈,商品推销促销花样百出。如招徕促销:商品展示产品合格证、写招贴、打广告,以“开业大酬宾”、“节日大减价”、“换季削价”、“最后三天大卖”、“全城最低价”或“跳楼价”、“大出血”、“全场打折”、“买一送一”、“2元钱三样”等招徕顾客一些外来推销者在人群集中地段搭临时舞台,利用歌舞招徕群众,推销产品,或手持话筒伴以录音机沿街连唱带喊,吸引过往行人。送货上门:上门售货者走街串巷,进机关、入社区、敲宅门叫卖书化妆品、办公用品、五金小电器、服装、药品、大米等。
  有奖销售一些大型商店、商场、超市,经常采用有奖销售的办法刺激消费。购买某种商品即可摸奖,凡购买商品额达一定数量就赠送一份礼品。大型超市还以办“会员卡”刺激消费某些品凭“会员卡”给予优惠价,“会员卡”购物累计积分100分以上赠送奖品。
  商品宣传90年代始盛行商品宣传。厂家或经销商家出动装有高音喇叭彩车,或雇用腰鼓秧歌上街游行,或组织摩托车队由小车开路巡回宣传,或雇请青年男女身挎绶带沿街向过往人散发各类商品广告传单。高大建筑物醒目处,悬挂大幅商品宣传广告,过街横幅布广告数不胜数,“不管有钱没钱,买部手机过年”之类的广告词,无不诱人掏钱。有的大型超市门口常竖起巨型充气塑料彩门楼,用大屏幕电视配以高音喇叭播放商品广告。第二章生活习俗
   第一节服饰
  民国以前,上顿渡一般民众所穿服装,大都是用厚实耐用的土布(又称“家机布”,系家庭妇女用木机织成)缝制的大脯襟上衣及掩腰裤(女服要饰边),官绅富户则穿用绸缎或羊、狐皮缝制的长袍(衫)、马褂。民国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洋布(机织棉布)流入上顿渡,“洋布”逐渐代替了土布。较精致的“洋布”如:哔叽、卡叽、府绸、灯芯绒和毛绒等衣料也逐渐兴盛起来。服装款式也稍有变化,男人多改穿袖大襟宽的对脯襟上衣或学生装、中山装等;商人喜穿袖长过掌的“下江装”或长衫。富裕之家,男性多穿长装。冬季,呢大衣,皮棉长袍,绸缎马褂,头戴黑缎圆顶瓜皮帽,布袜棉鞋;夏季,纺绸或夏布长衫,香云纱褂,细布便鞋。女性则喜穿旗袍或绣花裙、绣花鞋;有钱子弟也有不少人喜穿西装革履。贫苦人家仅是以衣蔽体,无法讲究,但十分注意整洁,衣破即补,民间亦流传“笑破不笑补”之说。冬季是三尺长土布棉袄,无裆腿裤,布缝方巾帽,纳底鞋袜;夏季是虾蟆背褡,短脚水裤、草鞋;田间劳动时,上身赤膊,腰间系一条四至五尺长的罗布围巾,劳动时可作擦汗、垫肩或作短裤用。
  解放初期,服装款式由宽大转趋适身,注重朴素大方。列宁装、青年装风行一时。上世纪60年代后期,青年时兴穿绿军装。70年代末,一些青年开始爱穿夹克、风雨衣、牛仔裤。80年代,人们追求服装时髦美观,款式日新月异,颜色丰富多彩,各种化纤、毛料、丝绸缝制的服装以及用毛线、开士米编织的外套、背心、健美裤等广泛流行。如今风行西服。
  解放前,官绅富户讲究戴用首饰,其中男性也有佩挂金壳挂表及戴金戒指的;女性除戴金戒指外,还身穿绫罗丝、绸缎花纹镶边衣裙,尖脚绣花彩鞋,头盘花髻,簪带金钗银凤首饰和耳环、项链、手镯、戒指等。劳动妇女土布素服,胸罩围裙,尖脚花布鞋,红头绳扎发盘髻,青色方巾包头,串珠充作手镯、耳环。儿童冬季穿和尚领棉袄,粗布青兰色包裙,狗头帽,颈下套荷叶形八卦图案涎垫,蛙式套足夹裤;夏季,光身裸体,腰系兜肚,项带银颈箍、百家锁、长命宝贵牌,两手腕套银铃手箍,贫穷者无银饰品,则用线串佛珠作手箍。老年妇女喜戴玉石戒指或手镯,并以黑绉扎头御寒。一般人家仅少数老年妇女戴银戒指或银手镯。解放后,戴首饰习俗渐废。上世纪80年代,服饰观念更新,妇女开始讲究穿戴,戴金戒指、耳环、项链及手镯的逐渐增多,个别男性也戴金戒指。老年妇女在冬天,多改戴毛线或开士米纺织的御寒帽。
  旧时,上顿渡男人及女人都是蓄发扎长辫,妇女头上盘髻(有的妇女头笼珠翠,发系金簪,耳垂金环,手串玉镯,逞财显势)。民国期间,男人剪辫,剃和尚头或蓄平顶头、西装头,少女仍留长辫,妇女则改髻为反梳反折或梳短发。解放后,男女以戴手表为时尚,上世纪八十年代作兴用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装饰,女发多为电烫、拉丝头、三节包、波浪式、爆炸式等新款式,有的还染发。自有手机以来,戴手表的人不多了。
   第二节饮食
  清末民国时期,上顿渡百姓生活较为清苦。一般人家冬春日短夜长时每日进食2餐,夏秋日长夜短时才进食3餐(一稀2干)。官绅富商之家则常年日食3餐,也有少数食4餐的,即晚上吃夜宵点心。无论贫富,家常便饭均以白米为主,贫寒之家(尤其是农户),习惯将一日三餐人家所食米饭在早晨一次煮熟,分餐食用,常配食红薯、芋头、萝卜、、黄粟、荞麦等杂粮。青黄不接时常以杂粮和瓜菜充饥。佐餐菜肴一般十分简朴,除逢年过节能吃上肉鱼等菜肴处,平时素食土产蔬菜,只有少数富裕之家餐桌上常有荤有素。辣椒、大蒜、生姜、胡椒等为常用菜肴佐料。为应新鲜蔬菜供应不时之需,上顿渡人还有腌制咸辣干菜的习惯。如腌辣椒、霉豆腐、萝卜、干、腌菜、芥菜梗、茄子干、豆角干、辣椒干等等。较富裕之家也有腌肉、腌鸡的。平时百姓家不备茶点,只有每年春节时才有糖果点心。新春年果多用土产,自己加工制作,如糖酥豆子、炒薯片、炒花生、冻米糖、煮瓜子、米糖等。新春正月,亲友来往拜年,进门清茶一杯,馔年果待客,出门以之馈赠。平时民间很少备办酒席,至亲好友来做客,买些鱼肉蛋和蔬菜加以款待。只有遇上婚丧喜庆才备办酒席。
  民间酒宴,历来多用碗盛菜,少数人家用盘。一般酒宴中每席均设有猪肉、鱼各1碗(盘),猪肉系第5道菜,鱼或豆腐最后上桌。最讲究的酒宴是鱼翅席,有鱼翅、墨鱼粉皮、清炖全鸡、银丝粉、扣肉、狮子头、冰糖白木耳(或冰糖莲子)、八宝扣鸭、鸳鸯蛋、红烧全鱼等菜,外回香肠、卤肉、皮蛋、蜇皮4个冷碟及卤蛋、荸荠、桔子、花生米等冷碟;较普通的是笋干银鱼席,菜谱一般为:笋干米粉、银鱼藕丝、滑肉笋片、猪肠(或猪肝)、红烧猪肉、海带、八宝饭、蛋皮拌韭菜(或芹菜),薯粉团(或藕团、芋团)、红烧鱼(或豆腐)等。酒宴开席时,先上第一道菜,以后各道菜依次上桌,边吃边上,直到鱼碗(或豆腐)上桌,表示菜已上完,客人开始吃饭。
  宾客入席后,尊年长及社会地位高者坐上首席,主人通常在上第四道菜(扣肉)后敬酒。席上饮料是制作的糯米甜酒或烧酒(谷酒)。
   第三节居住
  解放前,上顿渡民间居住房屋,多是竹木(土木)简易结构或砖木结构平房。绝大部分是一排三间,也有一排四间,一排五间的,多为泥木结构。砌墙用的是土砖坯,或用夹板筑的土墙。室内梁、柱、木行条、角子、楼板等都是木料,壁则有的是木栏,有的是筑土墙,有的用竹子再糊以泥巴、石灰。屋顶多使用小青瓦。由于传统习惯,房屋的高度一般为一丈五尺六寸、一丈六尺六寸、一丈七尺六寸、一丈八尺六寸、一丈九尺六寸、二丈一尺六寸等。房屋俗坐北朝南,一村一向,且迷信“风水”,要请“地仙”(阴阳先生)相地择日才可动工建造。亲戚之间做屋,都会互相帮工,上梁还要送礼贺喜。农村住宅通常是“一向三间”,一个屋脊、前后出水,外墙用土筑或砖砌,屋子两侧设飞檐式“人”字形脊墙或高出屋脊的“山”字形墙,大门两旁为水禁板,前有走廊,进大门即是厅堂,厅堂两边各有房两间。凡两栋“一向三间”前后衔接在一起的称“两幢直进”,前后幢之间,均有厢房、穿巷、天井,并设有耳门进出,少数富户及官绅之家,也有建“三幢直进”、“四幢直进”的。房屋向北不开窗。有的房屋在墙上开窗,多是内大外小的木栅窗,窗位过高,光线不充足。房屋座向大都是座北朝南或座西向东。新屋建成,当年须进屋。进屋前,先在门楣上悬一镜,以镇“风水”。同时在大门两侧各放茅竹(或晒衣青竹竿)1根,取其“竹报平安”和“节节高”之意。进屋时鸣放鞭炮,由老人牵头,全家大小依次后跟,手拿家具进入新屋,随即设宴款待亲邻。室内摆设床铺不向房门,(只许床铺与樑平行,否则有“担樑”之嫌)。橱与桌相向,不向床铺;房内悬挂镜子,镜面亦不向床;床后或床头多放大、小便桶。而且,新屋打灶需“拣好日”。
  解放后,私人建屋不再迷信风水,门楣亦不悬镜子,尽可能选择高地为宅基地。1979年后,私人建屋多为砖混或钢混(主要建筑材料为砖、钢筋、水泥)结构的平房或楼房,造型美观,坚固耐用,采光充足,空气流通。
  2006年以来,上顿渡镇党委、政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开展以“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以“六改四普及”为具体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
   第四节礼貌仪俗
  晚辈在路上遇见长辈,先招呼、问候,再拱手或鞠躬为礼。学生在途中遇见老师,停步立于路旁,先称呼,再行礼。同辈在外相见,互相点头问候,第一句客套话多为“去哪里”或“吃了饭啵”。
  客人来家,热情招待,让座(客人是尊者、长辈,请其在厅堂正中座位就坐,主人、晚辈在右侧或左侧下手就坐相陪,不能平起平坐;客人是同辈或同事,请其在左边客位就坐,主人在右主位相陪),倒茶、敬烟,请吃糕点或者点心、设宴款待,远客必留宿。
  主人煮点心(多是米粉条或面条)待客,点心上面放有鸡腿(1只)或者猪肉块(最多7块,最少5块)、鸡蛋(最多5个,最少3个),有的以肉丝作“盖头”。客人吃点心时,除肉丝“盖头”可全吃不剩外,未用刀划开的鸡腿一般不吃,肉块则7块吃2块,5块吃1块;蛋5个吃2个,3个吃1个,均不可全部吃光。客人赴宴不自行上坐。酒席间,请客人先动筷,向客人敬酒。结婚宴请宾客以舅父最尊,须坐东边(左边)第一席。平日家宴,父母并肩上坐,父坐左上首,母坐右上首,即男左女右。逢年过节,血亲之间多备礼互送;由晚辈先送,长辈收后备礼回赠,称“送年”、“送节”、“送中秋”。娶亲、嫁女、做屋上梁、进屋、过周岁等喜庆,一般是先请后贺,不请不贺;祝寿多是先贺后请,不贺不请。结婚礼物不可事后补送,寿礼可以补送。喜庆送礼宜成双(取成双成对,吉祥之兆);所送礼物宜用红纸包裹。丧葬均是先送后请,不送不请,事后不宜补送。所送礼物最多7色,最少3色,其中猪肉一律3斤,送素(白色)烛不送喜(红)烛。所送礼物不宜贴红纸或红纸包裹。
  亲友逢灾遇难,前去探望慰问并热情相助。如遇火灾,亲友去慰问,谓之送“火烛”,所送物品多为生活必用品、米、面、油、盐或者炊具之类。
   第五节上顿渡地方名菜菜谱
   甲鱼粉皮
  原料:活甲鱼一斤五两、粉皮六两、葱头一两、生姜五钱,料酒五钱、细盐二钱、酱油三钱、大蒜子一两、胡椒粉五分、味精五分、植物油一两半。
  制法:1、将甲鱼斩去头爪,取出内脏,用清水洗净,再用刀剁成半寸小长的方块。粉皮用冷水浸约二十钟,切成小方块。葱三钱、姜二钱,切成二分长斜角。大蒜子剥去外衣,切成小丁待用。2、用旺火将油烧至七成熟,将葱头、姜块下锅,爆出香味取出。然后,将甲鱼块放入锅内,加料酒爆炒变色,放开水三斤煮开,再移在小火上焖熟,汤要煮成乳白色。
  3、将粉皮放入甲鱼锅内,烧片刻入味,再加入细盐、酱油、胡椒粉、味精、大蒜子、葱、姜拌匀,起锅即成。
   特点:色泽浑白,味鲜美嫩滑。
  此菜来由得从明朝戏剧大师汤显祖讲起;他在构思《牡丹亭》时,为了一个情节,一句唱词,常常独自坐在远楼里苦思幂想。
  重阳节那天,汤显祖和书童来到玉茗后院观赏秋色。突然,汤显祖发现池塘有一道清晰的印迹,便问书童。
   “那一行印迹是什么东西留下的?”
  “汤老爷,写戏我不懂,这个问题你可难不住我,看足印我是拿手,那一定有一只甲鱼,不信我抓上你瞧!”
   一会工夫,书童拧着一条足两斤重的大甲鱼上了岸。
  “嗯,真是甲鱼,快快拿去做汤,定是一道好菜!”汤显祖欣喜地说道。
   正午时分,汤显祖吃着甲鱼烧粉皮,满口称赞。
  餐后,汤显祖精神倍增,竟然午觉都未睡,一气呵成,完成了《牧丹亭》的修改。
  从此,每当汤显祖写戏时,书童都会设法为汤老爷弄一只甲鱼,做一道色泽白润,味道嫩滑的甲鱼烧粉皮。
  板栗炒鸡原料:鸡一只(重一斤半)、板栗五两、熟猪油二两半、大蒜头二两、料酒一两半、酱油一两、干辣椒、湿生粉、精盐各少许。制法:1、将鸡宰杀去毛,破腹去内脏洗净,切成三分左右的小方块。用湿生粉、酱油、料酒拌匀上浆待用。
  2、板粟用刀在皮层开个小口子,放入温水锅里煮至八成熟捞起,再放入冷水浸片刻剥壳,切成鸡块一样大小,干辣椒切一分长一段,大蒜头切五分长斜刀片。
  3、炒锅放旺火上,放入熟猪油烧热,倒入辣椒、板粟拌炒几下,再将鸡块入锅拌炒,转色时,加入料酒、酱油、精盐、大蒜片和少许好汤,约翻炒二分钟左右,挂芡起锅即成。
  特点:味鲜、鸡嫩,别有风味。晏几道是北宋宰相、文学家晏殊的第七个儿子。他从小体弱多病,晏殊多方延医,总不见效。一天,晏殊的母亲来信,要接孙儿回临川家乡调养。晏殊的母亲想,孙儿体弱多病原于牌胃不好,何不以助脾胃、养肾气的板栗来营养呢?于是老人家买来大量的板粟让晏几道吃,可吃不了几天,晏几道就乏味了。正好此时有人送来几只当年新鸡,老祖母想到鸡是益五脏、补虚亏、健脾胃、强筋骨的食物,用它烧板栗,一定有更强的滋补作用。板栗烧鸡色好味香,晏几道特别爱吃。不到半月,晏几道面色红润,精神振作,真是:吃了板栗烧鸡,行走快步如飞。老祖母心里好不高兴,便经常做板粟烧鸡给孙儿吃。也许是由于晏几道小时候吃了大量的板栗烧鸡,身体素质特别好,因而聪颖异常,创作了大量的小令词,与其父一道被誉为我国文学词坛上的“父子巨星”,又与其父晏殊及欧阳修、张先一起被称为“宋词四大开祖”。石鸡米粉
  原料:石鸡五两、米粉一斤、瘦猪肉一两、红辣椒一两、葱一两、姜五分、酱油五钱、细盐一钱二分、料酒五钱、味精五分、好汤五两、植物油一两。
  制法:1、将石鸡剖腹,除内脏,斩去头爪,每只石鸡斩成二至三段,猪肉、红辣椒、姜切成丝,葱切段,米粉用温水浸好,沥干水待用。
  2、将猪油、植物油混合一起倒入锅内,烧至七成热后,取油一半用碗装好,将石鸡、肉丝下锅爆炒几下,放入红辣椒、葱、姜丝,再炒几下,加上料酒、好汤、酱油、盐煮沸,再放味精,起锅待用。
  3、将碗内的留油倒入锅内,烧至七成热时,放入米粉炒熟,将炒好的石鸡倒入锅内,炒匀起锅装盘,撒上胡椒粉即成。
   特点:味鲜香浓。
  曾巩从小喜欢读书,12岁时文章名满天下。晚年寓居临川,曾兴办“兴鲁书院”,并亲临教学。
  一日,一学生家长为了答谢曾巩对弟子的辛勤教育,便宴请曾巩。席间,端上一道香喷喷的“石鸡炒米粉”。主人介绍说:“先生,这石鸡炒米粉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有滋补作用”。在王人的盛情下,接连吃了几小碗,并对身边的家长说:“比我在南丰时吃的石鸡米粉味道鲜美多了”。
  后来,曾巩在济南做巡府时,把这道菜带去,使得石鸡炒米粉成了当地百姓桌上的佳肴。
   目鲍滑肉
  原料:瘦猪肉五肉、干目鱼二两、冬笋一两、水发香菇二钱、葱头五钱、生姜三分、纯碱三钱、料酒一钱、细盐一钱、酱油三钱、湿生粉三钱、胡椒粉五分、味精三分、好汤三两、熟猪油一两五钱。
  制法:1、先将干目鱼去骨,用湿水浸透(四小时),洗净。然后,去除皮膜、头须(另作它用),再将目鱼切成薄片,放入小钵内,加纯碱抓匀,约腌二小时,即用开水烫一下捞出,用冷水冲洗二至三次,再用开水浸泡,即成目鲍待用。
  2、将肉切成一寸二分长、半寸宽的薄片。放入碗中,用料酒、细盐、酱油、湿生粉抓匀。又将冬笋切成条片。香菇切小,生姜切末待用。
  3、油烧至六成热,放入肉片氽熟,连油倒入漏勺内,沥干油。锅内留余油少许,投入葱头、生姜爆炒一下,随即把开水中的目鲍捞出,沥干水放入锅内,推动几下,待汤再沸后,用湿生粉挂稀芡起锅,撒上胡椒粉即成。
   特点:色泽黄亮、透明、嫩滑、鲜香可口。
  明代临川才子祝微在山东任道御史时,常常吃目鲍海鲜。不久他发现,目鲍虽鲜,但久吃即厌,因此他想把目鲍海鲜与陆地荤菜连起来,做成一道既鲜又嫩滑的菜,他首先想到目鲍炒鸡,结果吃起来不知何味。他又把目鲍与猪肉相炒,结果鲜香可口,饭量也增加了许多。后进一步改进,把瘦肉切成薄片,与淀粉相拌,在炒时加上冬笋之类的配料,使得肉片色泽鲜明。这下祝微胃口大开,每餐必上此菜,祝微根据此菜特点,取名“猪鱼斗”。
  后来祝微回家乡,设宴招待亲朋好友,客人听说有一道菜叫什么“猪鱼斗”,大家都觉得莫名其妙,待“猪鱼斗”端上桌时,才发现原来是猪肉片和目鲍,大家哄的一声笑起,笑后大家认真品味,确实不错,色泽黄亮、透明、鲜香可口。
   从此,这道“目鲍滑肉”就成了家乡一道名菜
   爆炒鱼丝
  原料:草鱼肉三两半、脂猪肉一两、瘦猪肉一两、蛋一个、生粉一两、水发香菇一两、韭菜头一两、生姜丝一钱、料酒三钱、细盐二钱、红辣椒二钱、味精一分、胡椒粉二分、猪油一两、香油四钱、清水一两。
  制法:1、将鱼肉剁成茸,加盐一钱抓匀,做成大鱼丸。把生粉碾碎铺在案板上,将鱼丸放在生粉上滚匀后拍薄。锅中放水一斤左右,烧至八成热时,投入鱼片氽熟。捞起,放在冷水中洗净生粉,切成二寸长的细丝待用。
  2、蛋液下锅烙成蛋皮一张。肉、香菇、红辣椒、蛋皮均切成细丝,韭菜头切成一寸长小段待用。
  3、猪油放入锅内烧热,将肉丝放入锅内,炒至五成熟时即下鱼丝,翻炒几下,放入配料,调好味,再翻炒几下,待起锅时,用湿生粉勾芡,淋上香油,装盘即成。
   特点:鱼丝软滑,色美味佳。
  曾巩是我国宋代有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晚年寓居临川,建兴鲁书院讲学授徒。修曾家园自娱其间。
  传说,曾巩最喜食鱼。往往亲自下厨烹饪,而他最得意的一道菜就是爆炒鱼丝。
  一日,酷热难当。曾巩闲来无事忽动垂钓之念。忙唤书僮相偕到南湖,在金凤桥畔一株垂柳下,席地而坐,等鱼上钩。阵阵清风送来荷花清香,令人心旷神怡,暑热顿消。曾巩陶醉其间,竟常常忘记提竿。好在有书憧相伴,日近黄昏,终于钓得一尾大草鱼,曾巩喜不自禁亲自下厨,将头尾烧成鱼汤。取中段鱼肉剁成肉茸,拍成薄片在热水中氽熟。晾凉后切成鱼丝,配以猪肉丝、红辣椒丝、水发香菇丝制成一道美味佳肴。但见盘中,雪白如银的鱼丝与鲜红的辣椒丝交相辉映。举箸试尝,嫩滑爽口,的确色美味佳,令人胃口大开。急命书幢绰出家酿者酒,就着鱼丝小酌起来。立刻,丝丝甜意沁人心脾,人也飘飘欲仙。
   牛肉米粉
  原料:干细米粉一斤、牛肉三两、鲜大蒜二两、鲜红椒二两、熟猪油三两半、生姜五钱、葱五钱、酱油一两半、精盐一钱、高汤六两。
  制法:1、将干米粉用温水浸泡半小时,捞起沥水。牛内、鲜大蒜、红椒各切成八分长的丝,葱切花,生赞切来(分做两次用)。
  2、炒锅放炉上,烧至七成热,放入猪油一酶,将牛肉丝入锅翻炒,转色时加红椒丝、大蒜丝、葱花合炒,然盾放梢盐五分,酱油半两,味精二分,姜末二钱五,高汤等先盾下瞒拌炒二分钟起锅待用。
  3、炒锅洗净,烧至七成热,放入猪油工两烧热,将米粉入锅炒动,放入酱油一两,精盐五分,姜末二钱五,一齐拌炒半分钟,再将炒好了的牛肉丝里面的汤泌到米粉里,再拌炒一分钟,待汤汁吸干后,淋上猪油半两,拌匀起锅入盘,再把炒好的牛肉丝撒在面上即可。
   特点:色形分明,味香润滑。
  相传,临川城郊某农村,一位年轻貌美的大户人家小姐,爱上了本村一户同样殷实人家的小伙子。由于祖辈汉遗的怨愤未了,两家可谓永火不容、誓不两立,姑娘和小伙只能瞒捞长辈偷偷幽会,暗诉袁肠扩岂料,此事还是很快被他们的父母发现,各自家长不容分说棒打鸳鸯。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姑娘和小伙相约,私奔出走,落脚在城内瓦窑。为了生活,他们在这里)厂了一个小饭店,经营的是家乡特色菜肴,其中有一道“牛内妙米粉”,色佳味道美、可口实惠,深受顾客欢迎,小俩口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以后棚沿成习,“牛肉米粉”便成了地方名菜。
   清炖瓜鸭
  原料,肥毛鸭一只(约重二斤半)飞水发香菇一两、冬瓜半只、肥瘦猪肉五两、姜(一小块)三钱、葱结一个、肉汤五两、味精二分、食盐工钱五、料酒少许。
  制法,1、将毛鸭宰杀去毛,去内脏洗净,剁去头、脚,割去鸭腴。放入沸水锅内烫一下,去掉血水腥气,再用清水洗净,装入汤豌,放入肉汤五两,入笼用旺火蒸至八成烂起笼待用。
  2、冬瓜带皮,留底去瓤,四寸左右长(以能装一只全鸭为准),立放在汤碗中,然后,将全鸭(连汤)倒入冬瓜巾,再放入猪肉(切片)、香菇(切小块)、姜块、葱结、食盐、味精、料酒,再入笼蒸一小时取出,拣去姜块、葱结即成。
   特点:清香味美。
  名医陈自明,是南宋时期临川著名的妇产科专家,他不仅医术精湛咀为人厚道心地善良。某日,行医归家途中路遇两农户脸红脖子粗,叫骂推搡不可开交。陈自明走上前,网明原因,原来,这两位农户,一个是养鸭户,一个是菜农,其中养鸭的一时不慎,鸭子跑到菜农的冬瓜田里,把瓜秧弄断了,刚刚成熟的冬瓜也掉在地上,菜农气恼之下,摔死两只鸭子。陈自明听罢,笑笑道:“两只鸭子和那几斤冬瓜算我买下了,你们也不必争吵。”
  回到家中,陈自明将两只全鸭和冬瓜块倒在一大砂锅内,拌上葱蒜,微火细炖,弄成整整两大盆。陈自明邀上几位挚友亲朋,美美吃了一顿。这一吃不打紧,奇怪的是其中一位朋友多年难治的胆结石毛病竟痊愈叮。陈自明大受启发,在以后的行医中,用冬瓜清炖鸭竞医治好许多阻结石病人。
  抚州地区盛产冬瓜,百姓又有养鸭习惯,因为原料易得,又有治病健身的作用,所以陈自明发明的冬瓜炖鸭,遂成抚州地方传统的家常菜肴。
   薯粉蒸饺
  原料,薯粉一斤、猪肉四两、冬笋=斥每葱头一两、酱油二钱、细盐三钱、食油一两、味精二分。
  制法:1、薯粉滚碎过粉筛,放入大铁勺内千炒至三成热,用半斤左右开水冲成芡,搓成团,再搓成三十个其子,用擀面棍擀成二寸半一块的元皮子待用。
  2、猪肉、冬笋(烫熟)、葱切成小丁,放人蜗内,加酱油、盐、味精炒熟,挂芡起锅,待凉后再用。
  3、将冷馅包入皮内,做成半圆形饺,上笼能十五分钟左右即成。
   特点:嫩滑味鲜。
  乾隆皇帝七下江南,除了眷恋江南的美I山繁水美人美色,还冲着江南一绝,那就是美食。话说当年,乾隆带着他的一班随从游玩至临川城内一客店,坐定后,要了几碟小菜、几碗米酒和一大盘嗜好的水饺,饿极的乾隆夹一只饺子塞进日里咀烂咽下,突然大叫“来人,给我把店主拿下问斩”。随即婚首肚子,面如土色。贴身随从立即冲进店内,将店主、店小二五花大湘押出,欲取其首。店主扑通跪下,喊道:“客人饶命,实在冤枉,这是本地特有的薯粉饺,这位官人肚子叫疼,定是发绞肠痧,待小人看看便知”。原来,这乾隆游乐江南,遍尝各地名菜哇骨,暴饮暴食,加上一路奔波,热食一进便发病了。幸好店主有治此病的绝活,只按摩一阵,乾隆便直起腰身面转红润。
  第二天早晨,乾隆洗漱完毕,精强气爽,再禽这薯粉饺,竟觉美不胜收,当即赏店主白银三百两。在以后的巡游中,乾隆每到此店,都要来一盘“薯粉蒸饺”。
   冬瓜扣“肉”
  原料,冬瓜四斤、大蒜一两、鲜红辣椒二分、酱油三分、生粉三分、味精一分、细盐三分、茶油二斤(耗油二两)。
  制法:1、冬瓜去皮除瓤,切成二寸半的方块,表面用刀划成花纹。大蒜切成片。
  2、切好的冬瓜蒸七成熟,将冬瓜的花纹面,放在茶油中炸至黄红色捞起,切成条肉形状,砌入扣琬,入笼蒸三至五分钟。
  3、将扣碗取出,翻倒入稍大一点的碗中,再加入酱油、味精、大蒜、辣椒(切末)挂芡即成。
   (一)
   临川市有一条“慎斋路”,是为纪念乡贤纪大奎而命名的。
  纪大奎是清朝乾隆时的举入,在《四库全书》馆任誊录,纪大盟家境贫寒,但为了官家体面,他给素菜取了一些好名字,“冬瓜‘扣肉…即其一。
  那年,乾隆皇帝五十大寿,各位京官都要献土特产贺寿,纪大奎送的便是冬瓜“扣肉”。乾隆皇帝吃惯了山珍海味,对色泽红严,香味喷鼻的冬瓜“扣肉”特别感兴趣。以后几乎隔不了几天就要纪大奎送上一份冬瓜“扣肉”。
  这一天,乾隆皇帝想吃冬瓜“扣肉”,让太监去通知纪大奎,太监回禀:纪大奎到山东商何县任知县去了,乾隆皇帝便下令,要御厨无论如何做出冬瓜“扣肉”。那些御厨没见过冬瓜“扣肉”,也没听过冬瓜“扣肉”,便胡乱蒸了一碗送给皇上。乾隆大怒,除了打御厨一甲板子,还发出八百里快马去传纪大奎。待纪大奎来京将冬瓜“扣肉”的做法演示一番后,御厨们个个目瞪口呆,想不到普普通通的冬瓜还能做出这样好的一道佳肴,那顿板子打得一点也不冤枉。
   (二)
   据说:冬瓜扣“肉”是东晋诗人谢灵运的杰作。
  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佳句使时人倾倒的田园诗人谢灵运曾在临川担任内史,和当地一位家道清贫的读书人过往甚密,常请这位读书人入府饮酒论诗。一日,内史到这位友人家回访,友人十分高兴,留他吃饭,并叫儿子上街去买半斤肉,他又要省半月饭,但又怕伤了友爱人的面子,便说:“我已带了肉来”,朋友问肉在哪里,谢灵运说:“到时便知”。
  快到午时,谢灵运和友人一同进了厨房,说是要亲手做一道“冬瓜扣肉”。说着,切下一大块冬瓜,削去瓜皮,再用刀口在瓜肉上勒出花纹,下锅用菜油熬烧成金黄色的肉皮状,再把它翻过身来,加上豆油汤细火煮片刻,使之形为精肉,于是,“扣肉”烧成,入盘上桌,斟上水酒,二人边酌边品。这“冬瓜扣肉”的味道果然十分鲜美,朋友惊喜地说:“谢兄,你又将冬瓜变扣肉,保止园柳变鸣禽”。谢灵运语重心长地说:“淡泊劲人志,园蔬胜珍馐,你我之交,与酒肉何干”。
   巧巧蛋菇
   原料:猪小肠二尺、鲜蛋八只、精盐、味精、水适量。
  制法:小肠刮干洗净,将蛋打入碗中搅混,加入冷水二两,放入精盐和味精,用漏斗灌入肠中,两头扎好,放入温水锅中,用微火煮至金黄色,手压无蛋浆即取出,待冷却后,用刀切成二公分薄片,连切两刀不断,在第三刀时切断,吃时放上肉汤,在锅中煮四、五分钟即成。
   特点:嫩滑可口。
  临川市孝桥乡从前叫中洲围,中洲围自由民风淳朴,忠孝的人历代不衰,贤媳妇巧做“蛋菇”孝敬公爹的事就发生在这里。
  周老爹辛劳一辈子,终于病倒了,媳妇巧巧端茶倒水,服侍得很周到。但由于家里穷,拿不出什么好东西给老人吃,巧巧心里很难过。这天,村里有人杀猪,巧巧想去称点肉,可那主家不肯。好说歹说,主家给了一段小肠。老人家牙齿不好,巧巧就将小肠刮洗干净,打了几个蛋,灌进小肠。她想这样煮的蛋沾了荤腥气,肯定比清水氽蛋好吃。待小肠变了色,小肠里的蛋浆也煮结了,巧巧将它切成半寸长的段子,还在每段上又连切两浅刀,然后再放到水里去煮。不一会儿,只见灌了蛋的小肠段子两头开花,形如鲜嫩的爆花蘑菇。周老爹吃后,觉得嫩滑可口,味道鲜美。穷人吃点好食物胜过吃药,周老爹几天后身体就康复了,见人就夸媳妇巧巧不但孝顺,还会采好吃的菇子。待巧巧说明后,大家就把这菜叫做“巧巧蛋菇”。
   欢喜丸子
  原料:肥瘦猪肉五两、鸡蛋二个、糯米五两、荸荠三两、水发香菇三钱、葱五钱、生姜一钱五分、料酒二钱、细盐一钱、酱油二钱、白糖五钱、胡椒粉五分、味精二分、熟猪油五钱。
  制法:1、先将糯米洗净,放在湿水中约浸一小时,捞起沥干。把二两糯米投入开水锅中,烫熟捞出。将剩下的三两生糯米放在托盘内,摊开待用。
  2、将肥瘦肉剁成茸,荸荠去皮拍碎,鸡蛋打散、水发香菇洗净,与葱、姜一并切成细末,再加入熟糯米、白糖、料酒、细盐、酱油、胡椒粉、味精等拌匀,成肉茸团待用。
  3、将肉茸团做成直径五分大小的肉丸,投入生糯米盘中滚动一下,然后,将肉丸在手掌中转动,使每个肉丸均匀地粘上生糯米,放入蒸笼内(或糖瓷盘内)。
  4、将蒸笼放置沸水锅上,用旺火蒸十五分钟,起笼稍凉,然后,将碗抹上一层熟猪油,再将肉丸整齐地扣入碗中,吃时再上笼煮热取出,碗翻入盘中即成。
   特点:色泽晶莹,形似珍珠,松软鲜美。
  明朝临川出了“陈际泰、罗万藻、章世纯、艾南英”四大才子,号称“陈罗章艾”。他们学富五年,才高八斗,风流倜傥,出口成章,俗称“四大游相”。
  一天,有大户人家娶亲做喜事。咎人们正吃得兴浓,来了四个人,他们衣衫不整,贺礼没带,硬要入席喝酒。伙计阻拦不住,便请出主人来。主人略识之无,不认得他们,耽心他们装疯装颠,搅了喜事。正在犹豫,适逢酒席上到“欢薄九子”这道菜,主人灵机一动:“我向四位先生讨个彩头,请你们说说这道菜的好处,说得大家欢喜,即便另开一桌酒席。”陈罗章艾四人看了看色泽晶莹、形似珍珠的欢喜丸子,不加思索,一人一句道:“欢声笑语满庭中,喜酒宴宾新郎公,圆月好花醉红烛,于孙富贵代代红。”这四句彩语,不但把,“欢喜丸子”的莱名嵌进去了,而且句句吉祥如意,主家和客人听了齐声叫好,立即让陈罗章艾四人入席喝酒。
   从此,临川人办红喜事,都少不了“欢喜丸子”。
   如意冬笋
  原料:冬笋二斤,夹心猪肉五两,水发再菇一两,虾米五钱,鸡蛋二个,淀粉四钱,精盐三钱,葱姜汁三十二钱,味精二分,胡椒粉、料酒二钱,鸡汤八两。
  制法:冬笋剥壳去皮,用水煮熟,捞出凉干;猪肉剁成茸,虾米用料酒浸泡,放入笼中蒸后剁成茸,香站刘成泥;将渚肉茸、虾米茸、香菇泥、蛋清、味精、精盐、葱姜汁放入锅内搅匀待用;用左手把住冬笋,右手持刀由上侧下刀,由右向左旋,进刀时左手将冬笋向右转动,把冬笋片成长形薄片衙川;把冬豁子摊,撒上少许淀粉,再铺上一层茸陷,接着相对差拢,趋州息形,在台缝处
  抹上少许温淀粉然后放入盘内,上笼蒸热取出。凉干切成厚片,整齐地摆在豌内再上笼蒸熟,取出扣在殷山;协隅蹬旺火,放入鸡汤、味精、精盐,调好味烧沸,用淀粉、勾芡撒上胡椒,浇在冬笋卷上即成。
   特点:味鲜脆嫩,形似如意头。
  传说,此菜深为我国古代改革家、北宋宰相王安石喜爱。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致力于朝政,心力交瘁。其时,改革受阻,夫人劝其回乡调息。安石也想回故里察访,了解新政的利弊,便向神宗报假。回到故园,正值腊月,万木萧疏,唯有旧宅旁的竹林青葱欲滴、生机盎然。安石一向敬佩竹君子不畏严寒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风亮节,经常徘徊其是。一日,安石于卧榻上小憩,忽见床头露出一棵笋苗。那尖尖的笋壳竟将床前硬土顶破。原来,是隔墙竹林的鞭根从地下钻入室内爆出笋苗。安石深知,笋长室内难以成竹,弃之可惜,遂令家人将其烹制成菜。家人也为安石日渐消瘦的身子担忧,总想让老爷多吃点,便将冬笋配以少许瘦肉、香菇、蛋清,精心制成“如意冬笋”,安石食后,味甘如饴。便将此菜取名“如意冬笋”,记录入谱,凡有客到,烹以待客。
   银鱼藕丝
  原料:塘藕1.5斤,银鱼3钱,瘦猪肉2两,好汤、味精、姜花、葱末、香醋、酱油、精盐等不许。
  制法:1、将藕洗净,刨皮去节,切一寸六分长的段,纵切成细丝(越细越好),银鱼用温水浸发洗净捞起,滤干,瘦猪肉切细丝待用。
  2、起油锅,放热油少许,把银鱼放入涡中爆炒数下,速把好汤下锅,又把肉丝、细盐连续下锅举沸,撇去泡沫,再将藕丝放入锅中,用锅铲靠锅底边擂边熘油,连续擂动两分钟成糊,将味精、酱油、香醋、姜花、葱末连续下锅边炒,拌匀即成。
   特点:色泽很灰,藕质粘滑,入口香脆。
   (一)
  晏殊是北宋仁宗时的宰相。他少年及弟、位极人臣、身兼数职。却自奉清淡,生活节俭,平日经常吃家乡名菜——银鱼藕丝。
  金秋八月(此指农历),丹桂飘香。赴京应试的晏殊回乡省亲,一路鞍马劳顿,咽喉得了“秋燥”之疫。为了排解心头的烦燥,他信步二仙桥头。但见桥下残荷满池,仍清香四溢。一童子顺着荷梗探藕,掏出一支三尺长的大藕。晏殊平日极喜爱莲藕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性。遂令家人购买回家,让厨子选中间肥嫩的藕段细切成丝,配以银鱼瘦肉,炒成清淡可口的银鱼藕丝。食后,神清气爽,喜不自禁,欣然录入自家菜谱,终生享用。此后,银鱼藕丝成为晏殊宴请同僚的风味名菜。
   (二)
   蒋经国留恋临川银鱼炒藕丝
  1938年5月,28岁的蒋经国走马上任为江西保安司令部督练处处长。训练新兵之地需僻静,众人椎祟临川温泉。精力充沛、春风得意的蒋经国和侍从坐着美国造的小汽车来到临川。中午,蒋经国提议回县城吃饭,再到温泉去看看。回到临川城里,蒋经国找了家字号显眼的饭馆,落座后对店老板说:“老佐,我们吃完饭还有急事,能快点吗,”店老板指若旁边的雅座说:“要思快呀,您还是请到别的饭馆去,我们这正准备一桌删席,没有闲来侍候您。”
  紫红的大园桌上,佳肴美酒齐全,正冒着扑鼻的香气。蒋经国此时肚子咕咕叫,真不想再到别的饭馆去,他对侍从挤挤眼,指着桌上的菜对店老板说:“老表,先从这桌上借两个菜蛤我们行吗?您等会儿给他们再炒。”
  “不行罗,不行罗。”老板神秘地轻声燥:“那是给当今太子蒋经国处长特意准备的。”
  蒋经国听后才知晓这是地方官为巴结自己而设的,那知阴差阳错,他们没进衙门,直接亡饭馆来了。
  “蒋处长嘛,我认识。”,蒋经国说:“借他两个菜吃不要紧,再说我们挑两个价钱便宜,做法简单点的,等会儿炒两个同杆的菜还他不就行了吗,又不白吃他的。”
  “做得,做得。”老板听他们说认识蒋经国,见他们气度不凡,又是坐小汽车来的,不是一般人物,很爽快地答应了。
  鸡鱼肉蛋,山珍海味对蒋经国来隘已是司空见惯,早已提不起味口,他挑了盘半索半晕的菜居,突然被一盘色泽银从、又似米糊的菜吸引住了,仙好奇地问:“老依,这是刊么荣?”
   “这就是我们临川名菜炒藕丝。”老板自豪地答道。
  蒋经国干常只见过藕块藕片,还没朽见过这等纠如发丝、制作精细的藕丝,便夹起一尝,藕质粘滑,味美可口,果然不问凡响,顿时味口大开,连声赞叹:“好菜,好菜!”因训练场地还没着落,没刨根问底,详细询问,这顿饭很快就吃完了。
  过厂一段时间,新兵督练工作全面铺开。空闹时,蒋经团心血来潮,想吃炒藕丝,便命侍从召店老板到愠泉特意为他炒藕丝。店老板得令后,真是又喜又愁,喜得是能亲自为当今太子做菜,自己脸不仅风光,店里名声会更响亮,利润也会更人;愁的是做这盘莱不仅原料讲究,刀工复杂,且配料种类繁多,仅鸡汤、鸽子汤汁一时难办,看家本事又不外传,但搞不好惹太子生气那真是吃不j-兜着走。店老板思量片刻,计上心来,他将店里存有的鸽子汤鸡汤合二为一,拿条新毛巾浸在汤里,浸足后将毛巾装在茶缸里,带一L配料,坐上蒋经国派来的专车来到厂温泉新兵督练处。
  身着便服,头戴鸭舌帽的蒋经国热情地接见厂店老板。店老板一看,这不正星邶天中年在自己店里惜菜吃的那位吗?只见店老板扑通双膝跪地,双手使劲地左右掴着自己的耳光,连说:“小人有眼不识泰山,罪该万死,罪该万死-”蒋经国和气地说:“老表,俗话说不知者不罪,快快请起,今天还得麻烦老表呢。”店老板见蒋经国不治自己之罪,丽贝很热情,连说:“谢蒋处长不耶之恩。”后就随侍从下了厨房。店老板将菜刀磨得飞快,精选了几段塘藕,聚精会神地切了起来,随着菜刀急速上下,那雪白如五的藕段先变成张张白纸,又变成头发丝那么墩的一堆。店老板捻起根藕丝往墙上一扔,只见那藕丝稳稳当当地粘在墙上,肉眼是不易看清的。店老板把灶里的火烧得旺旺的,铁锅烧得红灯的,用大勺勺油化开,将藕丝倒人反复爆炒后拧出毛巾甲的汤汁,配上银鱼生姜、胡椒、大蒜、葱白、香醋片调料,一会儿,一盘香喷喷、细如丝、色泽极灰、令人吞咽唾牡的炒抽丝端厂上米,蒋经国细细品尝后,赞不绝口,连称“奸菜,好菜”。打这以后,蒋经囚经常要吃临川银鱼炒藕丝,直至出任赣州专员。据说,蒋经国离开临川愠泉后,再没得机会啤卜别具风味、风格独特的临川炒藕丝,并常为之叹息,从此,具有悠久历史的临川炒藕丝的名声就更大了。
   红烧牛肚
  原料:牛肚皮1.5斤,红辣椒、猪油、生粉、青蒜、味精、姜末、胡椒粉、香醋、酱油、精盐等少许。
  制法:1、将牛肚皮洗净下锅,煮至八成烂,捞起切成一寸二分长、三分宽、三分厚长条片,将青蒜切成八分长段,红辣椒切成细丝待用。
  2、起油锅,放油少许,油温六成,把牛肚皮倒入锅中爆炒数下,再用好汤下锅,烤煮五分钟,继续翻动,把红辣椒、精盐、酱油、青蒜、味精、胡椒粉、香醋连续下锅,用湿生粉勾芡,拌匀即成。
   特点:色泽金黄,料滑可口。
   (一)
   王安石好吃红烧牛肚皮
  王安石任宰相期间,时有传出关于王安石好吃的奇闻,被人说成是好吃宰相。当时朝廷中的富弼、韩琦、文彦博等反对振大臣,都以此诋毁王安石。
  其实,王安石对饭菜从不挑肥拣瘦,有什么吃什么,根本谈不上好吃,如果说他酷爱家乡名菜红烧牛肚皮,用好吃来形容的确一点不过分,为这还差点难倒了厨师和夫人吴氏呢。
  王安石拜相以后,生活自然有人专门照料,厨师也是经过严格挑选而且手艺精湛。一次,王安石的亲友从临川远道来京城探望,顺便捎来一些经过半加工的家乡名菜牛肚皮,也许是久别家乡之故,或许是对家乡名莱的特别钟爱,王安石对牛肚皮特别痞兴趣,井请亲友亲自动手,按家乡制法进行烧制。亲友即刻下厨,将带来的牛肚皮洗净,加水置于锅内,用小火煮了一个时辰,捞起后切成寸许长条片去水,倒猪油入锅煮个半熟,又换锅小炒,用鲜汤红焖片刻,加上生姜、蒜、辣椒末等佐料,再用生粉勾芡而成。当呈金黄色的红烧牛肚皮端上来,王安石高兴得似顽童,连说好,干刑不太喝酒的他这次竟也破了例,就着酥脆粘滑、味美可口的红烧牛肚皮,连喝了几杯家乡酒,食欲也大大超过平常。一连几天,红烧牛肚皮都吃得碗底朝天。
  带来的牛肚皮吃完了,亲友也要返回临川了,王安石食欲也随之减退。仆人急得只好去问夫人吴氏,吴氏心想,相公在朝为官,政务繁忙,身子骨要紧,爱吃点家乡菜也不过份,只因自己随王安石在外多年,对家乡名菜只略知一二;但知晓的不是那么透彻,左思右想,没办法,只好差仆人到市上买来牛肚皮,请亲友再宽住几日,手把手地教厨师按临川风味配料制作,直至厨师完全掌握后,亲友才离开京城。从此王安石就经常能吃上纯正的家乡名菜红烧牛肚皮了。这样一来,王安石好吃的名声也就传开了。当然罗,知其内情的人对有些人为什么把王安石说成好吃宰相,其用心也就一清二楚了。
   (二)
  李瑞清号梅庵,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书画家,名噪海内外的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就是他的得意门生。
  他的弟子,临川名书法家李仲乾深知老师爱品尝佳肴,心想,做一个老师没尝过的菜,让老师高兴高兴。于是,李仲乾上街买了几斤上等的牛肚皮,来拜见老师,老师非常高兴。忙吩咐厨管弄些好的下酒菜,李仲乾说先生别急,待弟子亲自下厨。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烧牛肚皮摆到李瑞清的面前,李瑞清忙问:“这是什么菜,我怎么从来没吃过?”李仲乾笑而不答。李瑞清见学生神秘的样子,便尝了起来,口里顿觉嫩滑,味鲜可口,自此食髓知味,李瑞清先生有了红烧牛肚瘾。
   麦鸡豆腐
   原料:麦鸡(一种小鸟,每年3—5月捕获)三只,猪油、水豇(即白豆腐)半斤,蒜心、味精、生粉、姜葱末、胡椒粉、酱油、精盐等适量。
  制法:1、将麦鸡向肚下剥掉皮毛,去掉两眼,除去内脏洗净,剁掉嘴脚,取下两块脯肉和头部,将骨剁碎,连肉带骨切成三分长小丁,把头切成两半,水豆腐切成三分小丁放在盘中,蒜心切成八分长段待用。
  2、起油锅,油温六至七成,把麦鸡丁倒入锅中炸至骨酥为止,速将蒜心、姜葱末连续下锅爆炒片刻放汤少许,用湿生粉勾芡,倒在盘中水豆w腐丁上即成。
   特点:色泽深黄,肉骨松酥,凉热相配,味香鲜美。
   (一)
   晏殊盛邀同僚品尝麦鸡炖豆腐
  晏殊自十四岁作为“神童”进京与皇太子伴读后一生显达,身处相对升千的年代,享受优厚的待遇,宴饮歌舞,赋诗作词,构成了他生活的中心,难怪史称晏殊为词仙,其实他又是一位酒仙,也是一位品尝大家。
  晏殊任枢密使时,深得皇上宠爱,与同朝大臣关系甚好,为此他经常在相府与同僚饮酒作词,畅谈国事。一次,晏殊又盛情邀请几位相好同僚在相府共饮。款待同僚,自应特别殷勤丰盛,酒菜备办高雅,待遇极至华贵。但这一次要殊在待客上倒是不拘一格而又破了格的,说破格,是因为这次品尝的主莱只是家乡的名菜——临川麦鸡炖豆腐,而且极有新意。
  “众位大人,耍某在朝为宫多年,承皇恩浩大,蒙各位大人鼎力相助,我大宋才有今日之辉煌景象。晏某平日有不到之处,今后还望众位大人多加谅解。”
   “哪里,哪里,还望相爷多多延誉。”
   “承蒙相爷厚爱,实是吾等三生有幸。”众同僚拱手作揖,连声答道。
  晏殊举杯接着说:“晏某今日无甚山珍海味,只有家乡名菜麦鸡炖豆腐,招待不周还望众位大人多多包涵。干!”
  “干!”晏殊与同僚一饮而尽后都客气地品尝起麦鸡炖豆腐来。晏殊如数家珍似地介绍:“此莱原料为一种小鸟,家乡父老称之为麦鸡。每年三至五月都能捕获,去眼除毛剐皮剔杂后,放在锅中油煎两次,使之骨酥肉脆,再用水豆腐垫底,加酱醋炖熟即成,凉热相配,味道纯正,是晏某家乡临川的一道名菜。”
   “难得的美味佳肴,难得的美味家肴。”
   “别具一格,风袜独特。”
  “真不愧是才子之乡,礼仪之邦,要不哪有这等上品,我等确有口福啊。”众大臣品尝后齐声夸道;
  晏殊听到赞誉很是自豪,又说:“这仅是晏某家乡四大名菜的一种,来日再请众大人来品尝临川的红烧牛肚皮,银色炒藕丝和水豆腐,届时请众位大人赏光啊。”
   “难得相爷赏识,岂有不来之理。”
   “谢宰相厚意”。
   从此,临川麦鸡炖豆腐在汴京红火起来了。
   (二)
  一天,在抚州任职的陆游走进一家餐馆,想品尝一下临川的名菜,便叫小二上一份好酒好菜。
   一会工夫,小二端上了香喷喷、热腾腾的酒菜。
  陆游尝了尝,顿觉奇怪,自己五十年来的地方不算少,还没见过色泽金黄,肉骨香酥的菜,其味道鲜美,非同一般,便忍不住问小二,小二笑了笑,说道:“官人请勿见笑,此菜乃本地土产——麦鸡烧豆腐”。
   陆游听后,不住地夸道:
   “走遍天下路,没吃过临川的麦鸡烧豆腐1”
   从此,临川的麦鸡烧豆腐便名声远扬,一直流传至今。
   (三)
   汤显祖盛赞水豆腐
  明朝万历二十六年,四十九岁的汤屁祖两袖清风,从浙江遂昌弃官返回临川老家。这期间,他到处访亲问友体察民情。一天,当他行至上顿拽时,遇到一阵大雨,因没带雨具,衣衫半湿,忙找了个人家躲雨。房东是个年轻秀才,正在用心作文,见有人来躲雨,忙开门迎接。他望了一下来人,见来人衣服俭朴,举止一般,招呼也就不太热情,依旧修改自己的文章。汤湿祖也不在意,慢慢地走到年轻秀才背后观看,当年轻秀才刚要动笔修改时,汤显祖这才指出文章的欠缺之处,井把自己修改之意说了出来。年轻秀才一听,大屹一惊,所指之处都很独到,恰到好处,觉得来人非同一般,回头笑道:“老叔可曾读过诗书?”汤显祖谦虚地答:“实不相瞒,敝人电曾上过几年学。”“那您会吟诗罗?”汤显祖说:“粗粗句子,略能几句。“年轻秀才忙备好纸墨:“请题诗一首”。汤显祖有意说:“多年未曾动笔,还请代劳如何?”年轻秀才说:“小生愿意代劳,请老汉吟沣吧”。
  沥显祖略思片刻,用纯正的临川方言吟道:“滴哒一阵雨”,年轻秀才一时写不出“滴哒”两字,就画厂两个四圈代替,“踢遢两脚泥”,“蹋遏”两宇又写不出来就又画了两个圈囤,“临川汤显祖,遂昌弃官归。”年轻秀才一听是大名鼎鼎的汤显祖,竟连笔都放不赢,连忙起身让坐,拱手说道:“久闻乡贤大名,只是无缘相会,今日学生有福,仍是三生有幸。学生刚才有眼不识泰山,还望乡贤多多包涵。接着又忙吩咐妻子备酒款待汤显祖。
  年轻秀才乃贫寒之士,艮妻子产子不久,一时拿不出什么象样的东西来招待汤显祖,家里只有几样青菜和一大碗水豆腐。妻子是个知书达礼之入,昕到汤显祖到来,高兴得不知所措,忙做了几个菜。当煮水豆腐时,油罐已是底朝天了,只见她急中生智,忙将留有的半碗鸽子汤倒入水豆腐中烹调。那水豆腐的香味,直往汤显祖鼻头阵阵吹来,他这才意识到自己饿了,不禁连咽口水。一会儿,饭菜端了上来,汤显祖就着青菜,饮了几杯土酒,喝了几口水豆腐。这水豆腐真不错,不仅味道鲜,而且色香味均臻上乘,汤显祖赞叹道:“走尽天下路,找不到上顿泼的水豆腐。”从此,这句话就成了当地的谣谚,水豆腐也就更有名气了。
   红薯甜泥
   主料:红薯2.5斤
   配料:蜜饯10克、白糖3两、猪油2两。
  制法:红薯洗净,削皮,切成条片,盛装托盘内,上笼,用旺火蒸热。将熟薯压碎,蜜饯切成末待用。取锅1只,放中火上,下猪油2两。将碎薯、蜜饯末下锅擂炒几下,白糖下锅连续擂炒,看糖色变化,薯擂成泥即可。
   特点:甜香可口,色泽鲜黄,有地方风味。
   第三章岁时习俗
  自古以来,上顿渡各地百姓就极重四时八节。时节来时,家家户户盛典庆祝,亲朋之间,互赠礼物,气氛炽热,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主要时节有: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一年之首,古时称之为“元旦”、“过年”,现在称为春节。春节是上顿渡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的时间很长,有从腊月二十三点灶灯起直到正月初三日辞年为止,都算“过年”的;也有从小年算到元宵的。家家户户在过了腊月二十之后便都开始大忙起来。除了要做团子、炒米花、制果点等外,还要制办草纸、金纸、香烛、元宝等上供物品,又要购买鱼肉烟酒、年画、春联等物。
  腊月二十五(有的地方二十四、二十六,不一)日过“小年”,可说是新年的“彩排”。腊月二十六,家家大扫除,俗称“擦尘”,房屋扫得干干净净。腊月三十日(月小为二十九)为除夕,又称“大年”。除夕下午,家家户户大门上都要贴门神年画(房门口和厅堂里贴年画,大门口、房门口、祖宗两旁都要贴红对联。如果大人去世,头一年要贴素对联,以示守孝。)预示吉庆。中午以三牲酒饭、祭奠祖宗,晚上合家吃“团圆饭”,点岁烛,围炉“守岁”。
  不论是大年、小年、辞年、正月初一都要先用斋饭、猪肉、鸡、鱼等食品祭奠祖宗。祭时,要烧香烛纸钱、作揖、鸣炮以示虔诚,祭过祖宗还要祭拜天地、社公及灶神。以大年最为隆重,酒宴上除吃鸡、鱼、肉等佳肴外,还要吃糯米团子,以表团聚之意。到了除夕(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各户之间往来帐目要算清。这一天传说“百无禁忌”。对债务“有钱钱交,无钱话交”之说,旧时,地主、高利贷者收租、逼债也常在这个日子。一些欠债的穷苦人为了躲债总要早封“财门”,藏身楼上,俗谓“做皇帝”,还有还不起债的穷人常常外逃,躲过这一天,称之为“躲债”。除夕夜,不论大小、小孩都要用钱压岁。未成年的孩子由父母给钱压岁;成年的儿子媳妇不仅要给自己的儿子压岁钱,还要给父母压岁线,以示孝敬。有了孙子的公公、婆婆,还要给孙子女压岁线,以示爱幼。压岁的多少,根据家庭经济条件而定。这一夜,还有“守岁”的习惯,用甘蔗撑门,以求日子越过越甜。除夕守岁之后,用甘蔗闩门,鸣炮封门,然后全家上床休息。封门之后不能再随便开门出入。遇有特殊情况需要开门的,可鸣放鞭炮表示开门,方能出入。开门时间一般在丑时、寅时(晚上2—4时),开门时点香烛礼拜,大放鞭炮,迎接新岁到来。
  正月初一有的地方全体斋戒,不吃荤食。习惯吃清水煮饭或用青菜、豆腐下饭,希望一年“清吉”。这种习惯已逐渐革除。但仍有一些老人这一天还吃斋。吃斋后,很多村子有出行的习惯。有的村子集体出行,各户人家拿着香烛纸钱及鞭炮,按通书的指定的方向祭拜天地。拜词说:“东方遇财,西方遇宝,南遇珍珠,北遇玛瑙。”出行后便“上丁”,上丁一般在祠堂进行。生女只需报上姓名生辰,一写了事,生男则携花生、豆子、甜酒、香烟酬劳,并燃放喜爆一挂为庆,过去还要请戏班子唱戏祝贺。此外,新婚者还要报上妻子的名字生辰八字及籍贯地,岳父姓名等。“上丁”完后,由当年宗祀头家分户计丁给饼,叫“族饼”。年达六十者可拿一份“寿饼”;秀才、举人或民国时期小学以上毕业者可享一份“学饼”。犯族规者,不给丁饼,以明宗法。
  从正月初二日起,各家亲戚朋友开始互相走访拜年。人人衣冠整洁,备糕点果品,走亲访友,登门拱手作揖。过去晚辈给长辈拜年,要跪下叩头,现在革除了。过去初二至初六,逢双日才可去拜年,单日则忌走动,初三或初五只搞纪念亲人逝世悼亡活动,“上七”(正月初七)过后,走亲访友才无禁忌,现在只是在初三给上年死了人的亲戚拜年,其他人家不能乱走。拜年的日子一般在元宵(十五日)以前,过了元宵拜年的很少。有俗话说:“拜年拜到十七八,捉到拜年客来杀;拜年拜到二十边,捉到拜年客来煎。”近年来,拜年之风尤盛。
  正月初三为“辞年”日。这天一过,“过年”便算结束。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点香烧纸,设酒摆宴,和过年一样庆祝。
  旧时,正月十五以前,民间吹打班,游乡唱曲,所到之处,要给银钱赏赐,有的大人打狮子灯、龙灯到附近各村庆贺;有的小孩打着龙、狮灯笼或其他纸灯,到各家各户门口喝彩。到十五更作兴,有“三十夜的火,十五夜的灯”之说,可惜现在上顿渡很少作兴。不过元霄节这天家家户户都摆酒设宴,吃糯米团子,全家庆贺。有过了元宵才算过完年之说。
  惊蛰这天,家家户户将石灰撒在屋内外墙边及各个角落,认为可避免虫、蛇为害。
  土地公公生日二月初二为土地公公生日。家家煎荷包蛋祭土地公。相传这一天落雨,就会有较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俗语说:“二月初二雨,乌江做到底;二月初二晴,乌江做不成。”这种说法当然不科学。
   春社 “立春”后第五戊日为“春社”。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做粘米团子,用菜煮着吃,叫做吃“社公团子”。还要用团子敬“社公”。春社前,要给新死去的人扫墓,有“新坟不过社”的说法。
  清明清明是在农历三月里的一个节气,距离冬至约107天。此时正值暮春时节,春暖花开,绿草如茵,万物竟长,大地一派生机勃勃。此时人们要举行各种活动,形成一些独特的清明习俗。
  清明习俗之一是祭祀扫墓。是日,家家上先人坟挂纸,为新旧墓冢去芜草,培新丘,奠以三牲祭品,以寄哀思。在外的人都要赶回家祭祖。如遇天气不好,可以推迟几天,俗有“前三后四”之说。过去,大姓宗族还设有“清明会”,有“吃清明”的习惯。置有产业,其收入作清明祭扫祖坟支用。清明之日,开祠祭祀,聚族众吃清明饭。凡属房下男丁均需前往祭扫祖坟。
  清明习俗之二是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清明踏青的活动始于唐代而盛于明代,男女老少均可参加,活动多样,除春游,还有荡秋千、放风筝、踢球、斗鸡和在房檐屋下插柳。插柳后来发展为植树造林活动。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地腊、天中等。相传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我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五月初五日被奸臣所害投江自杀。广大群众悲痛欲绝,许久都打捞不到尸体。为了使他的尸体不被鱼食,百姓们纷纷向江里丢食物,当有人用箬叶包米饭丢下河后,屈原的尸体就浮起来了。后来人们就把屈原投江的日子称为端午节。端午节前一、二天家家户户都要用箬叶扎糯米粽子。从初三、四吃起一直吃过十三。过节还吃鸡蛋、油团、包子、大蒜等,有的还饮雄黄酒,有的地方还要划龙船。端午节,家家门口插菖蒲、艾叶以避邪去秽。堂前悬挂纸糊的“端阳公”(传说会打鬼的钟馗),驱妖消灾。中午在室内点艾叶熏蚊,在墙头、屋角、水缸边洒雄黄酒,以防蛇、蝎、蜈蚣为害,小孩佩五彩缤纷的香袋和红蛋络,头脸搽雄黄,妇女足染金银花,以消瘴气。划龙船时,人们穿着夏装,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赶来。龙舟、白龙舟等,船上的旌旗、罗伞和划手们服装都是一色的。比赛时,一声炮响。众舟一齐出动,如离弦之箭,争先恐后驶向终点夺标。舟中锣鼓喧天,岸上人声鼎沸,万众欢呼,情景动人,甚是壮观。
  六月六农历六月初六,又称“尝新节”。这天正当天热入伏,早稻成熟即将开镰收割之际,家家品尝新谷,如果新谷未熟,也要抽几根禾穗煮熟大家品尝。现在品尝新谷的习俗已由吃鸡吃肉的习俗所取代。俗语云:“六月六,不吃鸡就吃肉。”
  七月半又称鬼节。凡上年七月半以后到当年七月半以前死去的人,都要在七月十三日或十四日追悼亡灵,俗称“做七月半”。亲戚用一斤半猪肉及纸钱、纸衣、纸箱、纸屋等作贺礼,主家请道士(也有不请道士的)念经,将这些鬼服鬼物烧给亡人。这种风俗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此时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新谷入廪,喜庆丰收之时,是夜明月高挂在空,月光洒满大地。家家户户开酒宴团聚。晚上赏月,摆上月饼、糕点,糖子、花生和瓜子,还有象征多子多孙的莲(连)子、枣(早)子,柚(又)子等果品“祭月”,请“月老婆婆”品尝佳果。有些地方,还要行拜月礼,然后一家人团团就位,一边吃着糕饼果品,一边尝月。设宴时,若有人外出未归,即留一席位,表示一家欢聚。有的地方还有“摸青”习俗。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俗话说:重阳之日好做酒。因此,不少农户在重阳节这天,用糯米酿甜酒。有的还过重阳节,虽无重九登高之习,但不少地方在这天蒸糕。“糕”、“高”谐音,表示“登高”。谚云“九月九,好酿酒”,“九月九,孵窝小鸡下年酒”,每到重阳,各地酿酒孵鸡成风。
  冬至节俗话说“冬至大似年”。但过冬至节的已经没有了。重在填坟、换碑、祭祖,类似清明。
  建国后,上顿渡和全国各地一样,机关团体、学校在元旦、“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和“十一”国庆节都有纪念和庆祝活动,但农村群众参加这些活动较少。第四章仪礼习俗
   第一节婚嫁
  《礼记·婚义》云:“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婚姻,是关系到人类自身繁衍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而又最基本的文化活动。婚姻礼仪的实质是要向周围的人宣告一个新家庭的诞生,这件事意味着这个家庭所在家族的兴旺发达,因为它不仅是接纳了新成员,更重要的还意味着家庭的血缘由此可以得到延续,“传宗接代”的夙愿可望实现,家族的势力得以扩大。所以它不仅是婚烟当事人的“终身大事”,同时又是双方家庭、家庭大多数成员的一件大事。上顿渡境内自古以来,男耕女织,诗礼传家,乡风古朴,民俗纯良,婚丧嫁娶,诸多礼仪,反映了区内家耕文化的显著特点。
   (1)古代婚姻六礼
  婚姻礼仪,主要指结婚这一天里所要举行的仪式,同时也包括婚前择偶、定情、议婚、订婚阶段的一系列仪节和婚后三朝回门一类的规矩在内。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彩:指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正式求婚、并携带一定的礼物。《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郑玄注:“将欲与彼合婚姻,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氏许之,乃后使人纳其采择之。”说明先要派媒人去通许,犹如后世的提亲,提到允许,方可纳采。送的礼起初必须是雁,雁是候鸟,冬南夏北,来去有时,用来象征“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后来纳采的礼物不断丰富,后出现鹅、鸡等,一般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问名:俗称“讨八字”、“请庚”、“探问”。男方请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名字、出生日期、籍贯等;有的还要问三代以及官职等。女方把上述情况一一写在贴子上交给媒人。这贴子称庚贴,因为主要是写年庚,又称草贴,意思是初步的草本而已。男方接到庚贴,要请人推算占卜,称为“合八字”。历来对此有许多讲究,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都以干支相配,共八个字,称为“生辰八字”,。如果男女双方的八字相合,就可以定亲;如果八字相克,则不可议婚。
  纳吉:男将问名卜婚后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订婚。《仪礼·士昏礼》:“纳吉用雁,如纳采礼。”郑玄注:“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于是定。”也就是说,到了这一步,婚事已经大致上确定了下来。唐代,称为“报婚书”,宋代称“过细帖”、“插钗”,再后来又称为“传庚”,“定亲”、“换帖”,也就是说到了这个阶段男女双方还要换一次帖子,这次不是草帖,称为定帖,又称龙凤帖。延至近代,也就是“订婚”,男女双方一订婚,就要受伦理约束,不可随便解除婚约了。
  纳征:又称“纳成”、“纳币”,指男家向女方送聘礼。《礼记·昏义》孔颖达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也就是说到了这一步,婚约已经完全成立。到了后世,则称为下彩礼、放定。历来的聘礼里往往少不了茶叶,所以又称为“茶礼”。放定。历来的聘礼里往往少不了茶叶,所以又称为“茶礼”。
  请期:男方送过聘礼之后,请人占卜求得一个吉祥的迎娶日子,不敢自专,派人告知女以征得女方同意,届时还要送雁为礼。《仪礼·士昏礼》:“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俗称“提日子”、“送日头”。时至今日,举行结婚典礼的日期仍为民众所看重,往往要由男女双方再三磋商才能确定下来的。
  亲迎:指新郎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仪礼·士昏礼》曾对周代的亲迎礼有过祥细记载。亲迎礼其实是婚礼的核心。古代婚姻“六礼”中,前面五礼都只在男女双方家长和媒人之间进行,双方家族中的其他成员,甚至包括婚姻当事人在内都并不知道,也不在场。只有到了亲迎,婚姻当事人要到场,双方家族中的大多数人也到场祝贺,一齐参与仪式过程。亲迎仪式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并正式向大家宣布了婚姻的成立,大家才承认他们之间的婚姻关系。历来认为只有举行了亲迎,才算是正式结婚,否则是不算数的。从仪式程序上比较,前面五礼一般都较简短,而亲迎礼则十分繁复。有挂帐、催妆、拦门求利市钱红、撤谷豆、坐虚帐、走送、牵巾、挑盖头、参拜、交拜、饮交杯酒、合髻等程序。
   (2)传统婚礼仪节
  古代婚姻六礼,奠定了传统社会里婚礼的基本模式,不过历史上对于婚礼仪节的“损益”和衍变则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往往是旧的仪节不知不觉消失,新的仪节随时随地又会冒出来。明清以后,较为常见的一些婚礼仪节就是定情、做媒、相亲、吃茶、嫁妆、哭嫁、花轿迎娶、传代、拜堂、揭盖头、合卺、吃喜酒、撒帐、闹新房、回门。
  定情:古代婚姻多为父母包办,不过也常有男女青年恋爱、互赠定情物的事情发生。《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出。投我以木李,所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可以理解为是男女青年互赠信物以定情的仪节。传统抚州三角板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套路、被称为“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可见男女私下定情的事情是不断在发生的。古人的定情物一度时兴玉器,比如玉如意、玉扇坠,用以象征爱情的坚贞和纯洁,颇具诗意。到了近现代,则绣手帕,以精巧的手艺传达情感。时至今日,则流行赠送结婚戒指、项链一类定情物,是西方礼仪融入的一个例证。
  做媒:媒约是传统的婚姻介绍人。“父母之命,媒妁之约”,长期以来成为婚姻所必须遵守的规范。周代设有官媒。《周礼·地官·婚氏》:“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说明他们是代表官方来主管这些事的。后世则成为民间职业,专门有人在男女双方家庭间牵线说合。婚事一旦成功,媒人总会得到重金酬谢。旧时媒人为了骗取钱财,往往隐瞒实情,人称“乱说媒人”。青年男女一旦结婚,发现上当,就大骂媒人。
  相亲:又称“相门户”,在议婚阶段,由媒人安排一个适当的时间、地点,实地察看对方的情况,包括家财、人品等,然后来确定婚事的成否。古时一般由家长或长辈出面相看断定。有明查,有暗访,有男到女家“相关”,也有女到男家“看场”,还有男女双方到约定地点见面,对面而坐,互相窥探对方举止相貌,俗称“打对光”。
  吃茶:这里专指婚礼中的一个仪节。过去的人以为茶树一定要下子,一经移栽,很难成话,就用茶来象征“矢志不移”和“必定有子”。民间有“吃了茶,沾了牙”之说。如女方不中意男方,不会在男方家吃茶。
  嫁妆:女子出嫁,娘亲陪送过去的衣被、首饰、用具称为嫁妆,又称“收奁”、“添箱”。魏晋时嫁妆还比较简朴,仅指女子梳妆用的镜、匣等物。后世则有衍变,一是讲究排场,将嫁妆看作是女子身价的象征、门第的蒙征,嫁妆趋向丰厚。民间称“摆嫁妆”,女家要将嫁妆摆在庭院供人观瞻,或在发送时吹吹打打,招摇过市,以示炫耀。嫁妆一般有合欢被、对枕、箱、抽斗桌、方凳、子孙桶(马桶)、梳妆台等,后又增扩各种木器、竹器、五金玻璃器皿,人称“半房嫁妆”;有的乃至连山林田产、寿材(棺木)也一起陪送,称“金房嫁妆”。有的地方用农具陪嫁,既实用,又象征勤劳致富。
  哭嫁:又称“哭出嫁”、“哭嫁囡”、“哭轿”、“开叹情”、“啼惨切”。人们以为“不哭不发,越哭越发”,把哭声当成婚礼热闹的象征。届时不仅新嫁娘哭,她的母亲以及女眷、女伴也陪哭,边哭边唱《哭嫁歌》。歌的内容因人而异,也有世代传承的,成为民歌中一种别致的样式。新娘在歌中泣诉少女时代的逝离和对新生活的迷茫;对父母和家人的留恋;对媒人的怨恨;对婚事或往事的不满。母亲则哭叹女儿出嫁后的艰难,同时又教导她到夫家后的行为举止和对她的种种期望。除了传统歌词可以事先学习之外,聪明的女子还会结合身世、遭遇即兴编唱。哭嫁歌如泣如诉、动人心弦,往往成为周围人们衡量新娘才贤的一种标准。
   命肝细女要听哇
   命肝细要听哇,你舍不得离家也要离。
   为娘生有该多,长大了总要嫁。
   命肝细女舍不得,你是舍不得也要舍。
   娘想留你留不得,是命肝也得舍。
   不管是早还是晚,长大了总要嫁。
   你爷手艺实在少,有挣到钱是有办法。
   细女以后好生蓄,蓄几个银钱自己花。
   哭嫁
   乖乖哟仔!你要听话争气哟仔,
   你莫做我一家人的哟仔。
   要做一族人的哟仔,
   你到男家要会做媳妇哟仔
   要听话争气哟仔,
   要公公妈妈哇你好呀仔
   两公婆要好哟仔……一
  花轿迎娶:新娘出嫁坐花轿,是宋以后的礼俗;唐以前一般是坐车。旧时有专门出租轿子的轿行。穷人平时不坐轿,不过结婚时总得去租来坐一回。花轿披红挂绿,有的还在两侧贴对联。一般在上轿前要“搜轿”,又称“压轿”,表示驱赶可能潜入花轿的妖怪。有的要把新娘抱上轿。有的在花轿起程时由家人拉住轿杠,上前三步,退后三步,方可放行,称为“留轿”。娘家人用水泼洒花轿,称为“泼轿”。半路上,扛轿的人跟新娘开玩笑,又有所谓“摇轿”、“颠轿”。而如今流行坐小轿车出嫁,则不妨看成是昔日花轿迎娶的衍变。
  传代:又称“传袋”、“传席”。花轿到男家,新娘出轿,过去的人以为新娘的脚不可沾地,于是用席或是袋来铺地,让新娘踏在上面前行。届时同时准备好几只袋,随新娘脚步依次递进,则取“传宗接代”之意。
  拜堂:新郎新娘参拜天地、祖宗和父母公婆的仪节。拜堂时还要“牵巾”,把红绿彩缎绾成一个象征夫妻恩爱的同心结,新郎新娘各执一端,然后行礼。一般为三拜,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然后送入洞房。揭盖头:又称“挑盖头”、“挑头巾”。据《通典》,汉魏时因故不能成礼的,用方巾蒙女氏之首送往夫家,夫氏挑去方巾,即可成亲。至唐未,则已成为婚礼上普遍采用的一个仪节了。明清相沿成习,新娘出嫁,多有红巾盖脸,拜堂后,或在入洞房后,由新郎或婆婆将盖头挑下。挑的时候用秤杆挑,取意“称心如意”或用秤杆轻叩新娘头部,再用秤尾去挑盖头,暗示新娘做事要“掂斤两”、“有分寸”。
  合卺:又称“交杯”、“合瓢”、“饮同心酒”。《礼心·昏义》:“妇至,婿揖妇以人,共牢而食,合卺而醋,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说明周代已有“合卺”的仪节。这里还提到了“共牢”,是指新婚夫妻共食一块祭祀用的肉,表示合为一体。“共牢”仪节后来逐渐消失,而“合卺”却保留了下来。当时是把一个瓠剖为两个瓢,新娘夫妻各执一瓢,以酒漱口后小量饮之。半瓠称为卺,故称“合卺”,也象征他们婚后能合体相亲。宋代衍变为饮交杯酒。
  吃喜酒:婚礼大喜,设筵款待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也是人之常情。此俗绵延至今,一直没有中断。有的农村“一家有喜,全村出动”的礼俗。筵席摆不下的,甚至摆到了露天,场院、街巷,一片欢腾。
  撒帐:又叫坐床;新婚夜,新人坐在新床上,众人用同心金钱、五色彩果抛撒在他俩身上,称为撒帐。或是在入洞房前,用枣、栗、花生、糖果等抛撒在新床的各个部位,同时演唱《撒帐歌》。撒钱币,专门铸有“夫妇偕老”、“金玉满堂”一类字眼,人称撒帐钱。宋时撒金钱彩果。古代又有在婚礼上“撒谷豆”的仪节,则是为了避邪。明清以后,这两种仪节趋向合流,婚礼上多用枣、栗一类撒帐,并有象征意义:枣、栗子,寓意“早立子”;石榴,寓意“多子”;花生,寓意“花着生,有男有女”;糖果,寓意“甜甜蜜蜜”;核挑取其质坚味美,象征子女“坚强有为”。各地则还有许多约定俗成的做法。如今城市婚礼上向新人身上抛撒吉祥花粉和红绿纸末的做法来自域外,却也和传统的撒帐十分相似。
  闹新房:婚礼之夜,亲友到新房来看新娘,乘兴逗乐嬉闹,称为“闹新房”。俗信以为,新婚“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往往纵容年轻人嬉闹。不过在一些地方闹新房成为无理取闹,甚至酿成惨祸,令人无法忍受,则是非改不可的了。
  回门:又称“归宁”、“双回门”。一般在婚后三天,新婚夫妻双双回到女家,对于女婿来说,是拜见岳父母,表示感谢;对于女儿,则有出嫁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的意思。绵延至今,仍广为流传。
   (3)近代婚礼仪节
  近代婚嫁只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且讲究“门当户对”。俗云:“龙配龙,凤配凤,跳蚤对臭虫”。宫宦富豪是不愿意与庶民百姓通婚结亲的。男女青年难以自主。其联婚程序,大体分为议婚、订婚、结婚三个阶段。
  议婚:先由男方父母请媒人去女家说合。女方父母同意后,将女方出生时间(年、月、日时)告知男家,请人算命,合“八家”。“八字”相合,始进行议婚(先看人家,后议聘礼)。
  订婚(定事):议婚后,男家择定吉日,请媒人将议定之聘礼和衣物送一部分至女家,称“过定”或“定事”,并请亲友吃“定事酒”(俗称“大看”、“看人家”),表示男女双方自此确定婚姻关系,同时互换庚贴为订婚依据。贫穷人家,大都是一言为定,不互换庚贴。
  结婚:到了结婚年龄,过清“三彩”(礼金、衣物、首饰),“六礼”(线面礼、挂帐礼、下厨礼、吹唱礼、过桥礼、扛箱礼),女方收礼后要当即回送礼物,称“回盘”。黄昏时候,由媒人护送花轿至女家住宿,新郎多坐轿同往,并参加女家为女儿饯行的晚宴,称“过私下年”。第二天早上,女家设“嫁女酒”宴客;上午,新娘梳妆后上轿时,母女放声痛哭,谓之“哭嫁”或“吵嫁”。女方父母及长辈在新娘上轿前大多要送“压身钱”。新娘出门时要甩掉旧鞋,脚不点地,由新郎背着或由亲族中有福气的长者抱上轿。
  出嫁时,送嫁队伍前面是鼓乐吹打,中间是媒人轿(媒人手持“长香火”,有传宗接代,绵延香火之意),新郎轿、新娘花轿,后面是嫁妆。新娘至男家时,男家放爆竹迎接,花轿抬至厅堂正中放下,由“牵娘”扶新娘下轿;按传统习惯拜堂,一拜天地,续拜祖宗,再拜父母。然后夫妻交拜,最后拜过男家亲族尊长(凡受拜的尊长,必须赠以“拜见礼”)。礼毕,由伴娘引入洞房,同饮“交欢酒”,同吃“合心饭”(两人同吃一个猪心),表示天长地久,永结同心。
  晚上,盛行闹新房,民间相传“闹发、闹发、越闹越发”。闹新房时,不分辈份大小,都齐集新房或厅堂笑闹,争出难题刁难新郎新娘。也有唱歌点戏的,东家要备酒款待。
  婚后第二天,新娘新郎拜见公婆长辈,然后新娘下厨抚动炊具,表示开始家务劳动。
  婚后第三天,新娘夫妇携礼物去女方娘家,俗称“转步”,又称“回门”。女方娘家须摆酒设宴款待。新婚夫妇应当在当天太阳下山前回家。现已改为婚后第二天回门。凡民间按上述礼仪行事者,曰“大归”,又称“明媒正娶”。
  婚后满一个月,即蜜月完后,女方父母要带礼品到女婿家为新婚夫妻做“满月”,新郎家应摆酒设宴招待。女方父母应在女儿家留宿一夜。
  旧时,贫穷人家无钱娶亲,往往在订婚以后,请媒人带领便轿隐蔽在女家附近,乘机将女方抢出,抬至男家成亲,民间称为“抢亲”。有女孩无男孩的人家,有的招纳女婿入赘,民间俗称“招郎仔”。女婿入赘后,女方父母视同亲生,依靠其生养死葬,但多数受族人排斥或刁难。有的妇女因丈夫不幸亡故,家中有老有小,不愿改嫁,只招男人上门为夫,民间称为“招夫养子”或“坐堂招夫”,被招的男人,往往受尽歧视。
  解放后,人民政府颁布了《婚姻法》,男女青年才真正获得婚姻自主权,自由恋爱,文明结婚。近年来,婚嫁礼仪较前从简。但订婚索取彩礼,迎亲讲排场以及婚宴铺张等旧习,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有过之而无不及。
  1988~2003年,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自主婚姻已成交流。进入90年代,经婚姻介绍所或通过报刊征婚求偶者渐增,网上择偶求婚不乏其人。由于交通、通讯条改善,跨省跨县的远程婚姻越来越多。80年代后期出现用小汽车迎亲,多系公车,农村则用拖拉机迎亲。90年代中期始有迎亲彩车出租,加之公、私轿车增多,迎亲规模更大。迎亲时少则二、三辆,多则七、八辆不等,车身披红挂彩。嫁妆多为彩电、VCD、冰箱、洗衣机、成套家具、摩托车,乃至现金存折。结婚宴席少则几桌,多则数十桌,由以往家中操办逐渐改为宾馆、酒家包席,亲友贺礼数十、上百、数百、上千元不等,比以往越来越大方。婚礼仪式隆重,新郎新娘戴胸花、穿西服、披婚纱、拍婚照,有的把婚礼全过程摄像留存。21世纪初男方取亲聘金、彩礼一般需2~5万元,相当于90年代初的3倍,农村则稍逊一筹。
   第二节祝寿
  办寿,又叫过生日。小孩出生后满1个月,请“满月酒”,亲友送猪肉2斤,面2斤,鸡蛋10个和布料。外婆要加送小孩衣、帽、鞋、袜、围裙、小棉被、摇床(箩)及烛、爆竹等。小孩出生满1周岁,请“周岁酒”,称“过周岁”。亲友送猪肉2斤,面2斤,布4尺,鞋1双,外婆加送衣、帽、鞋、袜、银颈圈、手镯,坐椅及烛、爆竹等。这天上午,厅堂桌上摆放书、纸、笔、砚、算盘、尺、秤、剪刀、剑、糕点等,抱小孩自己去摸,以所摸之物测其前程。称“摸周”。
  俗话说:“三十无人晓,四十无人知,五十吃只鸡,六十亲朋来贺喜”,一般六十、七十、八十寿辰每人都办,但经济较差的也有不办的。满月、周岁、十岁、二十岁只有长男长女才办。如果长男在前,长女则不办,如果长女在前,长男在后,长女办了,长男还要办。这主要是重男轻女的缘故。老人六十称“花甲”,亲友贺寿,一般送6斤肉,6斤面,6尺布,10个鸡蛋(80年代作兴用玻璃匾),女婿还要加送蜡烛,喜爆、寿饼(或寿糕),衣、帽、鞋、袜等更为丰厚。一般都要设宴款待亲友,并向左邻右舍每家送寿面两碗。做寿时,张灯结彩,悬匾挂帘(贴有大金“寿”字的寿幛),案上放福、禄、寿三星,点红烛,堂前摆两所交椅,寿者夫妇东西而坐,在爆竹声中,儿媳、女婿、孙、孙媳、外甥、外甥女等依次拜寿,祝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七十称“古稀”,八十岁称“耋”,九十岁称“耄”,一百岁称“期颐”,都是高寿。祝贺仪式与六十相同,唯送礼略丰(肉、面条各加2斤),礼节更加隆重。有的地方老人80岁时不祝寿(因民间常把小孩挨打、大人犯法受刑叫“办八十岁”)。解放后,一般不搞拜寿活动,祝寿活动一般也限于直系亲属范围,仪式较为简单。
   第三节丧葬
  古代人对人的死亡看得很重,为了表达对死者的悼念和其进入“另一世界”的祝福,很早就形成了一些繁复而严格的礼仪。上顿渡镇居民办理丧事,一般丧礼主要程序有“买水”、“装殓”、“吊奠”、“出殡”和“圆坟”等。
  父母年老病危,外出子女一般都须赶回家中陪伴,照料。男性临终前,先从内室抬至厅堂西边,待断气后将遗体移放厅正中,称“寿终正寝”;女性须在内室断气后将遗体移放厅堂正中,称“寿终内寝”。老人断气时,子女均应随待在侧“送终”。老人外出病危,应赶在断气前抬回家中;若已断气,只能停放大门外(或村外),虽一家之主亦如此。
  老人亡故后,其亲属立即将其睡过的床铺拆掉,将床上的禾草拿去烧掉,叫做“烧床禾稈,并用篾折将遗体圈好,在头间点一盏油灯,点“归山烛”,烧化纸钱,请僧人念“开路经”,立灵位牌,同时派人“报亡”出“讣告”。出嫁的女儿须送大“三牲”(猪头1个,鸡1羽,鱼1尾)及白烛(1对),草纸(3斤)等祭品,孝子还要请阴阳先生(俗称“地仙”)上山择地。
  入殓前,孝子至河边“买水”(汲河水1小桶),将老人遗体洗抹干净,穿上衣(7件),裤(8条),叫“上七下八”,一切穿戴齐全后,“装殓”时,孝男孝女均应随侍在侧,亲视含殓。入棺后,不能立即盖棺,待次日工资方可关殓。关殓时,按择定吉时将老人遗体放入棺内,合上棺盖,用铁钉钉紧,1枚长铁钉用红布包裹钉于棺盖一侧,称“子孙钉”,并用桐油调石灰刮缝。这时,儿媳等亲人要绕棺反顺走三圈。棺中须用灰包枕头,石灰铺底,铜钱垫背,竹箕絮脚,白布盖体,并用金、银、玉器或烟管、梳、篦、打狗棍等物殉葬。关殓后三日之内应早晚在灵前哭祭,以表孝心。三日后是“吊奠”,也称“吊丧”、“吊孝”,举行凭吊仪式,孝子跪于灵侧,哀乐声中亲友依长幼之序,面对灵牌,顶礼膜拜。吊唁毕,邀请亲友进餐,俗称“吃斋饭”。豪富人家吊奠仪式更为庄重,主祭者要读章,请道士设坛做道场,超度亡灵。
  老人亡故后第七天,称“头七”。一般家庭做完“头七”斋事即行出殡安葬。富有者,得做七七四十九天斋事,再择日出殡安葬。“头七”过后,还要请僧人或道士“接七”,在亡灵前化纸祭奠。以后每隔7天为一个“七”,在每个“七”的第七天,均“接七”。其中,以“五七”最隆重,所需费用由出嫁的女儿承担,“七七”为最后1次,称“满七”。“接七”时,亲友多来祭奠。
  出丧的头一天叫“待夜”,有的地方在夜深人静时,将灵柩移置禾场路口,俗谓“偷丧”。待夜设酒宴招待奔丧的亲友及八仙。这天晚上死者的亲属要披麻带孝,女儿、媳妇要跪在棺材边哭灵,并请道士念经追蘸亡灵。次日一早,送丧开始前,披麻带孝的儿媳及亲友等人要在灵棺前鞠躬叩拜,起丧时媳妇要攀在灵棺上哭诉,称为“吊丧”。出殡时,近亲1人擎招魂幡前导,长孙(或外孙)抱灵位后跟,其次为棺木。孝子头戴三裢冠,手持哭丧棒与孝女及媳妇披麻带孝护送。每逢过桥,孝子都要跪在桥头迎接灵棺过桥;灵棺后面是长长的送丧队伍,送丧人都头戴白布(近年来也有臂挽黑纱的)。送丧到岔路口,灵棺要停下供送丧之人叩拜,拜毕,摘下白布、黑纱返回,而且不能走原路,也不回头看,孝子扶棺上山安葬。
  安葬时,中午要由主家送一餐饭到山上给八仙吃。饭菜要多些,过往行人都可以去吃,叫“下字饭”。如果死者有出了嫁的女儿,其女儿另外还要招待八仙吃一顿丰盛的酒宴,叫做“做把割”。也可用钱折,不做酒席,钱归八仙分配。孝子叩首跪拜与死者告别后即下葬培土砌拱,竖碑立墓。安葬后第三天,孝子、孝女及亲属去墓地化纸祭奠,为坟墓培土,并须绕坟走1周,称“圆坟”。老人亡故周年忌日,请道士“上堂”(将死者名字写在祖宗牌上)。
  清末明初的丧礼虽比先秦简化,但仍然很繁复、琐碎。如出殡之后,家中要设香案,供奉灵位,扎“灵屋”,七七四十九天之内供品不断,香火不绝,满七才拆灵堂,其后,守制继续,满一年,要行周年祭。丧父母者,守孝三年,期间逢考不能应试,居官离任回家,谓之“丁忧”,又称“守制”。守制(守孝)期间,还应披白带孝,忌穿华丽衣服,端午节不包粽子,家中不办婚嫁喜事。男性在老人亡故满100天以后方能理发;第一个春节不外出拜年;过年用素纸(多是蓝色)书写春联贴于门上,联语常书“守孝三年容易满,思亲百载最难忘”。3年中不出远门;孝子鞋、帽上缀小白布1块,孝女头上系白布条1根……所有的这些,既夹有鬼神迷信的消极因素,变是儒家孝文化在丧葬上的体现。
  近年来,有的亲朋好友送花圈、被面、挽联悼念死者的多起来了;也有为死者开追悼会的。目前已全面推行火葬,1日时代的那套陈规陋习正在逐渐革除。
  2001年县城范围内进行殡葬改革,禁止棺葬。出殡仪式如旧,以骨灰盒取代棺木。90年代始,向死者吊唁大多改送草纸为送花圈、踏花被。90年代,开始出现两家为死者送葬的吹打乐队。
   第四节做屋
  做屋上梁是非常隆重的喜庆。亲朋好友、全村都来贺喜。富裕人家常常摆酒几十桌。上梁仪式一般在天刚亮时进行,大体过程是:由主家的男孩子或男主家自己和男孩子抬梁进新屋,鸣鞭炮迎接;木匠用雄鸡血祭梁,主家及儿媳斟酒祭梁,然后全家拜梁(女儿不能拜)在祭梁、拜梁时,木匠、石匠都要喝彩。拜梁结束,开始赶煞。所谓“赶煞”就是一个木匠在前面跑,一个木匠手执五尺在后面追,意为将“妖魔鬼怪”赶走。“赶煞”完毕,木匠将梁慢慢吊上去,边上梁,边唱彩。鞭炮响个不停,甚为热闹。家人、亲友和前来观看的人齐声应“好”,在鞭炮声中,掌作站在刚架好的屋梁上,向下抛撒团子(或包子、馒头、糖子等)大家争着拾取。
  上梁之日,主家要给泥木工匠付双工资,并宴请木、石匠和帮工亲友,俗称“园工酒”。
   第五章迷信习俗
  旧社会,境内迷信风水、鬼神思想严重,个人运气好坏、家庭富有低落,多以风水、墓葬鬼神、命运、福气等迷信思想来解说,遇有病灾,即认为是神鬼作祟,逢有喜事,视为神灵降福,遭有疑难,动辄求敬鬼神,祷告天地,所以修庙设神,拜仙求佛的迷信活动,久传广流,为害极大。
  求菩萨习惯有请菩萨赎魂(治病)、追赃(被盗)。赎魂时,邀请头人(主持族间众事的人),马脚(菩萨代神的人),大敲锣鼓,马脚赤膊喝凉水,手指口念大神已来,病主叩跪求言,开好祭品名单,治病方单,一声呼喝“抢魂”,众随奔驰,不能言声,至某一路口或树下,紧迫紧挖,拾三个小卵石紧怀而归,放置病人衣枕底,众声应好,魂已抢回。灾却病愈。
  问仙姑又叫问“灵姑”,病人家主奉敬心血钱(愿礼)后,报以病者起病时日,灵姑头遮围巾,手脚动摇,喃喃絮语后,说出何鬼何神为害,需解劝要祭品多少,依从所言,回家如何敬祭,必能神散病除。问仙姑还有查花树,荷亡人两种形式。查花树,须报出出生时日,荷亡人要说明死者安葬墓地,过程一如前例。
  喊魂旧时,小儿生病,不懂科学,以为受了惊吓(如狗吓、猫吓等),掉了魂魄,都要“喊魂”。凡被牲畜吓者,由亲人拔下牲畜毛一撮,放置小儿袋中,表示“魂魄归位”;凡绊跤吓者,就地捡起石子一枚,塞给小儿,表示将“吓魂”捡回;凡水中洗澡吓者,须拿小儿衣服等到水边招魂,轻声呼唤“某某仔,着吓归来,着吓归来……”,还有人请老婆婆为小孩“游米”(小盅盛米,用布包好,在小孩额前反复抚摸),确定小孩受惊“掉魂”处。解放后,随着科技知识的日益普及,此陋习已废。
  算命卜地旧时民间认为家中是否人财两旺,诸事顺遂,与住宅、祖坟风水好坏有关,故在建屋、葬坟时多请“地仙”看风水。还有一些人认为通过算命、看相以及卜卦、测字等,可预卜人生富贵贫贱、吉凶祸福和寿命长短。富家孝子在父母安葬前,先请阴阳先生看好墓地风水,俗叫“来龙去脉”,认为只要死人困(葬地),不用生人拼(劳勤),择地宜向阳,前水后山,左右有倚靠,土脉硬,案山高,必然旺得快,发得早,对子孙富贵有望。民家做新房,宜东高西低,俗叫“左青龙右白虎”,青龙向前,白虎向后,如此有利大富大贵。村前村后古木古墓古塘古井,皆地势所向,可镇恶邪,不可妄动。此俗本镇仍时有可见。
  算命是民间盛行的一种迷信活动,俗说:命要勤勤算,灾难减一半。认为一切都是命,半点不由人。一般每个人从小就要查“新八字“,说出一生荣辱,指点迎吉避凶。遇有病凶,算命为先,很少求医,逢办婚姻喜庆,查年庚,合八字后再作婚事决定。算命风习久传,人民迷信浓厚,多以迎吉辟凶,好话奉承取信于人,并以此倍得其酬。
  打醮扶乱旧社会每当发生水旱、火灾或瘟疫,人们束手无策,便迷信神鬼,募款打醮。打醮名堂很多,有水陆太平醮、火醮、驱魔醮,还有七七四十九天的罗天大醮。打醮时,僧道诵经念佛,弄鬼装神,宣扬封建迷信,村民多受欺骗。
  扶乱又称“扶烧乩”。人死后不久,生者有事相问,则用扶乱之法卜疑。其办法是:用米筛一端钉一筷子成丁家形,两人各扶一端放在大园筐中。中间撒些米,或放在沙盘上,生者念咒法请神,神来后,丁架会动,生者提问,用丁架点的次数来决疑。
  道士、法师道士专主诵经斋蘸,超度亡灵,从之者众,境内下刘村久有做道士传统,信之者盛,解放前,斋戒治丧,不可违规漏习;法师以治符打诀辟邪拒鬼为能事,久废止失传。解放后,人民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医药卫生不断发展,病源传染得到控制,病人减少,求医方便,除算命习俗尚有流行外,迷信活动极少。
   第六章村规族约
  旧时,宗族乡规观念严重,俗有言传:亲有三代,族有万年,乡有乡规,族有族法。乡规极受重视,农村普遍流行,并有共同性的内容。如颁发学饼寿饼,对维护公有产物订有守则禁令,对私有产业买卖,须立契约为凭:对妇女歧视也有一套陈规约束。
  颁发学饼寿饼,一般农村每年冬至或正月初一,族中预订有族饼:小学一双,初中二双,高中四双,大学六双,出国留学十二双;男人称寿后,六十岁加发一双,七十岁加发二双,八十岁加发四双,九十岁加发六双,百岁鞠手捧托,有的农村还发灶墩饼,每户一双。其他村族多类此。
  村族对公有祠庙、众塘,竹本、古迹,胜景,经公议后,订有维护公约,违禁者,照族规论处,对有不正行为,涉及公益宗誉,要受到族规制裁,有严重影响的,如犯上、乱伦、盗窃等有罚款、不准吃井水,灭宗出族等处理规定。后果恶劣,送官惩办。每到冬至要开放祠庙,众议宗族大事,祭先祖,上新丁,禁恶例,立新章,掌权行令者,多为族中佼佼或权势之门。
  买卖契约私有产业买卖过户,必须先有中人说合,再则订立契约,契约有定例款式,要做到一字不讹,半句不差,代写人依照款式,根据买卖双方议定,依口代笔。主要内容(1)出卖承买人姓名,(2)土名坐落面积四址,(3)时值价目(4)随业出卖的上、下四围附属物的言明;(5)来历古格和典当转卖的开载;(6)出卖人亲手划号,中人、代笔人签证为凭,此外还有过继书,分家书、嫁书都有一定内容格式。
  歧视妇婴旧社会重男轻女观念严重,妇女禁赤脚露腿,男女授受不近,“低头妇女敞面汉,妇女说话不上算”,上梁、婚姻喜庆、妇婴言行都有种种约束,寡妇正月初一不准上柯堂,再嫁时要侧门出,入夜行。女多贫困之家,常有弃女婴、溺婴之闻,富家多女,亦多赔钱给他人为童养媳。解放后,多种清规戒律受到清除,妇女享有政怡,经济的同等权利,提高了妇女的合法权益,男女平等,不分尊卑。但在农村,旧习久传难改,如有女无儿不光彩,寡妇再嫁受蔑视。
  不准买子招夫旧时,村大族众者,姓清一色,族规明令,不准买丁招夫.族小人衰者,鳏寡之户,居于特殊情况,需买丁招夫情事,须经合族公议认可后,领酒损资,方载谱称丁,但亦多被歧视,为人所不齿。解放后,宗族观念大为打破,天下人民共一家,上山下乡插队受到良好影响,大多数目然村都有杂姓定居。寡妇招夫,孤独养子者,成了新风。第七章禁忌劣习
   第一节禁忌
   正月初一,忌向外倒水,倒垃圾;忌说不吉利话。
   正月初三忌拜年。七月十五前三天为亡人“烧衣纸”,忌走亲作客。
   送礼忌送三样东西。
  孕妇忌钉钉(认为钉了钉,生的孩会长痣麻面)。万一要钉,须在钉处吐痰三口,以示避灾。
   吃饭忌敲碗,认为敲碗是“骂天”忤神。
   修谱、上梁时女人不能摸谱摸梁。
  妇女再嫁忌在常前上轿。忌过村,过村必须给小孩散蛋,否则必须绕道。
   不收留外来的猫,不白要别人的猫,否则认为不吉利。
  见人忌说“壮”、“胖”。小孩壮,要说“养得好”,“长得象狗仔一样”;长辈胖,要尊称“发福”。
   见人忌说“病”。大人小孩生病,要说“欠安”,“不舒服”,“不好过”。
   忌说“杀”。“杀猪”要说“洗猪”。
   做生意忌说“折”(折本的“折”)。“折、舌”同音,“舌头”要说“招财”。
   忌说“死”。要换作“走了”、“老了”、“去世”等。
   在外亡故者的尸体和棺柩不能进村、进屋。
   女儿怀孕,忌在娘家分娩。
  出远门,忌逢“八”(八败,没好结果)。如在外,逢“八”亦不归家。有“七胜八败”之说。出门归家有“七不出门八不归”之说。
  在酒宴上,忌吃了饭又饮酒,认为是“犯(饭)上”,长辈见了不高兴。
   男人不在晒有女裤的竹篙下行走。
  每逢日蚀月蚀,遥传为“天狗吃月”,遇见此事,群众争相告警,呜锣敲鼓呼救,妇女儿童需要躲避,否则月亮就会被天狗吃了。小孩亦受告戒,不可以手指指点月亮,不然,月亮会割下耳朵。
   第二节劣俗
  宗族械斗过去,上顿渡一些地方的宗族派势严重。一发生争祖坟山或其他涉及宗族利益的事情时,往往是村里满十八岁的人全要去上阵械斗,不去者罚谷或谱上除名,以致酿成悲剧。解放后,党和政府加强了教育,杜绝了此劣习。
  赌博解放前,上顿渡赌博盛行。不管是平时还是每逢时节演戏,各地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之徒均汇集起来,或掷骰、或押宝、或赌牌九,少则几桌,多则几十桌,呼三喝六,昼夜不停。封建把头趁机抽头取利,坐地分赃。因赌博而卖田、卖屋、卖子女、嫁老婆者比比皆是。倾家荡产、走投无路,投井上吊或沦为盗匪者也屡见不鲜。解放后,政府严禁赌博,但一些人恶习难改。
  到了90年代始赌风又渐起。常见有搓麻将、打骨牌、打扑克(打拖拉机、暗报、关牌、推牌等。赌额大小不等,大者成千上万,小者几元、几角。赌博大致有三种类型。营利型:参赌者多会头面人物,赌资巨大,场所保密,有的还安排放风,均以赢取对方金钱为目的。因营利型赌博盗窃抢劫、贪污挪用等违纪违法行为,个别公职人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消遣型:退休老人聚起边玩牌边聊天消磨时光,场所多在县工会娱乐室、社区娱乐室;许多家庭,空闲时家庭成员或好友聚在一起搓麻奖、打扑克,录求刺激,享受乐趣;店铺空闲时,店主凑在一块边打牌,边谋农村农闲季节村民打牌娱乐,小资刺激,甚为普遍。公关型:以赌为名,行贿为实,拱手让对方以达到某种“攻关”目的,参与者多为上级与下级、商业购与销、工程招投标等双方人员。
  溺女过去一些人由于存在严重的重男轻女思想,将生下的女婴遗弃街头,甚至溺死。解放后,无溺女现象,弃婴也很少见。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开展计划生育,受重男轻女思想影响,溺女、弃婴(尤其是女婴)曾有抬头。
  童养媳过去贫苦人家生女过多,难以养活,忍痛将女儿自幼给人为童养媳。童养媳成婚后,多不般配,贻误终身。民国时间曾下令禁止,但禁而不绝。解放后已无此现象。
  缠足民国以前,妇女以小足为美。女孩四五岁时,即开始用裹足布将足裹紧,使其成为足掌骨从足背突起,5个足践合拢成笋尖形的所谓“三寸金莲”。女孩缠成小足后广行走不稳,生活不便,劳动艰难。民国后提倡天足,此习已废止。
  卖淫嫖娼90年代始,旅馆、宾馆、发廊、按摩店等场所时有卖淫嫖娼活动。公安部门三申,抓获即罚,但屡禁不止。受治安处罚的嫖娼人员中,除“款爷”、“老板”、“大腕”外,党政职人员、普通百姓不乏其人。与卖淫嫖娼同时滋生的还有养情妇、包二奶等。不正当男女关系,代叫“通奸”,80年代叫“第三者插足”,90年代叫“婚外恋”。人们对这种多年来一直被视为不法行为,但现在已司空见惯,不足为怪,虽与《婚姻法》有悖,但“民不告,官不究”。养情妇、包二奶者“能人”、“强者”或“富有者”。卖淫嫖娼导致性病蔓延,性病诊所、中心、科室应运而生,治疗的广告、招贴、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第八章文明新风
  1962年,境内曾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建设新农村活动,机关,各单位、大队和生产小队都在圩集通道,门首街头,垒墩砌墙,刻写“跃进门”横匾,嵌以“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口号,大力开展“治乱、治脏、治差”活动,清污秽、移厕所、建猪圈,办卫生,开设政治夜校(后改农民夜校),宣传时事政策和学习文化知识。
  1981年实行责任制后,农村包产到户,多种经营,社队企业蓬勃发展起来,农民生活日趋富裕。富裕起来的农民,学文化,学科学、思乐、思美的向望,成了迫切要求。1982年境内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形成高潮,一时文明机关,文明商店,文明村、文明家庭如春花怒放,气象一新。全社重点大队成立了俱乐部、下设图书室、阅览室、娱乐室、电视室(简称一部四室)。树新风局面一新,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呈现一派文明气象。赌博、求神等封建迷信,婚丧喜庆铺张浪费等陈规旧习,歪风邪气受到很大克制。
  点歌庆贺、短信拜年1993年始出现吉庆点歌新时尚。逢亲朋好友婚庆、生日、开业、升学、花销数十元或上百元在电视台点播歌曲或电视剧以示祝贺。2000年始,时兴发短信拜年,用手机向对方发送贺词。
  装电话、挎BP机、佩手机90年代初电话进入千家万户。90年代中期以腰间挎BP机为荣、“有事儿呼我”一句潇洒话让人羡慕不已。但BP机迅即被手机取代。手机起初叫“大哥大”,一些头面人士以此煊耀身份和地位。90年代后期,手机价格从上万元降至两、三千元,进入21世纪,几百元即可购一部手机,且款式不断更新,造型更趋精巧,手机越来越普及,随处可闻手机铃声。
   上网 “上网”是跨世纪新时尚。20世纪末,部分机关单位电脑先后连接网络,境内兴起“网吧”。人们开始在网上浏览时事新闻、聊天、游戏。21世纪初,网络进入家庭,网民逐渐增多,有人通过网络销售农业和工业产品,寻求发家致富门路。个别中小学生逃学整天整夜泡网吧,引起家长忧虑。
  博彩1988~2003年,县民政局、体委先后在街上上组织大型博彩活动,销售“即开型”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头彩高达百万元)。博彩者有中88888元、农用车大奖,中彩电、洗衣机、摩托车、自行车、毛毯等实物者更多,无中百万元大奖者。
  美容饰妆90年代后,女子时兴佩戴金银戒指、耳环、项链等饰物,少数男子赶时髦佩戴金戒指、金项链。珠宝店铺铂金、水晶、玛瑙、玉等饰物常有人光顾。各种高档化妆品进入居民家庭,城镇女子开始时兴描眉、涂口红、做面膜、使用昂贵香水、洗面奶、增白霜、减肥茶、以养颜护肤、美容美体。顺应人们求美时尚,城镇美容店越来越多,服务项目齐全,拉丝、离子烫、煽油流行。青年男女发型各异,女子有盘发、卷发、披肩,男子有蓄长发的。煽油颜色有黑、红、黄等色。
  娱乐健身90年代初街上出现多家经营性卡拉OK、录像厅、歌舞厅、游戏厅、老年人活动室,供人们工作之余娱乐消遗,少数单位内部设有歌舞厅。90年代中期VCD、音响设备进入家庭,录像厅随之消失。90年代末网吧渐多,少数中小学生进游戏厅、网吧、通宵达旦、影响学业、引起众多家长焦虑。不少居民有晨跑习惯,一些老年人早晚成群结伴击剑、打拳、跳舞。90年代中期,街上美容店增设按摩、浴足等服务项目,后来又出现集餐饮、桑拿、按摩、足浴、棋牌为一体的娱乐中心,供人们空闲时舒筋松骨,消除疲劳。
  家政服务90年代始,有些家庭开始雇佣保姆、钟点工。保姆多为农村女青年,在东家包吃包住,包揽带小孩、买菜做饭、洗刷、打扫等家务事。钟点工多为无业中青年妇女,定期为东家打扫卫生。90年代末出现中介组织,为购房、租房、求婚、招工等牵线搭桥,收取适当费用,方便居民工作和生活。
  称谓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际交往中称谓变化很大,称呼“同志”的越来越少,时兴称男子为“先生”、称年轻女子为“小组”,称店主、业主为“老板”,并逐渐从商界延至政界,有人在非正式场合称单位领导一把手为“大老板”、二把手为“二老板”。
  旅游80年代始,旅游渐成时尚。开始多为公费报销,不少单位或组织工作成绩优异者外出旅游,以示奖励,或组织外出学习考察,以开阔眼界,顺带旅游观光。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90年代后,自费旅游者增多。特别是1999年国家规定调整公休日,出现劳动节、国庆节、春节“黄金周”(集中休假7天)后,旅游风气日盛。有新婚蜜月旅游,全家旅游:有自行结伴旅游;有通过旅游中介机构组团旅游;旅游地点不仅遍及国内各地,并开始出国旅游。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上顿渡镇志》

出版者:中共临川区上顿渡镇委员会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用新的观点、新的材料进行编写,力求资料性、思想性、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并注意突出时代特点与地方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汤显祖
相关人物
陈自明
相关人物
蒋经国
相关人物
李瑞清
相关人物
张大千
相关人物
李仲乾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