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妇幼保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2095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妇幼保健
分类号: R17
页数: 3
摘要: 民国时期,无妇幼保健机构。1964年又开展对妇女子宫脱垂的防治工作。至1985年,共检查妇女5857名,患病妇女3911名,治疗3396名。检查后,根据儿童健康及智力发育情况,评出“健美儿童”。解放后,于1952年开始培训新法接生员,推广新法接生。至1985年,新法接生的婴儿达到93.5%,新生儿破伤风、产妇死亡率分别为1%和0.4%。
关键词: 金溪县 地方史志 妇幼保健

内容

第一节机构队伍民国时期,无妇幼保健机构。
  解放后,人民政府于1951年在县卫生院内设防疫保健组,1952年又在浒湾、秀谷两镇设妇幼保健站,并在全县建立46个农村产院,有产床330张,接生员260人,保健员120人,保育员160人。1963年成立县妇幼保健站,配有站长、医师和助产士。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妇幼保健站被撤销,1977年始得恢复。至1985年,县妇幼保健站有医务人员11名,各乡卫生院有助产士19名,各村有农村接生员197人,形成了县有保健站、乡有保健医士、村有接生员的三级妇幼保健网。
  第二节妇女保健 50年代,妇女保健的重点是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查。产后访视。
  1961年开始执行妇女产期休假56天和“三调三不调”(即孕期调轻不调重,经期调干不调湿,哺乳期调近不调远)的劳动保健制度。1964年又开展对妇女子宫脱垂的防治工作。1979年开展妇女“两病”(尿漏病、子宫脱垂)的普查和免费治疗,共查出尿漏病患者22人,子宫下垂患者233人,经过治疗,大多数得到康复。1981年对全县15108名妇女进行了绒毛膜上皮癌普查,对可疑病人也进行了必要的治疗。1982年后,加强了妇女病的查治工作。至1985年,共检查妇女5857名,患病妇女3911名,治疗3396名。
  第三节幼儿保健解放后,人民政府每年都要拨出专款对幼儿进行免疫接种。1952年,对全县城乡儿童进行了牛痘白喉菌苗接种和注射。1953年起,每年进行卡介苗和百日咳疫苗注射。1970年起,每年进行小儿麻痹症糖丸预防服药。1971年起,每年进行麻痹减毒疫苗注射。1979年,对全县1至2岁儿童进行驱蛔治疗。
  1982年,每年开展一次儿童健康检查,独生子女给予免费。检查后,根据儿童健康及智力发育情况,评出“健美儿童”。
  7岁以下儿童健康检查情况表表19-5 单位:人第四节新法接生民国时期,城乡接生,多袭用旧法,妇女怀孕无产前检查,接生工具也不消毒,产妇、婴儿深受其害,金溪民间流传有十胎难成二的说法。民国37年(1948),一产妇生育稍难,请浒湾天主堂诺瑟医院主治医9币接生,他用单钩秤钩将婴儿钩出来,婴儿因被钩破头,当即死亡。
  解放后,于1952年开始培训新法接生员,推广新法接生。尔后,县妇幼保健站每年对接生员进行培训或复训,提高她们接生技术,经过培训的接生员不仅懂得了一般卫生知识,能掌握接生操作规程,而且能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接生器械也能严格消毒,婴儿成活率得到很大提高。至1985年,新法接生的婴儿达到93.5%,新生儿破伤风、产妇死亡率分别为1%和0.4%。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金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2

本书建置 区划; 自然环境;居民; 政党;政权; 政协;政法;民政 人事;军事;群众团体;农业;林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