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124条
析出资源
449条
图表
379条
事件
28条
专题
123条
作品
144条

检索条件

与 “乾元镇” 相关
共 1124 条 26 / 75
376
知识出处: 乾元镇志 | 类型: 正文
1984年前,县无环境保护专职机构,部分环境卫生状况由县卫生局、县防疫站兼管。1985年5月,县基本建设局改称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后,下设环境保护办公室。
377
知识出处: 乾元镇志 | 类型: 正文
镇区处于县城中心,周围企业众多,烟尘、粉尘、废气、废水、酸雨、噪声、垃圾,一应齐全。
378
知识出处: 乾元镇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三十四年(1945)10月,国民政府颁发《乡村污水排泄及污物处理办法》,规定“为保护乡村饮水清洁,维护公共卫生,防止病疫传染,污水、物不得倒入河流,影响饮食。违反者,由县政府处以50元以下罚款。”次年发布《严禁擅将牲畜尸体弃掷河港,以维...
379
知识出处: 乾元镇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十七年(1928),市亭山北麓开辟公园,占地7亩,建有桥、亭、池、阁,四周种植云松、雪柏、紫丁香、龙槐等树木60多株。1956年,配合爱国卫生运动,全镇居民在城区附近山上栽马尾松9.5万株,但因缺乏管理,成活率不高。1964年,城关镇制...
380
知识出处: 乾元镇志 | 类型: 正文
县文化馆 民国十七年在县东街建通俗教育馆,下设讲演室,负责文艺宣传。三十四年租赁县桥东堍民宅复建,次年迁址馀不弄。1949年5月,人民政府接收民众教育馆,12月组建县人民文化馆,馆舍100平方米,人员5名。1952年改名县文化馆,以说唱、小...
381
知识出处: 乾元镇志 | 类型: 正文
12月组建县人民文化馆,设群众文化、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室。文化馆从镇区馀不弄迁址武康阳光娱乐城。向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通报县内文物情况,县成立文物管理委员会,博物馆从谈家弄迁址武康镇云岫路。俞平伯哲嗣俞润民向县博物馆捐赠俞曲园祖孙四代平生手稿...
382
知识出处: 乾元镇志 | 类型: 正文
文化馆;县文化馆民国十七年(1928)在县东街建通俗教育馆,下设讲演室,负责文艺宣传。二十年改称民众教育馆。抗战后裁撤。三十四年租赁县桥东堍民宅复建,次年迁址馀不弄。1949年5月,人民政府接收民众教育馆,12月组建县人民文化馆,馆舍100...
383
知识出处: 乾元镇志 | 类型: 正文
传统群艺活动多为民间自发,如赛灯、舞龙、迎神、结社吟诗,助销猜谜、丝竹社、票友社等。少量由政府组织,如节日游行,文艺会演、调演。文艺创作则多为个人行为,如小说、剧本、书法、美术、摄影、舞蹈等。
384
知识出处: 乾元镇志 | 类型: 正文
据县文保所2001年8月《乾元镇历史文化遗产普查登记》,镇境有古遗址5处,古窑址8处,古墓葬5处,古建筑10处,古桥梁8处,石刻及造像5处。
385
知识出处: 乾元镇志 | 类型: 正文
民歌;镇境民歌,以《扫蚕花地》传唱最广(歌词见新编《德清县志》)。此外,《小放牛》、《摇大红船》、《十二月花名》、《十只台子》、《烟花女子告阴状》、《孟姜女》、《月亮婆》等,均在民国期间流行。;民谣;背背驮,卖升箩,卖给东家做媳妇。;民谚;...
386
知识出处: 乾元镇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园林业已不存,为日后好事者复古作参考。石库门、老宅系2004年亲自调查;名墓近况不明;石刻或存或佚,可作文物补遗。俞平伯铜像与齐星村苕溪渔寨,皆近年胜迹,概附于此。
387
知识出处: 乾元镇志 | 类型: 正文
随着学校体育的发展,球类、田径等项目流行社会,丰富职工农民体育生活。解放后,各种健身操风行一时。气功强身先后有太极拳、蛇拳、碗拳、形意拳、木兰拳、香功等项目。1982年9月,德清机床厂受到省政府表彰,评为先进集体。此后,镇政府将体育工作纳入...
388
知识出处: 乾元镇志 | 类型: 正文
传统民间体育结构松散,少年项目有踢毽子、放风筝、斗蛐子、踏高跷、丢镢子、造房子、滚弹子、抢强盗山、老鹰叼小鸡、摸盲、豁虎跳、翻跟斗、批水花,做泥菩萨、烧野锅饭等;青年项目有托石垒子、划龙船、滚龙灯、游泳、掰手劲、缘竿等;老年项目有下棋、搓麻...
389
知识出处: 乾元镇志 | 类型: 正文
自清朝末叶废科举、兴学堂后,小学开设体育课程,教育项目有体操、跳高、跳远、投掷,赛跑和球类。学校每年举行运动会,开展体育竞赛。
390
知识出处: 乾元镇志 | 类型: 正文
明朝洪武初年(1368),县署在市亭山南麓紫阳观左侧辟地3.5亩,开设射圃。每月朔望,生员在此练习射击,为镇区体育场地最早设施。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