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8262条
基础文献
64条
析出资源
6471条
图表
207条
人物
308条
机构
109条
事件
35条
作品
1068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与 “朱熹” 相关
共 8262 条 24 / 551
346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类型: 正文
《白鹿洞书院揭示》是朱子在淳熙七年任南康知军,兴复白鹿洞书院时所制定。朱子在总结前人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这一学规,内容涉及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47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类型: 正文
指导学生承担部分研究课题,是朱子在书院讲学中一贯坚持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如在此前的寒泉精舍讲学中,所撰《资治通鉴纲目》,其中部分内容,即交由蔡元定、李伯谏、詹体仁等分工完成。在武夷精舍,朱子又将此方法继续推行至其教学实践中。朱子又将此书稿交...
348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对旅游有其独到的见解。通过登山临水,接触各类事物,来体察天下万物之理,即所谓“朝夕游焉,以博其义理之趣”。朱子友人韩元吉在《武夷精舍记》中,将朱子率弟子优游武夷林泉之下,与孔子率弟子登泰山之巅相提并论,揭示古代教育家“志于道”与“游于艺...
349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在五夫家居和建阳寒泉、云谷讲学时期,就有过刊刻图书的经历。如在五夫家居时期,他于乾道五年(1169)五月,刻印由他所编订的《太极通书》;在寒泉、云谷,则于乾道年间(1665—1173)刻印《二程遗书》《二程文集》《论孟精义》和《上蔡语录...
350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类型: 正文
考亭沧洲精舍是朱子创建的第四所书院,也是他创建的最后一所书院,地点在建阳三桂里考亭村,初名竹林精舍。绍熙二年,朱子离漳州知州任后,将家从崇安五夫迁居建阳童游。绍熙三年,建竹林精舍于考亭,在此广招门徒,聚徒讲学。绍熙五年十二月,因生员日多,便...
351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类型: 正文
祭祀、讲学、藏书刻书通常被称为书院的三大基本功能,而祭祀先贤一般不列入讲学范围之内。但考亭沧洲精舍之祭祀先贤,与讲学关系甚为密切,故在此一并提及。借此良机,朱子举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祭祀先圣的仪式。文中记载由于条件所限,书院“堂狭地润”,所祭...
352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类型: 正文
在教学内容上,朱子要求学者“将《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及《诗》《书》《礼记》,程、张诸书分明易晓处,反复读之”。传统儒学都把“六经”作为书院的首要经典教材,而朱子将“四书”列为书院教材之首,一方面说明朱子是把“四书”的地位列于“六经...
353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类型: 正文
在教学方法上,朱子在总结前辈教育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既有所继承,也有许多创新之处。1.学生自学自学为主,这几乎是宋代所有书院的通例,考亭沧洲精舍也不例外。朱子对从学门人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有自学的经历。朱子《沧洲精舍谕学者》一文,便是一篇鼓励...
354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类型: 正文
自学为主,这几乎是宋代所有书院的通例,考亭沧洲精舍也不例外。朱子对从学门人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有自学的经历。朱子《沧洲精舍谕学者》一文,便是一篇鼓励和要求学生自学的演讲稿。他以北宋苏洵发愤读书,自学成才的事迹为例,对其“取《论语》《孟子》、韩...
355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曾举《论语》和《孟子》二书为例说,须先读《论语》,而后读《孟子》。以一书而言,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也是先后有序而不可乱。“凡读书,须有次序。且如一章三句,先理会上一句,待通透;次理会第二句,第三句,待分晓;然后将全章反覆紬绎玩味。”其要求...
356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类型: 正文
即在熟读的基础上加以认真思考。他认为“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他对熟读的要求是“使其言若出乎吾之口”;对精思的要求是“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只有这样读书,方能有所收获。
357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类型: 正文
要求读书须虚心。“虚心,则见得道理明。”所谓“涵泳”,则是仔细玩味,反复体察之意。他以读《论语》为例说:“《论语》一日只看一段,大故明白底,则看两段。须是专一,自早至夜,虽不读,亦当涵泳常在胸次,如有一件事未了相似,到晚却把来商量。”辅广因...
358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类型: 正文
要求在读书中,要将书中所说的道理,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即所谓“学问,就自家身己上切要处理会方是”,做到“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所以,朱子对陈淳说:“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
359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类型: 正文
朱子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所传授的知识,多为高深的学问,抽象的哲学概念。由于他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善于运用比较浅显的口语、生动活泼的事例、通俗易懂的日常生活知识来解说,因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部一百四十卷的《朱子语类》,是朱子与门...
360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类型: 正文
由于书院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传授、指导为辅,因此,升堂讲学只是根据情况偶尔为之。门人王过记沧洲精舍每天的教学生活:先生每日早起,子弟在书院,皆先著衫到影堂前击板,俟先生出。从《朱文公文集》来考察,朱子在各地学校、书院均有升堂讲学,并留下...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