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567条
析出资源
2179条
图表
387条

检索条件

与 “地方史志” 相关
共 2567 条 42 / 172
616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金溪中药店、西药房均属私营,大都集中在浒湾、秀谷两镇。民国时期,浒湾镇先后开业的药店有泰生堂、永康福、春记仁、福善堂、章存济、赞育堂、永利等15家,以赞育堂资本多。秀谷镇先后开业的中药店有杨松和、杨万和、中和堂、隆春生、存仁、杏春仁...
617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中药店主营中药,较大的店还设有作坊,自制丸、散、膏、丹。西药房主营西药,兼营中西药械。1956年县药材公司成立后,即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医药管理的决定,承担全县中西药和医疗器械的供应,药械销售额逐年增加,1965年销售额29.78万元,197...
618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药材公司配专人负责药材生产,部分乡建立种药场和药材生产基地,先后引种黄枝子、蔓荆子、白术、杜仲、淮山、白芍、穿心莲等数十个品种。人工生产和野生药材的产量因市场需求变化大而时高时低,起伏不定。主要野生中药材有黄枝子、乌药、钩荇、厚朴、辛夷花、...
619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3年,县卫生局配备专职药政管理干部。1985年成立县药品检验所,配备工作人员4名,负责中西药品质量监督,中药材真伪鉴别,化学药品的定性、定量和杂质检验。1984年,《药品管理法》颁布后,全县举办学习班9期,参加学习的有380人次,还出...
620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金溪无防疫机构和专职防疫人员。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卫生防疫工作。1968年撤销,1970年恢复,称防疫保健站。其他如丝虫病、钩虫病的发病率也很高,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解放后,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寄生虫病...
621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金溪无防疫机构和专职防疫人员。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卫生防疫工作。1951年在县卫生院设立防疫保健股。1962年建立县卫生防疫站,配工作人员4名,1965年增至9人,内设防疫组、卫生组和检验组。1968年撤销,1970年恢复,称防疫保...
622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31年9月,双塘竹桥村班疹伤寒与天花流行,全村180人患病,153人丧生,死亡率高达85%。民国36年,浒湾鼠疫流行,230人染病,129人死亡,全镇人心惶惶,政府只派2名初级医务人员,在疫区周围注射一次鼠疫疫苗后就不再过问。民国37年...
623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卫生防疫站对食品的加工、搬运、储藏、出售等环节不间断地进行监督检查,防止出售霉烂、变质的食品。1965年对饮食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传染病者,与有关部门协商,适当调整,安置其它工作。同时贯彻国家颁发的《食品卫生五四制》,建立卫生制度。...
624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城乡卫生环境极差,县城唯一一条大街被群众称为“猪屎街”,乡村更是垃圾遍地,沟渠阻塞,洼塘臭水,四害横行,疾病蔓延,群众深受其害。解放后,人民政府提倡讲究卫生,并采取各种措施改变城乡卫生面貌。1952年,成立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组织领导群众...
625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无妇幼保健机构。1964年又开展对妇女子宫脱垂的防治工作。至1985年,共检查妇女5857名,患病妇女3911名,治疗3396名。检查后,根据儿童健康及智力发育情况,评出“健美儿童”。解放后,于1952年开始培训新法接生员,推广新...
626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无妇幼保健机构。解放后,人民政府于1951年在县卫生院内设防疫保健组,1952年又在浒湾、秀谷两镇设妇幼保健站,并在全县建立46个农村产院,有产床330张,接生员260人,保健员120人,保育员160人。1963年成立县妇幼保健站...
627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1961年开始执行妇女产期休假56天和“三调三不调”的劳动保健制度。1964年又开展对妇女子宫脱垂的防治工作。1979年开展妇女“两病”的普查和免费治疗,共查出尿漏病患者22人,子宫下垂患者233人,经过治疗,大多数得到康复。1981年对全...
628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后,人民政府每年都要拨出专款对幼儿进行免疫接种。1952年,对全县城乡儿童进行了牛痘白喉菌苗接种和注射。1953年起,每年进行卡介苗和百日咳疫苗注射。1970年起,每年进行小儿麻痹症糖丸预防服药。1971年起,每年进行麻痹减毒疫苗注射。...
629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城乡接生,多袭用旧法,妇女怀孕无产前检查,接生工具也不消毒,产妇、婴儿深受其害,金溪民间流传有十胎难成二的说法。民国37年,一产妇生育稍难,请浒湾天主堂诺瑟医院主治医9币接生,他用单钩秤钩将婴儿钩出来,婴儿因被钩破头,当即死亡。解...
630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23年,成立中央国术体育研究会江西省金溪县分会,蔡义泰为分会主任。该会有成员10多人,任务是组织人员学习国术。1962年,成立金溪县体育运动委员会,配有专职干部1名,在文教局办公。1970年,实行军事接管,成立金溪县军事接管小组,在县武...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