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安溪县” 相关
共 4826 条 79 / 322
1171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安溪县外汇管理的历史和变化,包括取缔外币流通、建立外汇管理规章制度、外汇帐户管理、外汇收支管理、外汇留成额度帐户收支管理、外汇兑换券管理、对“三资”企业的外汇管理以及办理外汇调剂业务等方面的内容。
1172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安溪县对外经济贸易历史悠久,铁器、瓷器和茶叶等商品在国际市场畅销。历史上私商活跃,也与外国商人进行贸易。解放后,对外贸易作用和地位被贬低,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对外经济贸易得到发展。
1173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安溪在宋代就开始与倭国(日本)、高丽(朝鲜)等58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往来,现代安溪对外贸易繁荣昌盛,与9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主要出口商品包括乌龙茶、工艺品、粮油食品、土畜产品、轻工业品、医药、五金矿产、纺织服装、陶瓷、抽...
1174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安溪在宋代通过泉州港与58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往来,现代安溪与9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贸易范围广泛覆盖亚洲、大洋洲、欧洲、非洲和美洲,出口商品包括乌龙茶、工艺品、粮油食品、纺织服装、陶瓷等,进口商品包括小麦、大米、机械设备、...
1175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安溪对外贸易历史悠久,宋代开始通过泉州港出口瓷器和铁器。现代安溪的出口商品丰富多样,包括乌龙茶、工艺品、粮油食品、土畜产品、轻工业品、医药、五金矿产、纺织服装、陶瓷、抽纱、电子化工产品等。同时,安溪也进口了小麦、大米、食糖、食油、...
1176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安溪对外贸易的历史和变化,包括国家统一经营集权制的外贸体制、调拨出口货源、自营出口、代理出口等方面的内容。
1177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安溪在民国时期通过私商经营对外贸易,解放后创汇方式包括对外贸易、来料加工、投资外汇、自营出口和劳务合作,创汇额逐年增长。主要出口商品为各类工艺品、乌龙茶、纺织品等,进口商品包括机械设备、电子产品、食品等。
1178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安溪在引导外商投资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鼓励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开发、出口加工、高科技工业、养殖加工等项目,以及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安溪引入外资主要以中外合资和合作的方式为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重点行业涵盖了服装、工艺品、食...
1179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安溪在引导外商投资方面注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开发、出口加工等项目,鼓励高科技、轻污染工业和创汇农业,以及参与老企业改造和发展第三产业。大部分外商投资以小型、生产性、劳动密集型项目为主,产品主要出口,效益良好。投资行业涵盖服装、...
1180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1984年至1990年间,安溪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共有27家合资企业和5家合作企业,涉及服装、化工、钟表等行业。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方式多样,包括合营中方为主、外方承包经营和合营各方共同管理。这些企业在产品生产和出口方面取得了一定的...
1181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安溪县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的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包括投资保障、资金和外汇、企业所得税、地方所得税、工商统一税和关税、利润汇出税、土地使用费等方面的优惠,以及提供优质服务的措施。
1182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安溪县在1980年代开始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共有38家企业参与,其中实际投产企业22家。来料加工业务收入工缴费成为国家创外汇的重要来源。
1183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安溪县利用华侨优势,积极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1980年开始与香港客商合作,承接来料加工业务。1981年建立对外来料加工公司,设立多个服装加工厂,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房屋和劳动力资源,发展生产。
1184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安溪县在1980年代积极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与众多外商签订来料加工合同,发展迅猛。产品款式新颖、质量高档,首次打入美国市场并获得好评。业务受国家配额限制和国际市场影响后逐年减少。
1185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安溪劳务输出历史及形式,包括国家援外、公派劳务和民间劳务三种形式。从1971年至1990年,安溪共派出援外人员1029人,公派劳务970人,民间劳务26人,涉及多个行业和国家。这些劳务输出形式为安溪的经济发展和人民就业提供了重要支...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