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环境保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乾元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0620020220000395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环境保护
分类号: X321
页数: 12
页码: 672-0
摘要: 1984年前,县无环境保护专职机构,部分环境卫生状况由县卫生局、县防疫站兼管。1985年5月,县基本建设局改称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后,下设环境保护办公室。
关键词: 乾元镇 民生 环境保护

内容

1984年前,县无环境保护专职机构,部分环境卫生状况由县卫生局、县防疫站兼管。1985年5月,县基本建设局改称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后,下设环境保护办公室。
  第一节 三废治理
  镇区处于县城中心,周围企业众多,烟尘、粉尘、废气、废水、酸雨、噪声、垃圾,一应齐全。
  粉尘烟尘
  1985年,东风蔬菜场128.16亩菜园因水泥厂粉尘污染,不但无法食用,而且影响生长。菜农多次上访,始引起政府重视。
  1985年东风蔬菜场水泥粉尘污染状况
  (亩)
  1986年,县环保办在城关镇作三废调查,要求企业对陈旧设备予以技术改造。次年,城关化工厂率先“技改”,以碱代氨,更换锅炉、菌种池,使氨气、废渣、黑烟、噪声有所降减,但粉尘、污水尚未治理。
  1988年,在县府大院、医西路农贸市场、第一中学、丝绸服装厂、供销大楼等
  5处设大气降尘监测点,测得每平方公里月平均降尘量为11.58吨。
  降尘量监测结果
  单位:吨、平方公里
  最高值:10月份一中测点测得43.569吨/平方公里
  最低值:11月份一中测点测得3.088吨/平方里
  1989年最高值,9月份实测55.170,大气降尘量主要源自水泥厂。
  1990年,城关镇率先建立烟尘控制区,面积2.3平方公里。凡不符合烟尘排放标准,必须申报燃烧装置及烟尘排放状况,按期改进。年产5万吨以上水泥厂,须配备除尘设备。是年11月,市县13个部门23人对城关烟尘控制区进行验收。全区共有各类炉灶149台,其中工业炉13台,茶水炉24台,炊事灶112眼。经核实,工业炉84%、茶水炉83%、食堂灶90%已予改造,抽查总烟色达标率90%,烟尘浓度已达排放标准。12月,组织以居民为主的烟尘控制区监督队25人监查,并征收超标排污费。
  城关镇首批改造燃烧装置单位
  1990.11
  大气
  镇境空气历来清爽,自1990年2月引进馀杭争光化工厂德清三分厂后,生产氯甲醚废气引起群众不满。1992年地面监测。PH:7.5mg/1。硬度:34.6。COD:3.46。氨氮:0.60。挥发性酚:未检出。氯化物:六价铬:未检。结论:除氨氮浓度稍高外,其馀指标均达二级标准。
  1993年3月,与上海同济大学环保工程学院共同研究化工厂三废治理。次年,督促厂方编制治理大气污染方案,并在镇区设大气采样点2个,监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微粒及降尘,共获大气监测数据404个。总体大气质量符合GB3095-82二级标准。
  1995年,德政办发(95)5号和德城环(95)63号文件,限期治理争光化工厂生产废气污染,要求12月底消除恶臭影响。1996年9月底达到废水外排国家综合污水排放标准。次年,工厂转为外方独资,承诺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减少三废。1997年,漂莱特有限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安装污水处理工程,外排水基本净化。是年,废气排放量从29238吨降至4490吨,降幅82%。2001年,推行清洁生产和环保产业。城关镇烟尘控制区内大气监测基本正常。
  此外,镇内排放废气企业,采用催化燃烧净化装置治理苯类废气,安装喷淋吸收处理古马隆和三甲胺废气,改进锅炉处理烟尘。
  根据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中总悬浮微粒(TSP)日平均一级标准0.15mg/m3,二级标准0.30,三级标准0.50,氮氧化物(NDX)日平均分别为0.05、0.10、0.15,二氧化硫(SO2)年日平均分别为0.02、0.06、0.10。城关镇自1989年2月在丝绸服装厂、第一中学、县府大院、供销大楼4处设监测点,开展大气环境质量监测。
  城关镇大气环境监测
  氟化物
  1982年,因砖瓦厂、水泥厂等单位烟尘氟化物超标,致使春茧产量从上年单产85斤降至64斤,引起蚕农集体上访。1986年,县府下文,规定砖瓦厂蚕期停产1个月。1992年7月,县建材总厂与明星村因氟化物中毒再次引起纠纷。1994年,于庆丰蚕种场设桑叶氟监测点1个,监测频率3天1次,全年分析桑叶12批,结果为:氟超标率79%。1996年,全镇因氟化物危害,蚕茧减收24.54万元,园笋减收11万元,菜籽减收1053万元。工农矛盾,迄今尚无解决办法。
  工业污水
  镇境污水,大多产于丝绸纺织印染行业。1983年12月,德清丝绸印染厂投资25万元,日处理废水280吨,效果良好。此后至1988年,21%企业已有污水净化装置。是年,县环保局等单位联合发文,限期治理水污染。至年末,德清化纤厂污水排放口移出饮用水源保护区。德清化工颜料厂、德清大理石厂、德清特种耐火材料厂等企业,废水处理达到工业排放标准。1994年,苕溪水系进行监控断面监测,符合二类三类水标准,同时对乾元开发区贝维尔针织、德清晶体纤维厂进行技改,并作污染源监测。
  1995年,电子器件厂拉杆天线电镀生产线因废水超标,责令停止。此后,镇境水源符合二类水标准。
  酸雨
  1990年,在水文站设降水监测点,次年,又在丁山路、县东街县桥东侧分点采样,测得酸雨最高值5.57PH。1994年,酸雨监测点每月分析1次,监测PH值、电导率。是年,镇境酸雨率为8.7%%。
  城关镇降水监测结果表
  城关镇主要河道水质等级评定
  (1984年)
  噪声
  1990年前,城关镇街道噪声高达90分贝。镇区23家工厂在95分贝以上。尔后,噪声大的工厂迁出城区,(如五一棉纺厂、塑料厂农用薄膜车间、电子器材厂)一般工厂安装隔音、消音设备。同时控制货车、拖拉机进城。1994年县府搬迁后,噪声降至70分贝以下。
  第二节 镇区美容
  民国三十四年(1945)10月,国民政府颁发《乡村污水排泄及污物处理办法》,规定“为保护乡村饮水清洁,维护公共卫生,防止病疫传染,污水、物不得倒入河流,影响饮食。违反者,由县政府处以50元以下罚款。”次年发布《严禁擅将牲畜尸体弃掷河港,以维公共卫生》训令。三十六年,县城始建公共厕所5座、置垃圾箱10只,清道夫5人。期间,环卫治理主要为粪便和垃圾。
  民国三十七年,馀不镇开设粪行,处理人粪。粪行挨家挨户清倒马桶,然后集中售给农户。发放糙纸(坑边纸)以作补偿。
  解放后,于1952年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在北门外山坡荒地清埋浮柩数百具。同时取缔露天粪坑,清除垃圾25万担,疏通下水阴沟800多米。1957年,粪行改为清卫所,隶属县卫生局管理。
  1963年,清卫所精减人员,留用清洁工4人(1个组)、清肥工13人(3个
  组),管理人员5人,负责全镇街道清扫和80%居民马桶清洗。
  1984年7月,县召开首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整理出《关于我县环境污染状况和防治意见的报告》。次年,全镇有果壳箱44只,垃圾箱229只,公厕36座,环卫工人日清扫面积1.87万平方米。同时规定,各单位垃圾清运每吨5元。是年因化肥增多,厕所自来水冲洗后水多粪稀,首次出现农家拒送现象。
  1986年,环卫所人员按常住人口4‰配备,工资列入财政。至1988年,全镇建起标准化公共厕所35座,化粪池260座,水冲式厕所6座,蹲位90个。抽厕126座。私人户厕6263座,其中卫生户厕5929座。粪便无害化处理户厕441座。居民马桶2540只。大型储粪池1个1000平方米。全镇日产粪便和垃圾49.5吨,粪水80吨,废水50吨。是年末,镇区垃圾箱增至270只,新建垃圾中转场1个,可容垃圾200馀吨。
  城关镇1983-1993年环卫概况
  1993年起,分别在小马山东南、环城北路西侧、环城北路广场路交叉口、东门城桥南堍、龙门街西侧,建造垃圾中转站。次年又在杨家坞扩建垃圾填埋场5.6亩。同时增设垃圾箱35只,改造旧箱57只;维修公厕7座,改造2座。
  环境卫生设施概况
  1999年4月,乾龙开发区加油站至莫干山学院,全长12.7公里,同时亮灯。次年,长桥河务前段绿化、亮化完工,镇区更觉靓丽。2001年2月,镇设立朱天荣环保卫士奖,12月,建立市容市貌卫生管理责任区,全镇划分4片,每片3~4人负责。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始于2000年村庄综合治理。先在联谊、联盟、新盟3村试点。要求村委所在地电灯亮、道路硬、花木香、环境靓。凡经验收评上优秀者,县乡补助8万元,良好者补助7万元。尔后,明星村验收合格,城北村达到良好。
  附:朱天荣环保卫士奖
  成年组一等奖3名,各奖500元奖品。二等奖5名,各奖200元奖品。三等奖20名,各奖100元奖品。
  学生组一等奖6名,各奖150元奖品。二等奖20名,各奖80元奖品。三等奖30名,各奖50元奖品。
  所有获奖者,均发荣誉证书。
  2001年2月7日设立
  第三节 环境绿化
  民国十七年(1928),市亭山北麓开辟公园,占地7亩,建有桥、亭、池、阁,四周种植云松、雪柏、紫丁香、龙槐等树木60多株。1956年,配合爱国卫生运动,全镇居民在城区附近山上栽马尾松9.5万株,但因缺乏管理,成活率不高。1964年,城关镇制订《镇内绿化树木养护管理暂行办法》和《城关镇环境卫生管理暂行办法》,街路人行道两侧,全部栽种枫杨树。1973年,县财政安排城关镇绿化经费600元,落实上级“把苗圃办起来”指示,培育树苗,改造行道树。次年,法国梧桐树替代枫杨。
  2000年,长桥河东岸绿化带完成,亭阁假山,石凳靠椅,成为休闲佳处。而市亭山自1958年划归县林场主管迄今,一直以来种伐相间,绿荫茂密。
  机关、单位植树始于1965年。次年春,23个单位在庭院四周绿化。南门汽车站至裕纶丝厂,南门汽车站至淀粉厂沿村一带,还发动居民栽树2700多株。目前,德清化纤厂、德清殡仪馆、德清丝绸服装总厂、润德宝公司、原县府大院、镇政府大院、电子器材厂、德清人民医院、清溪小学、德清县党校、飞时马服装公司、湖州技校、德清第四中学等单位,均绿荫如锦,繁花似绣。2001年,德清第一中学被评为首批绿色学校。
  镇境农村提倡绿化始于1966年,是年,各大队田渠种水杉树总长3.5公里。1969年,城关公社开展塘塍种芦,渠道插柳、平原绿化。至1971年,共插笆兜杨210担,总长6公里,种芦根2000担,总长20馀公里,四旁种楝楝树40多万株,做到家家栽,村村种。1973年,全公社生产芦竹5000担、杨条900担,售给嘉兴造纸厂和吴兴柳器厂。同时,14个大队办起林场,种植桃、梨、批杷、油茶、苹果、橘子、板栗、毛竹和小竹。1977年,倒松垦山,栽种杉苗,改良木材材质。使郊原绿化,举目弥望。
  1998年后,农家新居趋向观赏型花木,紫薇、红枫、蔷薇、月季、黄杨、芭蕉、雀梅、山茶、迎春、石榴、杜鹃、栀子、菊花、含笑、丹桂、凤仙、耐冬、绣球、功劳等花木普见民居。
  乾元镇古树一览表(2002年)
  其中一级4株,2级5株,3级1株。
  挹翠录 陈景超
  我住乾元四载整,查档成千心头静,文征贵实采访频,观遍境域龙蛇影。西门城下古老樟,筑城役夫栽苗秧,四百馀年掏空腹,孙枝依然郁苍苍。乌鸢山阳苍老柏,几枯几荣干化石,港拓堤迁走入溪,樾茂枝繁看骏发。裴坟庵外罗汉松,了源初种在乾隆,劫火未留吉祥院,凉荫时见玄鹤踪。慈相寺内说古桂,天精月华养年岁,人间可惜多沧桑,崇林一夜化韭菜。我踏青山坞岭回,时将方志心细裁,明年离镇浪迹去,实录留与贤士看。
  文化卷
  陈景超撰编·沈瑜校

知识出处

乾元镇志

《乾元镇志》

出版者: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乾元镇志”可以说是一本全镇的百科全书,翻开志书,我们可以看到乾元的历史、地理、风俗、人口,农业、工业、商业、水利,党政、军事、民政、公安、交通、邮电、金融、财税,文化、卫生、宗教、教育等各个领域的珍贵历史资料。新编《乾元镇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既充分显示了以经济建设为主干,以解放五十年来各项成就为主体,又力求体现古老城区千百年来建置悠久、人文荟萃、科举鼎盛、官宦邻比的深厚文化积淀和区域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谈跃腾
责任者
陈景超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乾元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