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7条
析出资源
12条
图表
5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与 “刘廷珍” 相关
共 17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光绪三十二年(1906)告病还乡,为了传扬这位清末进士宁阳乡贤的事迹和精神,清廷先后任命刘廷珍赴职奉天凤凰厅(今辽宁省凤城满族自治县)和盖平县(今辽宁省营口市盖县),刘氏任职凤城期间,奉天巡道面对外敌,但刘公严词拒之。排桌正襟独坐衙门正堂侯...
2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刘廷珍先祖六代行医,以中医之道悬壶济世,为黎民解除疾病痛苦,颇得民众拥戴,口碑甚佳。
3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清廷先后任命刘廷珍赴职奉天凤凰厅(今辽宁省凤城满族自治县)和盖平县(今辽宁省营口市盖县)。刘氏任职凤城期间,兵临凤城城下,民情忧惧。奉天巡道面对外敌,但刘公严词拒之,排桌正襟独坐衙门正堂侯之,俄军官兵直入县衙,见刘公朝服端坐,进城兵士亦不敢...
4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刘氏任职凤城期间,沙俄侵略中国,占领陪都奉天,兵临凤城城下,俄兵荷枪实弹,民情忧惧,而清政府腐败无能,奉天巡道面对外敌,本仪出迎,但刘公严词拒之,要与城邑共存亡。毕竟双方兵力悬殊,难能硬抗,刘公急中生智,勇敢沉着应对强敌。
5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刘氏任职盖平期间,适逢清廷实行立宪时期,他顺应历史潮流和时代变革,积极推行新政。在盖平倡导新学,设立师范传习所,创办初、高小学校,为培养当地人才做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贡献。
6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由于刘廷珍生长于东南沿海的闽地,出仕为官是在远隔千里的东北内地,加以尽职尽责,抱病理政,实属不易。终因病情日重,上奉朝廷,才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告疾还乡,刘氏任上维护国之尊严,驱除列强,免生灵涂炭,铭于黎庶,且兴教重农,体恤民生,颇得...
7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刘氏归里养病,再赴关外理政安民。令年近花甲的刘公扼腕叹息“所以选择蕉城西面的白岩山下筑室而居”相传旧有白鹤常集其顶”刘氏筑室之处,在毗邻灵溪禅寺右下边的百米之处盖起一座砖木结构的二层四扇房子,富贵贫贱总须耐“晦明风雨此为庐”先生以酒为涯,刘...
8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孙中山创立同盟会,主张三民主义思潮,刘氏深究其学说,百般拥护,赞叹曰“从兹国有救,民有望矣!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驱除鞑虏,建立共和,正合刘氏平生之夙愿,他毅然剪去辫子,用布巾扎顶,以表反清之志和推崇三民主义之心,对于身居...
9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善诗文,与文人墨客交友,吟诗作赋,在距六都村约四里的洚水溪观音堂左侧还留存一块由刘氏于光绪二十一年题写的《洚水溪·泰安桥石碑志》,此碑志是当年刘氏与六都秀才周寄盛(又名周作霖)在六都。应周秀才之邀而撰的(碑文见文末附录),其诗作多为写景抒情...
10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民国十五年(1926)刘氏病逝,享年七十四岁。酷爱故乡山水的刘廷珍,尤对西山福地情有独钟,生前就在“门前山坡下方约50米处选好佳城之地。其墓的规格和形制与普通士民一般,墓为“风”形,宽约6米,墓碑上正楷刻书“清赐进士奉天盖平知县显考刘公聘臣...
11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洚水溪·泰安桥石碑志》乃清·刘廷珍所作。
12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正文
刘廷珍和七弟刘廷璠往事为他能荣宗耀祖光耀刘家门楣而高兴。丫环二人一同前往照顾其生活起居,离此不远的凤凰厅盖平县亦是当时的经商要地,这个来自南方的京城官员大胆快速的举措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护和赞扬。同时也让俄国的奸商领会到中国年轻官员的厉害,每...
13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照片
14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照片
15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 类型: 照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