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567条
析出资源
2179条
图表
387条

检索条件

与 “地方史志” 相关
共 2567 条 57 / 172
841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9年8月,县政协组织委员及各界人士490余人,出谋献策450余项,被采纳应用于技术革新和改善经营管理见诸成效的有124项。老中医严振声和万贤伯献出专治咽喉疾病的祖传秘方和验方。1982年1月及1984年8月,县政协召开2次献计献策座谈...
842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的警政机构自北宋始,县衙设县尉1员,掌管全县治安。宋神宗熙宁年间设保甲,保内每户两丁以上者选1人为保丁,授以弓弩,教以战阵,夜以巡逻防盗。元代,由州达鲁花赤掌管全州治安与司法工作,在城乡各地遍设巡防弓手,维护治安。民国4年,警察署改称...
843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土地革命时期 1932年8月21日红十二军攻克南丰县城。在攻城战斗中,长陂区苏维埃政府组织担架队、运输队、向导队、救护队、洗衣队、慰劳队共600余人,对支援前线起了很大作用。在完成这一任务中,白舍群众表现得尤其积极。同月,长陂区苏维埃政府上...
844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1932年8月21日红十二军攻克南丰县城。在攻城战斗中,长陂区苏维埃政府组织担架队、运输队、向导队、救护队、洗衣队、慰劳队共600余人,对支援前线起了很大作用。在完成这一任务中,白舍群众表现得尤其积极。同月,长陂区苏维埃政府上缴南广县苏维埃...
845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1932年8月21日红十二军攻克南丰县城。在攻城战斗中,长陂区苏维埃政府组织担架队、运输队、向导队、救护队、洗衣队、慰劳队共600余人,对支援前线起了很大作用。同年12月,为积极配合红军作战,白舍区苏维埃政府组织担架队89人、运输队88人、...
846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1932年8月21日红十二军攻克南丰县城。在攻城战斗中,长陂区苏维埃政府组织担架队、运输队、向导队、救护队、洗衣队、慰劳队共600余人,对支援前线起了很大作用。同年12月,为积极配合红军作战,白舍区苏维埃政府组织担架队89人、运输队88人、...
847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乾隆《南丰县志》载:“兼本州山淡地寒止宜晚禾,唯近郭乡村略种早稻,通计十分之内早稻止有三分。”说明在县城附近有较多的早稻栽培,较远的乡村,只有零星的栽培,大面积栽培的是一季晚稻和糯稻。建国后,水稻种植以早稻和二晚两季为主。1987年,桥背...
848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油料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和木本油茶树。油菜各乡村均有种植,以桥背、市山、洽湾、太和、白舍等乡镇种植较多,面积均在1000亩以上;花生原多产于白舍镇和波罗乡,如今全县均有栽培,市山、洽湾、桥背、东坪、傅坊、白舍、太源、桑田等乡镇种植较多;芝...
849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苎麻历来为官方鼓励种植的作物,历史上曾有较多的栽培。建国后逐渐减少,原来栽培面积较多的市山、琴城、桥背、洽湾、白舍、洽村等乡镇,有的已不种植,有的只有零星栽培。1957年,市山、洽湾试种岱字15号棉花成功,1960年全县扩大到803...
850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代至民国初,南丰县的“鄱阳、重石、罗家堡、河东、夏家洲、胡家堡、杨林渡、窑下等沿河一带历来是蔗糖的主产区,土法生产红糖,年产值六、七万金,畅销赣东各地”,“自海禁大开,外货入侵,洋糖充斥,以致土糖销路迟滞”,加上“种法不良、制法不良、交通...
851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粮食产量明、清期间除灾年外,南丰稻米自给有余。民国初期“农村物产较多,经济活跃,年产稻谷约百万担,有四分之一的剩余稻谷运销旴江下游各地,收入十余万元。”民国15年以来,受战争和灾祸的影响,壮丁逃亡,人口锐减,田园荒芜,粮食生产衰退,还得从外...
852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明、清期间除灾年外,南丰稻米自给有余。民国初期“农村物产较多,经济活跃,年产稻谷约百万担,有四分之一的剩余稻谷运销旴江下游各地,收入十余万元。”民国15年以来,受战争和灾祸的影响,壮丁逃亡,人口锐减,田园荒芜,粮食生产衰退,还得从外地进口粮...
853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油料生产资料不多。据1950年1月农情调查,抗日战争以前,年种花生20亩,产花生20担;芝麻15亩,产芝麻15担;种油菜35亩,产油菜籽35担。油料主要靠外地调入。建国后虽有所发展,但仍不能满足需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展速度加快...
854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30年,南丰成立植麻推广站,种植苎麻13955亩,黄麻9299亩。建国前后,个别农民在旱地上种植少量土棉花,产量很低。1957年,市山、洽湾、白舍试种岱字棉49.23亩,获得成功,其中市山乡吉坪高级社试种的20.66亩,亩产籽棉154公...
855
知识出处: 南丰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茶叶生产发展较快,1987年面积达6278亩,是建国初的21倍,年产茶叶22.3吨。白莲1980年以来发展很快,1987年产量超过150吨。桑蚕发展虽快,但销售渠道不畅,生产已经停止。发展较快的作物还有水果、瓜类和果蔗。晒烟生产平稳...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