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领导机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224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领导机关
分类号: D035.5
页数: 12
页码: 455-466
摘要: 《菏泽地区志》中对领导机关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领导机关 地方行政

内容

中共鲁西南地委1939年7月,中共苏鲁豫区党委在曹县西北刘岗村建立中共鲁西南地委,领导山东省与河南省交界处一带党组织。1940年4月改称中共冀鲁豫第四地委;是年5月又改称中共冀鲁豫第三地委;1941年7月,冀鲁豫、鲁西两区党委合并为中共冀鲁豫区党委。中共冀鲁豫第三地委改称中共冀鲁豫第七地委;1942年12月改称中共冀鲁豫第五地委;1944年5月,冀鲁豫区党委撤销,中共冀鲁豫第五地委改称中共委;1949年8月20日撤销中共冀鲁豫第五中央冀鲁豫分局第十地委;1945年10月,冀地委,并入中共平原省菏泽地委。
  鲁豫区党委恢复后,复称中共冀鲁豫第五地中共鲁西南地委书记、副书记更迭表
  中共湖西地委1940年11月3日,中共湖西地委建立,隶属中共鲁西区党委领导;1941年7月归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领导;1942年10月划归中共冀鲁豫区党委领导,仍称湖西地委;1942年12月改称中共冀鲁豫第六地委;1944年5月,撤销冀鲁豫区党委建制,中共冀鲁豫第六地委改称中共中央冀鲁豫分局第十一地委;1945年10月恢复中共冀鲁豫区党委,中共中央冀鲁豫分局第十一地委改称中共冀鲁豫第三地委;1949年8月,建立平原省,中共冀鲁豫第三地委改称中共平原省湖西地委;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湖西地委划归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领导;1953年7月,撤销中共湖西地委建制,将其单县、成武、复程、巨野四县委划归中共荷泽地委。湖西地委工作部门设置示意图
  (1953年7月)
  中共湖西地委书记、副书记更迭表中共运西地委1938年1月中共郓鄄巨菏工委建立,12月改为中共郓城中心县委,先后隶属鲁西南工委、鲁西区党委领导;1939年5月,中共郓城中心县委改为中共鲁西第七地委;1939年11月,鲁西区党委将七地委与二地委的部分县合并,改建为中共运西地委;1940年11月,改称中共鲁西第二地委;1941年7月鲁西区党委与冀鲁豫区党委合并为冀鲁豫区党委,中共鲁西第二地委改称中共冀鲁豫第二地委;1944年5月,冀鲁豫区党委撤销,将二地委改称中共中央冀鲁豫分局第八地委;1945年10月,撤销中共中央冀鲁豫分局,第八地委又改称中共冀鲁豫第二地委;1949年8月,建立平原省,将冀鲁豫第二、第五两个地委合并,建立中共菏泽地委。
  中共运西地委书记、副书记更迭表菏泽地委工作部门设置示意图
  (1958年10月)
  中共菏泽地委中共菏泽地委于1949年8月建立,隶属中共平原省委。辖菏泽、曹县、定陶、郓城鄄城、东明、梁山、南旺8个县委和菏泽城关区委。1952年11月,平原省委撤销,中共菏泽地委划归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领导。1954年8月,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改为中共山东省委,中共荷泽地委隶属中共山东省委;1958年11月,撤销中共菏泽地委,所属各县委划归中共济宁地委"1959年6月恢复中共菏泽地委,仍隶属中共山东省委,时辖菏泽、曹县、单县、成武、巨野、梁山、郓城、鄄城8个县委°1961年10月,恢复中共定陶县委,1963年4月,中共东明县委归属。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特别是1967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发表后,全区各行业纷纷建立起造反组织,领导干部被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进行揪斗批判,地委机关陷于瘫痪状态。1969年6月成立了“菏泽地区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4971年9月,省委决定撤销菏泽地区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召开中共菏泽地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菏泽地区第一届委员会。至此,中共菏泽地委的名称由原来的中共菏泽地方委员会改为中共菏泽地区委员会。此时,中共荷泽地委辖菏泽、曹县、定陶、成武、单县、巨野、梁山、郓城、鄄城、东明10个县委1985年底,中共菏泽地委所辖县除菏泽县委于1983年9月改为中共菏泽市委外,其他9县没有变动。
  菏泽地委工作部门设置示意图
  (1976年10月)菏泽地委工作部门设置示意图
  (1985年12月)中共菏泽地委书记、副书记更迭表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菏泽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菏泽地区乃中华民族发祥圣地,尧舜禹汤活动方域,西周置曹国,北周设曹州;世沿代续,英雄辈出,物华天宝,民风淳厚。国史方志,记之颇详。其修志工作也和祖国的方志事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平原省
相关地名
曹县
相关地名
菏泽县
相关地名
成武县
相关地名
巨野县
相关地名
梁山县
相关地名
郓城县
相关地名
鄄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