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近现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9704
颗粒名称: 第六节 近现代
分类号: K82
页数: 61
页码: 3641-3701
摘要: 近现代的人物传记有欧阳昱、吴钫、吴镝、李瑞清、魏斯炅、赵醒侬、傅烈、黄维翰、周治中、鲁易、李行清 、赵博生、彭遨、王树亚、胡阿林、张锡龙、吴高群、顾作霖、陈阿金、彭祖寿、戴国章、周建屏、张光辉、周浑元、肖金标、鲁之翰、欧阳格、符竹庭、欧阳竟无、欧阳琳、傅大庆、李昌明、黄禄祥、艾怀瑜、吴宗慈、曾皋九、朱一民、李彬、陈元慎、谢佩玉、罗祖培、向理安、饶思诚、廖奇、黄永辉、曾仲鲁、罗英、张为纲、萧炳禧、孙启孙、李水生、龚学遂、朱仙舫、饶毓泰、郭威白等104人。
关键词: 近现代 人物传记

内容

共104人: 欧阳昱 吴钫 吴镝 李瑞清 魏斯炅 赵醒侬 傅烈 黄维翰 周治中 鲁易 李行清 赵博生 彭遨 王树亚 胡阿林 张锡龙 吴高群 顾作霖 陈阿金 彭祖寿 戴国章 周建屏 张光辉 周浑元 肖金标 鲁之翰 欧阳格 符竹庭 欧阳竟无 欧阳琳 傅大庆 李昌明 黄禄祥 艾怀瑜 吴宗慈 曾皋九 朱一民 李彬 陈元慎 谢佩玉 罗祖培 向理安 饶思诚 廖奇 黄永辉 曾仲鲁 罗英 张为纲 萧炳禧 孙启孙 李水生 龚学遂 朱仙舫 饶毓泰 郭威白 谢天华 黄范孝 郭梅峰 程乃颐 吴子牧 黄火星 欧阳祖经 唐式麒 丁渝 饶漱石 黄强 聂显书 程希孟 程孝刚 潘震亚 许调履 游国恩 陈立庆 甘长兴 李元馨 曾传芳 李世璋 傅再希 周如玉 谢梅生 吴仕栋 涂宗德 武惕予 李井泉 郑铁根 肖涤非 杨厚兴 廖鼎祥 吴自强 余瑞璜 舒同 钟民 邓从豪 鲁之俊 胡定元 丁鹄 王云森 吴林抒 舒关关 刘振群 江含章 吴式枢 吴文鼎 钟荐勤 欧阳昱 欧阳昱(1838-1904),字康士,号宋卿,宜黄县城南门人。
   他家境贫寒,苦读不倦。同治十二年(1873),以优异成绩考中拔贡,拟为州判,未就职。平日钻研经史百家外,尤注重实用知识的研究。在苏浙一带先后被聘为幕僚和教师多年,受人敬重。光绪二十四年(1898)回江西,先后在江西务实学堂和江西高等学堂任经学教习,为江西培养一批知名人士。
   欧阳昱热心服务桑梓,除兴办族学外,光绪二十八年(1902),创办宜黄县立凤冈学堂,为宜黄创办新学之先导。他倡导兴修水利,鼓励农民种植蚕桑。黄水为宜黄河主要支流,源于宁都与广昌交界处之黄山。黄水流经宜黄,河道宽缓。县城两岸居民多拦河作坝,安装水碓,致使下游壅阻,上游河床则逐渐升高,沿河堤岸汛期常被冲塌,居民时遭水灾。嘉庆、道光年间,侍郎黄爵滋曾想拆毁水碓,未成。光绪初年,欧阳昱邀本县知名士绅倡议募捐津贴装水碓各户,督雇民夫拆水碓,疏通河道,使船可直通至上游90里之东陂,群众得益匪浅。宜水亦为宜黄河支流,发源于与南丰军峰山之交界处,其河床窄狭、水急滩多,难通舟楫。欧阳昱依据其地形特点,倡议于其下游牛尾亭打桩围堰,装筒车转水注入水圳,灌溉黎家椴、渡东旱田千余亩,使其收成倍增。下游各乡竞相仿效,沿河附近稻田得到灌溉,获得好收成。欧阳昱在苏、浙时洞悉蚕桑技术,从湖州购得优良桑秧、蚕种,聘请技师回乡,教县人种桑养蚕。10余年间,县人种桑10余万株,养蚕缫丝、织绸者达数千户,与当地夏布织造业形成产业链,织成丝绸及丝线远销省内外,福建延平、邵武、长汀一带从事丝业者多为宜黄籍人。
   著有《见闻琐录前集》10卷,《桑蚕简要录》1卷,已刊行;《春秋左传事萃》未分卷,《崇本堂文集》14卷,《寄感记》2卷,均未刊行。
   吴钫 吴钫(1868-?),字伯琴,宜黄县城人。幼年丧父,与弟吴镝共读于县城凤冈书院。兄弟自为师友,勤奋自学,吴钫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考中进士,初任刑部主事。第二年派往清帝游猎地热河(今河北、辽宁、内蒙古部分地区)理刑司,他对这一带盗乱处置得当,经都统荐举升员外郎、简授御史,监察江南、福建等道,不久即掌管京畿道。曾上书条陈司法时宜。
   光绪三十二年(1906)巡警部改称民政部,尚书徐世昌任吴钫为内城预审厅长,督察东三省,后升奉天(今辽宁省)提法使。奉天为通商要冲,他上任后,注意培养法律专门人才,选送学员进京师法律馆深造,并在省内创办法律讲习所,培训审检所需人才。在省城设高等及地方审检厅,于抚顺、营口、新民、辽阳、铁岭、锦州各地设初级审检厅。
   旧时监狱狭小肮脏,囚犯极为痛苦。他积极创设模范监狱,改善囚犯待遇,设立囚犯习艺所。此外还举办法医学校,研究破案检验新技术,弥补破案手段,减少冤假错案发生。外来参观者称赞不已,纷纷仿效其做法。一次乡民误伤军士致死,督署责令行营员司审讯,并以罪不至死谕民,乡民据实供认。总督却严令判以极刑,吴钫认为不能朝令夕改,据理力争而获改判。
   民国初,被举荐接替南浔铁路总理。他克己奉公,精心组织,调动各方面人才,充分发挥财力、物力的作用,仅两年时间(1916)九江至南昌牛行站即获通车。不久被任命为浙江省财政厅长。随即引退回归故里,不以曾为达官自居,过平民般生活。
   吴镝 吴锜(1869-?),字剑秋,宜黄县城人。吴钫胞弟,外交官。
   光绪十四年(1888)中举,十六年进士。初任工部主事,二十七年(1901)调任总理衙门章京(司员),次年出任驻俄参赞,期满归国留外务部工作。从事外交事务多年,观察敏锐,洞悉外交形势,处事谙练,上官重其才,升他为郎中,外交部事悉交其办理。他手录各国国情及国际公法条例,居成巨册,同事皆惊服其勤勉精细和竭尽职守。
   当云南发生涉外仇杀案时,总督屈从外国人无理要求,决定将闹事民众无论首从一律处死,吴锜据理力争,结果以判处首犯死刑结案。三十二年(1906)二月,江西民众和教会诉讼酿成巨案,英国领事提出无理要挟,当地官员不能决断,上报外务部。吴锜根据外交条约行文英国驻华使馆,指出英国领事荒谬无理,致使英方撤换该领事。吴锜因此名重一时,简选为福建交涉使。
   中日甲午(1894)战争之后,清政府将台湾及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割让日本。从此,日本大批不法之徒经台湾来到福建厦门一带,与当地无赖串通一气,寻衅恣事,欺压乡民,纠纷一起便有日本官吏插手,使中方官员无法处理。吴镝到任后,他根据先前在外务部制订和颁行各省的国籍条例驳斥对方,并给予警告,使不法分子稍有敛息。日本浪民和官吏也不敢蛮行跋扈,对他始终产生敬畏。
   辛亥革命后,以清室遗民闲居而终。
   李瑞清 李瑞清(1867-1920),字仲麟,号梅庵,自称梅花庵道人、清道人,临川县温圳杨溪村(今属进贤县温圳)人。著名教育家、书画家。
   其父曾任长沙同知,从小在长沙生活;伯祖李宗翰、叔李联琇为清嘉庆、道光年间著名书法家、收藏家。
   光绪十七年(1891),在湖南参加乡试,因不合乡籍被注销。十九年回原籍,参加江西乡试中举,次年中进士(另说二十一年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三十一年(1905),以候补遭到江苏。时值江宁(今南京)发生学潮,他奉命前往疏导劝谕,平息风潮,任为两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监督(校长)。到职后,以“为国育才”为己任,积极筹措资金,扩大建筑,修改编制,调整学科,添置教具,建立生产实验基地,附设中、小学堂,学生达到1000余人,成为东南地区规模最大、声誉最高的学府。他为吸引人才,增加现代文化科学技术内容,专程赴日本,重金聘请十多名知名学者和专家来校任教;“四备复礼,三临嘉定”把知识渊博、学贯中西的姚明辉聘为地理教师。他创设国画手工科,亲自讲授国画课,“视教育若生命,学校若家庭,学生若子弟”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为校训,“俭朴、勤奋、诚笃”为校风来律己诲人。
   宣统元年(1909),李瑞清任江宁提学使,兼两江师范学堂监督。他在繁忙公务中,每天仍去学校一次处理校务。三年,武昌起义爆发,江宁驻军响应,联合浙军围攻南京。官吏显宦相继逃遁,李瑞清留校仍督学生照常上课。当布政使逃离,他被举荐代理布政使。12月2日,江浙联军攻克南京,李瑞清以“孽子孤臣”自许,拒不出任民国政府官职。他将藩司库存数十万两银子和两位师范学堂的财产清册及剩余款项一一点清,交给地方父老,成为一贫如洗的百姓。身着道装,自称“清道人”,移居上海王家湾靠卖字画为生,并很快融入海派书画之中。与沈曾植、吴昌硕、曾熙一起被誉为沪上四家,成为传统书画界的领军人物之一。
   李瑞清诗、词、书、画无一不工。其诗宗汉、魏,下陟陶(渊明)、谢(灵运),擅长古体。绝句尤为凄艳动人,故有“过江名士知多少,争诵临川古体诗”之誉。其词蕴意邃远,耐人玩味。其书法各体皆备,尤好篆隶,各具神态。其画初学梅道人、黄山樵,晚年师法龚半千、朱耷、恽南田等人,画花卉画佛皆妙,妙在以篆作画,以画作篆,独创画篆结合艺术风格,著名书画家胡小石、李仲乾、张大千、黄鸿图、姜丹书等都出自他门下。其书画作品成为艺术珍品,声名远播日本,有人不惜重金,以购得其墨宝为荣。
   他年轻时,为其父同僚余祚馨所钟爱。余祚馨先后以3个女儿与他为妻,均夭亡。他尤钟爱结婚仅两年的余梅仙。自梅仙亡后,他孑然一身,思梅落泪,爱梅成癖。他为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时,以“梅阉”名其宅。他死后,葬于南京牛首山,墓傍植梅300株,学生为其建“玉梅花阉”数间。两江师范虽几次易名,校内为其所建“梅阉”一直未改。新中国成立后又建“梅庵亭”,缅怀其办学功绩。临川人民将其生前所居“府前街”改名“梅庵路”(今为羊城路)。
   魏斯炅 魏斯炅(1873-1921),字阜欧,金溪县呜山乡东京村魏家(今属石门乡)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二十一年,东渡日本留学,考入东京中央大学攻读政法。在此期间加入同盟会,奉命赴南洋与华人华侨接触,宣传反清,建立共和主张,四处奔波筹款筹物,为辛亥革命做大量工作。
   民国元年(1912)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月底组成临时参议院。魏斯炅被聘为江西省财政司长。2年,选为参议院议员兼江西省民政厅长。6月,江西都督李烈钧因反对袁世凯篡政,被免去职务,到上海与孙中山、黄兴等共商反袁事宜。魏斯炅积极参与,成为李烈钧的主要助手和骨干。7月,李烈均在江西湖口起兵讨袁(史称“二次革命”),不久失败,李烈均逃往日本。魏斯炅亦是通缉主要成员,为逃避追捕,他先到上海,认识名妓赛金花(本名傅彩云,江苏盐城人),得到赛金花帮助,乔装搭乘日轮逃亡日本。
   不久,转入新加坡,在当地爱国华侨大力支持下,创办金直丰橡胶园,继续在海外组织发动广大华侨,支援孙中山民主革命。民国7年(1918),孙中山至上海,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国民党。此时,魏斯炅也回到上海,并与赛金花在上海新旅社结为伉俪(赛时年47岁,魏45岁)。
   民国10年(1921)4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魏斯炅以华侨身份当选为国会代表。7月,魏斯炅在北京住所患风寒急病而逝,年48岁。其灵柩由亲属(赛金花因魏家亲属鄙夷另过)归葬金溪故里。
   1986年10月,魏斯炅之孙魏天骥(江西造纸厂高级工程师、新加坡归侨)捐赠3万元,设立魏斯炅奖学基金会。该基金会从1986年至1997年,已奖励金溪县中小学生162名。
   赵醒侬 赵醒侬(1899-1926),原名性和,乳名细禾,曾化名心农、兴隆、赵干、邵兴隆等,南丰县城人。江西党团组织创始人。
   赵性和13岁入南丰高等小学,家贫失学,至长沙、常德、汉口、上海等地谋生。“五四”运动爆发后,将名字改为醒侬,以示觉醒。1921年7月,在江苏省立第二师范附设职业补习学校学习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转为中共党员,7月在上海介绍方志敏入团,11月由上海回江西创建党、团组织,并与先期回南昌的方志敏、袁玉冰取得联系,在南昌东湖边开办“文化书社”和“平民图书馆”,作为秘密联络地点。
   1923年1月,与方志敏等在南昌组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江西地方团,8月出席南京第二次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全国代表大会,10月召开江西团员大会,任南昌团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并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2月创办团机关刊物《红灯》。
   1924年1月,出席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受国民党中央委派,改组和筹建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同时受中共中央委派,建立江西地方党组织。4月,同在全国学联工作的邓鹤鸣一起从上海回到南昌,并介绍方志敏、傅清华、朱大贞、邹努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成立中共南昌支部,任书记兼组织干事。同月,成立国民党江西省临时省党部,任常务委员兼组织部部长。他还领导成立海员、店员工会组织和南昌扬子洲农民协会,改组学生联合会。11月,被委为孙中山先生代表,参与国民会议江西促成会领导工作。是年,还创办明星书店、黎明中学,作为中共江西党的秘密机关和革命活动基地,并一度回到南丰,给赵世嘉、李光贤等人赠送进步书刊,宣传革命形势,播下南丰革命火种。
   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逝世。他以“江西国民追悼孙中山先生大会”筹备会名义,大量印制“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等宣传材料,在全省各地散发。“五卅”惨案发生后,他又成立“沪案交涉江西后援会”,声援上海人民斗争,开展捐款和抵制仇货,组织党、团员带领学生下乡宣传,并在九江、吉安等十几个县区成立党小组(支部)。这些地方的许多早期党员和党组织领导人由赵醒侬介绍入党。7月,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正式成立,他任组织部部长。12月16日,赵醒侬等前往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在南昌牛行车站被江西督办方本仁派人逮捕,后经各方营救出狱。
   1926年4月,中共江西地委成立,他任组织部部长。8月10日,在前往明星书店途中被北洋军阀江西总司令邓如琢下令逮捕。9月16日,以“宣传赤化,图谋不轨”罪名被杀害于南昌德胜门外芝麻田,时年27岁。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报发表文章,称他为“江西民族革命运动的先锋”。方志敏称他为“在江西,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运动的第一个牺牲者!” 傅烈 傅烈(1899-1928),原名见贤,化名贺德、贺泽、吁伯凯,临川上顿渡人。
   早年毕业于江西省立第七中学,到九江任小学教员。1917年考入南伟烈教会大学。1919年被父亲送到上海吴长泰机米厂学徒。不久参加留法预备班学习,1920年5月得到妻子陈彩蓉(又名“才用”)大力支持赴法国勤工俭学。在巴黎哈佛乐工厂当机械工,同时入蒙达尼公学补习法文、学习电机专业知识。1921年加入工学世界社,参加留法学生爱国请愿活动,结识周恩来、蔡和森、李富春、李维汉、赵世炎等人。1922年参与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不久转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任巴黎直属支部书记、旅欧总支部委员。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受中共旅欧支部派遣与聂荣臻、蔡畅等20余人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
   1925年夏回国,任国民革命军第3军政治部秘书,协助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朱克靖开展全军政治工作。10月,随军平定海南岛军阀邓本殷叛乱。1926年春,接受中共两广区委书记陈延年派遣,领导情报小组,在广州、黄埔、东莞、石龙等地搜集情报,使区委在同国民党右派斗争中掌握主动权。7月,随军参加北伐。11月18日攻占南昌后,兼任江西省政府秘书。1927年2月中共江西区委成立,任组织部长兼军委书记,积极发展中共党组织,建立农民自卫军。
   1927年5月,调武汉中共中央军事部工作。大革命失败后,鉴于四川在“三·三一”惨案中大批共产党员被杀害,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党中央派傅烈前往四川重建党组织,开展武装斗争。8月,傅烈在重庆成立中共四川省临时委员会,任书记,传达党中央“八七”会议精神,整顿和发展党组织,积极准备发动农民暴动。不到半年时间,重建重庆、成都2个直辖市委和万县、宣汉、达县、涪陵、蒲江、南溪、绵竹7个县委及13个特委、4个通讯点。
   1928年2月,中共四川省委正式成立,任省委书记兼军委书记。领导部署全川特别是川东农民武装起义,指派李家俊等发动万县、达县农民暴动。3月9日在重庆兴隆巷8号参加巴县县委成立大会时被捕。关押期间受尽各种酷刑,有一次刑讯,国民党竟将煤油灌进他嘴里,用铁丝穿进他拇指吊起来毒打,但他仍严守机密,并传信党组织及时转移机密材料。党组织曾通过各种渠道多方营救无效,4月3日在重庆朝天门外慷慨就义,年仅29岁。临刑前给妻子陈才用留信,以“拼将七尺男儿血,争得神州遍地红”,表达对党无限忠诚。
   黄维翰 黄维翰(1867-1930),字申甫,号稼溪,崇仁县连城乡舍头村(今属临川区连城乡)人。从小好古诗文,勤奋好学,常借抄别人诗书作学习之用。清光绪二十年(1894)乡试中举,次年中进士,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候补直隶州知州。在京期间,他喜好结交有志之士,议论古今中外经世方略。在署衙中,精研案牍,对兵事边防、舆地、财赋等必探其渊源,究其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将心得及变革之要点上书部章京,遂知名于朝。三十二年,随直隶总督袁世凯检阅北洋新军。三十三年,内阁协办大学士徐世昌总督东三省时,调黄维翰为陆军督练公所参议。不久,黑龙江巡抚义将其调任呼兰知府兼办呼兰税局。到任后,他以兵法训练约束巡警,迅速肃清境内盗匪,稳定社会治安,滞狱一清。又废除苛政,鼓励耕牧,大兴工业,建习艺、厚生诸局,创设中学1所、小学20余所,男女学生多达1300余人,另设宏文学社,常亲授生徒,捐俸奖励优秀生。
   呼兰府濒临松花江,南接哈尔滨,日本和沙俄侨民以及倚仗外人势力的教徒,在境内胡作非为。沙俄船只公然违背条约,闯入松花江和呼兰内河,寻衅闹事。黄维翰为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不顾个人安危,顶住压力,依法严惩肇事侨民和教民,坚决驱除驶入内江内河外轮出境,禁止国人出入日本浪人开设的赌馆,毅然断绝鸦片。这些举措令外国侨民和教民为之敛服,省内广大群众为之赞誉。
   宣统二年(1910),调黑龙江首府,兼省会警务公所总办。坚决支持民政司赵渊捕惩土商赌棍。嫩江洪灾,他设常平仓,平粜数万石米赈灾;饥民中流行鼠疫,自任省城防疫会长,集中医务人员紧急救治,使疫情及时得到控制。三年,巡抚周树模弟弟触犯警律,他依法给予惩处。周树模大怒,将他同赵渊一起参劾罢官。
   辛亥革命后,应黑龙江督军朱子樵聘,主持《黑龙江通志》纂修局务,不久离去,寓居北京,读书自遣。先后被国史馆、礼制编纂会、国立编译馆和《东三省盐法新志》《黑龙江通志》《江西通志》《吉林县志》诸局聘为编修。民国8年(1919),被聘为国务院国史编纂处编纂主任。先后编纂成《统计》29册,《政府年表》《各省军政、民政长官表》共3册,列传若干篇,《武昌起义往事本末》1册,《黑水先民传》25卷,《蒙服志》1卷,《渤海国志》3卷,《呼兰府志》12卷,《吉林县志》目录1卷,《十年历代名人生年表》2卷,《江西疆域志》《江西历代地理志》《抚州先贤传略》《豫章大事志》《稼溪诗集》4卷,《稼溪文存》4卷和《豫章姓氏》等。其纂修的《呼兰府志》为黑龙江省府、县志典范,对黑龙江及东北后来方志编纂产生较大影响。
   黄维翰善为文,意境独造,不墨守成规。生活俭朴,布衣素食,对公益事业慷慨解囊,无所吝惜,至卒后无以为殓,由其故友帮办丧事。
   周治中 周治中(女,1894-1931),临川唱凯镇人。江西妇女运动的先驱。
   1910年,她考入江西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1920年,任江西女子师范附属小学校长,10月经同学李桂生介绍认识南昌二中学生方志敏、袁玉冰和南昌一中学生黄道等人,深受他们影响。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2月,参加袁玉冰、方志敏领导的进步学生组织“江西改造社”,积极从事宣传活动。6月与刘和珍、刘若安、胡德兰等进步女青年一起,参加方志敏、袁玉冰发起的“江西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学习、宣传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探索革命真理,并根据中共党组织的指示,致力于妇女解放事业。7月,积极协助赵醒侬在江西筹建中共党团组织,办好“新文化书社”,散发《新青年》《新江西》等进步刊物,并与赵醒侬、袁玉冰、方志敏等发起成立“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1923年,在中共南昌地区组织领导下,深入基层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新风尚。省青年运动领导人袁玉冰被捕后,紧密配合赵醒侬、刘和珍等,多次组织妇女上街游行抗议,开展营救工作。1924年12月,联合省市妇女名流张来仪、金士钰、蔡方镛、熊概华等,发起成立“江西女青年社”,捐资创办平民女校、育德女校,在南昌师范小学、江西女子师范学校附设妇女学习班,帮助贫苦妇女学习文化。还经常用“唱凯”笔名,在共青团机关刊物《红灯》上发表文章,猛烈抨击封建制度,提倡男平平等、婚姻自由。
   1925年11月2日,北伐军三面包围南昌城,因守敌火力猛烈,难以攻下。周治中冒着生命危险,在地下交通员引导下,女扮男装,从僻巷中的下水道将北伐军引进城,攻克南昌城。同年12月,任南昌市妇女解放协会执委、副主任。1927年2月,任中共江西区委(5月改为中共江西省委)委员、妇委书记。
   1927年“八一”起义后,南昌形势恶化。中共江西省委机关作出“各自择地避风”的应变部署。周治中根据组织安排回到临川,继续在唱凯、罗针等地发动群众,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1928年,中共临川县委机关迁至温泉余坊村,她协助县委书记曾去非开展工作。1931年,不幸被捕,6月30日壮烈牺牲,年仅37岁。
   鲁易 鲁易(1897-1932),原名其昌,字蕙孙,号绳武,黎川县中田人。
   幼随父旅居湖南常德,常德高中毕业后赴日本留学。1919年回国,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与李立三、赵世炎等发起成立劳动学会,参与留法勤工俭学学生进占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被法国当局拘捕,同蔡和森、陈毅等104名学生一道被押送回国。
   鲁易回国后,在海南琼山第六师范任教,兼任由徐成章等人创办的《琼崖旬报》编辑。1922年经陈公培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与陈公培、罗汉、徐成章等6人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琼崖地方组织,以《琼崖旬报》为阵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20年调广州,任职于中共广东区委。
   1925年初被派到黄埔军校,任政治部秘书,先后以秘书、少将副主任身份主持政治部部务。并根据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指示,成立中共黄埔党团组织和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同国民党右派组织孙文主义学会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1926年1月,调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3师少将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3月18日,蒋介石为排挤共产党人,进一步篡夺第1军军权,指使亲信故意制造“中山舰事件”,将第1军中以周恩来为首的共产党员和政工人员全被排挤出来。5月,周恩来任中共广东区委书记兼高级政训班主任,鲁易任区委委员兼政训班秘书。同年下半年,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
   1928年回国,任中共中央军委会秘书。1930年8月,任军委总政治部主任。1931年被派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任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主任、红军军事政治学校第二分校政治部主任。1932年初,任红3军政治部主任、红3军前委委员兼二分校政治部主任、红3军第7师政委。此外,还兼任中共湘鄂西省委监委、肃反委员会负责人等职。在肃反工作中,与湘鄂西中央分局书记夏曦一起,犯扩大化错误。
   1932年6月,蒋介石对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贺龙等率红3军军部和红8师转到外线作战,鲁易和红7师师长王一鸣率本部及地方武装留在根据地坚持战斗。8月,在监利新沟嘴战斗中,红7师遭到严重损失,鲁易不幸被俘,在狱中坚持斗争,坚贞不屈。10月4日,被国民党杀害于湖北沔阳县仙桃镇。
   李行清 李行清(1876-1932),临川秋溪镇人。抚州名中医。
   少时家境贫寒,母亲体弱多病,常无钱延医。23岁时愤而弃文学医,决心悬壶济世。李行清刻苦研习医书,夏夜为避蚊虫叮咬,常将双脚放入瓮内。他对中医名著《内经》《难经》《金匮》《本草》等,无不通晓。用药主张“精”“专”,常说:“用药如用兵,宜精不在多”,对危重病人,往往能以“四两拨千斤”,起沉疴于数剂。民国18年(1929),学者游国恩之妹游秋兰,患全身性脓疮症,伴有高烧,人事不省,危在旦夕,到处寻医问药不见成效。后寻访到李行清处,经反复诊断,认为病已入里,邪当从大便而泄,用药6味,便通热退,游秋兰转危为安。此后,李行清声誉愈高,登门求医者不绝,甚至福建、上海亦有疑难病患者到抚州就医,或请其出诊。
   他医德高尚,以治病救人为急务,不计报酬多寡。遇赤贫者则免费诊疗,可持其处方至保安祥药店挂账购药,对年终仍无力偿还药资者,则慷慨解囊,代为消账。四乡民众称颂不已。
   赵博生 赵博生(1897-1933),小名连科,原名恩溥,河北省盐山县(今黄骅)慈庄人。红5军团副总指挥兼15军军长,在南城长源庙战斗中牺牲。
   1917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分配在皖系军阀部队任见习官。1920年转入直系军阀部队,任无线电中队长。1924年10月投入冯玉祥国民军,历任团副、旅长、军参谋长等职。1926年9月,国民军改为国民革命军联军,共产党员刘伯坚任该军政治部副部长,赵博生开始与共产党人接触。1927年他随部改称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出师河南,策应北伐。1929年任第14军参谋长兼特种兵旅旅长和西安城防司令。1931年7月,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赵博生时任26路军参谋长,随部调至江西宁都前线。在“围剿”被粉碎后,他接受26路军中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帮助,决心跟共产党走。
   1931年10月,经批准他被秘密发展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趁26路军总指挥孙连仲离开部队在南京开会,由他代行军务的机会,积极开展兵运工作,并以老同学、老乡关系说服董振堂、季振同等高级将领,把共产党员和骨干安排进要害部门,加紧做好部队策反工作。12月14日,他以参谋长身份召集部队旅、团以上军官开会,讲明国内形势和部队处境及出路,在董振堂、季振同等人配合下。率领26路军1.7万余名官兵在宁都起义,开赴中央革命根据地,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军团总指挥季振同、政治委员肖劲光、副总指挥董振堂、政治部主任刘伯坚,赵博生任红5军团参谋长兼14军军长,军政委为黄火青。他在赣州、龙岩和南雄水江、建黎泰等战役战斗中屡立战功,受到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通令嘉奖,并授予一级红旗勋章。
   1932年8月,红14军建制撤销,赵博生改任红5军团副军团长兼13军军长。12月兼任15军军长。1933年1月,蒋介石主力部队3个师在周至柔、吴奇伟、孙连仲率领下,从金溪、南城一带进犯苏区。为保障红军主力,赵博生奉令率红15军4个团于金溪、南城一带黄狮渡、珀开、浒湾地区阻击、钳制国民党军。1月8日,赵博生在长源庙地区(今南城沙洲镇)摆开战场,同周至柔部展开激战。周至柔部用火炮轰击红军阵地,并发动集团冲锋。赵博生利用地形地物,灵活指挥,连续打退周部多次冲锋,并给其以重大杀伤。当国民党军占领了135团主阵地时,赵博生在双方相距只有百余米处,指挥部队用大刀、石头向对方扑去。突然一块弹片飞来击中赵博生右额,牺牲在阵地上。
   赵博生牺牲后,中华苏维埃执委会将宁都县改名博生县,在瑞金叶坪广场建博生堡,朱德总司令亲笔题写“博生堡”3个大字。毛泽东称赵博生为“坚决革命的同志”。
   彭遨 彭遨(1903-1933),学名彭同祖,湖南省岳阳县人。红5军团第3师师长,在围攻南丰县城战斗中负重伤后牺牲。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彭遨积极到各集镇讲演,张贴传单,宣传新文化运动。是年考入县立中学,继续组织同学罢课、游行示威,被学校以“危害治安,有伤国政”为由开除学籍。1920年初,投奔唐生智部任连部文书,组织士兵闹饷,斗争波及全团,团部将对组织者以“军法从事”,彭遨闻讯连夜逃离驻地衡阳。7月,考入半工半读的长沙公益职业学校。在校期间,晚上到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听课,不久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参加了省学联发起的裁兵运动。1923年夏,回岳阳城教书,组织成立“贫民教育促进会”,宣传革命道理。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彭遨在岳阳发动工人、学生成立“青沪惨案雪耻会”,组织游行宣传,查禁洋货。又创办工人夜校,组建岳阳县泥木工人工会,领导工人为增加工资、改善待遇进行罢工斗争。1926年,由刘士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南四区农民协会秘书、委员长等职。北伐军进军岳阳时,带领四区农民踊跃支前,配合北伐军作战。
   “马日事变”后,彭遨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只身到武汉,后被安排在叶挺领导的教导团当兵,随部队向南昌开拔,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随部队转战江西、福建、广东等地。
   1928年1月,参加湘南暴动,后投入保卫井冈山的战斗。1928年2月至1929年2月,国民党对井冈山发动3次“进剿”和3次“会剿”。他在遂川五斗江和草市坳设伏,在夺取七溪岭制高点战斗中阻击国民党杨池生师增援,3次强攻未克。最后,他带领100多名老战士组成冲锋队,一举夺取敌据点百步墩,赢得全歼敌一个团和击溃两个团的大胜,受到军部嘉奖,由排长提升连长。返回井冈山后,调任红4军军部参谋,后任红军特务直属大队长。1929年3月,任第4纵队党代表。8月,北返平江,途中遭遇张辉瓒、谭道源两师追兵,彭遨张网设伏,击溃敌先头一个营,挫敌锐气。1930年3月,彭遨率红4军第4纵队智取安福县城,消灭守敌一个营,继而北上攻克宜春、战万载、夺铜鼓,所向披靡。4月底与红5军其他4个纵队会师平江长寿街,发动湘鄂赣“红色五月暴动”。5月1日,攻克平江县城,歼敌一个营,然后挥师入赣,歼修水、武宁两城守敌各一营。6月,任红5军第3师师长。7月下旬,他率红3师攻入长沙后,随红3军团返回江西,三打赣州,七攻吉安,投入第一次反“围剿”斗争。是年12月29日,他奉命率红3师潜伏龙冈附近山中,与兄弟部队全歼国民党军第18师,活捉师长张辉瓒,并乘胜追击谭道源部,俘官兵3000余人。
   1931年2月,在第二次反“围剿”战斗中,彭遨奉命率部隐蔽于宁都东固地区,坚持长达25天。5月13日,国民党军王金钰部第28师和第14师一个旅,由富田开至东固,他率红3师迂回其后,配合兄弟部队予以全歼。接着在白沙和中村歼郭华宗、孙连仲各一个旅,在广昌歼胡祖钰师一部,在建宁歼刘和鼎师3个团。16天内征战700里,五战五捷,被苏区军民称为“飞将军”。
   在第三次反“围剿”中,彭遨率一支小队伍绕道千里,从黎川赶到兴国高兴圩,在连塘、良村、黄陂三战三捷,牵动国民党军转了一大圈回到原处时,红军以逸待劳,突然发起阻击,取得了这次反“围剿”的胜利。
   第四次反“围剿”中,1933年2月10日,彭遨率部从黎川出发,与红1、3、5军团集结围攻南丰县城,13日凌晨2时,冒雨猛攻西门,扫除西门外堡垒10余座。但西门城楼险要,易守难攻。他亲率几名团干部潜入距敌阵不足百米处侦察,被敌发现,敌军轻重机枪齐射,他前额中弹,血流如注。军团长彭德怀闻讯赶到,命火速送往后方医院,终因伤势过重于途中牺牲,时年30岁。
   王树亚 王树亚(1908-1933),甘肃省甘谷县人。红5军团第39师师长,在宜黄黄陂战役中牺牲。
   王树亚1926年中学毕业后,在天水报考了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习一年后到西安受训。1928年从陇南军事学校毕业,分配到驻河南洛阳董振堂第26军13师,随该师参加北伐战争,先后被提升为排长、连长。1930年,随董振堂部队参加了冯玉祥、阎锡山联合反蒋大战,反蒋失败后,冯军残余部队被蒋介石收编为国民党第26路军,王树亚为该路军第25师73旅副营长。1931年,蒋介石下令26路军南下江西,对中央工农红军进行“围剿”,董振堂、王树亚等许多思想进步官兵不愿打内战,两次“围剿”失败后,蒋介石又令26路军困守宁都。同年12月14日,他参加了“宁都起义”,开赴中央革命根据地参加红军,被编入红5军团第13军。
   1932年1月,王树亚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红13军38师营长,后升任团长。7月红14军改编为红13军第39师,王树亚任红39师师长,率领部队出征广东、福建,参加了水口、金溪、资溪等多次战役。1933年初,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王树亚接到紧急命令后,率部急速行军,按预定的作战部署到达目的地,抢占有利地形进行埋伏。2月27日,率部在黄陂以东打退了敌第59师数次猛烈进攻,协同兄弟部队激战两天,歼敌两个主力团,俘敌师长陈时骥,活捉敌52师师长李明。28日,在夺取最后胜利的时刻,不幸牺牲。
   胡阿林 胡阿林(1901-1933),原名侠民,又名逸民,浙江省东阳县人。红1军团第2师政委,在宜黄大雄关战斗中牺牲。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共合作期间,任国民党东阳县党部农民部干事,主持筹建东阳县农民协会工作。1927年6月,参与创建东阳第一个党组织一一中共东阳独立支部,积极组织和领导瑞山乡农民运动。
   大革命失败后,赴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0年任中共上海曹家渡区委书记。不久,调任中共杭州县委书记。后被国民党逮捕入狱,营救出狱后,由党组织派遣赴苏联步兵学校学习。1932年回国,任红1军团团政委。1933年6月任红2师政委,曾率部参加围攻宜黄县城战斗。同年11月17日至19日,第五次反“围剿”云盖山、大雄关战斗打响。国民党军3个师相继对云盖山红1军团阵地发起进攻,他率部英勇阻击,不幸头部中弹血流不止,经抢救无效,英勇献身。
   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红星报》评价“胡阿林同志不仅是苏维埃红军的最英勇的战士,也是共产党最好的干部”。1934年1月28日,全国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全体代表起立,为胡阿林等15位先烈静默3分钟,以示哀悼和敬仰。
   张锡龙 张锡龙(1906-1933),又名张希铭,四川省宜宾庆符县(今高县)瓜芦乡人。红3军团第4师师长,在黎川团村战斗中牺牲。
   张锡龙1925年春考入宜宾叙联中学,因参加反帝爱国运动被学校当局开除,返家务农。1926年春,考入重庆中法大学,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冬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军校解体。他旋即离开武汉到南昌,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任排长。后随军打到汕头,起义队伍受挫。中央军委派他去苏联深造,先入苏联高级步兵射击学校,继而转入莫斯科步兵学校学习。1930年夏,蒋介石政府单方面撕毁中俄合办铁路协定,爆发中东铁路战争,苏联红军战胜中国东北军,生俘8000多人。张锡龙被派去教化这批俘虏,经过教育,将俘虏全部遣返回国。
   1930年9月,张锡龙回国分配到南方局军委工作,年底调中央苏区,次年在苏区红军学校第三期学兵团任训练主任。1932年3月,调任红5军团第13军参谋长。同年底调任红7军军长。1933年大湖坪整编中,军团直辖师,张锡龙改任红3军团第4师师长,李井泉任政治部主任。7月,红4师成为东方军一部分,张锡龙率部随彭德怀转战福建,取得多次胜利。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后,10月5日,张锡龙奉命从福建撤出,回师黎川,6日在黎川洵口与敌吴奇伟师遭遇。彭德怀发出《东方军攻击洵口之命令》,红4师和红7军团20师为右翼纵队,张锡龙指挥由北向南进攻,并阻击硝石、资溪桥增援之敌。经过激战,洵口之敌一部被击毙,一部被俘,残存之敌急向黎川逃窜,又被红军左翼部队堵死,至下午1时,红军全歼了敌18旅两个团,活捉敌旅长葛钟山。
   红4师在张锡龙率领下又参加硝石战斗、资溪桥战斗、浒湾战斗。12月中旬,国民党军集中6个师于黎川县城,其中3个师15个团约3万余人在团村与红4师展开激战,毙敌千余。在团村战斗中,张锡龙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7岁。
   吴高群 吴高群(1910-1933),江西省上犹县人。少共国际师师长,在黎川团村战斗中负重伤后牺牲。
   吴高群从小在杂货店当学徒,结识了当店员的邓子恢,在邓子恢的引领下积极参加工人运动。1927年秋独自跑到湘南投军,先在国民党军队当兵,8月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湘南起义,后随朱德、陈毅到达井冈山。历任红4军第28团班长、排长、连党代表,第2纵队大队长,第11师31团团长,红1军团第2师5团团长,第2师师长。1932年4月,随红军东路军横扫福建,攻龙岩、克漳州,6月中旬回师赣南,为保卫苏区南大门,又直奔广东南雄水口,与粤军展开了三天两夜的拉锯式苦战。身为团长的吴高群带着几挺机关枪,哪里阵地丢失,他就在哪里重新把阵地夺回来,队伍伤亡虽大,最终将粤军15个团拒于苏区大门之外。
   1933年8月5日,中革军委、少共中央局在宁都举行少共国际师成立大会,取番号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5师。该师战士平均年龄只有18岁,大家的阶级觉悟高,但军事素质较差。一个月后,中革军委抽调吴高群任少共国际师师长,肖华任政委。部队组建后即开拔到广昌、石城等地训练。吴高群以自己亲身经历的战例,阐述游击战的战术要求,经过两个月的强化训练,少共国际师的军事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1933年9月,蒋介石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黎川失守后,少共国际师投入第五次反“围剿”战斗。10月,部队在福建拿口与国民党先头部队遭遇,吴高群沉着应战,指挥分兵围敌,不到两小时歼敌300余人。随后配合红3、5军团收复黎川进行阻击战,先后参加了公村营、镗贤、将军殿、邱家隘战斗。12月12日组织的困村反击战,是少共国际师组建以来打得最艰苦残酷的一战,从早上七八点钟一直打到黄昏,最终将敌人的3个师打退。敌人撤退后,派出飞机对红军阵地狂轰滥炸。吴高群和肖华正在松树林的前沿指挥部观察敌情,一颗炮弹飞来,烟雾散后,肖华发现吴高群倒在血泊中,赶紧跳过去,扶起吴高群,发现他头部和腰部七八处负伤。吴高群握着肖华的手说:“我恐怕不行了,告诉战士们,打退敌人进攻,为我们少共国际师增光。”简单包扎后,吴高群被紧急送往福建建宁医院抢救,终因流血过多而牺牲。红军总部首长十分悲痛,12月21日《红星报》刊登题为《悼吴高群同志》的文章称:“高群同志死时仅廿三岁,他是一个进步最快,最易深造的青年指挥员。他的死是革命战斗中的损失,然而这种牺牲正是为着广大工农群众的解放,为着苏维埃的中国,是最有价值的啊。” 顾作霖 顾作霖(1908-1934),又名冬荣,上海市嘉定区人。中共闽赣省委书记、中央苏区共青团组织的奠基者,在第五次反“围剿”广昌保卫战失败后的头陂会议上,因劳累过度病逝。
   1922年,顾作霖考入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学,课余常阅读《新青年》、《先驱》、《向导》等刊物,1923年加入该校附中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外围组织“合作社”。1925年,东大附中学生在“合作社”成员的领导下,集会声援“五卅”惨案,声讨英、日帝国主义,并联合南京全市中学生统一罢课,与各大学学生一起到下关的英商和记洋行蛋厂前示威游行,为此,顾作霖被学校开除学籍。
   1925年8月,顾作霖进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是年冬,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共青团上海杨树浦部委书记。参与组织纪念“五卅”惨案一周年反帝示威游行。1927年初,受命去浦东协助筹划和组织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他率领起义队伍冲进第4区警察署,缴获了20多支长短枪和弹药,并乘胜攻占了几个警察所和第3区警察署。作战中,顾作霖身先士卒,勇敢果断,显示了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这年秋天,山东党团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顾作霖调任中共山东省委委员、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在济南、青岛和胶济铁路沿线的工矿、农村发动群众开展斗争,并重建团的组织。不久被选为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共青团第五届中央委员。1929年4月,任共青团江苏省委书记。1930年8月,调至武汉任中共长江局委员,分管共青团工作。不久又回到上海,任共青团中央组织部长。
   1931年1月进入中央苏区,任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宣传部长,共青团中央局书记。顾作霖以极大的热情和全部的精力投入苏区团的建设,领导创办团报《青年实话》,倡办列宁团校,兼任校长,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干部。为配合红军的反“围剿”战争,保卫苏维埃区域,他领导建立少年先锋队,召开苏区少先队代表大会,使苏区少先队员增加到30余万名,成为工农红军强大的预备力量。他还倡导建立少共国际师,有一万多名少先队员先后应征入伍。
   1933年4月任中共闽赣省委书记。1934年1月,在中共中央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并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鉴于顾作霖身患肺结核病,身体十分虚弱,决定将他留在瑞金,任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兼中央红军野战政治部主任。第五次反“围剿”广昌保卫战期间,受命去前线协助朱德总司令工作,经常夜以继日地操劳,咳血不止,广昌失守后,野战司令部在头陂召开军团以上负责人会,会议刚结束,他因劳累过度,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逝世,年仅26岁。中共临时中央、共青团中央和红军总政治部为他举行隆重的追悼仪式,称他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中国青年运动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活动家”。
   陈阿金 陈阿金(1898-1934),原名陈健金,江苏省阜宁县新沟乡小徐村人。红3军团第5师政委,在广昌万年亭战斗中牺牲。
   1905年全家逃荒到上海。1909年入同兴纱厂做童工。1925年“五·卅”惨案后,参与领导该厂的罢工,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参与领导过两次纱厂罢工和上海三次武装起义,曾两度入狱。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党组织布置他转入地下活动,他以卖藕粉、修钟表作掩护,继续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同年夏被选派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军事。
   1930年7月毕业回国,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首府瑞金,被任命为中央红军学校军事教员、连指导员、机炮大队政委等职。他创立“切合实用,少讲多做,少课堂,多野外”的教学原则,为红军培养6000多名连以上军政干部。1932年底,调红3军团第1师任团政委,后任第1师政委。1933年6月,任红3军团第6师政委。
   1934年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兼红3军团第5师政委。在参加第五次反“围剿”广昌保卫战之后,第5师奉命在驿前以北高虎脑、黄土寨、万年亭一带布防,抗御国民党军队第3、第10纵队。他与师长李天祐带着红13团团长黄镇、政委苏振华随同军团长彭德怀到高虎脑阵地察看。他清醒地看到,红5师正处于正面防守阵地,是军团防御战斗的关键,面临的将是罕见的恶仗、硬仗。他层层召开政工人员、党员干部和军人会议,进行战前动员。并亲临前线,精心勘察地形,指导构筑工事、布置兵力。
   8月5日凌晨,国民党军汤恩伯、樊崧甫纵队在飞机、大炮反复轰炸、炮击的掩护下,步兵以“羊群战术”,轮番进行集团冲锋。陈阿金、李天佑亲临前线指挥,打退国民党军持续3天的无数次猖狂进攻,击毙国民党军团长2名,是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对蒋介石主力部队一次最沉重打击。8月14日,国民党军集中7个师、数十门大炮与十余架飞机向红军阵地猛攻。陈阿金率部与6倍于己的敌军浴血奋战,打退国民党军一次次攻击,毙敌1000余名。战斗间隙,陈阿金、李天佑到前沿阵地观察敌情时,国民党军飞机投下的炸弹落在身旁,李天祐被炸伤手,陈阿金和警卫员倒在血泊中。牺牲时年仅36岁。
   彭祖寿 彭祖寿(1871-1936),字琢云,号觉云,别号巴山铁汉,崇仁县巴山镇人。清宣统元年(1910)授文林郎,分发湖北省候用知县,未履任。
   民国元年(1912),任崇仁县教育会会长兼振坤女子学校校长。3年,考入江西省澄清吏治研究所,奉派为26个县吏治调查员。到进贤县密查私访时,当场查获县知事吸食鸦片。该知事贿送银圆400元,祈求包涵,彭祖寿当即拒绝,并赋诗一首:“多谢明公一片心,交友何必赠黄金;应知我是贞操者,决不食利染泥尘。”随即焚毁烟具烟料,并上报查办。4年春,考取候用县知事,在武昌候缺时,奉湖北省督临时委派,到夏口厅(今武汉市)监焚英商价值银圆200余万元的鸦片烟2100余箱。英商企图以银圆4万元贿通夏口厅长,以假换真,但被彭祖寿严词拒绝,并当众焚毁。
   他为人爽直刚毅,勤奋好学,工诗善文,尤对古典文学较有研究。他喜爱梅花,曾作对联曰:“百炼此身成铁汉,一生知己是梅花。”“布衣常自足,多金复何为。”晚年致力于国学研究,并联络崇仁县爱好国学之士,于12年(1923)创办国学研究社,自任社长,共同研究国学经史,潜心写作。著有《读史随笔》、《鄂中宦游录》《觉芸轩笺》等遗稿,惜被毁。
   戴用章 戴用章(1910-1937),字文人,崇仁县唐剩村(今河上镇)人。出生于农家。民国15年(1926)毕业于丰城县明德小学,后考入江西省立南昌第一中学。20年,日本侵略者侵犯中国东北三省,他毅然投笔从戎。
   民国22年(1933)9月,中国空军航空学校招生,他即报名投考,并由校方保荐入南京陆军步兵团。受训期满后,分派到航校洛阳分校,后转到杭州笕桥航校接受军事及航空技术训练。毕业后任中国空军第3大队第5中队队长。
   民国26年(1937)“七七”事变后,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他毅然告别父母和新婚妻子,参加抗日战争。在3次空中激战中,他凭着勇敢精神和过硬的空中作战技术,在江苏省境内上空,击落日机两架击伤三架,荣立战功。同年9月30日,在河南境内一次空战中,不幸被敌机击中,血洒长天。遗体葬于河南省周家口。
   周建屏 周建屏(1892-1938),原名宗尧,字兴唐、兴堂,曾用名子炎,金溪县双塘镇左源村人。
   其父周义忠清末时在云南省宣威县做一小官,周宗尧就出生在宣威县倘塘村。1909年,宗尧更名周建屏加入滇军。在云南参加辛亥革命和护国倒袁起义,历任滇军班、排、连、营长和上尉参谋等职。1923年9月返原籍金溪县左源村闲居。1925年,到赣州杨如轩师任营长、少校参谋。次年7月,北伐军进入湖南,他离开赣州,投奔以滇军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军第3军。11月,随军攻克南昌。
   1926年底,朱德受党组织委派到南昌,任南昌市公安局长和第3军军官教导团团长。周建屏早年在滇军时,曾在朱德部下任过职,思想上受到朱德影响。朱德一到南昌,周建屏立即拜见朱德。在朱德培养教导下,1927年春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从第3军第9师27团2营(任营长)调入军官教育团,协助开展党的工作。
   1927年8月1日,周建屏随军官教育团参加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在潮汕地区遭强敌围攻,部队被打散,他躲避在汕头一寺庙中,伺机寻找部队和党组织。是年冬天,潜回南昌,辗转到上海找到党中央,分配到上海、青岛等地工作。
   1929年下半年,周建屏受党组织派遣,改名为周子炎到赣东北弋(阳)横(峰)苏区工作。途经都昌时,与中共都昌县委一起领导汪家墩武装起义,创建赣东北红军游击第一大队。9月进入信江苏区,10月当选信江苏维埃政府执委,兼任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团长。以后该团扩编为独立师、红10军,他任师长、军长,与方志敏等指挥部队转战于闽、浙、皖、赣边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扩大革命根据地,壮大红军队伍。后红10军改编为红11军,他仍任军长。
   1933年1月,率部与中央红军一方面军第3军团在贵溪上清宫会师,红军总司令朱德、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红3军团军团长彭德怀与其相见。后又在资溪石峡见到红军总政委周恩来,并接受指示,率部迷惑调动敌人,掩护中央红军主力转移,为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创造有利战机。3月,当选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5月,闽赣省革命委员会在黎川湖坊成立,他当选为执行委员。6月,调红军大学高级班学习。10月任红军第19师师长,后任独立第24师师长,率部参加第五次反“围剿”战斗。1934年2月,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红军主力长征后,他率独立第24师在粤赣边境开展艰苦卓绝的游击战。1935年1月,在一次战斗中负重伤,3月任粤赣边区军政委员会副主席,6月因伤病加重被护送到上海治疗。1936年底伤愈后到达延安,先后担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二科科长、陕北武装部部长。1937年8月,出席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后任八路军115师343旅副旅长,率部在平型关右侧担任主攻任务,重创日军坂垣师团。11月奉命和刘道生率部开辟根据地,任晋察冀军区4分区司令员。他们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武装,改造乡村政权,收编地方武装“联庄会”,几个月时间发展相当于3个团的区队,粉碎敌人数次“扫荡”和“蚕食”。在温塘战斗中,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歼灭日、伪军1000多人,使4分区成为晋察冀边区模范抗日根据地。
   1938年6月13日,因脊髓炎病恶化医治无效,在河北平山县小觉镇逝世。几千军民召开隆重追悼会,并经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批准,以小觉镇为中心设立“建屏县”(1958年撤销并入今石家庄市平山县)以示纪念。
   张光辉 张光辉(1878-1938),广昌县尖峰乡南坑人。幼时读过几年私塾,20岁时经人介绍到白水镇(今赤水)刘万丰苎麻行当学徒,后留店帮工。他遇事精明谨慎,常被派往外地处理重大商务,深得店主信任。
   民国6年(1917),店主将万丰苎麻行转让给他。他与长兄、四弟共同经营。在管理上,店内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店员工资比同业人员高三四成,并允许店员将余薪入股,店内附带小额买卖,年终另给红利。店员齐心尽力,在业务交往中,热诚待客,卖主存货,尽量提供方便。批发货物实行广码秤,每百市斤可升溢10余斤,商贩有利可图,争相向其进货。他注意商业动态,与省内外客商有广泛联系。有一次,得知广州、福州两口岸苎麻短缺,即派四弟长驻湖北苎麻产区,用预付定金收青苗的形式,控制苎麻货源,然后将40万斤苎麻运往销地,获利20余万元。
   其后经营规模愈来愈大,除在白水镇独资经营恒丰南货店、裕丰布店、英记苎麻行、豫孚煤油公司外,并与人合营元祥国药栈,拥有店员100余人。在南城、樟树、南丰、抚州、南昌、闽西诸县及广州、上海、汉口均设有行、栈、店、商号,经营布匹、南货、煤油批发业务。赣州、闽西诸县布匹、南货、煤油、中药材等业务,皆依赖其商号,数年间家产已达百万元银洋,一跃成为赣闽边境七县商业巨子,被人称为“张百万”。
   他成巨富后,生活俭朴如常。他对人说:“今虽富,但不敢奢侈过度而放弃先业;也不能因财产难得而刻薄吝啬,利己损人”。他待人以诚,县内商贩仅凭信用即可供货,售完货后付款,不予计息,确无法偿还货款者,亦不加责索。
   民国20年(1937),汉口、广州相继被日军侵占,他在两处设商号之资材丧失殆尽。樟树镇栈房40多万银元又被代理人卷逃。其他各商号代理人亦乘战乱浑水摸鱼,中饱私囊。从此家道中落,一蹶不振,于第二年病逝于家。
   周浑元 周浑元(1895-1938),号乾初,金溪县秀谷镇周家巷人。早年毕业于河北保定陆军军官讲武堂。曾任国民党陆军营长、团长、旅长,民国2Q年(1931)后,历任代理师长,5师师长,中将军长兼师长。
   周浑元在任师长、军长期间,率部参加对中央苏区第三至第五次“围剿”。在红军长征途中和红军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他均率其部参加围追堵截。其部是蒋介石嫡系部队,也是镇压工农红军的主力部队之一。
   民国26年(1937),周浑元兼任重庆警备司令部司令。此时,他在抗日问题上与蒋介石有所分歧。27年1月,在重庆突患高血压病亡。蒋介石为安抚人心,特追认周为陆军上将,将其遗体运回金溪安葬,并为其墓题字。
   周浑元父亲周作孚,于民国21年(1932)被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启用为金溪县县长。后调临川县县长,并被提为第七行政督察区行政长官。行政督察区改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任专员兼临川县县长(22年4月后不兼县长职)。22年曾赴日本考察农业,回国后在临川鹏溪创建农业实验区,并改建临川、金溪两县城镇街道,修筑公路,在临川城西一带修筑围堤,保护和发展农业,此时名声尚好。后在实验区用人不当,委员互相推诿,干事扯皮乱来,实验区名声大坏。有人给周作孚赠送对联:“大委员,小委员,大委员委小委员,委员委委员;男干事,女干事,男干事干女干事,干事干干事。”此外,他还支持朱一民围攻红军和游击队,惨杀红军战士、革命干部和家属。周浑元死后不久,周作孚亦病死。
   肖金标 肖金标(1862-1939),崇仁县南岸乡(今六家桥乡)人。年幼丧父随母乞讨为生,后随舅父学弹棉絮,流落至浙江省兰溪县,被迫与当地富翁为嗣。9岁时在养父家遇峨眉山道人罗定山到此化缘,养父母不在,他以礼相待,并留寓供斋饭。道人见他年小,心性纯朴,待其养父母至,要收他为徒。养父母应允,让道人居家授以武术和伤科、中医内外科、妇儿各科医技,历时13年。肖金标在严师督饬下,勤学苦练,得其武术、医技真传。
   25岁后,养父母相继亡故,他返回原籍,定居南岸乡七分村,以行医为业。他诊断确切,药到病除,尤擅长伤科,对新旧内外损伤或骨碎、骨折,只要察看患者眼睛,即洞悉无遗,处方配药,服后神效。东乡县延桥有一青年,被火车撞碎下肢肘骨约5寸长,到别处求医要截肢,3天后到肖金标处求治,时碎骨已坏死。肖金标当即拆剔碎骨,消毒理皮,用药末包扎,并给内服中药,2月后痊愈,下肢活动如常,由此被誉为“肖拆骨”。
   他还到福建光泽、邵武、三明,浙江金华、兰溪和江西弋阳、贵溪、余干、东乡、南城、临川等地行医授徒,治愈众人,颇有名声。肖金标恪守师傅教导,以救死扶伤,解除患者痛苦为要旨,无论贫富贵贱,有求必应,贫贱者所给报酬多寡不拘。
   民国20年(1931),以古稀高龄参加地区运动会,表演国术,获上镌“国术纯精”银瓶一对。28年病逝于临川,由其徒弟李老八护柩至原籍安葬,享年78岁。
   鲁之翰 鲁之翰(1911-1941),字慧民,黎川中田乡人。幼年时随父鲁培元在外旅居,于江苏省立南京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就读,为世界著名提琴大师、意大利提琴家法利国的人选弟子。由于其勤奋与天赋出众,受到师友器重。肄业后即从事音乐创作和提琴演奏、教学活动,曾任上海管弦大乐团第一提琴师及新华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沦陷,他随双亲离沪返家乡中田暂住,趁机会进行农民音乐活动的调查研究。不久只身离乡前往重庆,以期实现利用音乐鼓舞人民抗日情绪的愿望。民国27年(1938),他与重庆音乐界同仁刘雪丁、唐学咏、贺绿汀等发起组织“中华民国音乐界抗敌协会”,他作为13名筹备委员之一,亲手起草协会成立宣言,被选为该会常务理事及编辑负责人。当时他本打算应邀赴延安鲁迅文艺学校任教,但因患心脏病不便远行而作罢。为利用音乐进行抗日宣传,他应聘担任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首席提琴师。在此期间,他经常组织抗敌音乐演奏会、歌咏会,并创作出许多歌词、歌曲和音乐理论文章,为推动抗战音乐和民众歌咏活动的发展,激发各阶层人士抗日救亡的爱国热情,作出了积极贡献。
   抗战时期生活贫困,工作繁重,以致积劳成疾,经朋友再三劝催,他才赴成都、遵义等地休养,但仍然坚持带病进行各种音乐活动,终因心脏病发,于1941年2月在遵义逝世,年仅30岁。逝世后,遵义各界为他举行隆重的追悼会,专门印发其遗作《反攻胜利进行曲》等歌曲;重庆《国民公报》特辟“悼念鲁之翰先生”专栏,刊登了专著《论改编提琴曲》,以示纪念。
   欧阳格 欧阳格(1895-1941),宜黄县城南门人,欧阳竟无之子。14岁时考入江南水师学堂。辛亥革命爆发后,转入烟台海军学校、吴淞海军学校学习,民国5年(1916)毕业进入海军部队。
   民国6年(1917)7月,为反对北洋军阀,维护《临时约法》,孙中山领导南方护法运动,欧阳格随海军总长程壁光所率第一舰队南下参加护法。然而护法军政府内部矛盾,海军总长程壁光被杀,舰队司令林葆怿等闽籍官兵排挤非闽籍官兵,欲图回归北洋军阀政府。欧阳格及时将舰队动向报告孙中山。11年4月26日夜,孙中山下密令突袭闽籍官兵,欧阳格与敢死队员冲上各舰,夺回闽籍官兵所控战舰。欧阳格由此出任飞鹰炮舰舰长,后调豫章驱逐舰舰长。
   民国11年(1922)6月,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孙中山被迫登上欧阳琳部永丰舰。危急关头,临时总指挥温树德与部分海军将领亦通电要求孙中山下野。孙中山决定率余下军舰冲过敌人炮台封锁,驶进白鹅潭。欧阳格所率豫章舰担任先锋,永丰舰居中,楚豫舰殿后,其余军舰跟进。欧阳格“首告奋勇,攻击最为得力”。7月16日,孙中山任命欧阳格为海军临时总指挥,兼豫章舰舰长。
   民国13年(1924),欧阳格跟随孙中山再次到广州,此时,海军局局长和中山舰(原永丰舰)舰长职务由其堂兄欧阳琳担任。15年,他以海军局所属江固、金马两舰参与走私受贿案件相威胁,迫使欧阳琳离职避走,共产党人李之龙接任欧阳琳两职位。李之龙对海军进行整顿,将中山舰上欧阳格支持者解职。欧阳格与李之龙结下怨仇。
   蒋介石为了打击共产党,密谋制造中山舰事件,欧阳格侄子欧阳钟传蒋介石命令调中山舰、宝壁舰开赴黄埔,李之龙到达黄埔却被诬“共产党阴谋暴乱”遭逮捕关押。欧阳格即被任命为海军临时总指挥、代理中山舰舰长。为平息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人对中山舰事件不满,蒋介石掩息事变真相,于4月14日免去欧阳格海军军官学校副校长、撤销其代理中山舰舰长职务,押送虎门监禁。
   北伐战争开始后,蒋介石重新起用欧阳格,任其为海军局代局长。民国19年(1930),蒋介石出资派其到英国海军参谋学院考察学习。
   民国20年(1931)10月,欧阳格取道西伯利亚进入中国东北,跟随马占山,直到马占山兵败离开东北。欧阳格先找到海军部长陈绍宽,陈绍宽对他不予理睬。又找蒋介石,并建议创办一所电雷学校,在此基础上筹建快艇部队。蒋介石即任命他为电雷学校校长,并将江阴电雷大队划归该校。25年,学校拥有德、英制快艇编成的4个中队,蒋介石亲任校长,欧阳格任教育长,晋升海军中将衔。
   全面抗战爆发,电雷学校改为江阴江防司令部,欧阳格任司令。民国26年(1937)8月16日,欧阳格令“史102”艇从上海新龙华出发偷袭日本“出云”号,发射两枚鱼雷,剧烈的爆炸声震惊日本舰队将领,但“史102”艇油箱亦被击中,艇员逃逸。9月下旬的江阴会战和次年2月马当会战,欧阳格率领艇队奋力作战,终因寡不敌众全线溃败。3月,蒋介石下令将欧阳格撤职扣押,撤销电雷学校。后获自由,先前往香港,又回重庆,无所事事。
   民国30年(1941)8月2日,欧阳格不明原因,被押上刑场执行枪决,年仅46岁。
   符竹庭 符竹庭(1912-1943),原名符接宗仔,广昌县头陂镇曹家边村人。
   1927年8月16日,“八一”南昌起义军途经广昌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地方游击队。1928年参加红军,在江西红军独立2团任政治交通员,同时转为中共党员。
   1929年后,历任独立2团大队党代表,红3军第一纵队大队政委,红3军第7师特务团政委,红7师21团、19团政委。1933年6月,红军缩编后任红1军团第1师第1团政委。率部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五次反“围剿”,在雪山东、猫嘴峰、鸡公山、山岬嶂等阵地,顽强战斗,打退数倍于己的敌人,被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授予“顽强守备团”的光荣称号,他个人荣获二等红星奖章,受到朱德接见。
   1934年秋,符竹庭出任红1军团第2师政治部主任,随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后,担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巡视团主任。1936年6月,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一期高干科学习,结业后调任红4军政治部主任。“七七”事变后调任八路军115师686团政治处主任,参加平型关战斗。
   1938年10月,任八路军115师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与肖华(司令员兼政委)一道率部挺进敌后,开辟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建立津南、鲁北两个民主专员公署和15个县民主政权,武装力量发展到2万余人。1939年年底调任鲁西军区政治部主任兼115师343旅政治部主任。1940年冬任115师教导2旅政委兼中共鲁南区委书记。1941年春率部东进滨海地区,与旅长曾国华一道,发起青口战役,激战3日,拔除日伪据点10余处,毙伤、俘虏日伪军800余人,打通从海上与华中、胶东的交通线。
   1943年1月,教导2旅接受攻打日军鲁南主要兵站基地郯城的任务。他率旅主力负责攻城,经过周密的战前准备和英勇顽强的战斗,攻克郯城,毙伤日伪军千余人,缴获大批粮食、布匹、武器,摧毁日寇兵站基地,有力地配合冀鲁边、青河区反“扫荡”斗争。这次战斗是运用“翻边”战术(即敌人打到我这边,我翻过去打到敌人那边)的范例。3月,中共滨海区党委和滨海军区成立,他任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11月,为配合根据地反“扫荡”斗争,他和司令员陈士榘亲率突击队员攻克滨海区南面日伪军“蚕食”该区的前哨阵地赣榆城,歼灭、俘获伪军2000余人。11月29日晨,日伪军纠合新浦、青口之兵600余人,偷袭滨海军区机关驻地——赣榆县西北黑林乡马旦头村。符竹庭在率部反击时,不幸身负重伤,经抢救无效牺牲,年仅31岁。罗荣桓评价他是“军事上政治上都比较强,很有能力的优秀干部”。
   1944年冬,赣榆县人民为纪念他,将该县改名为“竹庭县”,并创作一首《纪念符竹庭》民歌,赞誉他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1983年11月,赣榆、广昌两县人民隆重举行纪念符竹庭牺牲40周年大会。其生前战友,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参谋长杨得志曾赋诗悼念:“赣南闽西初相识,长征路上风雨同;君赴敌后驱日寇,血洒赣榆留英名”。
   欧阳竟无 欧阳竟无(1871-1943),名渐,字镜湖,后因撰《竟无内外学》名世,遂改名竟无。宜黄县城南门人。佛学教育家、唯识宗代表人物,人称“宜黄大师”。
   清光绪十六年(1890)进南昌经训书院,跟随从叔欧阳昱学习程朱理学,博涉经史,兼修天文数学。后又潜心研习陆王之学。受桂伯华影响开始信佛。光绪三十年(1904),赴朝考回乡途中,在南京拜访居士杨文会(仁山),听其阐弘佛法,益加坚定学佛信念。不久在宜黄创办诚志学堂,授以陆王之学和科学技艺等实用科目。三十二年任广昌教谕。一年后,去南京从杨文会学佛学。后遵杨文会嘱赴日本学习密宗佛法数月,回国后任两广优级师范教师,因病辞职。宣统二年(1910),再赴南京,从杨文会学唯识宗。杨文会去世后,承其遗志经营金陵刻经处,并附设佛学研究部。
   民国元年(1912),他与李证刚等发起成立中国佛教会,保护经坊,主张政教分离未成,返宜黄专治梵经。3年,返南京刻经处,编辑、刊行佛学经疏,并在佛学研究部开讲佛学,吸引大批潜心佛学的弟子与佛学研究者,章炳麟、梁启超、胡汉民、陈独秀等均与其切磋问学。7年,刻成《瑜伽师地论》后50卷,并为之写序;分唯识、法相为二宗,阐明“约观心门建立唯识义,约教相门建立法相义”宗义纲要。11年创立中国内学院,主讲《唯识抉择谈》,又在内学院开研究部试学班及法相大学特科。14年,他和学院中40多名生徒开始编辑和刊印唐代以来译自梵文的佛经20余种100多卷。20年,创办《内院年刊》和《内院杂志》,讨论和宣传唯识论。是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在沈阳挑起“九一八”事变,欧阳竟无焦虑不安,数发救亡文章。21年1月,他探访从前学生、时任国民党政府交通部长陈铭枢,要求对日实行武装抵抗。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率院众携经版至四川江津,建立中国内学院蜀院,仍主持该院讲学刻经,直到32年2月去世为止,享年73岁。
   他一生刻佛典达2000卷。对法相学有较深研究。他说:“法相、法性是一种学”“唯识、法相是两种学”,提出“佛教既非宗教亦非哲学”观点,认为佛教是包罗人生各门原理的独特体系。其著作有《竟无内外学》26种30余卷。今其故居存有“六一世家”及其亲笔所题“华严世界”匾额。
   欧阳琳 欧阳琳(1886-1943),字沧生,宜黄县城南门人。清光绪三十年(12Q4),随叔父欧阳沂赴日本留学。三十二年考入日本商船学校,加入同盟会。后又入日本海军炮术、鱼雷等校学习。宣统三年(1911),回国参加武昌起义,随李烈钧回江西。旋至南京谒见孙中山,获准赴英国皇家海军、空军学习。
   在英国研究雾中飞行技术时,他在大雾中进行超低空飞行,不幸撞到电线杆,飞机坠地,人竟未死。英国人被其勇敢精神所感染,以为他是日本人,连呼“日本万岁!”欧阳琳从机舱爬出,大声说:“我是中国人!”并大声呼喊“中国万岁!”更令英国人敬佩。
   民国4年(1915)赴法国空军学习。不久,李烈钧发动护法战争,急召欧阳琳回国。5年,任广东飞行大队长、大元帅府参谋总长李烈钧高级副官。9年,赴法完成空军学业。回国后续任高级副官。11年,奉孙中山之命改组驻粤海军,任同安舰舰长;其堂弟欧阳格任豫章舰舰长。陈炯明在广州发动武装叛乱,欧阳琳等率舰与陈部苦斗两个多月,在饷、械均绝情况下离开广州。是年冬,孙中山在滇军支援下回到广州。欧阳琳为永丰舰长,开赴汕头组织海军司令部,并奉命率舰赴厦门协同讨伐陈炯明。福建舰队应海瑞派人游说欧阳琳归附,遭欧阳琳严词拒绝,互击终日,欧阳琳脱险后回珠江。孙中山亲登永丰舰,嘉奖其为“不怕死的军人”。
   13年(1924)秋,永丰等舰配合黄埔军校学生军镇压广州商团叛乱。孙中山令欧阳琳组织海军警备司令部,任司令。孙中山逝世后,永丰舰命名为中山舰。14年,驻广州滇军杨希闵、桂军刘震阴谋叛乱,派人游说欧阳琳,亦遭拒绝。欧阳琳将此事密告代元帅胡汉民,并协助胡汉民将叛乱镇压。大元师府改为国民政府,欧阳琳任参谋厅长、海军局长。15年春,借医脚疾辞职到上海养病。后蒋介石多次任他官职,却一直未参与蒋介石的军政事务。
   抗日战争爆发,上海军民于民国26年(1937)8月13日奋起抵抗日军侵略。欧阳琳时居上海,日本浪人及日本海军中旧时同学,常去怂恿、利诱、威胁他出任伪职。欧阳琳不为所动,并乔装返赣,旅居泰和、遂川等地。终因脚疾医治无效,逝于泰和,年58岁。
   傅大庆 傅大庆(1900-1944),临川上顿渡人。父亲早逝,母亲李冰,小学教师,抗战时被日军杀害。“五四”运动时,与傅烈等人积极参加爱国运动,秘密阅读乡人章涤昌从北京寄来的《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
   1920年经陈独秀介绍到武昌,找到陈潭秋、包惠僧,不久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与刘少奇、肖劲光等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并转为中共党员。1924年1月列宁逝世时,他在红场参加向无产阶革命导师遗体告别仪式。同年夏,奉调回国,担任苏联代表团团长鲍罗廷和军事顾问加伦将军的翻译,1925年两次随国民革命军东征,讨伐广东军阀陈炯明。1926年参加北伐,随鲍罗廷到武昌,与汪精卫、陈独秀接触频繁,不遗余力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八一”南昌起义后,受党组织派遣回临川,对农民建国军首领孙牛仔、邓克中等人进行团结教育。后又到广东参加“广州暴动”,失败后转移到香港。1928年,被中共广东区委派往新加坡,担任中共南洋临时委员会常委兼宣传部长。先后在泰国、印度尼西亚、缅甸、菲律宾等国建立中共地委或支部,积极领导海外华人和当地群众开展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1930年5月,根据共产国际东方局指示,马来西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成立,他当选为马共中央常委兼宣传部长,负责组织、宣传工作,大力培养当地干部,发展党团组织,和胡志明一起,把东南亚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他还主编和出版《马来西亚工人》月刊。1931年6月,他以办“洋行”为掩护,负责建立东方局办事处,因叛徒告密,遭英国殖民当局逮捕被引渡回国,先后关押在上海、南京。
   抗日战争爆发后,傅大庆经宋庆龄营救出狱,先后在武汉18集团军办事处、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军事组工作,并利用休息时间将德国军事家克劳维茨名著《战争论》译成中文,送到中央军委,获得好评。1941年元旦,他经叶剑英介绍,由周恩来主婚,与在苏联大使馆武官处工作的杨洁(冯大璋)在重庆曾家岩“周公馆”结婚。同年6月,受党中央派遣与杨洁到北平筹建秘密电台,以加强同第三共产国际联系。1944年7月23日深夜,正当其助手汪青城在架设天线,准备向莫斯科发报时,被埋伏在附近的日本兵破门而入,将汪青城逮捕,随后傅大庆与杨洁亦遭逮捕。后来,怀孕的杨洁由其父“保外分娩”,逃出虎口,傅大庆则从此下落不明。直到1946年1月,叶剑英代表中共参加军调处执行部到北平,派李克农调查此事,才证实傅大庆已在抗战胜利前夕被日本帝国主义残酷杀害。
   新中国成立后,杨洁曾多次拜访叶剑英。叶剑英嘘唏不已地说:“大庆是个好同志,极好的同志!” 李昌明 李昌明(1886-1944),字二辰,南城县新丰街人。先后就读于江西省陆军小学、中学,并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炮兵科毕业。
   民国初年,李昌明任南昌北洋军陆军第1炮兵排、连、营长,江西陆军独立第1师炮兵营长。后任李烈钧都督府参谋。15年(1926)9月,任广东国民政府江西陆军独立第1师改制后的国民革命军第14军军官团教育长。此时,军阀刘宝题仍盘踞赣东,阻挠统一,骚扰地方。第14军任命李昌明为赣东特遣支队司令,率部进剿。李昌明部于该月14日从南丰进入南城境内,在曾潭一带与刘军激战一下午,迫使刘军向抚州溃逃。次日,李昌明率部进驻南城县城,市民拥向街头,热烈欢迎北伐军。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第188师参谋长,随军奔赴抗日前线作战。民国28年(1939)3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训部参事,赴湘、桂等地陆军军官学校分校督察。尔后,任广西军校校务主任、军训部驻桂办事处主任,军阶为中将。33年3月,日军大举南侵,湘桂吃紧,李昌明随桂军政部门向贵州撤退,途中遭日机轰炸,所乘列车被毁,交通中断,李昌明滞留于独山上司乡文武宫,不久冻馁病故。
   李昌明注重研究军事,著有《最新化学战》《孙子诂》《三略诂》《兵器学》《抗倭回忆录》等。还爱好收藏字画、图书,工于书法,尤擅大楷,曾为南宁不少商号书写招牌,字体端庄古朴。
   他还热心于教育事业,奖掖后进。曾在南宁江西旅邕同乡会创办的豫章小学任校董事,对该校时予资助。节假日常有学生、同事登门求教,他都热情接待、细谈,乐此不疲。
   黄禄祥 黄禄祥(1879-1946),字齐生,号青石,又号石公,临川人,后移居贵州安顺。早年从商,利用工余时间阅读《四书》《五经》、文学作品和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读物,鼓励职工自学成才。
   清光绪三十年(1904),其兄在贵州开办达德学校,他毅然辞去“群明社”总经理职务,到该校主持校务,从此开始教育事业。在学校实行男女师生同校,倡导“天足”运动,打破歧视妇女现象。
   辛亥革命时,亲率学生积极参加贵阳反清活动,受到当局通缉,流亡四川。中华民国成立后,积极倡办勤工局、农事试验场、商品陈列所和妇女习艺所,致力发展地方实业。民国4年(1915),发动贵州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贵州当局多次委以重任,都被他拒绝,宁愿淡泊自守,继续回达德学校办学。为让学生获得新知识,他于民国6年、8年亲率学生赴日本、法国勤工俭学,积极支持学生参加革命活动。回国后任贵州省视学。
   民国15年(1926),任遵义中学校长。因拥护民主革命、反对军阀势力,谴责反动当局迫害进步学生,被以“共党”嫌疑通缉而逃亡上海。18年,赴南京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学校任教,后经黄炎培介绍,到江苏昆山、山东邹平、河北定县等地开展乡村教育,并在中华职业教育社和广西基础教育研究所任职。20年,他不避艰险,尽力参与营救被捕入狱的共产党人王若飞(其外甥),深获进步人士好评。
   抗日战争期间,参加沈钧儒发起组织的救国会,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曾赴延安考察,对坚持抗战的中国共产党极为赞扬,受到毛泽东接待。后在四川、云南等省从事民众教育事业,先后担任云南开蒙垦殖局董事、四川歇马场乡村建设学院文史教授,并多次回达德学校任教。
   抗战胜利后,他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革命主张,反对蒋介石内战政策和独裁统治。民国35年(1946)4月8日,他与叶挺、王若飞、秦邦宪等从重庆乘机飞往延安,途经山西黑茶山时因飞机失事,不幸罹难。他从事教育事业40余年,受到人民群众的赞扬,是中国近代教育家和著名爱国人士。
   艾怀瑜 艾怀瑜(1898-1946),临川太阳镇人。自幼勤奋好学,以第一名成绩考入江西甲种工业学校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历任九江庐山汽车公司、浙江省道局、南昌市政府、江西公路处技士、工程师、测量队长、车务主任、科长等职。
   民国17年(1928),他负责设计南昌至莲塘公路中的朱姑桥,是江西最早省营公路干线钢筋混凝土桥梁。20年,受临川县委托,第一个提出利用古代石桥“文昌桥”改造成行驶汽车的现代公路桥。竣工后,一改南昌至南城公路因抚河阻隔分段行车的局面,实现全线贯通。21年至25年,建立并主持江西公路处南昌市公共汽车管理所,首先开通市内公共汽车。后调任安徽、贵州、江苏省建设厅科长、主任秘书,江苏省江南行署建设组组长和苏南水陆联运处处长。
   民国30年(1941)调回江西,任省粮政局粮食管理局、田赋粮食管理处副局长、副处长。34年9月,调任抗战胜利后南昌市第一任市长。抗战期间,沦陷7年的南昌遭到严重破坏,战后重建任务十分艰巨,省、市机关和工商企业陆续从外地迁回,避难外出的市民大批返回,市内人口激增,吃、穿、住、行等方面问题成堆。他权衡轻重缓急,一手抓电,增加电力供应,恢复生产;一手抓粮,建立南昌市粮食调节处,在外县设立转运站,不断调进大米,平价供应市场。他立足于恢复,着眼于重建,从有限的财政中拨出专款,维修下水道,清除污泥臭水,抓好环卫工作;拓宽象山路中段、北段街道,建立与洗马池相辅相成的商业中心。
   他从政20多年,“身后萧条,衣衿棺木及一切丧葬费用,均系生前亲友所助”。这在当时,确属凤毛麟角,难能可贵。
   吴宗慈 吴宗慈(1879-1951),字蔼林,号哀灵子,南丰人。历史学、方志学家。
   吴宗慈祖父官至内阁侍读学士,父亲吴金辂任军章京。吴宗慈3岁时丧父,家境急转直下,靠其父生前友好接济和典当家什度日,7岁时由表兄谭承祖携其全家至韶州知府任上供养,8岁开始读书,10岁时随其母返回家乡,在另一表兄弟处学诸子百家。光绪二十三年(1897)19岁时参加乡试名列第一。因家道中落,曾两次代他人参加乡试,皆中,得谢礼以济家中窘困。三十一年冬,毕业于广东饶平师范学堂。宣统二年(1910),赴北京参加殿试,名列文科第二。他一向关心时局,留意新学,反对清朝统治,先后在蔡元培、章太炎主办的《警钟日报》和与友人萧铁姗、沈友士等创办的《晓钟日报》及于右任所办《民呼报》撰文鼓吹革命。三年,武昌起义爆发时,任《自治日报》主笔,率先登载武昌起义与九江响应独立的文件布告,自撰社论《满城风雨近重阳》,以犀利文锋,深邃剖析,呼出“满清政府从此长辞矣”而震惊报坛。同时,积极参与筹划江西独立事宜,主持南昌地区各界联席会议,对南昌光复有一定贡献。
   民国元年(1912),作为江西代表之一赴南京拜谒孙中山,汇报江西光复情况。回省后,任省民社副支部长。2年,当选为临时参议会议员、国会众议院议员兼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主编《醒华报》。此后,出任四川将军署秘书长、巡按署秘书、政务厅厅长代理四川巡按使职务。6年,赴广州参加非常国会,受孙中山之命任川滇劳军使,前往调停川、滇两军。8年,出任国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理事兼书记长。随后,任军政府列席政治会议秘书兼交通部主任秘书,参谋部秘书长。13年,寓居北京,专心编辑、出版《中华民国宪法史》。
   14年(1925),吴宗慈决心“不与闻政治事”,转向投身实业。先后充任浙江长兴煤矿、湖北鄂城铁矿、江西乐平锰矿董事会常务理事。后因时局动荡,外商背信弃约,3个企业先后倒闭。19年秋,吴宗慈到庐山。经过认真调查、亲身履勘、广泛咨访、查阅典籍档案资料,并邀请著名科学家胡先骕、李四光一起,历时4年完成《庐山志》稿并付印。在《庐山志》中设有7纲12卷30目。其中“山政”一纲,汇记庐山纵横史迹,叙述山上各租借地诸交涉案,以及行政机构、教育、礼俗、方言等与政治相关内容。此设置在中国山志纂修史上实属首例。同时,参与校订《清史稿》。
   25年(1936)秋,吴宗慈应聘为中山大学研究院与文学院教授,专门讲授《清史》《中国民族同化史》《方志学》等课程。28年,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中国通史》《中国文化史》《清史》《七十年来中日交涉史》等课程。
   29年(1940)12月,应约为重修江西通志筹备委员会主任。30年任《江西通志》馆馆长兼总纂。33年底,江西通志馆改为江西省文献委员会,任主任委员,直到38年2月。主持《江西通志》纂修10年,他克服因时局变迁所遇行政、人事、馆址、经济诸多困难,一如既往搜集、整理资料,制订出编纂方案、大纲、体例。他重视旧志材料和最新科学技术及其成果的运用。聘用各学科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编成多种地方志专稿,铅印或油印成《江西明、清两代之民族问题》《江西新人物志稿》《江西八十三县历代沿革地图集》《辛亥革命光复大事记长篇》等10余种。新编志稿体例新颖门类繁多,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主张“修志以实用为归”“重在实学”。
   解放前夕,为避免江西通志稿件的散失,他将资料运到南丰保存。新中国成立后将全部档案、图籍、资料和志稿运回交给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收藏。1950年1月,受聘为江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1951年11月,吴宗慈因患血管硬化症医治无效去世。
   著有《护法纪程》《庐山金石汇考》《庐山金石存真》《庐山历代诗广存》《劫余诗存》《江西全省方志考略》《论今日之方志学》等10余部和多种年表、考略、汇编、丛论。其总纂《江西通志稿》,于1985年12月由江西省博物馆《江西通志稿》整理组整理后付梓。
   曾皋九 曾皋九(1910-1951),资溪县高阜镇高阜村人。土匪头目。年轻时性暴强横,刚愎自用。民国21年(1932)考入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二分校,毕业后在南昌保安司令部任排长、连长。37年,任资溪县保警大队队副兼中队长,到任后横行乡里,欺压百姓。
   1949年5月8日,资溪县解放。国民党资溪县长徐日泰逃离前任曾皋九为“江西省民众自卫军”第7师第5团代理本部少校团副兼常备第1连连长,“留守资溪,图谋反共复国大业”,与国民党残部军官廖其祥、王象起和金溪匪首向理安等拼凑成“闽赣反共救国靖卫总队”,任总队特务第一大队队长,号称有5个连,并自封为“代县长”。率股匪流窜于资溪和邻县边界山乡,散布谣言,蛊惑人心,拉拢当地反动势力,组成“反共地下军”,勒逼村民缴款交粮、传送情报。对拒交粮款,不送情报者进行杀害。主使匪徒先后活埋茂林乡长于洪雁夫妇、横山乡长雷年生、石峡村长元荣发、贫协组长饶祥阶、珀圩村长魏水生、贫协主任王天苟等20余名革命干部和数十名无辜村民。
   1949年6月22日夜,曾皋九指挥百余名匪徒围攻并烧毁高阜区公所,枪杀区小队战士张日山,并将区长王月亭等5名干部施酷刑后押至孔坑干港炭窑中活埋。
   1950年2月21日(农历正月初五),曾皋九反动气焰嚣张至极,纠合泰宁、光泽、广昌、南城、金溪等地匪首严正、蔡缄三、廖其祥、王象起、向理安等率股匪600余名,以混入资溪县城关区的反革命分子为内应,趁解放军临时离开城区执行护仓任务,守城兵力薄弱之机,切断资溪通往外地的电话线,抢占制高点,突然袭击资溪县城,穷凶极恶地指使匪徒枪杀、活埋革命干部和家属17名,还将县城无辜居民李介昌、邱欲仙以所谓“通共”罪押到石峡活埋。抢去枪支89支、县政府公章1枚、公粮25万千克、人民币现金2000万元(旧币)、银圆86元及公私物品,县藏档案亦被焚掠一空。制造自解放军南下部队进入江西后最为严重的反革命暴乱事件。5月,他又多次窜入资溪乌石、饶桥、高阜一带,疯狂地烧、杀、淫、掠,制造多起血案。
   1951年3月12日,被解放军进剿部队围困数日,狼狈不堪地窜到蔡家岭找饭吃,村民机智地报告剿匪部队,他仓皇逃至白斜山上,被侦察排副班长邹雪梅发现追捕击毙。群众将其尸抬回县城城隍庙示众,并以拳、石、棍击之,以解心头之恨。
   朱一民 朱一民(1895-1951),又名朱琛,金溪县濠湖村(今属对桥镇)人。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毕业,沪江大学肄业,曾在南京教育厅任过秘书。民国9年(1920)在桂林赣军军官团受训结束后,历任国民党赣军排、连、营长,滇军营副及参谋部上尉副官,国民革命军兵站站长、股长、副官,上海卫戍司令部少校副官、科长等军职。19年回金溪后,任金溪县警察局长,警佐,金溪县长,兼“赣东清乡剿匪委员会金溪分会”主任委员及金(溪)、南(城)、资(溪)、贵(溪)、余(江)、东(乡)6县边区“剿匪”副总指挥等职。
   民国21年(1932),任金溪县长兼6县边区“剿匪”副总指挥时,倚仗师长周浑元势力,率领国民党军队围攻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惨杀红军战士、革命干部及其家属、共产党员和无辜群众,计有名可查者就有100余人。31年6月,日本侵略军窜扰金溪时,任县警佐。6月23日,在探知驻县城日军已大部分撤退时,曾率领县保安队及义勇队(群众抗日武装组织)会同国民党政府军第19师之一团与侵占县城的日军作过战,将县城收复。在此期间,又曾指使过部下杀害与活埋由南昌逃到金溪的难民多人,并且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诬为汉奸。34年,复任金溪县长,大肆侵吞国家公粮,垄断全县民众食盐,家有一妻四妾,还诱奸尼姑,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
   解放后,仍顽固不化,将大批枪支子弹埋藏,带其死党逃往上海,企图再次与人民为敌,1951年2月被上海市公安局捕获。同年2月押回金溪正法。
   李彬 李彬(1917-1951),号文质,南丰县傅坊村人。民国27年(1938)参加国民党江西省南昌军官教导团学习,结业后任南丰县自卫大队分队长。31年任四区区长。35年竞选为省参议员。37年任南丰县副县长。南丰解放前夕,任国民党江西省豫章山区绥靖司令部第七总队副总队长兼第19支队队长。
   李彬一贯横行霸道,鱼肉乡里,利用抓丁派夫压榨农民,或关押、或吊打、或无偿为其做工。家有长工10多人,年收稻谷2.5万千克。在南丰至福建路上,他分段设卡,强收来往商人“保护费”。在四区大小圩场,私设捐税名目,大量搜括民财。所得除用于奢侈生活,还修建武器库、养马间、仓库和警卫处。
   为发展其武装势力,他网罗地痞和小股土匪团伙,杀死不服其收买的土匪头目和散兵游勇,抢夺其枪支弹药。势力由四区扩大到二区、五区一带,占据大半个南丰县,进而勾结广昌匪首廖荣昌、宁化匪首伍炳芳、建宁匪首朱天麟、泰宁匪首严震等,既各霸一方,又互为羽翼,明抢暗劫,谋财害命。民国30年(1941),任南丰县自卫大队分队长时,伙同大队长武全夫、中队长廖荣昌率部洗劫南丰县裕民银行及县城各大商号,获银圆万余元。南丰解放前夕,李彬股匪已发展到1000余人枪。
   1949年8月16日,解放军一部在桥背乡徐家边向李彬部发起攻击。李彬部属大部被歼,只剩少数亲信和家属逃向太和、傅坊一带,后流窜福建建宁、泰宁、宁化一带山区。1950年农历正月,李彬率残部窜回太和司前马脚岭,杀害区财粮助理周济世和人民政府通讯员严先友,抢劫过往商旅数百人。同年中秋节前,潜回傅坊,藏身于地形十分隐蔽、人迹罕至的前村紫梅峰香菇厂内。剿匪部队经多方侦察,包围其藏身处,经过10余小时战斗,生擒李彬及其部下。1951年2月20日,李彬在南丰县城公审后被枪毙。
   陈元慎 陈元慎(1882-1952),字云程,号祗堂,临川罗针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入北京高等巡警学堂学习,毕业后调黑龙江,历任知县、呼兰府知府。三十四年六月署巴彦州知州,曾纂有宣统年间《巴彦州志略》,惜佚失,残存内容多为民国《巴彦县志》所收录。
   民国3年(1914)调浙江,任省长公署秘书。次年8月,任嵊县知事兼警察所长。就任时,县商会照例向他赠送银圆数千元作见面礼,他将此巨款转赠给慈善堂,自己不留分文。5年,辞官归里,于家兴办“笃竹书院”,并致力于史学研究。乐善好施,在地方办不少好事,每逢水旱灾害,他总要开仓济贫。19年,拨出14亩良田赠给本村7个孤独户,每户两亩;又捐助稻谷,倡办许渡义渡;他还研究医学,自带中药,为乡民免费治病,受到乡民称赞。
   12年(1923),其师黄维翰《黑水先民传》撰成付印,陈元慎负责校勘,并为之作跋。28年(1939),任临川县志局局长兼总纂,历时8载,修成《临川县志》(稿本),虽未付梓,但收集资料保留至今,仍有参考价值。32年,任临川县临时参议会议长,敢于代表民意抨击时弊,揭露县长陈其昌利用职权,贪污公款等丑行,深为县人推重。34年,正式成立县参议会,连任议长。
   著有《太平天国大事年表》《诗集》《文集》各1本,《德思齐录》4本,《农田水利有益无害辨》《教育英才专责其成辨》等。
   谢佩玉 谢佩玉(1873-1953),字清舫,号石禅居士,南城人。谢映庐之孙,谢甘澍长兄之子,民国时期著名中医。
   谢佩玉6岁入私塾,清光绪十九年(1893)中秀才,二十九年参加会试,名列优员,以榜下即用知县,任江苏府院刺史。宣统元年(1909),弃官归里,随叔父谢甘澍习医,继承家传医学,成为谢氏第五代中医。
   民国2年(1913),谢佩玉到南昌开业行医。6年编著《方论集腋》《药性分类》。21年,在南昌与省内名医姚国美、江公铁等人创办学制为5年的江西国医专修院(今江西中医学院前身),任“内经素问”教授,编有《素问节要集注》。省内不少名中医、教授曾为其门人弟子,被誉为江西中医界“四大金刚一尊佛”中的一尊佛(四大金刚为:江公铁、张佩宜、孙福堂、姚国美)。抗日战争开始后,他迁居于金溪、南城等地,继续行医,并课育子辈,继承中医家传。同时,将《内经》《伤寒》两书中的精华摘录编成《内经省览》及《伤寒摘要》,由其子谢庄泉(南城名医)收藏。
   谢佩玉临症善于博采众家之长,不墨守成规,常常涉猎西医书籍,并吸收其精华、融会贯通为己用。曾言:“西医解剖之实验,分科科专长,循学术无国界之先例,研习其理而有吾医学臻完善严正,则诸君所成就必有以杰出其群,宣国粹之光华”。他医德高尚,对贫困者抱济世救危之心,施诊赠药。他还擅长书法。1953年11月无疾寿终,享年80岁,葬金溪县浒湾镇晶岭羊子山。其子谢庄泉、谢希哲及侄谢厚祖(谢甘澍孙)均在南城行医,另二子谢庸耕、谢六韬在金溪行医。
   罗祖培 罗祖培(1903-1954),又名闰仂,宜黄县棠阴镇人。祖辈以织夏布为业,他继承祖传手艺,凭一把棕刷和一把梭子蜚声棠阴织布行业,是宜黄夏布名匠。
   棠阴镇夏布生产有数百年历史。罗祖培总结前人经验,创出自己独特工艺。织夏布前,先精选出嫩长麻丝,然后严格制浆、刷浆、织布每道工序。制浆时,他选好米,筛净稗子、沙粒,磨成细嫩米浆,煮浆注意火力均衡,搅拌均匀并使黏性适度;刷浆时,糨糊新鲜、稀浓适度,下手刷浆做到平稳,根根经纱上浆均匀,无松裂、岔枝;织布时,飞梭灵巧、快慢一致,脚踩踏板,轻重适度。他一上机,便机杼不停,出布速度快,别人五六天织一匹,他只要三四天就行。他织的夏布细嫩光滑、无断纱、无结头,布面厚薄均匀、光洁平整。当时夏布商都称赞他织的布质量好,愿以比别人多出几成的价钱购买。
   他织布还有很多讲究,阴天刷布,选择宽阔室内,发北风易断纱,他在室内增温增湿;冰冻天纬纱易冻,他用火炉烘融照样织。别人一般只能织出800扣(即经纱根数)夏布,他可以织出1200扣细夏布,是当时棠阴夏布业兴盛时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
   向理安 向理安(1914-1957),化名王里、余开基,原籍湖南省溆浦县人,家居金溪县城何家巷。
   向理安于民国18年(1929)参加工农红军,20年叛变革命。任国民党江西省保安团分队长、金溪县保安警察中队分队长、大队副、资溪县军事科保安股长等职。
   金溪解放前夕,率领县保警队190余人枪上山为匪。1949年7月24日晚,率匪袭击孔坊乡人民政府,抓走干部、民兵16人,全部杀害在西山至万良山的亭子上。8月,与“豫章山区绥靖司令部”司令黄镇中勾结,被委为该司令部“直属游击第6支队长”兼金(溪)、资(溪)、余(江)、贵(溪)、南(城)、临(川)、东(乡)7县反共总指挥。在金溪黄通建立地下政权,委派其军政人员,多次围攻区、乡人民政府,先后枪杀、活埋革命干部、群众170余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剿匪部队多次追击围剿下,向理安所属多股匪徒被歼,次要头目纷纷落网。1951年1月,向理安再次被解放军剿匪部队追剿,他只身潜逃上海,旋即逃往香港,与在港国民党特务组织取得联系。同年5月,国民党在港特务组织“大陆工作处”委他为“江西豫章山区军事联络专员”;6月8日,潜回大陆进行特务活动,在上海因伪造证件被逮捕,经上海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释放后,1952年1月再次逃往香港,与国民党特务组织接线,复由国民党“中委二组”和“大陆工作处”派为“江西工作站站长”“豫章山区军事联络专员”。1954年1月24日,向理安由香港乘火车潜回大陆进行特务活动时,在广州火车站被公安机关捕获。1957年1月5日,经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在南昌执行枪决。
   饶思诚 饶思诚(1882-1958),字禅祖,号让三,临川钟岭乡环洲饶家人。幼年父母双亡,由伯父抚养。废科举后,考入江西优级师范本科,后以优异成绩保送南京两江优级师范本科学习。毕业后回临川。1902年生儿饶漱石。1912年任临川县立高等小学堂堂长(校长)。1914年调江西省立第二师范任教。1920年调江西省第一师范任教兼训育主任,中共地下党员朱由铿、陈赞贤、邹鲁等均为其学生。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出任国民党第一区党部常务委员、江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青年部长。1927年4月,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他痛斥蒋、汪叛变,积极组织、领导青年学生配合“八一”起义。之后,以江西省党部代表身份,出席由谭平山主持召开的国民党左派(有国民党党籍的共产党员多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并以省党部执委身份,参加“八一”起义庆祝大会。起义部队南下,他因病回临川,在边远山区教私塾糊口。1932年得蔡漱芳帮助到南昌治病,并受南昌一中校长吴自强聘请,担任该校教员,因身体太差难以任教,改任省立图书馆管理员。1937年回老家养病兼教私学糊口。1939年,又受吴自强之聘回南昌一中任教,直至新中国成立。
   江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后,饶思诚出任副主席兼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5年、1957年又两次当选为江西省副省长。在任期间,他关心教育,就发展人民教育事业提出“办好教育,必须注意安排好教师生活,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人才”等建议。
   在抗美援朝中,他不顾自己年老,将身边一子一女送去参军,并将长期保存的亡妻遗物——金镯一只捐出。
   1958年8月23日,因旧病复发,到庐山休养,医治无效逝世。临终时,将任副省长期间节余工资6000元上交国库。省委将此款转到其家乡建房办学,以实现其兴教育才遗愿。著有《读书录》8本、《笔记》8本、《存疑录》5本、《学习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2本、《所思录》1本、《杂抄》9本。
   廖奇 廖奇(1904-1958),字大可,南城人,世居南昌。儿时爱吹唢呐,少年时又爱上笛子,后来迷上京胡。在心远中学读书时,努力学好功课,并爱上篮球,善打中锋,进入省队。但从未放松练京胡,锲而不舍,一直到老。
   民国16年(1927),廖奇从东南大学体育系毕业,回到江西担任中学音乐教员。不久携琴到天津、北平、上海、武汉等地,为京剧名角操琴,蜚声海内。每到一处,总是找机会观摩当地著名琴师技艺,取长补短。上海京剧界名琴师陈彦衡,性格保守,他潜藏在沙发后,偷看陈彦衡运弓和指法,尽得其妙。
   20世纪30年代初,与人合资开办南昌德胜大舞台。著名女演员汪鸣鸾在该台挂牌唱文武老生,廖奇伴奏。有一回演《空城计》,汪鸣鸾饰诸葛亮,唱至中段,廖奇拉断一根弦,汪鸣鸾震惊,他镇定自若,一根弦拉到底,观众一点也未察觉。另一次汪鸣鸾唱《独木关》,因患感冒嗓子有点哑,到高腔时她唱不上去,廖奇立即降低一个调门,耍个滑腔,托着汪鸣鸾唱腔,让她顺溜溜唱完,观众还以为演员在变新腔。两人互为对方超群技艺而倾倒,由敬慕发展到爱情,终于结为伉俪。
   他一把京胡拉得出神入化,一大伙琴迷追随左右。京戏院贴出海报,只要写明是廖奇操琴,便场场爆满。他被京剧界推崇为“江西第一把京胡”“江西第一弦”。后来,他在军人所办平剧团担任导演兼音乐指导;在国立中正大学杏社(平剧俱乐部)任戏剧导师。
   新中国成立后,他为京剧名角刘筱衡、徐碧云操琴。1950年,当选为江西省文联筹委会委员兼省剧协筹委。历任江西省文艺学校京剧音乐教师,南昌市工人京剧院、海南岛文工团、南昌市京剧团音乐指导。1957年被下放到武宁县京剧团。后因病于1958年6月在南昌去世。
   黄永辉 黄永辉(1907-1959),临川罗湖镇西坑村人。早年随村人到景德镇瓷厂学制瓷手艺。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参加工农红军。1931年9月,为阻止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第三次“围剿”,奉命率领一个班到南昌至抚州公路烧毁云山大桥。第四次反“围剿”中,单独到抚州千金陂侦察,中途被捕,脱险后即赴金溪浒湾找到部队,投入八角亭战斗。1934年在瑞金中央红军大学学习,随即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中,先后担任中央教导师一团政治委员、军委干部团和警卫营政委。
   到达陕北后,历任省军事部副部长、保安司令部组织科长、保安警备3旅9团政委。1954年,转战东北,历任辽吉一、五军分区政委、司令员,东北独立第10师政委和东北区军需部政治部副主任。在任期间,他组建地方武装,率骑兵团攻克博王府,智取阜新和海州;参加过解放长春的战斗。
   1949年南下后,历任江西省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副主任,中共浮梁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1952年,任中共江西省委纪委副书记、省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中南监察委员会委员、中共江西省委委员。1954年调任上饶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省委委员。他还先后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和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浮梁,他亲自指挥剿匪战斗,关心群众生活,纠正征购过头粮。在省工作期间,亲自抓大案要案,反复调查,区别不同性质矛盾,防止出现冤、假、错案。在上饶,严格把好政策关,使一名有名望的京剧老艺人免遭错划成“右派”;下乡或去南昌开会,从不要小车接送,或步行,或坐班车、火车,公家小车从不允许家属乘坐。他一生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终于积劳成疾,医治无效,病逝于上海,中央民政部授以革命烈士称号。
   曾仲鲁 曾仲鲁(1891-1963),金溪县琉璃乡东源村人。民国8年(1919)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回国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系主任,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26年,坚拒日伪威胁利诱,携眷属归金溪。28年秋,任金溪县立初级中学(校址黄通)首任校长。30年,与县人龚学遂在浒湾黄坊村创办私立应钦中学,龚学遂为名誉董事长,曾仲鲁为董事长兼校长。在此期间,与师生组织“分月剧社”,并与几个女儿同台演出,享有“曾家班”盛名。1950年10月,调湖北省教育学院任教,后为武汉体育学院教授。1963年病逝。
   他一家三代出14位教授(高级工程师),堪称教授之家。长子曾小鲁,南昌大学生物工程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次子曾幼鲁,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次媳刘瑞馥,北京机械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三女婿魏天骥(魏斯炅之孙、归侨),江西造纸厂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四女婿彭兆天,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五女婿彭一中,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武汉成人教育学院副院长;六女婿乐庚熙,沈阳鼓风机厂高级工程师;孙子曾夏,气象科学院硕士、计算机硕士、统计学博士,在美国任高级软件师;孙子曾晶,电力科学研究院工学硕士,北京地铁总公司高级工程师;孙女曾虹,生物学博士,在加拿大任高级实验技师;外孙张寿昌,广东深圳南昌区建筑设计院院长、高级工程师;外孙彭刚,江西国防科技工业学校副校长,高级工程师;外孙乐维宁,沈阳铅铁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
   罗英 罗英(1890-1964),字怀伯,南城县株良镇祥岗村人。著名桥梁建筑专家。
   罗英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进上海澄中学堂读书。宣统二年(1910),经学校保送为“庚子赔款”第一批公费留美学生。三年,他与茅以升、郑华3人进美国康乃尔大学土木工程系桥梁专业学习。民国6年(1917)获硕士学位,先后在美国鲁洛斯特纽约省铁路公司和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工作。
   民国8年(1919)回国,先在南京河海专门学校任教,后去天津任津浦铁路养路主任,兼南开大学、北洋大学教授。16年,参与设计监造京奉铁路沈阳皇姑屯机车厂。18年,任北宁铁路山海关桥梁厂厂长。21年,为北京铁路天津总局技术主任工程师。
   22年(1933),应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茅以升之邀,任该处总工程师,与茅以升共同设计和建造钱塘江大桥。他们密切配合,克服海潮冲刷、地质水文条件极差、资金短缺、工期紧迫等不利因素,提出新设计方案,发明“基础、桥墩、钢梁”三工程同时施工等方法,使工程达到工时最短(两年半),工款最少(合美金160万元)的良好效果,这是中国自己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建成70多年,火车过桥速度不减。26年11月底,罗英调任湘桂铁路桂柳段测量总队长。次年,提升为湘桂铁路桂南段工程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负责桂柳段勘测设计和施工任务。在建造柳江大桥时国外钢材无法运进工地,大胆采用旧钢轨和旧钢板梁拼建大桥。大桥建成后(为时一年),火车司机不敢驾驶,他与苏桥机车厂厂长郎钟来亲自驾驶机车上桥。利用废旧材料建铁桥,世无先例,是“外国人所从未敢造的桥梁”。33年10月,桂林沦陷,11月9日中国军队将柳江桥炸毁。此外,他还为桂林设计建筑漓江桥,新中国成立后仍利用该桥基础改建成双曲拱桥。罗英先后还担任北平第八区公路管理局局长,昆明第四区公路工程管理局局长,广州、重庆、成都等公路总局专门委员和副总局长。
   新中国成立后,罗英任华东交通部支前公路修建委员会总工程师,重工业部顾问、工程师兼北方交通大学结构系教授,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罗英为人正直、廉洁,不趋炎附势。在昆明期间,国民党基层党部对罗英刁难、排挤,但局内群众却称“做官清,算罗英”。他任人唯贤,支持新秀,在建桥工地着力培训技术骨干。武汉长江大桥兴建时,很多技术负责人是他的学生,他大力给予支持,提出许多有见地的意见。晚年,不顾病魔缠身,抓紧时间著书立说,把研究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留给后人。著有《中国桥梁史料》,后正式编成《中国桥梁技术史》《中国石桥》《中国石拱桥研究》等。
   张为纲 张为纲(1914-1964),字冠三,笔名有任马、岭坡、康坡、吕平生等,南丰县城人。语言学、音韵学家。
   民国3年(1914)1月出生于日本东京,次年随父母(母亲佐久间荣子,日本人)回国,寄居南昌市。25年中山大学毕业,进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潜心研究汉语言语音和做江西歌谣整理工作。27年始,先后执教广东廉江中学和贵州贵阳、榕江师范学校。30年3月回江西,任省通志馆编纂兼采访,在赣县进行方言、歌谣调查。31年到中山大学任讲师兼文科研究所研究员。33年以后,回江西任省通志馆协纂兼方言调查专员。35年11月,任中山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系副教授。1951年,任中山大学文学院委员、中文系副教授。
   张为纲在学生时代,曾参与“五卅”示威游行。抗日战争期间,多次参加学生抗日示威游行。几次到家乡南丰,也积极参与抗敌后援会救亡宣传工作,并协助创办简易师范学校,亲任注音符号教员。
   张为纲在执教和在省通志馆工作期间,始终不渝地对汉语方言、地方歌谣、拉丁化新文字方案进行调查研究,开展注音字母推广工作。其足迹遍及粤、桂、黔、冀等省和江西泰和、遂川、万安、宁都、南丰、南昌等地。著述有《论中国罗马字的改造》《透定晓匣古今音变研究》《晓匣滂并古音变转例证》《明细古音转变例证》《泰和方言透定二母的两种特定变化研究》《南昌音系》《南昌儿歌辑解》《南昌话的声调变化和实验研究》《赣南的客家民歌》《北平音声演化和连音变化》《古音探源提要》《贵州榕江歌调记音》《江西方言字考》《宁都方言志》《江西南部廿一县方言调查初步记录》《方音辨正》等。其《方音辨正》一书,1985年经梁献刚、李振麟教授校订,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萧炳禧 萧炳禧(1922-1964),临川湖南乡茶溪村人。新中国成立前靠帮地主放牛、做短工、打长工为生。
   1952年7月,他带领本村19户贫下中农成立抚州专区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任组长。195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月带头将互助组转为茶溪初级社。1956年2月,又带动茶溪、宋戴、张扬、嘉溪、前途、加林等8个初级社联合转为“嘉溪高级社”,连任初、高级社长。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他先后任湖南公社、荣山垦殖场党委副书记。
   在集体化道路上,他按照中央有关规定,积极推行“三包”(包工、包产、包成本)“四固定”(固定土地、劳力、耕牛、农具)责任制,并积极开展“盐水浸种”“新法育秧”“单穗选种”等农业科学实验,使粮食亩产由150千克提高到350千克。多次受到党和政府表彰,先后28次出席省、地、县英模会,是中共临川县委一届至三届委员,1958年被选为省政协委员,1959年被聘为江西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他是抚州地区农业合作社的旗帜和农业生产先进典型,也是江西著名劳动模范之一。
   他自学成才为农民作家。在生产、工作之余,先后创作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的散文350篇,诗歌、快板、顺口溜775首,小剧本13个,发表在省、地报纸和各种刊物上,以其纯朴真挚的感情,平实的格调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引起文坛瞩目。1957年,他以临川县农民作家身份第一个参加作家协会,当选为中国作协江西分会理事。1960年获全国文化战线先进积极分子光荣称号。其代表作有《清清的茶溪水》,歌剧《陈老满》,采茶剧《七斤婆婆》《家家户户作山沟》等。
   张启孙 张启孙(1910-1965),原姓丁,后入赘张家,继承南丰泥炉创始人之一张洪发事业。泥炉为南丰传统特产,他所制泥炉,选用含磷白黏土为材料,以谷壳灰和泥做耐火层,式样美观,色泽乳白,高温不裂,经久耐用,颇负盛名。
   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走互助合作道路,组织泥炉业合作小组(后转为厂)。他所做泥炉光洁、耐用,屡获嘉奖,尤其是盖炉,小巧玲珑,精细美观,堪称绝技,在1953年全省第一届轻工业产品展销会上,荣获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奖状。1957年,2号柴炉在全省评比中夺魁。1961年,张启孙所在的南丰泥炉厂被评为地区先进企业,泥炉年产量由过去三四万只上升至25万只,产品畅销浙江、安徽、福建、湖南等省。
   张启孙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不断进取。他用观音土混合耐火泥,首先试制成功耐酸砖和硫酸管,并积极开发泥炉新产品,将南丰泥炉发展成三大类型,形成多样化、系列化产品。
   李水生 李水生(1915-1966),南丰县城廓背园桔农,擅长傩舞。民国21年(1932),在老艺人支持下组成傩舞班,他对场上孙悟空、盘古、魁星、哪吒、杨戬、关公等角色和场下鼓、尺、铙、锣、钹、唢呐等乐器均精通,尤以饰演孙悟空闻名,被推为傩班大伯,傩班足迹遍及城郊各乡,声誉日高。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关心群众文化生活,经常组织会演或派人指导排练,李水生在傩舞艺术上得到提高,并相继挖掘整理出《武吉砍柴》《文王访贤》《戏蟾》《钟馗戏蝙蝠》等10出传统傩舞剧目。还会同文艺界创作出《队里的谷子》《蜜桔大王》《赛车》《界碑》等新编傩舞。利用业余时间,义务培训该县八都、水北等十多个村傩舞班子。
   20世纪50年代,多次参加全省农村业余文艺会演,屡次获奖,被选为江西省舞蹈协会会员,第一届省舞协理事。1961年参加省会演,演出传统傩舞《魁星点斗》,将“魁”剧舞蹈与《傩公傩婆》曲谱、《荷花》打击乐巧妙配合,其舞姿古朴,乐曲典雅,气氛热烈,使许多专家称赞不已,誉南丰傩舞为“东方古典舞蹈艺术中的瑰宝”,获创作和演出双奖。此后,李水生被选入江西省工农兵慰问团,参加华东地区组织的慰问工作。1966年病重弥留之际,仍朗声吟唱南丰傩舞曲调。
   龚学遂 龚学遂(1875-1968),原名伯循,曾用名志仁,金溪县合市镇霞澌龚家村人。
   龚学遂于民国13年(1924)6月,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矿山学科毕业回国。先在萍乡、抚顺、开滦煤矿任练习生,后在南浔铁路公司任会计科长、处长,南京农矿部专门委员,铁道部荐任技士。18年,任南浔铁路管理局局长兼该局国民党特别党部主任委员,江西省党部执行委员。
   蒋介石为“围剿”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多次到南昌进行部署,在江西实行“强制筑路”和“交通清共”政策,并于民国19年(1930)12月委任龚学遂为江西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龚学遂上任后,即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边勘测设计,边征用民工修筑。至23年1月,全省新建公路通车里程居全国前茅。23年2月至26年7月,兼任南昌市政主任委员、江西省党政委员会政务委员。其间,相继有赣粤、赣浙、赣闽、赣湘、赣皖、赣沪、赣苏等省际公路干线和以南昌为中心辐射全省的公路体系开通。据资料统计,24年5月客运线路长达3600千米。25年1月至7月,龚学遂赴欧美各国考察。26年7月1日,南昌市政府成立,龚学遂任市长,对市政建设作出一定贡献。
   民国27年(1938)3月至38年2月,先后担任西南运输处副主任兼该处特别党部主任委员,军委会运输统计局运输总处处长,交通部公路总局副局长、交通部政务次长,国民大会代表、立法院委员、大连市选举事务所主席委员,大连市市长(未到任),第一届国民大会(江西)代表,青岛市市长等职。在青岛时,曾与中共代表秘密进行和平解放青岛的谈判,因蒋介石知觉,和谈未成,于38年2月辞去青岛市市长职务,隐居上海。
   1949年5月上海解放,龚学遂应邀列席全国政协首届一次会议。1950年春,与刘维炽、卢其昌到香港孙科寓所,呼吁和平解放海南岛未成。1953年返回后,在山东煤炭工业管理局任顾问、科研所代主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中央团结委员,民革山东省煤炭管理局支部主任委员,山东省政协常委,山东省科普协会委员等。
   著有《欧美十六国访问志》《中国抗战交通史》等。
   朱仙舫 朱仙舫(1887-1968),原名升芹,临川县长乐乡百源朱村(今属进贤县长山晏乡)人。中国纺织工业界影响较大和经验丰富的实业家。
   朱仙舫父亲朱玉屏系秀才出身,长期教私塾兼务农。朱仙舫自小从父读书,应县试,曾获第三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考取官费生,留学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现为东京工业大学),攻读纺织专业。宣统三年(1911)学成归国,进上海恒丰纺织局任技师、工程师、厂长等职。为培养纺织技术人才,他利用工余时间,创办纺织技术养成所,亲自编写讲义、担任教员,其《理论实用纺织学三编》为中国首次出版中文纺织科技书籍,填补国内空白。
   民国8年(1919),北洋政府江西省长陶家理与张泌亭(张勋家族代表)、周扶九(吉安盐业巨商)力邀朱仙舫回赣创办纺织工厂。为振兴江西实业,欣然允诺,并亲赴南昌、九江等地考察建厂基地。10年秋季,江西第一家纺织厂——久兴纱厂在九江官牌夹正式动工建厂。朱仙舫担任久兴纱厂经理,并负责该厂规划、设计任务。15年,久兴纱厂投产,工人达1300多人,日产纱51包,年销1.5万包以上。所产之纱有10支、12支、16支、20支。产品主要销往南昌、吉安、樟树、丰城等地。与此同时,他还关心家乡建设,个人捐资兴办玉屏学校,所需经费全部由他负责,本村学生一律免费;外村贫困学生酌情减免。到16年,该校已有学生500多人,老师20多人,校工3人。同年,应上海纱业、面粉大王、申新公司总经理荣宗敬邀请,出任申新纺织总公司申新五厂厂长,兼任申新二厂厂长。
   民国19年(1930),朱仙舫在上海主管申新二、五、七厂(七厂原为德商东方纺织厂,因经营不善被荣氏收购)后,全力广揽纺织人才,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以致申新人才荟萃,盛极一时。他又发起组织中国纺织学会,当选为学会理事长。
   民国24年-25年,与汉口商会会长黄文植合作,先后接办九江久兴纱厂,改名利中纱厂;接办汉口第一纱厂,改名复兴纱厂,任两厂厂长。由于经营管理得法,两厂连年获得利润。抗战期间,九江、武汉沦陷,利中、复兴两厂停办,朱仙舫避难重庆,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重庆纺织厂少将厂长。抗战胜利后,任国民政府经济部接收专员、中央设计局设计委员。由重庆到上海后,出任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十六厂厂长,并在九江创办兴中纱厂和兴华面粉厂,担任董事长兼经理,致力发展江西地方工业,成为全国知名企业家和纺织专家。
   1949年5月20日,九江获得解放,兴中纺织厂很快恢复生产。12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兴中纺织厂成为省内最早公私合营企业。
   新中国成立后,朱仙舫被任命为纺织工业部计划司司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3年,回到江西,任中南纺织管理局顾问、江西省轻化工业厅第一副厅长,江西省科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江西省参事室参事,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9年至1962年,他得知家乡水利失修,农民生活困难,主动将兴中纱厂个人股金定息,每年约2万元,捐赠给家乡公社。在解放初期,他将自己收藏多年的珍本《古今图书集成》全套,捐赠临川县立中学。“文化大革命”期间,横遭迫害,于1968年7月在南昌去世,终年81岁。其著作还有《纺织合理化工作法》《改良纺织工务方略》及《纺织》上、下册等。
   饶毓泰 饶毓泰(1891-1968),又名俭如,字树人,临川钟岭人。现代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第一批院士。
   饶毓泰自幼天资聪颖,酷爱读书,善于思索。清宣统三年(1911),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民国元年(1912)回到故乡,执教于抚州师范学校。2年,考取江西省公费留学,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学;6年,获物理学硕士学位。随即又考入普林斯顿研究生院,从学于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康普顿教授。11年,在美国权威杂志《物理评论》上发表论文《水银蒸气的低压弧光和它对荧光的影响》,回答当时世界性难题“在小于最小电离电动势的电压下,产生电离所需要的能量问题”,在物理学界产生较大影响,获博士学位。同年返回祖国,即赴天津参与创建南开大学物理系,并开始在国内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8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波斯坦天文物理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经过3年努力,完成《论铷和铯的基本线系的二次斯塔克效应》论文,大大丰富当时新兴的量子力学成果。这一时期,他还担任国内教育部特约编辑、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国立北平科学研究院海外研究员等职。他及时传递国外最新科研信息,与国内物理学界保持着密切联系。21年,回国应聘于中国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次年,调入北京大学,先后担任物理系教授、系主任,北大理学院院长。抗日战争期间,北京大学南迁至昆明,在西南联大任物理系教授、系主任,亲自开设和讲授《光学》《光的电磁理论》等课程。33年,再次赴美国,与人合作进行分子光谱研究,测定光谱退偏速度,获得含同位素气体分子转动光谱和分子内部运动重要信息。36年,回国继续担任北京大学理学院院长兼物理系主任。在原子、分子光谱研究中取得丰硕成果,奠定他在学术界中崇高地位,人们把他和叶企孙、吴有训、严济慈并称为中国物理学界“四大名旦”。37年3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第一届院士。北平解放前夕,国民政府特派飞机接他去台湾。但他不顾威胁利诱,断然予以拒绝,坚决留在北平,终于迎来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解放后,饶毓泰继续留在北京大学任教。1949年-1951年,继任北京大学理学院院长兼物理系主任、学校校务委员。1952年北京大学院系调整时,辞去院、系领导职务。1954年以后,先后当选为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四届政协常委。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召开,饶毓泰被评选为新中国首届院士(数学物理学部委员)。
   后来年事已高,身体不好,但仍一如既往坚持自编讲义,为中青年教师和外校进修教师开设《原子光谱》《气体导电基本过程》《光的相干性理论》《塞曼斯效应与共振辐射》《荧光辐射的强度与偏振》《光磁双共振》等反映世界最新科技发展课程,帮助青年教师赶上光学和光谱学迅速发展的步伐。
   饶毓泰从事物理教学和研究工作50余年,是世界上早期研究斯塔克效应的光谱学家之一,被誉为“中国物理学界泰斗”。但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无情打击和肆意迫害,于1968年10月16日含冤去世,终年77岁。1978年邓小平、乌兰夫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为饶毓泰平反昭雪追悼会上送了花圈,方毅、王首道等参加追悼会。1984年北京大学物理系光学教研组根据他生前的遗愿及其亲属要求,将他生前所留稿酬、奖金和工资所余的5万元积蓄设立饶毓泰奖学金,以鼓励先进,促进科学事业发展。
   郭威白 郭威白(1899-1968),原名开瑜,字远湘,号星叔,黎川县城人。
   他先就读于南洋中学,民国11年(1922)毕业于国立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后赴美国留学,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硕士。回国后,任广东大学讲师。13年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文书科长、青年部秘书。15年再度赴美国,任美国三藩市《少年中国晨报》总编辑,后又入美国纽约大学深造,19年获纽约大学法学博士。20年任国民党中央执监非常会议设计委员会委员,后任广东省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21年任国民政府实业部国际贸易局总务处主任。24年任实业部国际贸易局副局长,后任海外部主任秘书。28年至36年任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秘书处处长。26年8月和35年11月,两度被定为国民大会江西省当选代表;36年被聘为宪政实施促进委员会研究委员会委员,上海《民报》杂志社总理。民国期间,著有《比较宪法》《战时国际公法》《世界各国外交政策》《威白文存》等书。
   1949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政策感召下,为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他和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绍竑等73人在香港毅然发表声明,宣布反蒋起义,并于同年回归大陆,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
   回到大陆后,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热情欢迎和妥善安排。先后担任广州华侨大学法学院院长、法商学院教授、中山大学教授兼亚洲史资料室主任。1954年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当选为民革中山大学支部委员、民革广东省委员会候补委员。
   “文化大革命”期间,郭威白因多次遭受冲击,于1968年5月29日不幸离世,终年69岁。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山大学党委于1978年7月29日为郭威白举行隆重追悼大会。他长期从事东南亚和美洲华侨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公开发表文章反击国外反动派排华。编写《东南亚各国中国史籍介绍》等资料,对东南亚和美洲华侨史教学和科学研究作出贡献。
   谢天华 谢天华(1923-1968),南城人,南城谢氏业医第七代。
   民国37年(1948),南昌国立中正医学院毕业,留校任五官科及外科住院医师、助教。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中医学院(后改称第四军医大学、南昌医学院、第六军医大学)附属医院任眼科住院医师、眼科总住院医师、眼科主治军医、助教、讲师。1958年,第六军医大学改为江西医学院,任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治医师、眼科副主任、讲师。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晋升为副教授,任中华全国眼科学会委员,中华眼科杂志编辑,江西省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68年4月,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年仅46岁。1978年,经中共江西省委批准予以昭雪,恢复名誉。
   他从事眼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20年,对技术精益求精,通晓英语并能熟练掌握日、德等国语言。20世纪60年代,他开展角膜移植、巩膜缩短、泪道再造等手术均居省内领先地位。1964年,他首先在国内发现人类弓浆虫病。在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上,宣读《原发性青光眼耳廓痛区导电量测定的初步总结报告》论文,并将《人类弓浆虫病一例报告》论文进行大会交流,《Behcet氏病与无脉病》论文也受到大会重视。在《江西医药》杂志和江西省第一届眼科年会上发表和宣读论文《沪述性虹膜切除术scheie氏治疗原发性青光眼之初步观察报告》《Tensen氏病二例报告》《弓浆体病的眼部表现》等。
   黄范孝 黄范孝(1896-1969),字礼迁,宜黄县凤冈镇人。少时读私塾,后辍学当学徒。得亲友资助,考入江西省农业专科学校预备班。入校后刻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获得免费生待遇。民国10年(1921),毕业于江两省农专林学系,被选派公费赴日本留学,在日本中央林业试验场从事研究工作。
   民国4年(1915)后,由日本返回江西省立农专任教,任该校林学系主任。后出任江西庐山林业实验场场长,河南信阳林业试验场场长,不久又回江西任农专校长。抗日战争期间,在广州中山大学林学系任系主任、教授。在江西农专和广州中山大学执教达20余年,编写大量教材,积累不少林学资料,培养不少林业人才,并多次资助进步学生,协助受迫害的进步学生转移脱险。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台湾省林务局技术室主任。民国37年(1948)上半年,好友梁希(时任南京中央大学教授、九三学社主席,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林业部长)写信要他火速回大陆。他以家父病危告假,立即收拾简单行装匆促回到江西,出任江西农林试验场场长。临解放时,动员全场职工做好准备,造好清册,等待解放军接管。
   南昌解放后,他仍任场长。1949年9月,调中央人民政府林业部任森林经理司司长(后改为森林调查设计局,他任局长),为国家林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60年调贵州省林业厅任高级工程师。1969年因病逝世于贵阳。
   郭梅峰 郭梅峰(1879-1970),原名郭芬,黎川县城人。5岁时随父郭慎初学医,后拜名医张惠农为师,并向闻章果、黎庇留学医。19岁时独立行医,后在张乾初所办两粤西医学校学习西医理论和诊疗方法,21岁时被提学奖为附生。后新军督宪招考医生,被录为军医长,任职8年。
   民国2年(1913),郭梅峰在广州自办私人诊所,开业数十年。因其医理精深,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被广东中医公会推选为广东省卫生局考医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他已古稀高龄,仍孜孜不倦从事祖国传统医学研究、整理和实践,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曾出席广州市群英大会,先后被选为广东省第一届至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代表大会提案审查委员,被聘为广东省中医学研究委员会顾问、广州中医学院顾问等。
   1970年病逝于广州。著有《郭梅峰医案选》《梅峰医学》《论产后发热》等。
   程乃颐 程乃颐(1900-1970),又名乃怡,南城县人。幼年性格孤僻,酷爱读书。民国8年(1919)考取武昌高等师范学院生物系。次年又被北京高等师范学院教育研究科录取。14年,考取清华大学留美专科生。15年6月,在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心理系获硕士学位。18年6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系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回国,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国立青岛大学教育系、武汉大学教育哲学系、四川江津白沙女子师范学院教育系、武汉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任教授。1952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任教授。
   他兢兢业业致力于教育事业,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民国23年,参与发起创立中国心理学学会,同时,还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新中国成立后,被吸收为中国心理学会、中苏人民友好协会、中国新哲学学会会员。
   他博学多识,精通英、法、俄三国文字。教学之余悉心著书立说,其主要著作有《倒摄抑制与相似程度的关系》(英文稿,载1929年《美国实验心理学报》),《教育心理学的领域》(载1930年北平师大《教育业刊》),《皮亚杰的研究儿童心理方法介绍》(载1931年北平师大《教育业刊》),《苏联心理学家的成就》(翻译,载《中华教育界》29卷11期)等。
   吴子牧 吴子牧(1914-1970),又名植柱,宜黄县城南门人。学生时代参加过“九·一八”“一二·九”运动。1936年在法国里昂大学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毅然回国,奔赴延安。1938年6月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后在晋西北地区先后担任“牺盟办事处”科长、《黄河日报》社长、岢岚县县长、第三专署秘书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辽宁省委秘书长。
   1950年起先后担任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等职。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调动广大教师、干部积极性,培养出一批优秀教学骨干和政治工作干部;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学生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为中国煤炭工业培养技术骨干。
   1959年底调任中共北京市委大学科学工作部部长,被选为市委常委。在工作中,他积极贯彻《高教六十条》,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组织和调动高等院校和科研、生产单位力量协同作战,促进首都科技工作发展。同时注重加强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市属科研部门党的建设和共青团工作。在北京大学社教运动中,坚决反对全盘否定北京大学十余年工作成绩和残酷打击校系领导干部的极“左”路线,同聂元梓企图搞乱北京大学、乘机夺权的阴谋进行斗争,捍卫党的正确路线。
   1965年秋,吴子牧调外交部工作,任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副司长。到任后,他积极学习外交方面路线、方针、政策,努力钻研外交业务,并准备出任大使。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残酷迫害,仍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弥留之际,教育子女坚信光明前景。1979年,吴子牧得到平反昭雪。
   黄火星 黄火星(1909-1971),本姓陈,出生于河南省。曾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兼军事检察院第一任检察长,中将军衔。
   因军阀混战和连年天灾,7岁时父母带着他和弟弟由河南逃难至江西景德镇。后因母亲亡故,无钱安葬,其父将他卖给在景德镇开办小瓷厂的乐安县龚坊姚家村人黄聚发为子,改名黄火星。父亲带着弟弟逃难他乡,不知下落。养父黄聚发将他送到私塾读了3年书,此后在瓷厂做工。
   1930年春,黄火星参加党领导发动的景德镇工人春荒斗争。是年7月,红军第二次打下景德镇,黄火星积极加入革命队伍,担任景德镇总工会青年部宣传员。红军离开景德镇后,他参加浮梁游击大队。1931年1月被选送到赣东北特区葛源军政学校学习,在军政学校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任弋阳第4游击大队政委。1932年5月,在赤色警卫师第1团任共青团委书记,参加余江邓家埠一带地方暴动。暴动失利,部队被冲散,团长、政委均脱离革命队伍。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黄火星表现出突出的领导才能,先后收容失散战士350余人,艰苦转战两个多月,冲破敌人3次包围,绕道回到赣东北苏区。后升任红军独立第10团、红11军33师95团政委、福建军区第三分区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黄火星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勇猛冲杀,多次冲破敌人包围,率部配合中央红军粉碎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被称为“猛子政委”。红军主力长征后,他在闽西南坚持三年游击战争,先后任分区政委兼独立营政委和军政委员、清流县委书记、纵队政委、军政委员会政治部主任等职。他紧密依靠和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保存革命力量,扩大游击队伍,使闽西南革命斗争出现新的局面。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第2支队3团团长、第7师19旅55团政委、第7师政治部副主任、第19旅政委。1938年7月6日,黄火星率领第2支队3团1营在安徽当涂至芜湖之间,击毁日寇军用火车一列,全歼数十名押车日军,缴获大批军用品。继而打击敌伪据点,夜袭敌伪南京警察所,奔袭芜湖机场,迎击日寇疯狂“扫荡”,打死打伤日军300余人,发展组建新3团。在“皖南事变”中,他拖着受伤的大腿,浴血奋战七天七夜,冲破14道封锁线突围到江北。聚集力量后率部多次粉碎日伪军“扫荡”,牢牢控制住新四军一条重要交通线,配合兄弟部队在皖江一带发动全面进攻,收复大片国土。
   解放战争初期,任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政治部主任、副政委。1949年1月任第三野战军第25军政委,参加了宿北、莱芜、济南、淮海等大小战役十多次。4月,在渡江战役中他领导第25军担任中路兵团第一梯队任务,仅用30分钟就将国民党军苦心经营的长江“天险防线”撕开一条长达10公里宽的口子,直叩繁昌城。南京解放后,他又率部配合东路兵团截击南京、镇江逃敌,一举歼灭蒋介石江南王牌军——第20军。在解放上海战役中,他率领第25军插入虹口区,与兄弟部队一起解放上海。8月调任第29军政委,率部入闽进抵南平地区,封锁闽江口,控制福厦公路,截断国民党军海陆退路,全歼守敌5万余人,解放福州市。紧接着又解放厦门,任厦门市军管会副主任,主持军管会工作。他紧密依靠群众,严厉镇压美蒋特务和反革命分子,建立人民政权,迅速恢复生产,平抑物价,稳定金融,保护侨胞利益,使接管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任第10兵团兼福建军区政治部主任,1952年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4年任江苏军区第二政委。1955年5月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检察院,任检察长,11月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兼军事检察院检察长,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坚持实事求是,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秉公执法,刚正不阿,顶住压力,抵制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保护军事检察系统干部。1965年8月退出现役,集中精力主持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直至1968年底最高检被撤销。“文化大革命”中,他严守党和国家机密,不顾个人安危,拒交档案室钥匙,被下放到湖北沙洋“五七”干校劳动。
   黄火星一生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谦虚谨慎的高尚品格。在物质待遇上从不伸手,衣着简朴,身上经常带着针线包,衣服破了自己补。1959年国庆节,在检阅即将开始时,一位将军钮扣掉了,他当即从身上拿出针线包帮助缝好扣子,“针线包上了天安门”被传为佳话。周恩来总理对其一生作了高度评价:“黄火星同志一贯忠于党,为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 欧阳祖经 欧阳祖经(1882-1972),字仙贻,别号阳秋,祖籍南城,世居南昌。生性聪敏,博学经史,亦工数理,善诗词,自少闻名遐迩,新建县进士、工部主事程志和重其才,将女嫁给他。
   光绪末年(1908),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专攻数理学,加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他目睹日本军国主义处心积虑谋算中国种种卑劣行径,深感亡国之祸日益临近,于是奔走疾呼,积极参加辛亥革命活动。毕业后回国,任江西中学、江西师范学校、心远大学教员,江西省第一中学校长,江西省教育厅科长、秘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主任。
   民国16年(1927)9月,任江西省图书馆馆长,为建馆(百花洲)选址、馆舍建设竭尽全力。19年8月新馆落成,又忙于搜集江西地方志及江西人物著作,并将嘉庆年间南昌学府所刻《十三经注疏》、退庐图书馆问影楼所刻《豫章丛书》104种版片,派专人保管。后因不满省教育厅长陈剑修,辞去馆长职务。22年程时煃任省教育厅长,他受任为教育厅秘书。24年再任省图书馆馆长。在任期间,他取出馆藏《江西通志》《豫章丛书》版片予以印行。他还访求史料,撰写《谭襄敏(谭纶)公年谱》《南明赣事系年录》《王船山黄书注》和《退思余稿》等,分别铅印行世。27年,日军入侵江西,遂携家人去桂林,并将家中藏书数万册悉数捐给浙江大学。
   29年(1940)8月,应江西国立中正大学校长胡先驌之聘,任文法学院副教授、教授,讲日本、朝鲜《东亚史》。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大学院系调整,于1951年调往兰州大学历史系任教。1959年退休迁居北京,与胡先驌、章士钊、王易等互相诗词唱和。1972年7月病逝于北京,享年91岁。
   其著作还有《欧美女子教育史》《省名考》等行于世。
   唐式麒 唐式麒(1886-1972),又名与毂,字怡生,号式麒,临川罗湖镇丁村人。父唐漱泉,为前清廪生,教塾馆40年,誉满乡里。民国5年(1916),唐式麒从豫章政法专科学校毕业后即继承父志,舍弃仕途,在县城及长宁、瑶湖等地办学教书。15年,本着因陋就简,勤俭办学精神,在家乡丁村宝胜寺创办漱泉小学。初办时以破庙为教室,学校除开设小学课程外,还增设初中英语、数学及古文等。经过数年努力,学校规模有较大发展,声誉鹊起。本县及金溪、南城、东乡等邻县到此求学者日益增多,师生迅速增至400余人,其中寄宿生有300多人。31年(1942),日军窜扰临川,校舍被毁,学校一度停办。对学生失学,他忧心如焚,在极端困难情况下,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将自己两栋住房改为教室恢复上课。其后虽然内战连绵,经济困窘,却仍坚持从严治校,保证教学质量,成绩斐然。至1949年7月学校由临川县人民政府接管为止,所教学生数以千计。游国恩、杨耕经、郑铁根、游云谷等是其中佼佼者。
   唐式麒笃志好学,不但博览经、史、子、集、医药、卜噬之书,且对数理、英文也有研究。在学校既负责校务,又当教员;既教古典文学,又教代数、英语。他言传身教,深入浅出,讲解精辟,深受学生欢迎。他藏书甚多,日军窜扰临川时,有69箱书被烧毁。他生活俭朴,乐于帮助贫苦学生,特困者,半费收读;无力升学者,竭力资助。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捐资兴建桥梁两座,还配制一种“雷击散”常用药,免费治疗急性中暑者,至今仍为四乡称颂。
   丁渝 丁渝(1920-1974),临川钟岭人。现代物理学家,中国波谱学奠基人。其父丁鼎南,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后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吴淞商业学校、大连海运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母亲饶毓芬,1912年曾考取官费留学,因故未成行。其舅饶毓泰(另有传)。
   丁渝从小受过良好家庭教育,禀赋聪明,好学上进。民国31年(1942),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先后在西南联大和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36年,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物理系深造,初攻原子物理,后改攻波谱学。1951年,获俄亥俄州立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以其优异成绩留校任研究员。1954年赴加拿大国家研究院,任纯粹物理研究员。在加拿大期间,用原子束仪热丝法首先攻克化学周期表中镧元素超精细结构和核皿极矩,其数据载入国际通用《原子核自旋和磁矩表》中,成为国际闻名科学家。
   1956年7月,丁渝冲破重重阻挠返回祖国,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后改为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一室业务大组长兼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主要从事波谱学研究。为国家制订第一个波谱学10年发展规划,自力更生着手制造第一台原子束仪,填补中国科技史一项空白。1958年,开展“弱磁场”测量实验,在中国第一个找到质子自由运动信号,为配合卫星上天和加强海军防御建设发挥作用。1960年美国科学家刚一发现激光现象,他就抓紧时间实验。1961年,他在一个高温白金坩锅里培养出“红宝石激光晶体”。同时还通过“光谱双共振”研究,在中国最早观测到“光抽运”信号,被应用到石油勘探和开采上,收到良好效果。在开展“激光应用于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和探讨“波谱学原子频率标准一精密物理学常数”等方面,也做出突出成绩。
   在研究波谱学同时,他在北京大学开讲《波谱学》《无线电》课程,还到中国科技大学讲课。1962年,国家着手筹建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他不顾本身教学、科研任务繁重,抽出时间为分配到该所的大学生讲授《核磁共振》《荧光晶体》《荧光特性》《晶体生长中的熔盐法》等课程,为国防科研工作培养一批业务骨干。1964年,在北京世界科学大会上,介绍制造原子束仪经验,受到同行赞赏。“文化大革命”中被下放劳动。1972年调回中国科学院,筹建低温车间,进行低温超导研究。1973年参加高能物理考察团赴美考察,回国后,为将新技术应用到高能加速器上,更加废寝忘食,埋头苦干,连除夕晚上都忘记回家吃年夜饭。1974年10月,终因长期拼搏,积劳成疾,患肺癌。住院期间还赶写《中国波谱学第三个十年发展规划(草稿)》,并完成最后一篇学术论文《相平面分析》,于同年12月16日与世长辞,年仅55岁。
   丁渝毕生从事波谱研究,写下不少学术论文,多在美国权威刊物《物理评论》上发表。《顺磁场的微波吸收》《核旋磁率》《氯酸钠中氯核四级矩共振中的塞曼效应》《铬氯化物中的顺磁共振吸收》《铜63、65的超细结构》《镧139的四级矩及超细结构》《波谱学的新近发展》和《精细的能极、超精细能极、反常磁矩》等学术论文,均受到国内外物理学界重视。
   饶漱石 饶漱石(1903-1975),又名守愚,号漱石,字石泉,曾化名梁朴,临川钟岭环洲村饶家人。饶思诚之子。曾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1922年考入九江南伟烈学校。1923年(一说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任九江地方团组织第二支部书记,九江首届学生联合会主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沪西区罢工委员会党团书记。1927年曾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团成员,到赣东北巡视地方党建工作。1928年3月至7月任赣东北特委书记、共青团江西省秘书长,后调任共青团浙江省委书记。1929年任共青团满洲省委书记,代理满洲省委书记。1930年在奉天(今沈阳)被国民党当局逮捕,1931年出狱。1932年到上海,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上海工人联合会主任。1933年任全国总工会华北办事处主任,从事工人运动。1935年派往苏联,任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1936年被派到法国、美国工作,1939年11月回国。
   1940年任中共中央东南局副书记、新四军军分会委员。1941年1月“皖南事变”时,新四军副军长项英放弃领导责任,私自离队,饶漱石与叶挺军长指挥部队突围,后与部队失散,孤身一人跋涉在山林中。他在突发事件中展现出过人胆识和勇气,引起党中央和刘少奇注意。在地下党帮助下,他于4月抵达苏北盐城。5月,中共中央中原局改称华中局,刘少奇任书记兼新四军政委,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饶漱石任华中局副书记。后代理新四军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参与领导华中敌后抗日斗争。1942年3月,刘少奇奉调回延安党中央工作,由饶漱石代任华中局书记、新四军代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43年11月,党中央调陈毅到延安参加党的“七大”筹备工作。至此,华中局和新四军大权集于饶漱石一身。1945年4月,中共“七大”召开,饶漱石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同年11月,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委(军长为陈毅)、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1947年1月,任华东军区政委。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1950年任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政委(司令员为陈毅)。1952年任华东行政委员会主席。1953年调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10月,在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夸大中央组织部工作中某些缺点,大批长期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安子文,以“讨安伐刘”手段,紧密配合高岗攻击刘少奇,引起毛泽东警觉,指出“说少奇同志有圈圈,是错误的说法”。1954年2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以《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形式,不点名地批评高岗、饶漱石。高、饶却执迷不悟,拒不悔改。高岗以自杀对抗,饶漱石拒不彻底认错。
   1955年3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通过《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决议》,开除高岗、饶漱石党籍,并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1955年4月1日,因被怀疑有包庇反革命等问题被逮捕审查。
   1975年3月2日,饶漱石病故。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高岗、饶漱石事件不再称“反党联盟”。《决议》指出:“一九五五年三月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总结了反党野心家高岗、饶漱石阴谋分裂党,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重大斗争,增强了党的团结。” 黄强 黄强(1913-1975),南城人,土木建筑专家。
   民国24年(1935)清华大学毕业。26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获博士学位。30年在燕京大学任教,32年(1943)后,在上海信和沙厂任工程师、厂长等职。1950年起,历任交通部中国建筑公司设计部主任、建筑工程部设计公司第二设计室副主任、设计院勘察室副主任兼主任工程师,建筑科学院研究所研究员、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室主任、地基基础研究所所长等职。长期致力于地基基础科学研究工作,曾两次主持制定国家地基基础科学发展规划,组织和建立第一个地基基础专业研究机构——原建工部建筑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室(1965年改为地基基础研究所)。在研究工作中,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955年,黄土地地基研究工作刚起步,他和研究小组就到广大黄土地区进行多方面调查,完成洛阳、太原、西安等地建筑物破坏事故调查研究报告。进而又选择西安、太原、兰州3个工业城市进行大型野外浸水载荷试验。他虽为土木工程师,但对地基基础必须与工程地质相结合事实有着深刻的认识,认为在考虑工程地质和力学指标时,应结合建筑物实际情况,采取综合分析方法和相应建筑措施。1966年,地基基础研究所已发展成研究力学理论、黄土地基、软土地基、冻土地基、振动地基、地基加固技术、基础工程、地下建筑和测试技术等门类齐全的综合性机构。
   他十分重视科技人员培养和提高。在工作中大胆放手,积极支持,从而锻炼和培养一支地基基础专业科研队伍。在科学研究方面态度严谨,未经深入研究决不轻易表态。在学术问题上平等待人,从不将自己观点强加于人,并注意虚心向别人学习。
   晚年,多次出国进行援外工作和国际学术活动。1973年,他到索马里、几内亚、坦桑尼亚、刚果、马里5国检验中国援外工程项目。1974年,率领国家建委地震工程及基础工程考察组到罗马尼亚,出席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召开的地震区及不利土层地区建筑科学讨论会,并对罗马尼亚进行专业考察。
   主要论著有《湿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湿陷性黄土地基评价的商榷》《有关地基规范问题讨论总结》《建筑地基基础十年来的发展与成就》等。获奖科研项目有《膨胀土地基勘察设计方法》《湿陷性黄土的特性与处理技术》《软土地基设计计算理论和施工处理技术》等。此外,在总结传统地基处理经验基础上,对灰土地基进行系统研究,其关于灰土地基论文受到普遍重视。
   聂显书 聂显书(1897-1976),原名聂火生,资溪县乌石镇桐埠村范家山人。出生于雇农家庭,10岁时为抵父债,给地主打长工达18年之久。1929年10月,在信江特委派到资溪开展革命工作的吴先民启迪引导下,投身农民运动,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任资溪、黎川边界特委民运部长和茶山、乌石、桐埠党总支书记。参与和领导捣毁杉关盐卡、打开金溪县长何伯嘉谷仓分给缺粮农民、组织茶山纸厂工人暴动3次斗争,均取得胜利。1932年后,历任金南特区三分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乌石区内务部长、肃反主任、裁判长、资溪中心县委军事部长、光北特区游击队司令、邵武中心县委书记等职。因作战英勇,闽赣省委颁予其功勋奖章一次。
   红军主力长征后,在光泽、邵武、建阳、崇安一带坚持游击战,进行不少伏击战和聚歼战,给苏区人民以极大鼓舞。“西安事变”后,肩负保卫福建省委的重任,带领游击队在邵武何家岭伏击来犯之敌,歼敌1个连,缴枪90余支,粉碎敌人“铲共”阴谋。代表新四军留守处,同国民党邵武县长谈判联合抗日事宜。1940年底赴延安中央党校学习。“皖南事变”后,他带部队在邵武一带与敌进行顽强斗争。
   1945年4月,作为正式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调任辽宁省军区后勤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47年调任辽宁省林务局副局长兼总支书记。1949年随军南下,江西解放后任抚州专署副专员。1955年调江西省民政厅任第一副厅长,是年获国务院颁发的八一勋章。1966年兼任省政府老干部视察室党支部书记。
   在省民政厅分管优抚工作,深入全省老区特困县乡调查研究,指导工作。他关心家乡建设,多次到资溪视察,并帮助办起发电站、机米厂等乡村企业。1967年6月,资溪遭受特大水灾,乌石受害尤甚。此时他受到“文化大革命”冲击,正处于停职受审窘境,但仍在家中接待乌石赴省求援代表,设法筹款3万元,救济家乡父老。
   “文化大革命”中,虽身遭诬陷,仍针锋相对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作斗争。1968年夏,有人闯进他家,要他提供原中共南京市委组织部长徐莲娇所谓“叛徒”材料。他拍案而起大声怒斥,坚决否认徐莲娇是“叛徒”,指责来人:“你们这样胡乱整人是不行的!”从而保护战友安危。
   程希孟 程希孟(1901-1976),字次敏,南城人。幼年从父家读,父母双亡后,由长兄程希文抚养。民国7年(1918)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11年受聘于师大附中及女高师附中任教。13年公费出国就读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和纽约哥伦比亚大学。15年9月,转入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是年加入中国国民党,任国民党伦敦通讯部宣传委员。第二年,在巴黎出席国民党驻欧各支部代表大会时,结识许德珩,并成为挚友。17年,公费留学停办,程希孟返国,在上海大陆大学、复旦大学任教,并为北新书局译书。
   民国19年(1930),得到江西省教育厅留学公费,再度赴伦敦大学经济学院就读。22年,获博士学位。其间,他参加留英学生抗日救国活动,赴日内瓦参加国际联盟就日侵华问题辩论会,结识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毕业后赴香港与李济深、陈铭枢会合,同往福建与蒋光鼐、蔡廷锴一起酝酿发动福建事变,并在“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中任文化委员。后因事变失败,退隐香港,与方振武同赴意大利、瑞士、法国、英国参观访问,并只身赴苏联考察。
   民国24年(1935)6月,经许德珩推荐,到北平大学法商学院任教,积极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25年,程希孟夫妇与徐冰、马叙伦、许德珩、许寿裳、齐燕铭等联名发表宣言,坚决反对卖国投降。“七·七事变”后,与许德珩奔赴晋、冀、鲁、赣等地,动员国民党地方势力派参加抗日,并协助熊式辉创办战时政治讲习所,宣传抗日,培养干部。
   民国27年(1938),经陈铭枢等推荐被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并为第二、三、四届参政员,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和外交部兼职。36年,为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顾问,参加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工作。
   1949年4月,国共和平谈判破裂,通过老舍、王作民、许德珩等向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表示归国意愿。在纽约参加进步学生举行的新中国成立庆祝晚会,拒绝国民党政府要他去台湾的要挟,冲破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以去加拿大旅游为掩护,于1950年5月转道回国。
   回国后,目睹祖国巨大变化,由衷拥护共产党领导,于1951年12月11日在《光明日报》发表《我如何回到了祖国》一文,决心为新中国建设努力工作。1952年6月,被安排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研究室工作,后任该室主任,负责研究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活动和西方国家经济情报等,并数次出国参加经济贸易会议。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宣传部副部长,中国国际委员会顾问。
   程希孟去世后,姚依林、许德珩、严济慈、周培源等参加追悼会,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纪念堂。他生前翻译出版《欧洲外交透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后果》。
   程孝刚 程孝刚(1892-1977),号叔时,宜黄县城人。铁道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院士)。
   民国6年(1917),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获学士学位。在留美期问,参加发起“中国机械工程协会”,任董事及会长。8年,在广州研究工厂任工程师,开始从事铁路建设工作。10年,在津浦铁路机器厂主管车辆制造,曾考察日本铁路机厂。回国后,将日本先进经验,结合自己实际加以运用、推广,取得明显效果。后任胶济铁路车辆课课长、铁道部津浦铁路机务处处长兼总段长、铁道部新路建设委员会委员、粤汉铁路运输处处长等职,参与湖南株洲机厂创建工作,为铁路规划和建设付出大量心血。对铁路机厂设计及管理更为专长。12年调任交通部技术研究所筹备主任兼工程委员会机电处处长。17年,任交通部航政司技正。抗日战争期间,为打通云南与缅甸交通运输,被调往云南昆明滇缅铁路机务设计总处,任总工程师、机械总工程师。35年为制宪国民大会江西“职业”界代表。36年,转入教育工作,先后任交通大学校长,浙江大学教授、机械系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达20余年,担任起重机系主任、副校长等职,悉心培养交通人才,被技术人员称为“老前辈”。他对汽车工程亦有研究,曾主持试验两用汽车(轨用及陆用)。在担任交大副校长期间,坚决贯彻执行周恩来总理关于交大西迁指示,不顾年迈,到新疆等地考察、参观。
   程孝刚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还出席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被选为中华全国自然科学联合会委员。直到逝世前,仍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上海科学技术协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潘震亚 潘震亚(1889-1978),原名瑞荣,字树庸,南城县新丰街镇汾水村人。
   民国元年(1912),考入南昌法政学校,并在《江西民报》任采访、编辑,上海《新闻报》《申报》《时报》通讯员,以“髯公”笔名发表大量抨击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文章。5年,从法政学校毕业,辞去《江西民报》职务,承办律师业务,积极从事反帝反封建活动,并创办《新共和报》,致力新思想、新文化传播,宣传孙中山护法主张,反对军阀统治。7年,报纸被查封,逃至广州,经罗家衡介绍,任众议院秘书。9年,加入国民党,任国会非常会议秘书、大理院推事等职,结识林伯渠。10年,与沈信彬在上海创办女子法政讲习所,培养不少出色的律师,史良为该讲习所首届毕业生。
   民国13年,任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秘书处议事科长。15年,任国民革命政府司法行政委员会秘书、司法部处长、法官训练班主任、革命军事裁判所庭长等职。与共产党人李合林、恽代英等相识,在共产党人教育和影响下,思想发生很大变化,逐渐由追求自由民主转向共产主义,并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17年离开广州到上海当律师,在上海法学院、复旦大学、政法学院、中国公学兼课,与胡愈之、潘梓年等结识,并自觉接受中共领导,参与党所领导的革命活动。曾多次以律师身份为被捕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出庭辩护,进行营救。25年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出任常务委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随复旦大学迁重庆,与共产党组织失去联系,仍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营救爱国进步人士,拥护毛泽东关于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民国35年(1946)2月10日,重庆发生“校场口事件”,他与史良出任义务律师,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坚决斗争。该年秋随复旦大学回到上海,继续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救援在“反内战,反迫害”示威中被捕的教授和学生。
   上海解放后,担任复旦大学校委会常务委员,兼任法学院院长。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1950年10月,任中央人民监察委员会副主任、监察部副部长。1959年任江西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第一届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政法学会理事。1962年12月,经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潘震亚长期从事司法教育工作,撰写不少法学论著,有《刑法名论》《刑事诉讼法论纲》《中国继承法论》《中国破产法论》《中国法制史》《中国债权法总论》等。
   1978年5月22日病逝于上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花圈。
   许调履 许调履(1898-1978),字莫蒙,金溪县浒湾人。民国7年(1918)毕业于省立南昌一中。9年8月赴日本求学,19年4月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农学科,获学士学位。回国后被聘为江西省立农业专科学校教授兼教务主任,一年后升任校长。23年8月,出任江苏南通农学院教授。26年12月,侵华日军攻陷南京,他回江西农业院任农技师,从事农业科学研究。31年11月至38年,先后担任湖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教授、校长,江西省立南丰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教务主任,湖南克强学院教授、克强学院衡阳分院主任兼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回到江西,1950年出任江西省农科所作物生理研究室主任兼高级农技师,为江西培养一批农业科技人才。1961年退休回到抚州,仍将知识无私传授给抚州农业科技界学子。
   许调履一生从事农业科技教学与研究。1937年出版农学专著《食用作物各论讲义》(约30万字),把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关于水稻、麦类、豆类的先进栽培技术引入中国,并探讨中华几千年食用作物栽培史,是当时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在农学教育及农业科技方面的突出成就与严谨求实治学精神,赢得科技界赞誉,被江西农业科技教育界誉为农业泰斗。
   游国恩 游国恩(1899-1978),字泽承,临川湖南乡洪塘游家人,著名楚辞研究家,文学史家、教授。
   游国恩6岁入私塾读《四书》《五经》和其他诗文。20岁时毕业于临川中学,1920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预科。1922年升入本科,并开始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1924年,发表《荀卿考》,开始迷上楚辞,潜心投入研究,写下《离骚研究》《天问研究》等论文。特别是在1926年发表《楚辞概论》一书时,引起鲁迅、郭沫若、闻一多等人重视。郭沫若称赞他对“离骚”两字解释得最好。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把《楚辞概论》列为主要参考书之一。该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北京大学,旋即回到故乡,先后任教于江西省立第四中学、临川中学、江西省立第一女子中学、江西省立第一中学。任教期间仍专攻古典文学,仅在1928年就发表《楚辞的起源》《吊屈原》《一千五百年前的大诗人陶潜》《陶潜年纪辩疑》《莲社年月考》等论文。
   1929年,闻一多在看《楚辞概论》后即聘游国恩到武汉大学任讲师,讲授中国文学史,并说“泽承最先启发我读《楚辞》”。1931年至1936年在山东大学任讲师、教授。后任华中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主任,由于时局变化,随校辗转到桂林、大理等地,教学之余还考察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历史、地理和风俗民情,撰写10余篇论文。1942年在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随校迁回北京,在北京大学任教长达35年,直到去世。
   1949年1月,北京和平解放。7月,应邀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当选为全国第一届文协委员。1951年加入爱国民主党派“九三学社”。1955年被评为一级教授,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兼中国文学史教研室主任。1955年-1956年,完成20年前开始编撰的《楚辞注疏长篇》修订工作。1957年-1959年,主持编写《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和《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成为国内高校文科师生必备参考书,得到海内外一致好评。1962年发表《楚辞讲录》。1963年赴日本讲学,作《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和《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等学术报告。1961年-1963年,受中宣部和高教部委托,领衔主编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大纲》(1册)和《中国文学史》(全4册)。该书已多次再版,在全国高校延用20多年。1966年赴越南讲学。“文化大革命”时期,不顾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心情抑郁和不公正待遇,仍参加《新华字典》修订,并整理读书笔记《居学偶记》。1977年,重新整理修订《楚辞注疏长篇》。1978年,抱病主持修订《中国文学史》和对《离骚》正文作校勘工作,直至逝世前一天。
   游国恩毕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和教育工作,桃李满天下,著作极其丰富。除前述外还有:《屈原》《端午话屈原》《屈原作品介绍》《白居易诗的思想和艺术》《热爱人民的诗人——白居易》《白居易及其讽刺诗》《论吴声歌曲中的子夜群歌》《论胡笳十八拍》《谢灵运诗华子冈麻源辩证》《柏梁舍诗考证》《论孔雀东南飞的思想性及其他》《五言诗成立的时代问题》《跋洪升(枫江渔父图题记)》《论(陌上桑)》《司马相如评传》《楚辞论文集》《火把节考》《从文献上所见到的西南夷语》《说洱海》等。1989年,中华书局出版《游国恩学术论文集》。游国恩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三、四、五届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中国文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陈立庆 陈立庆(1888-1980),义名陈桃芳,广昌县甘竹镇人。甘竹大路背刘家孟戏班艺人,生行演员、鼓师。
   出身贫寒,从小由曾祖母抚养。17岁学戏,工小生。嗓音洪亮,音色纯正,唱功精细、娴熟,唱腔优美动听、迷人。擅长演孟戏中的范杞良,《断桥》中的许仙,《桂枝写状》中的赵宠等角色。在广昌孟戏艺人小生行当中,流传“文有陈立庆,武有谢梅生”佳话。还善于司鼓,手法好,鼓点准确。
   孟戏曾一度遭禁,他冒着巨大风险,精心保存广昌刘家孟戏手抄剧本。1962年,在广昌戏剧工作会议上,将总剧本如数奉献。在农村商业代销员工作之余,毫无保留地将全部唱腔口授给县剧团专业戏曲音乐工作者,为孟戏高腔留下宝贵的音乐资料。
   晚年负责甘竹刘家孟戏班的场面、总剧本和排戏。排练时,要求认真,不许错说一词、错唱一句。如有嬉闹或唱不合板眼,则气极摔槌。艺人们对其高深的艺术造诣和严肃态度,敬而从之,经其排练的刘家孟戏《老君上寿》,每演必获成功,在南丰、宜黄等地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不顾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抱病悉心指导广昌剧团青年演员排练孟戏折子戏《姜女送衣》,多次参加江西省的戏曲会演,受到省文化厅的表彰。
   《中国戏曲志·江西卷》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有其传介。
   甘长兴 甘长兴(1891-1982),崇仁县白路乡风水村人。幼年家贫,只读过一年私塾,15岁时拜师学习编织篾器。民国11年(1922),携妻儿迁居崇仁县城。
   他编织的篾器以平整光滑、细嫩柔软见称。注重选材,以节疏、色青、表层内部黄薄的毛竹或水竹为原料,不符标准者不用。对竹篾剖析刨光注意力度,力争每根竹篾首尾宽度、厚度均匀一致。对某些细巧器具,他能削制成宽仅1毫米、薄如报纸的竹篾进行加工。在蒸煮竹篾和染色中,都有为一般篾工所不及的独到之处,做到柔软不脆,色度深浅适宜。他编织的竹簟、摇篮、花篮,其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图案和字画,形象逼真。许多社会名流、富商巨绅,都以求得他所编工艺品为快。
   1956年,积极响应人民政府号召,主动参加崇仁县篾器生产合作社。1968年10月,抚州专区庆祝国庆19周年,举办工艺品展览会。他以78岁高龄,用20多天时间精心编制一幅毛主席像,同时还编织一块长2米、宽1米有“庆祝国庆”4个大字的匾额,一起送到展览会展出,受到群众好评。1968年10月1日《新赣东报》对此作专题报道。这两件工艺品后送到省工业产品展览会展出,并被珍藏。
   李元馨 李元馨(1893-1982),字文炳,号大勉,临川秋溪镇人。赣东著名中医。
   民国4年(1915)毕业于江西省立第七中学(今抚州一中前身)。后随祖父李圃孙学医,深得其真传。他博览群书,对《内经》《伤寒》《金匮》《本草》等典籍医书攻研尤深,颇得其要。民国时期在县城内“可引药店”坐堂行医,以内、妇、儿科见长,亦通外科。
   1950年,加入临川县中医协会。1953年,与傅再希创办临川县抚州镇大众中医联合诊所,任该所副所长。1959年11月,联合中医院改为抚州市人民医院,任该院副院长,并先后担任抚州市联合中医学会名誉理事长、抚州地区中医学会副理事长、江西省中医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江西分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江西分院特约研究员、抚州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常委、江西省人大代表。
   为人诚笃,治病认真,行医60余年,对危重险急之症,往往药到病除,活人无数。邻近诸县慕名求医者不绝,直到晚年抱病在家,仍应诊不暇。他勤于总结,乐于介绍临床经验,教子授徒16人,大都已成中医界知名人士。其主要著作有《李元馨医案》和《临床治验漫谈》《治疗下肢闭塞性脉管炎一例》等。
   曾传芳 曾传芳(1915-1982),别名张平,出生于江西永丰县石马镇阳固山村,幼年时为乐安县湖坪乡善和村曾姓人家所收养。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
   1929年春参加赤卫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开始当团政治部警卫员。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担任红31师第93团政治处青年干事、连政治指导员、师政治部科长、红军大学步兵学校教员等职。1934年10月参加长征。长征途中调到中央军委五局担任管理员,后到二局任排长(司务长)。到达陕北后,到红军大学干部队学习,后在步兵学校任连政治指导员,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三团支部总支书记、政工教员,陕北留守兵团某政治部主任等职。
   抗日战争时期,调入陇东特委青委会主任。1938年5月到中央党校学习,同年11月去苏联养病。1940年回国,在中共驻新疆代表兼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驻地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工作。1942年,新疆军阀盛世才投靠蒋介石,捏造罪名,将中共驻疆人员及爱国民主人士投入监狱,曾传芳亦被关押达4年之久。1946年出狱回到延安。
   解放战争时,历任山东渤海军区律南支队政委,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11师18团政委,三野33军98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参加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公安15师政委,第27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上海警备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各一枚。
   1982年经中央批准享受正军级待遇,同年9月4日因病逝世,终年68岁。
   李世璋 李世璋(1900-1983),字明斋,临川温圳院上(今属进贤县)人。
   幼年丧母,家境贫困,由其叔祖母抚养长大。1914年,考入南昌省立第二中学。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五四”运动中加入反帝反封建行列,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活动,协助鲁迅组织学习世界语活动。其后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当选为北京大学团支部书记,其间,为读完大学,应《京报》创办人邵飘萍之邀,兼任该报记者,又到北京第四中学任兼职教员。1924年毕业。国共第一次合作之初,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为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而积极活动。受《京报》委派,作孙中山随行记者。孙中山病重期间,担任新闻发言。1925年,以《申报》《民国日报》记者身份在上海进行革命活动。同年赴广州担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主讲《帝国主义论》。1926年,应程潜、林伯渠之邀,出任国民革命军第6军政治部秘书、代理军政治主任兼18师党代表。同年9月,第6军攻克南昌,代表军长程潜出席南昌各界中秋祝捷大会,并发表讲话,动员民众,打倒北洋军阀。1927年3月,率部击溃军阀孙传芳部,冲破帝国主义的兵舰炮击占领南京。此时蒋介石、何应钦、白崇禧对第6军突然袭击,大肆搜捕左派人士,解散第6军,下令通缉程潜、林伯渠、李世璋等人。李世璋撤出南京到达武汉,后与第6军18师退回九江。由于宁汉合流,蒋介石、汪精卫联手在第6军实行清党、分共,李世璋与党组织失去联系,隐居上海。在上海参加中国国民党行动委员会,当选为中央干事,兼任组织部长和机关报《行动报》主编,从事反蒋爱国活动。1928年春,被迫流亡日本。1929年年初回国,先后在上海江南学院、暨南大学任教授,在杭州高等警官学校、杭州特训班、南京谍报参谋训练班任政治教官。“九·一八”事变后,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积极支援蔡廷锴所率第十九路军淞沪抗战,并建议蔡廷锴联共反蒋,团结抗日,发动上海学生声援“一二·九”爱国运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李世璋应邀出任程潜第一战区长官部秘书长兼政训处长。与周恩来所派朱瑞一起发动群众,收容流亡学生组织训练,宣传抗日,并保护魏文伯、吴宪、张维等共产党员干部,遭到蒋介石传讯和撤换职务,调国民党中央党政训练班受训。抗战中期,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以及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设计委员、财政部内江区银行监督等职。1940年趁治病之机,由重庆迁居綦江,创办渝南中学,自任校长,培养一批爱国青年。1943年与谭平山、王昆仑、陈铭枢、郭春寿等在重庆发起组织“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当选为中央委员会领导成员。1946年,随民联中央迁回上海,以聚兴诚银行总秘书身份与中共密切合作,曾与周恩来、林伯渠、华岗、吴克坚、南汉宸、张执一等会见、联系,听取中共指示。多次与国民政府湖南省主席程潜、河南省主席张轸、陆军大学校长杨杰密商,促使他们起义和北上参加新政协,受到党和人民赞扬。
   上海解放后李世璋协助政权接管工作,不久赴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并以民革中央代表资格参加首届政协会议,出席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李世璋为政务院监察委员会秘书长、监察部副部长、国家编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行监察人。1959年调回江西,任江西省副省长、省政协副主任、江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
   李世璋是民革创始人之一,历任民革中央常委、副主席,民革江西省委员会主任委员,当选为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第四届至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
   在刘少奇、周恩来等关怀下,1962年经中央组织部批准,李民璋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傅再希 傅再希(1899-1984),原名晋贤,临川上顿渡人,长住抚州市中心城区兴鲁坊。省内名中医。
   1916年,傅再希毕业于江西省立第七中学,随本地著名中医李圃孙学医,学成后挂牌行医。1926年,在其堂弟傅烈影响下,弃医从戎,投身北伐,转战江苏、浙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家乡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并任中共临川县委委员。第二年因党组织遭到破坏,被迫潜入福建,化名行医,与党组织失去联系。5年后回到故乡,在县城内坐堂施诊,成为一方名医。
   1953年,与李元馨创办中医联合诊所。1958年任抚州镇联合中医院副院长。先后担任临川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副主席,抚州市第一届、二届政协副主席,抚州市(镇)第一届至三届人大代表,江西省一届至二届人大代表,江西省第一届至五届政协委员。1959年调江西中医学院任副教授、教授、主任医师、基础教研室主任,江西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和全国中医学会理事。1960年出席全国文教卫生群英大会。1962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傅再希一生好学,嗜书成僻,对历代医学主要著述无不涉猎,且能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尤善于文献考据,被誉为江西中医界“活字典”。他对中医内、妇、儿诸科造诣很深,临床经验丰富,在诊断上有独到见解,认为元代名医朱丹溪(名震亨)的“阳有余,阴不足”之说,符合南方人体质。临床治疗主张“方必切病,药必对症”,用药偏重滋阴。对诊治肝胆病、肾炎、不孕症、先兆流产、麻疹等病有独到之处。
   他于执教行医之余,还致力于著述。所写《阴阳五行学说的研究》《我对五运六气的看法》《本草品汇精要的评价问题》《祖国医学中“神”的初步探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的作者问题》皆发前人之未发,《进一步探索血吸虫病的来源》《论日本血吸虫病不是古代的蛊》《应该认清九种传染病是从外洋输入的》《李时珍以后杰出的本草家——赵学敏》(赵学敏系清代钱塘人,著有《本草纲目拾遗》,补李时珍《本草纲目》之不足)等论文都受到中医界重视。为表彰其对祖国医学所作贡献,1959年卫生部授予他“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金质奖章和奖状。
   周如玉 周如玉(女,1914-1984),资溪县南山村人。3岁时被送给双山李姓做童养媳,13岁帮地主做苦工。
   1931年春,经彭启龙、廖东海介绍秘密参加革命组织,并经周振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团小组长。她以学武术为名,到张家、南山、瑶坊一带活动,动员亲属和贫苦乡亲30多人投身革命。
   1932年1月17日,游击队和南山地区党团员在中共信南特委领导下,准备攻打瑶坊纸行,派周如玉打入纸行老板姚道春家中做内应。她扮妆卖花线,溜进姚府花园,待到姚府上下入睡后打开花园小门,接应队伍进入姚府,将姚夫妇捉住,要其交出金银首饰和大批大洋,为革命筹办一笔经费。同年秋,周如玉不幸被捕。金溪县县长朱一民亲自提审,在叛徒指证下,承认自己身份,但未出卖同志。不久,被亲戚保释。
   1933年1月,红一方面军攻打黄狮渡瓦子岗时,她邀4位女伴分两路给红军带路,从侧面绕道到敌碉堡后,出其不意,两面夹攻,拿下碉堡。同年3月,中共金南特委在南城水口成立,周如玉任区委妇女委员。在资溪妇女训练班上加入中国共产党,学习结束后任中共资溪中心县委妇女部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周如玉随县委向福建转移,途中与敌遭遇,其胞姐、堂弟牺牲,她手负重伤躺在死尸堆里被查获。敌人多次对其严刑拷打,辗转押往南昌、抚州、南城等监狱,最后被人保释。几经折磨,才转嫁到金溪县石门乡下彭村。
   新中国成立后,在江西省政府主席邵式平的关心帮助下,周如玉协助民政部门工作,并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省、县政协委员。
   谢梅生 谢梅生(1907-1984),号鸿恩,广昌县甘竹镇答田村人。甘竹大路背刘家孟戏班生行演员。
   15岁学艺,工小生,文武兼备,唱做俱佳。念白吐字清晰,节奏铿锵,顿挫有致。唱功底气足,峭拔有力。刘家孟戏高腔有一窄声唱法,用假嗓子翻高八度唱一长“伊”音(经考证这是明代南戏海盐腔的特色唱腔),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70岁高龄时,仍被广昌县吁河戏剧团请去任教。其间,笔录出孟戏高腔三夜本的全剧剧本,演唱和录制长达6小时的刘家孟戏剧高腔音响资料,另笔录出盱河戏传统剧目整本38本及一些折子戏,为广昌孟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提供了重要内容。在刘家孟戏中饰演武小生张元华,常有颇具特色的表演。饰演《芦花荡》中的周瑜,充分利用和发挥孟戏中傩舞的表演手法,创造出一大段别具一格的“跳芦毛”身段表演,动作豪放,力度炽热。观众常常就是等着来看这段“跳芦毛”,其影响遍及广昌和周边县。
   1984年,江西省戏曲研究所为刘家孟戏录像。当时他肝腹水已很严重,仍抱病亲临广昌县旴河戏剧团,在排练场上悉心指导,未等到录像完毕,终因年高病重倒在排练场上。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丙卷》列其传略。
   吴仕栋 吴仕栋(1903-1986),南城县上唐镇源头村人。哲学家、教育家。
   14岁时考入清华学堂,与闻一多、周培源、吴文藻等同班同学。1922年赴美入芝加哥大学,获学士学位,旋入哈佛大学一年,获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工作。18年,赴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国家图书馆考察,同年秋回国。先后在河南中山大学,上海复旦、中公、大同等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任哲学系主任、教授、部定教授、历史系主任、校务委员等职。34年返赣,任中正大学历史系教授、大学训导处训导长。
   他为人刚介正直,是非分明。1948年蒋介石视察中正大学,召见名流,吴士栋以“蒋介石杀了闻一多,我岂能同他握手”,避而不见。1949年5月,南昌解放前夕,中正大学校长出逃,蒋介石派人劝他也去台湾,他严词拒绝。为保护学校设施,安定校内秩序,任该校“应变委员会”负责人,并亲自向商会、银行募得350块银元和150担大米,分给教职工,稳定人心。
   新中国成立后,他任南昌大学文史系教授、研究部研究员、图书馆委员会主任,江西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等。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并被判刑10年,刑满后在劳改单位就业。1975年后,在上饶师专、吉安师专代课。1979年得以平反,复任江西师范学院教授。1986年5月于南昌病逝。
   吴士栋才思敏捷,治学严谨,著述颇丰,尤以逻辑学造诣甚深。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其成名作《伦理学》,该书两年再版8次,被列为高等学校教材,受到哲学界推崇,时有“北金(金岳霖)南吴”之称。新中国成立后,撰有论文《实践与逻辑》《对公孙龙诡辩的逻辑分析》等15篇,写成《逻辑新论》一书,另有译著《时间与自由意志》《古罗马史》《认识的六种途径》等。他于研究哲学、历史学之暇,还编有《桥牌讲义》《象棋谱》等书。
   涂宗德 涂宗德(1915-1988),黎川县日峰镇下桥村人。少年时家境贫苦,在家种田和到烟栈当学徒。1931年6月,红军首次到黎川,他即毅然投身革命,被编入闽粤赣游击队任通讯员,后任闽粤赣独立团班长。1933年7月,到瑞金中央彭扬步兵学校学习,9月加人中国共产党。步校结业后,调红7军团警卫连任排长、连党支部委员,参加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战斗,数次负伤。
   1934年11月,编入红5军。1935年春,随红军长征到贵州,参加攻打遵义、娄山关、四渡赤水等战斗。在掩护中央北上渡江时,于土城附近身负重伤,肠被击断仍坚持战斗,受到朱德总司令表彰。因留血过多,不能行动,与其他负伤干部留在当地庙里养伤,被当地土豪劣绅发现拖至河边乱棒殴打。他忍痛扎入水中,才免遭残害,挣扎上岸后,打听到湖南有红军,不顾伤口溃烂,身无分文,沿途讨饭,于年底在湖南藏江找到红6军,被收留分配在16师46团1连任排长,随队继续长征北上。
   1936年春,随部队到达陕北,不久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1938年2月,任八路军120师359旅717团12连连长,活动于晋察冀、晋西北一带,与日寇和国民党军“摩擦”部队进行战斗。1939年参加山西麻子山战斗时,又负重伤,因战斗英勇顽强,受到旅部嘉奖,旅长王震称他为“涂猛子”。随即,任717团1营副营长,参加南泥湾大生产运动。1940年8月,参加“百团大战”。1944年4月,任717团3营营长。1945年12月,随部到达东北。1946年4月升任副团长。1947年10月任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0纵队28师83团团长。在东北先后参加攻克长春,保卫四平,三下松花江南,黑山阻击战和辽西战役等。
   1948年11月,东北全境解放,部队挺进华北,参加平津战役,任第四野战军47军160师479团团长。1949年3月,任驻京207师620团团长,不久,转入公安第1师第2团团长兼师党委委员。1950年12月升任第1师司令部副参谋长。1952年6月奉命赴朝鲜参加战地实习团,8月返回祖国,任该师参谋长,随即被选送到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学习,1954年11月毕业。
   1955年3月,调河南郑州,任公安20师副师长,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1956年3月,任公安内卫第3师第一副师长兼参谋长。1957年10月,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1958年,担任陕西省公安厅人民武装警察总队副总队长、党委委员、副书记。1963年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陕西省总队总队长兼党委副书记。1965年6月,改任宁夏公安总队总队长、政协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1966年任宁夏军区独立师师长。1976年改任宁夏军区顾问(副军职),直到1984年离休。
   武惕予 武惕予(1893-1989),字三科,黎川县洵口镇下寨香炉山人。1913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商科预备班和本科学习。1920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回国后,受聘任教于江西籍人士在北京创办的豫章商业学校。一年后回南昌,在省商业学校、豫章法政专科学校执教。后到国民革命军14军1师政治部,浙江省图书馆、民政厅,湖北省襄阳专署、襄阳中学,福建省龙岩专署等部门任职。
   抗日战争时,赴武汉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任谭平山私人秘书。后随谭平山去重庆,做谭平山与驻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的董必武、徐冰等人接触联络员,并与朱蕴山交往甚密,在思想上更倾向进步,对抗日统一战线有新认识。在重庆参加谭平山等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1946年11月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筹备会。抗战胜利前夕返回家乡,任黎川县临时参议会参议长、县初级中学校长、省参议会参议员。
   1946年在南昌筹建民联江西分会。1948年参加筹建民革江西分会,任常务委员、武装部长。1949年1月,受民革江西筹委会委派赴香港,经农工民主党驻港负责人王一帆介绍,同在港各民主党派与中共联系开展武装活动的总负责人杨子恒接洽。经民革中央主席李济深同意,在杨子恒陪同下与中共华南局驻港负责人谭天度会面,就组建革命武装,策动国民党地方武装起义事宜进行商谈。同年3月回到江西,遵照中共湘赣工作委员会南昌城工部指示,偕同聂轰(中共地下党员、民革江西筹委会负责人之一)到黎川县东华山将武纪彬领导的地方武装改编为赣闽边区人民游击总队,并策动黎川、资溪和福建光泽等县的地方团队起义,组成中国人民革命军赣闽粤边区纵队,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赣闽边界部分地区。同年8月,回南昌继续从事民革江西省委筹建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任民革江西分会筹委会常委、组织部长,民革江西省委第一届至五届副主任委员、第六届任委员、第七届名誉主任委员,民革中央候补委员、委员、常务顾问;江西省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秘书长,历届省政协副秘书长,第一届至六届省政协常委,第五届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届至六届委员;省监察厅、交通厅副厅长,省司法厅厅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省人大代表、委员、常委等职。他毕生努力学习,追求真理,严于律己,作风正派,在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中享有较高威望。
   李井泉 李井泉(1909-1989),临川唱凯人,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李井泉在学生时代就追求进步。15岁时考入江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随即就为校园内掀起的新文化运动热潮所振奋。教他国文的青年教师章涤昌,曾经在北京参加过“五四”爱国运动。章涤昌利用授课之便,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课余,还将《新青年》《向导》《每周评论》等进步书刊偷偷地拿给李井泉等学生看。为不引起反动当局的注意,李井泉与舒同、许瑞芳等进步学生商议,成立“读书会”,明为钻研功课、交流心得,暗中却研究和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问题。
   1926年秋,李井泉加入中国国民党。10月北伐军进攻临川时,他与“读书会”成员一起秘密张贴标语、散发传单,深入城郊动员农民支援北伐军,借来100多只长梯协助攻城。北伐军攻克临川后,组建国民党临川县党部,李井泉任县党部执行委员,积极组建工会、农民协会组织,惩处土豪劣绅。这年底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大革命失败后脱离国民党组织。“八一”起义军南征途经临川时,他毅然投笔从戎,参加起义部队南征广东,分配在第25师任宣传员。他以极大的热情到士兵中宣传革命道理,战士们在他的宣传鼓动下,士气大振。
   1928年春起义部队在广东大埔三河坝被打散,李井泉留在广东东江地区做地方工作,先后在丰顺县黄金铺区任共青团区委书记、共青团东江特委秘书长。1930年夏天,李井泉受东江特委派遣,去中央苏区红4军前委送信做联络工作,前委书记毛泽东接见他,认为他很适宜做政治工作,被分配到红一方面军政委办公室担任秘书长,不久转为中共党员,1931年春任红4军补充团政委。1931年至1934年10月,先后担任红35军(后改编为独立第3师)政委,红3军团第4师政治部主任,第1、3补充师政委。在中央根据地工作期间,因坚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曾受到错误批判和不公正的对待,但他忍辱负重,积极工作,1932年8月中旬参加乐安战役,1933年2月28日,率部参加黄陂战役。红军长征初期,任干部团政治教员、中央直属纵队没收委员会主任,负责为直属纵队提供粮食等后勤供应。他严格把握党的有关政策,不该没收的坚决不没收,反对和制止滥打滥杀地主的现象,以实际行动粉碎国民党政府诬蔑红军是“流寇”的谎言,扩大了红军正义之师的形象。遵义会议后,李井泉调任中央直属纵队政治处主任,协助司令员刘伯承抓好直属纵队思想政治工作。1935年5月,红军经过四川时,任冕宁县革委会主席、游击总队政委。他积极发动群众起来革命,有力地策应主力红军行动。6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两军交流干部,他调任红四方面军第9军政治协助员。张国焘闹分裂,围攻朱德、刘伯承,张国焘想利用江西老乡关系拉拢他,李井泉不卑不亢地回应:“总司令、总参谋长比我站得高、看得远,我赞同他们的意见!”张国焘碰了钉子,把他贬到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当政治教员。面对分裂党分裂红军的严重危局,李井泉对学员进行说服教育,对张国焘错误路线进行坚决抵制,维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1936年秋,李井泉被调到红二方面军第4师任政委。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井泉先后任八路军120师358旅副旅长、政委,大青山支队司令员兼政委。1937年10月3日日军侵占宁武城,李井泉率游击支队袭击宁武,歼敌50余人。10月中旬为配合国民党军打好忻口会战,李井泉指挥第715团袭击南北大常,攻占永兴村,歼敌100余人,之后率部向东活动袭扰敌人,牵制日军。大青山地区是通往大西北和陕甘宁边区的北部门户,又靠近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北翼,地位甚为重要。1938年9月,李井泉率游击支队多次冲破重重封锁线,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经过百余次战斗,粉碎敌人15次大规模“扫荡”和围攻,歼灭大量土匪、汉奸和日伪军,开辟了大青山根据地。多次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宣传中共民族政策,做好民族团结工作,释放被俘的蒙古族官兵,令塞外各盟群众深受感动。1940年1月,大青山根据地形势相对稳定后,李井泉调回晋西北担任新358旅政委兼晋西北军区第三军分区政委,参与领导反击阎锡山发动的“山西事变”战事。是年春,在毛泽东的关怀下李井泉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学习结束后调任晋绥联防军司令部秘书长,为联防军的军政建设作出积极贡献。1943年春天,任抗日军政大学绥德总校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解放战争中,历任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书记、晋绥军区政委、晋绥野战军政委(贺龙任司令员)、人民解放军20兵团政委等职,从贺龙的老部下晋升为搭档。李井泉十分重视地方部队的建设,及时使游击队、地方兵团逐步升级为野战部队,晋绥地区的野战机动兵力增加近3倍,战斗力也日渐提高。1948年,晋绥部队作战1173次,歼敌5.5万余人。他领导晋绥地区的土地革命运动,参加指挥绥包战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功勋。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川西区委第一书记、川西军区政委,四川省委书记、第一书记、省军区政委、省政府主席,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副书记、第一书记,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主任,第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顾委常委等。在四川工作期间,与邓小平、贺龙等领导四川军民进行清匪反霸、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斗争,巩固新生政权。他发动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修都江堰,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高粮食产量。1960年9月,他担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兼成都军区第一政委时,正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他顾全大局,从四川调出150亿千克粮食支援全国。他大力发展四川省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建成宝成、宝昆两条铁路干线,加快重庆、成都等工业城市建设,初步改变西南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
   1960年至1985年,他情系家乡,先后5次回家乡视察、探亲,关心群众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他倡议在唱凯建一座“万年桥”,亲笔为桥题词“发展经济,方便交通”。家乡人民赞他“掌权不忘民,井泉万年松”。1989年4月24日,李井泉在北京病逝。
   郑铁根 郑铁根(1935-1990),临川湖南乡人。从小父母双亡,小学毕业后当过学徒、店员。1952年7月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4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8月从中国人民大学财贸系毕业,先后在省商业厅、省重工业局、省四机局、中共江西省委担任科长、秘书、办公室副主任、材料组副主任、“两案”办公室副主任等职。
   1981年7月任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先后协助领导分管工交、农业等经济工作,为发展全省经济出谋划策;提出创办赣南改革试验区,扩大资溪等18个县(区)经济管理权限,做活边境县市贸易;综合利用鄱阳湖,严禁酷渔滥捕,确保湖区生态平衡等建议,受到重视。
   1982年,临川遭受特大水灾,他身为抗洪救灾副总指挥,冒着狂风暴雨,涉过齐腰深水,亲临现场指挥。还亲自到武汉军区请来舟桥部队,使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得以脱险。灾后积极筹措资金和物资,帮助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抚州修建抚河大桥时,他率省、地有关部门人员到现场办公,及时解决施工进入紧张阶段所需物资、资金等问题,确保大桥按期竣工。
   1989年夏,从赣南调查回南昌,途中中暑烧到39℃,到家还没喝上一杯茶,义接到省政府急电,要他赶到武宁,处理山区村民械斗纠纷。他带病上路,迅速赶到出事地点,很快平息争端。
   1990年4月,任中共江西省委对台工作办公室、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他深入到上饶、鹰潭、抚州等地调查研究,制订工作计划,改进工作方法。当得知身患肺癌后,仍以工作为重,抓紧时间批阅文件,接待台胞。在重病期间,省长吴官正曾到医院看望,指示医务人员竭力抢救。终因医治无效去世。
   肖涤非 肖涤非(1907-1991),原名忠临,临川湖南乡茶溪村人。著名文学史家,杜甫研究专家。
   193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同年入该校研究院深造,于1933年研究院毕业。任山东大学、四川大学、西南联大、中正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7年重返山东大学任教授至逝世。
   1951年,曾在北京华北革命大学学习。学习结束后仍回山东大学,任该校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副教务长,学报《文史哲》副主编等职,并任《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编委。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64年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8年、1983年被选为第五届、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此外,还先后被选为第四届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古典文学研究会会长,第一届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论组成员,国务院古籍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编委,中国诗词学会顾问,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名誉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诗词学会及山东社科联顾问,江西师范大学学术顾问,《杜甫全集校注》主编;还被家乡人民聘为抚州“王安石研究会”顾问及新编《临川县志》顾问。并为新编县志题词并参加志稿评审。
   肖涤非长期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成绩卓著。主要著作有《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杜甫诗选注》《杜甫研究》《乐府诗词论薮》《读书三札记》《解放集》《皮子(皮日休)文薮》等。1961年-1963年,受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高等教育部委托,与游国恩、王起、季镇淮、费振刚等教授合编《中国文学史》。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系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中国文学发展史的重要著作,是大学文科通用教材,荣获1987年国家教委颁发“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另有论文散见于《文史哲》《文学遗产》《文汇报》等刊物。由于他存文史方面成就巨大,被英国传记学会收入《世界名人录》。
   杨厚兴 杨厚兴(1915-1992),笔名旭东,黎川县日峰镇下桥人。小学毕业后,师从瓷画家吴月仙学艺,后以画瓷画谋生。
   他擅长于画肖像、人物舞蹈和古代传统画。20世纪30年代,为美国好莱坞所拍英文版《王宝钏》画过剧照,并参加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受到好评。1948年,在南昌开设“最明轩画庄”,成为南昌市权威瓷像画庄之一。
   1954年,先后在南昌市瓷像合作小组、合作社,南昌工艺美术厂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合作社副主任、厂长、名誉厂长,省、市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分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获中国工艺美术家大师称号和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
   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多次到广交会出场表演,均获得好评。1957年,作品《新疆舞》《电影演员》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1959年,作品《齐白石肖像》《白杨肖像》参加庆祝建国十周年展览;1964年,作品《洗衣小女孩》参加五省卫生美术展;1971年《剑舞》,1979年《周总理遗像》《幻想曲》《柯达克人》《日本少女》,1981年《契普斯的女儿被劫》等均获优秀作品奖。在广交会上,其作品《秦怡肖像》《张伐肖像》《周信芳剧照》《梅兰芳《洛神》剧照》《伊文思》《爱因斯坦》《西方女郎》及《春江花月夜》《霓裳曲》等深受外宾和海外侨胞欢迎。作品远销美国、日本、苏联、泰国、新加坡和港澳地区。
   其作品既有中国画传神特点,又将摄影、油画、粉画水彩等技艺应用于瓷画,为瓷版画创新作大胆尝试。在白玉片上,他将瓷用颜料绘成油画和国画效果人物、风景,用传统线描加彩方法画《木兰从军》《仕女图》等小台屏,借鉴苏州双面绣效果,创制双面台屏《热带鱼》《金鱼》等,均获得其他画种所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中央电视台还向全国介绍其瓷版画艺术。
   他关心家乡经济建设,为家乡陶瓷工艺品生产培养人才,亲自为黎川华山瓷厂送广交会所展大型板屏风作画,并将画资数万元捐给家乡扶贫事业。
   廖鼎祥 廖鼎祥(1918-1995),广昌县尖峰乡人。曾任军委炮兵副司令员,少将军衔。
   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为中共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广昌县独立团勤务员、广昌军分区宣传员、红8军团和红5军团连指导员、红31军直属政治处青年干事。参加第二至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在长征途中,为掩护红军主力部队迅速摆脱敌人追击,率红5军团39团2连一个排在贵州兴仁县石村顽强阻击敌人。完成任务后撤出重围时与上级失去联系,他带领几十人的小分队独立行军作战,在四川会理才赶上红军主力,受到红5军团的嘉奖。
   抗日战争时期,任延安留守团政治部青年干事,抗日军政大学3大队7队指导员,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特务营副政委、政委,19团政治处主任、政委,第二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副司令员等职,率部参加历次秋季反“扫荡”战役和百团大战。1942年春,率部插入敌后开展游击战,在青羊岭、黑石窑、路家峪口、种子坡等地重创日军,开辟敌后孟寿根据地,为部队筹集大批粮食,受到司令员聂荣臻的口头嘉奖。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2纵5旅副旅长、6纵16旅旅长、68军202师师长等职。参加解放石家庄、张家口、集宁、绥远、包头、太原等战役和战斗。在解放太原战役中,颈部负伤仍让战士把他抬上城墙,坚持指挥战斗。全师指战员在他的激励下奋勇拼杀,迅速攻占北关,为解放太原立下头功,受到军区和兵团的嘉奖。
   抗美援朝战争中,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4军副军长、炮兵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东海岸文登方向防御作战和金城反击战,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二级国旗勋章。
   1958年回国后,历任军委炮兵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长、参谋长,贵州省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参谋长,军委炮兵政治部主任、副司令员等职。为解放军炮兵的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和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吴自强 吴自强(1901-1996),临川连城乡黄铁湾村人。1926年,由江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今抚州一中)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后为东京教育大学)教育系。1932年学成回国,曾任江西省民众教育馆编演部主任,江西省立第一中学教员、校长,江西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校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福建师范学院副教授、教授、教务处长、编译室主任、教育实验室主任,华侨大学外语系日语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民革福建省委委员、顾问,福建省老年教育学会理事;受聘为抚州王安石研究会顾问,《临川县志》《崇仁县志》编纂顾问等。
   他虽然长期在外地工作,仍时刻关心家乡教育事业。2Q世纪30年代,与乡人一起集资兴建连城小学,后又与人合伙购买14亩田作公产,用其田租收入作贫困学生学习费用。先后5次给连城中、小学汇款1.1万元,自己却过着“青菜豆腐汤,吃了就健康”的简朴生活。1986年退休后,每学期都给连城中学写信,了解家乡教育情况。回乡探亲时,还到中、小学听课评课,提出指导意见。1995年5月,在给连城中学全体教职员工一封信中,勉励他们“第一要心系教育,面向未来;第二要以身作则,全面发展;第三要紧跟党走,振兴中华”。
   从教之余,笔耕不辍,专著有《青年与教育》,译著有《满蒙经济大观》《苏俄印象》,编著有《日本现代教育概论》《比较教育学新论》,合著有《教学与课程》《世界幼儿教育史》等。
   余瑞璜 余瑞璜(1906-1996),宜黄人,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民盟中央委员,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吉林大学物理系创建人。
   余瑞璜出身于一个乡村农民家庭,其父以教私塾为业,其母出自名门闺秀,他是第6个男孩。1岁时丧父,全靠其母维持生计。他从小得到母亲悉心教育,母亲教他古典诗词,给他讲述岳飞、林则徐等爱国故事。10岁时到30里外崇文书院读小学,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12岁考取省立第三师范,该校物理老师生动教学深深吸引他。1925年考入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物理系。1930年由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推荐到清华大学物理系任教。在清华他迈出教育和科研第一步,试制一台康谱顿二象静电仪,其灵敏度可测出3个电子,接着制作中国第一台盖革计数器,用以做镭的铅吸收率实验。1932年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关于氩的X射线的吸收与散射》,不久即被康普顿教授在《X射线的理论与实验》一文中引用。
   1935年考取公费留英,经吴有训介绍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系。在诺贝尔获得者、X光晶体结构创始人布拉格教授指导下,改进摆动晶体X射线谱仪的摆轮设计,并创造性地用从晶体的傅氏(里叶)综合图减速去溴原子的衍射消除“鬼影”来确定溴原子坐标的新方法,完成博士论文和答辩,受到导师布拉格和欧文教授赞赏,1937年获理学博士学位。次年在英国北威尔士大学物理系和伯明翰大学冶金系学习和科研。1939年他不顾个人前途和安危,毅然携妻儿返回祖国,在西南联大筹建清华大学金属研究所并从事教学。1942年提出“晶体分析X光数据的新综合法”和一种“由相对X光强度资料确定绝对强度”而不需实验工作的方法,引起国际晶体学界极大反响。李普森称他“开辟了强度统计学整个科学项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伯尔吉教授在《晶体结构分析》经典著作中,全文引用他的“新综合法”。1946年随清华大学返回北京任物理系教授。1948年8月应邀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进行讲学和研究。1949年7月,他辗转回到解放后的北京,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他与冶金部副部长陆达一起筹建中国金属学会,建议在各大工厂建立X光化学分析和金相实验室,并将自己最优秀的学生陈篪、胡玉和、姚卫薰等人推荐到鞍钢工作。1952年全国院校调整,他抱着为新中国东北重工业基地培养人才的愿望,主动要求到长春,创建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物理系和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在此,他建立国内一流实验室、资料室和物理系机械加工厂。广泛为科研、教学和生产服务,是他独创。还试制成功医用X光管,填补国内空白,受到毛泽东主席慰问。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60年创建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与X射线晶体学研究室,着手“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研究。1964年,在他指导下制成中国第一台细聚焦X光机。1978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提出“四个假定和一个健距差(BLD)分析法”,并在1984年德国“金属与合金国际会议”上列为第一篇报告。这一理论得到国内外学者关心和进一步探索,成为固体理论一个新的有希望方向。
   余瑞璜毕生从事物理学科教学与研究工作,为国家培养了30多名研究生,其中博士生10余名,其学生有著名物理学家何祚庥、周光召等人。他不仅是中国老一辈著名物理学家,也是世界上“第一流的结晶学学者”(《X光衍射50年》总编辑爱德华教授语)。
   舒同 舒同(1905-1998),东乡县城人。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著名书法家,舒体创始人。
   1922年春在东乡尚志小学读书时,与20余名同学组成“金兰同学社”。1924年考入江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受“五四”新文化思潮影响,与李井泉等发起组织“读书会”,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1925年在校庆十周年纪念刊上发表《中华民国之真面目》,无情地揭露北洋军阀政府“民主、共和、自由、平等”的虚伪性。回到东乡,带头集资创办《师水声》,传播新文化、新思想。1926年11月,中共党员、国民党赣东特派员钟赤心到东乡,组建国共合作的国民党东乡县党部,吸收舒同为中共党员。舒同入党后,积极开展建党工作,于11月下旬成立中共东乡支部,任书记。在他的领导下,东乡县相继建立农民协会、工会组织,创建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队武装组织,革命运动蓬勃发展。随着党组织的发展壮大,成立中共东乡县委,舒同任书记。
   宁汉合流以后,东乡党组织遭到破坏,舒同被国民党江西省政府通缉,他辗转于武汉、合肥、上海、南京等地,以卖字为生,寻找党组织。1929年潜回东乡,1930年9月听说红军来到崇仁,他赶到崇仁参加了工农红军,历任红4军政治部秘书、宣传科长,师政治部主任,部队缩编后任团政治处主任等职。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至第五次反“围剿”。长征途中任红1军团第2师政治部主任。到达陕北后,任第4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
   抗日战争期间,历任八路军总司令部秘书长,为朱德和彭德怀当秘书,后随聂荣臻开创晋察冀根据地,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创办《抗敌报》,为坚持持久抗战撰写了大量文章,其中《论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中政治工作的基本特点》引起毛泽东的关注,并转发全军学习。1941年5月,舒同率晋察冀代表团赴延安参加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因“七大”推迟召开,舒同留在中央党校学习,调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任宣传部长兼秘书长,同时担任中央军委整风领导小组副组长,协助叶剑英领导中央军委机关开展整风运动,防止过火行为。“七大”闭幕后回到山东,任中共山东分局委员兼秘书长,曾率工作团在山西五台、定襄一带发动群众创建抗日根据地,参与领导晋察冀边区的建设和反“围攻”、反“扫荡”斗争。
   解放战争中,历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兼国军工作部部长,中共中央华东分局常委、社会部部长等职,参加鲁南、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莱芜战役中,舒同运用其深厚的政治素养和高超的策略,成功策反国民党第46军韩练成部5万余人,配合解放军全歼李仙洲部5万余人。此后他又策反国民党第96军和第三绥靖区部分官兵起义,对整个华东战局的胜利起到特殊作用。1949年5月,上海解放,协助陈毅接收上海。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委、宣传部长兼《解放日报》总编辑,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主任,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华东局党校校长等职。1954年调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兼济南军区第一政委,中共八届中央委员。在山东工作8年,他深入基层,带着家人到地里收麦子、过秤,以期掌握真实情况。他坚决抵制虚夸浮报,山东的灾情得以最早被发现,他也成为最早被撤职的省委第一书记。此后调任陕西省委书记处书记,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当选为全国政协五届常务委员,中共十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他是一届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舒同从6岁开始学书法,遍习颜真卿、柳公权、钱南园、何绍基等名家字帖,楷、行、草、隶、篆各种字体皆得心应手,有“神童”之称。参加红军后,在紧张战事之余,潜心书艺,寄情瀚墨,以笔为刀枪,被指战员誉为“马背书法家”,毛泽东称他为“红军书法家”“党内一支笔”。延安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的校牌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8字校训,就是他的墨迹。他数十年如一日,在研习历代名家书法的同时,不断探索和实践,创造出宽博端庄,笔法内在含蓄,字体雍容大方的“舒体”。其墨迹不仅遍布大江南北,还流传于海外。1983年中国文联出版楷、行、草三种字体的《舒同字贴》。199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大型精装《舒同书法集》,香港及内地多家电脑公司将“舒体字”植入电脑,广泛应用于出版、印刷、电视、电脑等行业。
   1981年,他领导创立中国书法家协会,当选为第一任主席,并任二、三届名誉主席和中国文联名誉委员。1981年、1984年两次率领中国书法家代表团出国访问,开创以书法为主体的对外文化交流新局面。
   1989年10月,东乡县城兴建舒同书法院,后改为舒同博物馆,舒同为博物馆赠送140余幅书法珍品。1997年11月,东乡县举办首届“舒同书法艺术节”,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其题词:“长征过来人,书坛谱新章”。1998年5月27日,舒同在北京病逝。
   钟民 钟民(1909-1998),广昌县人。曾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钟民学生时代因阅读进步书籍遭国民党迫害,1935年逃亡到上海,参加工人运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随新四军开辟苏中四分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担任苏中四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新四军苏中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他坚持反“清乡”斗争,受到上级嘉奖。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解放区地委书记、华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政委等职。坚决执行党中央反“清剿”方针,坚持敌后斗争,迎来苏北全境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经济建设战线和党群机关担任领导职务。历任中共无锡市委书记、苏南区委常委兼城工委书记、上海市委常委兼市委工业生产委员会副书记、上海市总工会主席。1961年至1964年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处书记、福建省副省长。1979年起,先后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上海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人事安排小组组长。退居二线后,任中共上海市顾问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耄耋之年仍关心党的建设和各条战线工作。他是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第二届、三届、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邓从豪 邓从豪(1921-1998),临川崇岗人。著名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1年,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45年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到福建集美中学任教。次年在南昌第一中学、南昌中正大学化学系任教。1948年调青岛山东大学化学系任助教。
   1950年,为山东大学化学系讲师。1953年至1954年在吉林大学化学系进修。1956年为山东大学化学系副教授、系副主任。1963年进吉林大学物质结构讲座班学习。1966年回到山东大学,先后任光学系、化学系副主任、主任,副校长、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理论化学研究室主任,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光学会理事,山东省激光学会理事长、山东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编委、《化学物理》编委、《分子科学》副主编、《山东激光》主任编委等职。
   从1974年至1988年先后出席第四、五、六届国际量子化学会议和国际量子电子学、国际分子动力学、国际分子结构会议,到美国、加拿大、瑞典、日本、澳大利亚、英国、以色列等国20多所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进行参观、访问和学术交流。在这些会议和校际交流中所作学术报告,均受到不少著名学者和专家高度评价。
   邓从豪著述很多,在全国性报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主要论著有《具有周期性结构的共轨分子能级和分子轨道》《双原子分子的一个势能函数》《配位场理论的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量子理论》《原子和分子波函数满足的条件及分子函数的选择》《分子反应力学理论研究》《量子化学基础理论研究》等,分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和山东省有关部门颁发的自然科学、科学技术进步、优秀论文一、二等奖。
   1982年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1987年当选为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科教文卫委员会委员。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
   鲁之俊 鲁之俊(1911-1999),黎川县中田乡人。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
   1928年,考入北平陆军军医学校;1933年毕业。先后在国民党广东、广西军队任医生、助教兼德语专业翻译。
   1938年,在桂林八路军办事处参加革命,随后赴延安。193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卫生学校及延安中国医科大学教员,八路军军医院医务主任、院长,延安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中央军委卫生部副部长,联防军后勤卫生部副部长。第二届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参议员。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晋冀豫军区卫生部部长、中原军区卫生部副部长、第二野战军卫生部副部长。随刘伯承、邓小平大军跃进大别山,开辟中原解放区,参加淮海、渡江战役,直至解放大西南。
   全国解放后,历任西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重庆市军管会卫生部部长、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副部长、西南行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卫生局局长。1954年调北京,任卫生部中医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及卫生部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医组组长。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1年至1978年兼任北京中医学院院长。1978年后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及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等职。
   1950年,将战时所用讲义编著成《新编针灸学》一书出版。刘伯承为该书题词:“以现代科学的方法整理中国医学乃为必要之图。鲁之俊在延安研究针灸学,以批判态度接受其合理部分,试用之有效,施于中原进攻时,治愈军民不少,今复编为书,亦扩展研究之肇始也”。邓小平认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朱德在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代表党中央致词,号召全国医务工作者向鲁之俊学习,做好团结中西医的工作。同年,他创办新中国第一所中医学校——重庆中医学校,并任该校校长。1954年6月,主动承担筹建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的艰巨任务。1955年12月,中医研究院正式成立,任首任院长。1956年,参与制订国家《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首次将中医药学列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在其主持下,中医研究院从全国调进数十名有声望的老中医和有志于中医事业的年轻西医师,组织举办全国第一届至三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培养一支既会中医又懂西医,能胜任医疗、科研和教学任务的中坚力量,为中医药科学研究出成果、出人才奠基础。20世纪70年代,发起成立中国针灸学会,筹建北京针灸骨伤学院。80年代,为争取中医药学、针灸学在世界各国的合法地位,在中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下,不顾年事已高,辛勤出访。经过国内外针灸医学界的共同努力,由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个团体会员组成的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于1987年在北京成立,被全体执委一致推选为终身名誉主席,为中国传统医学走出国门作出特殊贡献。
   胡定元 胡定元(1925-1999),南城麻源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家风熏陶,学习诗书,爱好国画。中学时,在程通一老师的引导下,涉猎诗词典故、金石玉器、农耕园艺、阴阳八卦等知识。15岁便享有“南城才子”之誉。
   1941年考入桂林美术专科学校,主攻中国画。崇拜八大山人、石涛、黄宾虹、傅抱石等古今名家,对“没骨”写意画法和平中见奇、将水墨彩融为一体的特色尤为尊崇。新中国成立初期,当过几年美术教师,后一直在南城县文化馆工作。在同事眼中,他是一位有活力的“万金油”干部,画画、作诗、写文章、编影视剧本,还研习中医、周易、佛教等。1958年,中国美术协会江西分会成立,他即加入其中,成为最早的会员之一。
   以“自立门户自开山,鼻子不许别人牵,东流西派都不入,心海银河远扬帆”为信条。在继承传统笔墨的同时,不蹈先人窠臼,主张“抱元气,师造化”,认为“有意之意非真意,无法之法为大法”,将现代意识和西洋绘画技巧结合在一起,使画面呈现四维空间。并为每幅画配诗一首,画诗义融为一体,妙趣横生,形成其独特风格。
   其画主要有虎、人物、山水三部分。百幅虎图系列大作《百虎图》,造型简洁,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用粗犷放达的线条,增加百山之尊的雄、豪、勇、猛等特性,被海内外收藏界视为瑰宝。对古代人物题材有特殊的偏爱,强调线条的力度和节律,衣带裙袍,一景一物,简明大度,形象传神,具有独特的审美人格。《济公百图》集风俗民情、喜怒哀乐为一体,融三教九流、禅宗道藏为一炉,诙谐之中不伤大雅,戏谑之外鼓舞人生。其山水画注重山水的灵秀、思维的灵感、时空的灵运有机结合,通过笔气、墨气、神气加强画面气势。黄山的雄奇,庐山的秀美,麻姑山的萦曲、江南田园的恬静不拘泥于传统笔法,将现代意识与西洋绘画的原理渗透其中,画面流动线条美、形态美,粗放之中见精微,奇而不艳、险而不危、放而不乱。
   1995年10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展出71幅风格各异、仪态万端的作品,其中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和中国画院收藏。还先后在广州和香港成功举办过画展。人们将他与黄秋园等10位已故江西艺术家尊敬为“近代江西十老”。
   丁鹄 丁鹄(1916-2000),金溪县浒湾镇丁家村人。小时家境贫寒,父母早逝,靠亲友帮助及勤工俭学得以完成学业。193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随即考入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在经济研究处工作。1948年晋升为专门委员(一等职员,相当于教授)。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任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总经理秘书、经济研究所副主任,负责国内外金融调研分析。1955年、1958年、1970年分别被诬以莫须有之罪遭隔离审查、下放、关押。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得以恢复名誉。1978年调回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任外国编译室主任。1980年参加银行代表团赴南斯拉夫出席世界科学银行会议。1981年被评为研究员。历任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副会长,国际金融学会理事。1985年起任博士生导师,先后招收8名博士研究生。1993年被国务院评为有特殊贡献的专家。
   丁鹄勤奋好学,治学严谨,以爱国爱民为理想。学生时代,在武汉大学学生救国会担任任工作,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时,参加汉阳门露宿和抗日救国大游行,被列入黑名单,险遭开除,幸得教授营救。抗日战争爆发后,与金溪籍同学回乡组织抗日宣传工作。1941年后与党的地下工作者来往密切,阅读进步书刊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著作,替红色地下报纸募过捐,参加上海地下党召集的座谈会,讨论上海解放后的金融问题。上海解放后,以军代表身份参加接收中国银行,并负责起草《关于解放后银行制度的意见》等。大学毕业时,其毕业论文被杨端六教授评为“读书得间,思考甚深,可谓已进入研究阶段。作者在学术界的前途极有希望,此予所引为极欣幸者也。”1941年,针对上海游资内移问题写了《论游资内移与生产因素最少原则》,提出生产总量不是决定生产要素总量,而是决定于全要素中最稀少的那个要素;经济危机并非源于需求不足,而是源于生产结构错乱(即生产受到技术工人和运输两稀少元素的制约)的理论。1947年,又针对盛行的“负号生产论”撰写《评负号生产论》一文,指出生产必须有一个更高目标——国计民生。
   1957年,运用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对凯恩斯的“乘数论”进行批判。1987年后,陆续向中央领导和总行行长呈送《向慢性通货膨胀进一言》《对效益好的企业就应该保证贷款吗》《重振信用,刻不容缓》《外汇政策的两点看法》等多篇政策材料。其中《向慢性通货膨胀进一言》获1989年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
   2009年12月,中国金融出版社将其27篇文稿汇集成《丁鹄先生经济金融理论论文集》出版发行。其中绝大部分是有关货币金融问题。
   王云森 王云森(1896-2002),临川罗湖人。1921年毕业于北京国立师大学堂,获学士学位。1922年-1940年任江西省农业专门学校教授,农业推广部主任、农场主任、教务主任、校长。1941年-1945年任江西第二农业学校校长、永修高级农校校长、福建农业改进处技正、中央农林部江西农管处简任技正兼泰和麻业改良场场长。1946年-1949年任江西农业专科学校教授、中正大学教授。1949年-1952年任南昌大学、湖南农学院教授。1952年-1968年任江西农学院教授,院务委员、系务委员及农化教研室主任。1969年-1975年任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教授。1976年1月退休,2002年2月逝世,享年107岁。
   王云森长期从事农业科研,在土壤肥料学方面倾注毕生心血。他目睹中国没有自己编写的土壤学教科书,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查阅文献,搜集资料,总结经验,于1933年写成中国第一部《土壤学》教科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被全国大专院校选用。截至1951年,该书共再版13次,对传播和发展现代土壤学发挥了重要作用。1955年,应科学出版社之约,用10年时间完成《中国古代土壤科学》征求意见稿,“文化大革命”后,经修改、充实、提高,于1980年正式出版,填补中国土壤科学一项空白,1981年10月,由中国科学出版社选送法兰克福举办的国际科技书刊展览会展出,1982年5月,评为江西省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1998年,另一本专著《中国土壤科学技术发展简史》正式出版。
   在农业教育方面,十分注重改进教学方法,端正学风,为激励学生立志学农务农,带领学生深入农村,了解农业生产状况,并在学校大门上竖立“明农救国”的匾牌。为促进江西省农业院的成立,1942年发表《怎样改进江西农业,繁荣农村》万言书。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从事土壤肥料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讲《土壤学》《土壤改良学》《肥料学》《农业化学》和《农场管理学》等课程。发表《中国古代土壤分类简介》《中国“土”、“壤”、“土壤”科学定义》等研究论文和科普文章40多篇。
   为表彰其先进事迹,中国土壤学会、中国农学会、江西省政府分别授予荣誉称号,国家教委颁发荣誉证书和奖杯。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吴林抒 吴林抒(1934-2003),原名麟书,临川河埠乡人,出生于龙骨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华文诗人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乡土诗人协会副会长、中国科学诗人协会理事、江西省文联常务委员、抚州地区文联主席等职。
   1940年入龙溪小学读书,1946年入临川师范简师部读书。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1年抚州艺术专修科(高级中专)毕业,分配到抚州地区文艺工作队。1952年调临川实验小学教书,创作的《保卫和平歌》于1953年获江西文学艺术奖。1956年开始,先后在抚州师专、抚州专区群众艺术馆、抚州专区地方剧团、抚州地区文化局等单位工作。1980年之后,历任抚州地区文联副主席、秘书长、主席等职。1993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8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抚州第一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为繁荣和发展临川文化,1972年倡议修缮金溪浒湾文化站,成为抚州专业及业余作者的“创作之家”,先后有600多人次参加各种活动,创作出各种题材文艺作品1000多件。在人员不足、经费困难情况下,创办文学季刊《抚河》,首任主编,成为全省第一家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地区文学季刊。他十分重视培养文学创作人才,刘国芳爱好写作,但发表的作品不多,经其多次谈心、激励、推荐,终成全国知名的微型小说作家。还有一名工人文化宫的美工人员,在其精心呵护下,亦成知名作家。
   为发掘悠久灿烂的临川古文化,对晏殊、晏几道等人的词集尚无笺注本的情况,迎难而上,广收博览,十年磨砺,终于出版了吴氏校本《珠玉词》和《小山词》,并同他人合著《二晏研究论集》,被人称为“抖落历史尘埃的三部曲”。其《临川文化论萃》等论著,对临川文化具体界定、历史渊源、基本内容、结构特征进行阐述,观点得到国内外学者接受和认同。此外,还著有诗集《海洋之歌》《生命诗史》《心海拾贝》《我是抚河水》,长篇报告文学《知心书记》《热土乡魂》,主编《抚河诗林》《文学的基本知识》等。
   舒关关 舒关关(1944-2005),字一通,东乡县城人。1944年8月出生于太行山。自幼随父舒同辗转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和山东、上海等地。1963年在北京参军,1968年因对“文化大革命”提出不同看法被打成“现行反革命”,直至1976年才彻底平反,恢复名誉,回到部队从事宣传与新闻工作。1984年武警部队成立时,调去组建武警总队文工团,出任党委书记兼政委。1989年转业,在一家地方报任主编,后来经过商做过生意。1997年应东乡县政府之邀,携妻陆芳(70年代末全国体操全能冠军)回到家乡,先后担任东乡县经济发展顾问和舒同书法研究会会长,东乡佛岭中国书法公园开发总公司等社会职务。2005年7月5口病逝,享年62岁。
   在父亲的熏陶下,自幼酷爱书法。至死不忘其父教的姿势:“胯下能钻狗,怀中抱竹篓,掌心能握蛋,腕上能放酒。”其书法作品不仅继承“舒体”精髓,还创造了外柔内刚,富有飘逸感和时代感的特有风格。1967年,舒同被“莫须有”的罪名关押审查,有时因挨斗实在累得不行,便由舒关关代写检讨大字报贴到外面墙上,不久大字报不翼而飞。原来代写的“检讨”字字颜盘柳骨、俊逸不凡,与其父的字如出一辙,能以假乱真,引得不少人暗中抢走,作为字帖收藏起来。后来书艺日臻,名声大噪,任中国书法协会理事。其书法曾入选第一届、二届全国书法展,并多次举办个人或“舒同父子”书画展。80年代初,文化部与海关总署联合颁布首批46位作品禁止出国的书画艺术家名单,舒关关名列其中。
   1984年,东乡县委、县政府在孝岗镇恒安西路拨地10亩兴建舒同书法院(1997年更名为舒同博物馆),舒关关出任馆长。1997年下半年,舒关关提议在东乡修建中国书法公园,县里在佛岭划出6.4平方千米的土地作公园地址,由其担任公园开发总公司董事长。1998年,为推动舒同书法艺术的传播,使“舒体”发扬光大,成立舒同书法研究会,舒关关任会长。研究会会员遍布全国各地,痴迷“舒体”书法爱好者达数万人。为净化书画市场和保护“舒体”书法作品,2001年6月,舒关关着手筹建中国易通网络文化发展公司和中国书法公园网,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传播书法艺术,将全国书法名家及“舒体”作品,按原件输入电脑,收藏和购买者登录网站,即可进行识别鉴定,真品赝品一比对便一目了然。
   舒关关还善于为文,在全国报纸杂志发表上百篇稿件。其代表作《翰墨情天地,热血泣鬼神》于1998年6月发表在山东《大众日报》,《中国书法报》《文汇报》、美国《华人周刊》均予转载。
   刘振群 刘振群(1922-2007),临川下沿河路大王庙一带人。1945年毕业于国立中正大学(校址今江西师范大学老校区)化工系,并留校任教。
   1952年,随着全国院校调整,调华南工学院任教。1961年晋升为教授,1981年任华南工学院副院长,1982年任院长。1988年华南工学院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任校长至1991年底,其间兼任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专委会副主任,广东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科协副主席等职务。著名硅酸盐工业窑炉热工专家、教育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从事高校教学工作50余年,教学经验丰富,在无机材料,应用化学与化工,陶瓷考古等方面有较深造诣,尤专长陶瓷热工理论及窑炉。先后撰写100多万字的论文,有《陶瓷工业窑炉》《硅酸盐工业设备》等4部专著。从1986年开始,先后培养4名博士研究生。
   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还从事硅酸盐工业窑炉热工理论及应用研究。20世纪50年代,通过对中国2000多年焙烧窑炉的龙窑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考证,将中国瓷的起源时间提早到战国时代。他肯定龙窑的优点,针对龙窑的不足,提出“圆柱料垛间的传热公式”进行改进,可节约大量用煤和投资。从60年代开始,总结出完整的烧陶瓷“稀码、快烧、煤气化、轻型、短窑”热工理论和用电子计算机设计和控制隧道窑新方法进行陶瓷工业技术改造。承担国家“七五”攻关项目“新型墙体材料烧成设备的计算机控制”,通过部级鉴定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江含章 江含章(1916-2008),南丰县人。曾任武汉军区副参谋长,少将军衔。
   江含章幼年时因生活贫困,15岁即辍学到南昌“源记”纱号当学徒,后接受革命思想,从一个普通的纱号学徒,逐步成长为共和国的一名将军。1938年4月参加八路军,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分配到八路军120师司令部任作战见习参谋、第3支队8团司令部参谋、358旅715团参谋氏。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陕甘宁保卫战。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晋绥野战军358旅副参谋长,西北野战军第1军1师参谋长。在指挥攻打包头时负伤,伤愈后参加解放西北和青海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的秘书、作战处处长,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陆军第1军参谋长。1958年进入高等军事学院深造,毕业后任武汉军区副参谋长,1964年授予少将军衔,1978年调任军事科学院战史研究部部长,1980年调回武汉军区任原职。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
   吴式枢 吴式枢(1923-2009),宜黄人,生于北京。祖父进士及第。父亲吴文范(叔芷)解放前任江西省银行总经理,后居台北市。其弟吴式灿、吴式玉均为美国著名学者。
   10岁时,就读江西省立南昌二中初中部,16岁同济大学附设高中毕业。1944年同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获学士学位,留校任教。1947年,赴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研究院攻读物理学。1948年获科学硕士学位。195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写出3篇论文,其中《对一般摄动理论的讨论》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杂志上。原打算在美国再逗留一二年,做些充实学识方面的工作,时值朝鲜战争愈演愈烈,对美国政府的蛮横政策不满,虽然父母在台湾,弟弟在美国,毅然决定响应周恩来总理对海外科学家的号召立即回国。1951年10月到大连工学院应用物理系任教授。
   1952年9月,调入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物理系任教授。1955年任物理系副主任,1958年任物理系主任,1984年开始任名誉系主任。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先后任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吉林省科协副主席、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等单位兼职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人大第五届至九届代表。
   长期从事理论物理教学,讲授理论力学、量子力学、原理物理、铁磁共振、群论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和理论原子核物理学中的应用和理论原子核物理等课程,为中青年教师及研究生举办相对论多体理论、有限温格林函数、近代物理等讨论班,培养了一批理论基础扎实的高级专业人才和骨干教师,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各20名,其中有5名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科研中,长期从事原子核的理论研究,尤其在核多体等理论方面有卓越贡献。1949年-1951年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将原子核壳层模型应用于研究μ介子吸收和光核反应,被称为“吴模型”。1955年,对低温铁磁体自发磁化强度的布络赫(Bloch)自施波理论进行研究,用新的线性函数消除该理论中过多本征态的困难。1962年始,对处理核基态关联效应的无规和高阶相近似方程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提出可由一变分法推导出该方程,并指出使它厄米性的途径;首次应用格林函数方法导出HRPA的久期方程,并进行费曼图解分析,提出“推广的组态混合法”给出用它求解实际问题的方法。1966年,其《推广的组态混合法及高阶无规位相近似》学术报告,受到参加北京召开的国际物理讨论会3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重视。1972年后,在原子核物理和核多体理论方面,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格林函数方法。在零温、有限温、非相对论、相对论的格林函数多体理论和单粒子位阱理论等具有创造性。这一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在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1971年至1976年,率领课题组深入大庆油田,对采用早期注入水开发方式,判断水淹层的测井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建立通过测定介电常数来判断水淹层的“相位介电测井”新方法的物理基础,填补中国石油测井的一项空白,至今仍在使用。为适应中国核科学和核工业发展的需要,亲自参与和组织轻核中子反应数据的理论计算工作,为中国核数据库的建立和发展做出贡献。此外,还多次率团出国访问和参加有关国际核物理会议或讲习班,受到同行尊敬。
   主要著作有《非线性积分方程与格林函数方法》《原子核单粒位阱理论》《等效相互理论及顶角算符的封闭表示法》《多重散射理论与格林函数方法》等。
   吴文鼎 吴文鼎(1933-2009),笔名吴文丁,曾用名幼虚、金浪、小帚、闻真、吴莺、萤叟等。金溪县陈坊积乡城湖村人。
   少时熟读四书五经,毕生从事文艺创作。小说、散文、戏剧、文史皆涉,尤喜古体诗词。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西作家协会会员、江西诗社社员、抚州诗社副社长。
   历任金溪县农村小学校长,中共金溪县委宣传部干事,金溪县教育局主办干事,金溪县委党校教员,金溪县文联、文化馆秘书;后调抚州地区文联,任《抚河》编辑部编辑,1991年晋升副编审。晚年归居金溪,1996年4月倡导成立金溪县陆象山研究会,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先后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星火》《青春》《羊城晚报》《东坡赤壁诗词》《中华诗词》《江西诗词》《江西日报》《南昌晚报》《赣东报》《临川晚报》及日中友好汉诗协会《一衣带水》等报刊上发表文章。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一天云锦》《菜篮田安新事多》《反光镜》,中篇小说《傻佬》《鬼母》《钓饵》、报告文学《脚印》,纪实文学《余友来》(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上海诱惑》(与人合著)、《柘园闲吟集》《柘园笔丛》等均由出版社出版发行。
   获奖作品有《阳台靓趣》获散文奖,收入江西省作协编辑的作品集;3篇诗词获“改革开放礼赞江西”古典诗词比赛二等奖;《陆九渊传》获抚州地区社科作品一等奖和华东书市作品比赛三等奖。
   钟荐勤 钟荐勤(1975-2010),南丰人。1993年12月入伍,成为武警云南边防总队红河支队战士。1969年9月,考入公安边防部队昆明指挥学校后勤管理专业。1998年7月,任金水河边防检查站司务长。1999年1月至2004年1月,在红河支队坝洒、河口、老范寨、南溪等站任职。199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2月,调入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政治部任正营职干事,少校警衔。2007年6月和2009年4月,分别人选中国第六支、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宣传官兼战斗队员。2010年1月12日(北京时间1月13日),在海地地震中遇难,年仅35岁。
   入伍16年,忠诚公安边防事业,长期扎根基层,爱岗敬业,冒着生命危险全程参与侦破“2004.11.02”特大贩毒案的拍摄取证工作,荣立个人二等功。其摄制作品获全国法制好新闻二等奖,公安部金盾文化奖,中央电视台法治频道特别贡献奖和最佳取证奖。此外,还先后3次荣立三等功。
   2007年6月,主动报名参加由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组建的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经过层层选拔成为125名正式队员中的一员,任防暴队宣传干事(宣传官)兼战斗队员。在国内组训期间,与其他宣传骨干创办《维和简报》(后更名为《维和之声》),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工作。对开训、甄选、联合国副秘书长的视察、结业等重要环节进行重点报道,及时将稿件送往中央电视台、新华社、《解放军报》等国家级媒体播放和利用。到达海地任务区后,迅速与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云南电视台、昆明电视台、《参考消息》《人民公安报》、新华社巴西分社、《墨西哥国际在线》等新闻媒体取得联系,多渠道反映防暴队员在海地任务区工作生活的大量稿件和电视专题报道。
   为真实反映防暴队员的使命和精神风貌,不畏艰险随队作战和拍摄。一旦执勤时遇到突发事件,他一方面要拔枪战斗,另一方面还要不时用摄像机记录下当时情况。被维和战士称为“不怕死的新闻官”和“快枪手钟sir”。2008年4月,在海地南部城市莱卡地区发生大规模骚乱,联合国驻海地维稳特派团营地遭到武装匪徒袭击,一时枪声大作,硝烟弥漫。在装甲车半封闭塔台上警戒的钟荐勤始终没有躲避,坚持用摄像机记录下这一切,直到被队员拖进车里。在营救海地被困议员的勤务中,不顾周围复杂环境,毅然跳下装甲车,进入巷道,冒着生命危险完整记录整个营救过程。镜头真实、感人,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节目播出后,产生较好的社会效应。
   在第六支维和警察防暴队驻扎海地8个月期间,共发稿286篇,拍摄视频DV带267盒,资料照片6万余张。因成绩突出,被联合国授予和平勋章,公安部授予中国维和警察荣誉勋章,并荣立一等功。
   2009年4月,公安部下达由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组建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的命令,钟荐勤再次以大局为重,服从组织安排,于6月13日告别即将临产的妻子第二次赴海地执行维和任务。2010年1月12日下午,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联合国驻海地维稳特派团总部大楼坍塌。公安部赴海地维和工作组成员与中国驻海地维和警察一行8人正在该楼与联合国秘书长海地问题特别代表商谈维和工作。8名维和人员被埋。16日7时12分挖出第2具中方失踪人员遗体,根据胸牌姓名确认为钟荐勤。19日上午,其遗体和其他7名遇难遗体运回北京。是年,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其维和英雄荣誉称号。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人物

欧阳昱
相关人物
吴钫
相关人物
吴镝
相关人物
李瑞清
相关人物
魏斯炅
相关人物
赵醒侬
相关人物
傅烈
相关人物
黄维翰
相关人物
周治中
相关人物
鲁易
相关人物
李行清
相关人物
赵博生
相关人物
彭遨
相关人物
王树亚
相关人物
胡阿林
相关人物
张锡龙
相关人物
吴高群
相关人物
顾作霖
相关人物
陈阿金
相关人物
彭祖寿
相关人物
戴国章
相关人物
周建屏
相关人物
张光辉
相关人物
周浑元
相关人物
肖金标
相关人物
鲁之翰
相关人物
欧阳格
相关人物
符竹庭
相关人物
欧阳竟无
相关人物
欧阳琳
相关人物
傅大庆
相关人物
李昌明
相关人物
黄禄祥
相关人物
艾怀瑜
相关人物
吴宗慈
相关人物
曾皋九
相关人物
朱一民
相关人物
李彬
相关人物
陈元慎
相关人物
谢佩玉
相关人物
罗祖培
相关人物
向理安
相关人物
饶思诚
相关人物
廖奇
相关人物
黄永辉
相关人物
曾仲鲁
相关人物
罗英
相关人物
张为纲
相关人物
萧炳禧
相关人物
孙启孙
相关人物
李水生
相关人物
龚学遂
相关人物
朱仙舫
相关人物
饶毓泰
相关人物
郭威白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宜黄县
相关地名
金溪县
相关地名
南丰县
相关地名
崇仁县
相关地名
临川
相关地名
盐山县
相关地名
东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