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平原省” 相关
共 32 条 1 / 3
1
概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产志 | 类型: 正文
今菏泽地区,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14°48'〜116・24'北纬34°32'〜36・10'之间。北面隔黄河与聊城地区相望,东部与泰安、济宁二市接壤,东南部与江苏省丰县、安徽省砀山县为邻,南部和西部与河南省商丘、开封地区及濮阳市毗连....
2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医药志 | 类型: 正文
1946年12月,冀、鲁.豫边区二行署政民医院于黄河北濮县杨集成立药部,对外为“华丰药栈”。药部以行署干部医疗费,又拨付2万斤小米做为资金,到荷泽、商丘、开封等地购药。购进西药交“政民医院”医疗使用,购进的中药材批发给当地私人药铺。
3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清末,区内道路全系土路,一般宽不过四五米,且弯弯曲曲,高低不平,交通十分不便。民国时期,废除驿站,始修公路,但由于政局动荡,灾荒连年,成效较小。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为掠夺财产和军事需要,在菏泽至济宁公路上铺筑两轮砖渣路面,质量极差。直到...
4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驿道唐代,驿道从曹州向东经兖州、济宁、淄州、青州、莱州达登州;西经汴州(今开封市)、郑州、洛州、陕州、华州、上都(今西安).....。“达边境;由兖州转经沂州,抵东海。宋元时期,驿道有所发展。清代,曹州府和各县设驿丞负责驿站业务,不设驿丞的...
5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驿道唐代,驿道从曹州向东经兖州、济宁、淄州、青州、莱州达登州;西经汴州(今开封市)、郑州、洛州、陕州、华州、上都(今西安).....。“达边境;由兖州转经沂州,抵东海。宋元时期,驿道有所发展。清代,曹州府和各县设驿丞负责驿站业务,不设驿丞的...
6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邮政局所清末,全区农村仅有代办所30余处。民国时期,全区农村仅有代办所56处。农村寄一封信要走几十里路。建国后,各县战时邮局迁进城里,对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华邮政进行接管改造,并在农村大力发展代办所1953年,各县邮局开始在农村建立分支机构(支...
7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地区志》中对机构的相关描述。
8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无线电报1930年,菏泽开始有无线电通讯,主要设备是一部火花式长波无线电台。1935年,菏泽无线电台划归荷泽电报局统一领导。1948年,有高直流两用手摇发电机15瓦无线电台1部。
9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区内城市由于历经兵燹、水患,残破不堪。建国后,城市建设发展较快。给水、排水、道路、电力电讯、园林绿化、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基本配备齐全。至1985年底,全区城市主次干道274条,长256.7公里;自来水厂10个,日供水能力4061...
10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化肥50年代初,化肥由土产公司、供销社、私商共同经营。1952年,区内开始对贫困农民赊销化肥。1954年,推广供应磷肥。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化肥用量增加,供应不足。1962年,全区共销售化肥65929吨。1965年推广试用氨水。19...
11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地区志》中对机构的相关描述。
12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制止通货膨胀,平衡财政收支,财政资金支配权和管理权由中央高度集中统一,对地方基本上实行“统收统支”的办法。1953年为适应当时经济发展需要,国家财政从“高度集中”逐步过渡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扩大了地...
13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预算内财政收人建国初期,专区尚未形成一级财政,财政上有“国粮”和“地方粮”之分,区内的“国粮”收入由平原省政府核准,划归专区财政征收部分税收,如部分工商税收入、农业税收入等。收不抵支部分,由省财政给予拨款实行领报制度。当时菏泽专区工商业落后...
14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地区志》中对领导机关的相关描述。
15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曹州由州升府。府署设在原州署,即今菏泽一中校址。府的长官为知府,初为正四品,1753年(乾隆十八年)改为从四品,府内的民政、财政、司法审判等政务俱由其负责。另设同知(正五品),通判(正六品)为辅助官员,当时被称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