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廷珍和七弟刘廷璠往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724
颗粒名称: 刘廷珍和七弟刘廷璠往事
分类号: K825
页数: 6
页码: 294-299
摘要: 刘廷珍和七弟刘廷璠往事为他能荣宗耀祖光耀刘家门楣而高兴。丫环二人一同前往照顾其生活起居,离此不远的凤凰厅盖平县亦是当时的经商要地,这个来自南方的京城官员大胆快速的举措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护和赞扬。同时也让俄国的奸商领会到中国年轻官员的厉害,每每家书均问及七弟的长进,第一句话就是询问考中秀才的七弟的志向,二则就是想带七弟一同赴北方任职,官府人员在刘氏兄弟的带领下深入群众挨家挨户检查宣传和指导,由衙门出面动员知名人士及富人们出资出力做善事。
关键词: 宁德县 刘廷珍 事件

内容

我的祖父是刘廷珍胞弟刘廷璠的长子,据我祖母姚氏回忆说,当年刘廷珍系光绪年间丙子科举人,在光绪已未京城殿考赐为进士。
  刘廷珍的祖父刘志博是道光年间丁酉科解元,父亲刘载庚系贡生,娶妻四房共生九子,因出生书香门第,这九兄弟个个精通文墨,善读圣书诗文。刘廷珍在兄弟中排行第四,年轻时同辈人都称其为四哥,他自幼聪颖好学,才华超群。而受其影响最深的排行第七的刘廷璠,不仅精通“四书五经”,才华横溢,而且五官端庄俊秀,族人赞其貌似璠安,故小名叫其璠璠。这四哥和七弟自幼志向相投,兴趣相同,每日书房吟诗对句,感情颇深。
  刘廷珍殿考赐为进士后,朝廷分派其到奉天盖平为地方官。消息传到宁德城里,家族中人人兴高采烈,邻里乡亲及亲朋好友纷纷前来祝贺,为他能荣宗耀祖光耀刘家门楣而高兴。临行前其父告诫儿子:“读书岂能人人都做官,既为官,非清廉不可,切记,效民为民即青天。”此时的刘廷珍已有妻室,为了让其能安心做官,其父让刘廷珍之妻陈氏随去北方,并派家丁二人,丫环二人一同前往照顾其生活起居。
  奉天即是当今的东北沈阳,在那时已是十分繁华,离此不远的凤凰厅盖平县亦是当时的经商要地。刘廷珍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不辞辛苦,视察民情,改革和废除了许多不合理的旧制度,严惩地方的恶霸势力,重罚外国商人的不法行为。很快,这个来自南方的京城官员大胆快速的举措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护和赞扬,同时也让俄国的奸商领会到中国年轻官员的厉害。
  身在东北的刘廷珍,十分关心家乡七弟刘廷璠,每每家书均问及七弟的长进。三年后刘廷珍返乡探视,拜见父母后,第一句话就是询问考中秀才的七弟的志向,并把自己的意向告诉父母:此番回来,一则拜见父母,二则就是想带七弟一同赴北方任职,做其助手。因刘廷珍手下武差甚多,唯缺像七弟这样文采文风的助手,当下父母欣然应允。
  刘廷珍携带七弟廷璠到奉天盖平后,治理地方事务如虎添翼,除处理地方上琐杂事务外还出官府文字布告,宣传防火、防盗及打击土匪的活动。北方气候干燥,当地人入冬前就开始烤火,所以隔三差五就有火灾现象发生,官府人员在刘氏兄弟的带领下深入群众挨家挨户检查宣传和指导,提高群众防火意识。在防盗方面,由衙门出面动员知名人士及富人们出资出力做善事,修缮城门,加固城堡,严格城门制度,并把南方的分班打更巡视制度用于盖平的治安管理。
  盖平县的老百姓长年遭受周边土匪的骚扰,深受其苦,刘氏兄弟一边探访民情,一边制造舆论宣传打击土匪保卫家园,他们的行动深入人心。因入冬前就得行动,所以一听说官府带头为民剿匪,当地的青壮年积极参与,很快壮大了剿匪力量。许多土匪残余部落被歼灭,有的视情闻风而逃,群众趁势烧毁和铲平土匪的窝巢。冬天到来,土匪在深山无法过冬,许多人洗心革面,弃恶从良。盖平的匪患得到有效治理。
  刘廷珍兄弟关心疾苦贫民,哪家最为贫苦,盖平县衙均有登记在册,谁家每月需救济几斗米,刘廷珍也心中有数。刘氏兄弟为官清廉,处事正义,生活朴素节俭,赢得当地民众的信赖和尊敬。刘廷珍在任期间,盖平县治安稳定,商业贸易繁荣,当地人们生活安居乐业。
  当时一个地方衙门要包揽辖区的一切社会事务管理,政务的繁忙可想而知。十几年时间转眼即逝,家中的兄弟亦已成家立业,我的祖父已是17岁的小伙子,我的曾祖母每日叨念远方的丈夫,因为路途遥远,通讯不便,时间久了,我的曾祖母心中疑虑,暗自感叹:“四哥疼爱七弟,做官又有钱,一定是为七弟在外纳了妾了。”于是催促我的祖父无论如何也要赶到北方去探个究竟。
  虽然年仅17岁,但我祖父毕竟是官家少爷,长衫马褂,一介书生模样只身出门。千里迢迢很艰辛地抵达奉天,当即雇马车前往盖平,在县衙前下了马车。经门卫指点直往会客厅,远远望见自己的父亲和四伯正和同僚们在商议政务,我的祖父疾步过去撩起长衫就跪下叫了一声“爹!”我的曾祖父惊呆了,问:“你是什么人?”当我曾祖父仔细一看眼前这少年和自己年轻时一样相貌时,才发现自己日夜思念的儿子竟在眼前,一阵伤感,不禁泪如雨下,父子俩抱头痛哭起来。同僚们哈哈大笑,打趣说:“哪有像你这做爹的,竟认不出自己的儿?”儿子的不速到来,触动了刘氏兄弟俩思乡之情,刘廷珍这才意识到自己为官已十多年了,自己年纪也已高了,父母尚未尽孝,况且妻子陈氏的病情愈发严重,不如向朝廷申请告老回乡吧。兄弟俩商量后当即写了奏章呈请退休。
  其实这时的陈氏已是病入膏肓,原只认为是水土不服和气管炎,后来竟发展到肺痨,直至吐血才知道大事不好,虽有丫环每日照顾左右,但北方冬天天寒地冻,许多中药欠缺,更何况肺痨在当时是绝症,未等刘廷珍的返乡辞呈批复,陈氏竟先撒手归天了。
  陈氏的突然病逝,让精明的兄弟俩顿时束手无策,刘廷珍对其妻的感情很深,马上就地安葬当然很简单,但重情的刘廷珍不忍心让情感甚笃的结发原配葬于北方而自己南归。
  兄弟俩商量了一夜,最后决定马上请来当地皮革匠做了三个大小不同的大皮箱,最大的一个足有两米多长,陈氏的尸体用白绫裹扎后塞进最小的皮箱,皮箱外又白绫缠绕后装进中号皮箱,最后套进大皮箱加上大铜锁,而这一切均在秘密中进行。
  没多久,返乡的奏呈批准下来了,10天后即准备起轿动身。
  刘进士辞官养老的消息惊动了盖平县城百姓及邻近村庄的群众,人们纷纷相互转告这个消息,衙门外每天都有人前来打听刘进士的起程日期,有的还特地送来东北地方特产和途中食用品,但刘廷珍都以遥涉长途携带不便为由婉言谢绝,自己家杂用品也分发给当地的穷苦人家。
  动身的那天,天没亮,送别的人们就等候在县衙外,有的甚至是燃着松柴片照明远路赶来的,为的是再看一眼这位为民爱民的清官。到天亮时分,衙门外已是人山人海,当地老百姓在短时间内赶制了一顶“万民伞”。“万民伞”上还签署着当地名流和各村庄代表的名字,表示对刘廷珍的尊敬和爱戴。当时的场景真可谓是热闹非凡,当地的老百姓含热泪,送了一程又一程,直至送达城外十多里处。
  值得一提的是装着陈氏尸体的大皮箱,绑在两根大杆上,由八个彪悍的北方汉子像抬轿子一样抬着上路,皮箱很沉,而且越抬越沉,这八个壮士用北方话暗自咕嘟:“这刘进士做官十多年的家财可能都装在这大皮箱里了,他做官这么多年,而且清廉,朝廷肯定是奖赏他很多银两吧。”其实刘廷珍做官哪有发财,他的确是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返乡的,身边积攒的银两仅仅是为官十多年节余的一点俸禄。
  当时的交通条件,远道去做官谈何容易,返程路上:平路雇马车,水路雇船只,山路雇轿夫,崎岖路程就要步行,真是历尽艰辛。陈氏的尸体抵达宁德后,按当地的习俗尸体是不能进屋的,于是停尸于西下山脚下的太尉宫附近,搭棚临时寄楼。这时,刘廷珍走到皮箱前口中念道:“到家了,贤妻随我官道去,夫今马革裹你还,情义伴郎十余载,抵乡搁你在路旁。”他感觉十分委屈自己的妻子,不禁潸然泪下。这时东北壮汉才明白箱内竟是进士夫人的尸体,十分感动。当下刘廷珍的家人按宁德的习俗给这些抬棺人披红,面蛋款待,办酒席为他们洗尘。
  刘廷珍返乡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墓,安葬妻子。他的愿望理想虽然很多,但因没有更多的钱,一直未能实现。
  做官返乡后的刘廷珍与兄弟们一起住在西门城墙边下坪路的祖屋里(现东方国际大酒店外侧一带)。他仍是旧时书生模样,长衫马褂帽塔仔,乌黑长辫背后摆,平易近人,孝顺爹娘。
  因九兄弟均未分家,都住在一座房子里,十分拥挤。刘廷珍意识到自己做官并没有给刘家带来什么财富,甚至连自己聪颖过人的七弟也为自己做官耗尽青春年华,甚为感叹,因此他放弃购买田地的幻想,先把房屋建起来,让父母晚年安享幸福。他的性格喜欢清雅、淡定而恬静的环境,于是看中灵溪寺院附近的一块山地建屋。这里松竹翠盖,清泉潺潺,竹韵声声,一派诗意风光。他希望和父母安居这里,每日赏花观鸟,静听山泉鸣音,于是“耐庐山亭”的构思在他脑中形成。他自己设计图纸,规划建筑图案。因为没有足够的建筑资金,他未能用上上等的大木材料和石板材料,没有飞檐翘角的房顶装饰,也没有精雕细刻的栋樑画彩。山亭既像农家上房又像儒家书院,回廊曲径,清幽淡雅,假山盆景点缀简陋的亭台楼阁,构成一幅怡人恬美的私家林园图。此后刘廷珍和父母就隐居这里,深居简出。
  除建“耐庐山亭”外,刘廷珍又在离祖屋几步之地的棋盘头菽亭西侧买下一块地,把建设“耐庐山亭”剩余的木料为七弟刘廷璠建了一所“刘家书馆”。
  刘家书馆是二层楼的砖瓦房,占地约500平方米,座北朝南,简朴的木格子柴门配合黑漆里边大门,进门是门厅,门厅两侧各一厢房,一道石砌的小道通天井,天井的石板条花墩摆满各种盆花和盘景,有茉莉、云片竹、穗莲、茶花、红叶,但更多是兰花,兰花一年四季轮流开放,浓郁优雅的清香弥漫整个院落,芬芳迷人。
  所谓的“刘家书馆”和“耐庐山亭”一样,没有硕大的栋梁、支柱等大木料,不像财大气粗富人住宅那样砖墙包瓦,庭院深深的气派,但整个布局和设计十分得体合理,质朴无华,就像房屋的主人一样,文雅俊美的气质里渗透着一股书卷的美。
  刘廷珍希望七弟的子孙及刘家的后代都能在这里不断长进,学有所用,并让“书香门第”世代传承。开馆那天,刘廷珍用苍劲有力的书法笔力写下一对门联:“开井纳天影”,“栽竹集秋声”,横批是“博学子孙”,勉励和期望尽在其中。
  “刘家书馆”楼上楼下设14间,除刘氏子弟都曾在这里习文识墨外,还接收过左邻右舍前来求学,堪得邻里乡亲的青睐,以后刘廷璠的子孙在这里生衍居住,直至改革开放之后书馆遭遇变迁和改建。
  刘廷珍涉远去做官,虽然没给他的子孙留下可观的财产,但他的为官清廉,品德高尚是刘氏家族的精神财富和无价之宝,也为宁德人留下好名声。
  刘家的后代不恋惜那早已逝去的祖业及遗产,表现出非常坚强的奋斗精神和聪明才智,即使是做手艺为生,他们的手艺也是精益求精的,比如宁德人都熟悉的“祖华软糕”,“祖耀鱼丸”,“祖美牙科”等等。更值可慰的是刘氏“书香门第”的好传统仍然代代相传,子孙个个都重视读书,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同时不忘祖训:“教育兴国,教育爱民”,刘家一门有20多人致力于宁德教育事业,真可谓“教育之家”。

附注

作者简介:刘祖佑,1968年宁一中初中毕业,1969年7月起先后在崇安县造纸厂、闽东造纸厂当工人,工厂下马后到广东打工14年。2010年退休,现居蕉城。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刘祖佑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