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干部” 相关
共 21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邢台县地师以上干部和省级以上劳模人物名单。
2
知识出处: 太行明珠-前南峪 | 类型: 正文
本段描述的1977年,郭成志当选为前南峪村党支部书记。那时,前南峪还是—个“五多”村子,这就是“欠债的多,到外村山场打柴的多,逃荒的多,面黄肌瘦的多,光棍汉多”他下决心改变现状,走出一条属于自己适合南峪人发展的路。郭成志要治山了,就选择了最...
3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干部的选拔、任用、考核情况。
4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提拔干部主要以政治面目好、苦大仇深为标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倡干部队伍以“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为标准,干部人事制度经过了多次改革。实行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实施干部兴...
5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内丘县干部赶路情况。
6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内丘县干部队伍,概括了机关干部来源、干部队伍结构、干部队伍管理等。
7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抗日县政府成立初期,党政群团脱产干部由工农抗日积极分子、进步知识分子和地方开明绅士组成,计有13人,另有勤杂人员8人。随着抗日战争的广泛开展和解放战争的深入进行,干部需求量越来越大,到1946年4月,全县共有干部79人,其中48人...
8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随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干部队伍的结构也在逐渐变化。初期,干部年轻化、文化低为普遍现象。1958年,全县干部1141人,其中35岁以下者834人,占73.1%;36岁以上者307人占26.9%。大专2人,高中20人,初...
9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描述的是1926年下半年到1995年柏乡县党组织成立和建设。
10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描述的是1938年4月到1995年柏乡县管理机构。
11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描述的是包括柏乡县干部培训、考核与奖惩。
12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国务院制定了机关干部退休办法。198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几项规定》指出:解放前脱产享受供给制待遇的,办理离休。原办理了退休的符合离休条件可改办离休。生活待遇为原标准工资的100%,每年多发给1~2个月工资作为生活补助费。自...
13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类型: 统计表
14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 时代: 不详
李夺彬,男,1925年出生,宁晋县人,曾任邢台县机械厂干部,1956年获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15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时代: 不详
李士祥,1920年2月出生,内丘县磨窝村人,1946年参加革命,四纵队十二旅三十四团干部,1947年牺牲于安徽省岳西县,后安葬在安徽省岳西县。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