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740 条 161 / 1383
2401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 类型: 正文
据河北省陶瓷原料的研究报告及我们研究组从矿体取样进行制瓷实验的结果,试就邢窑制瓷重点原料的种类、分布和特性等略作归纳如下:1.制瓷原料的种类和分布,2.制瓷原料的鉴定。
2402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 类型: 正文
除上述制瓷原料以外,在神头、石城、鸡亮、郝庄一带还蕴藏着数量可观的石英、长石、白云石等矿物。
2403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 类型: 正文
通过对邢窑地质概况及制瓷原料的考察可以看出,邢窑自北朝至元代的六百多年间,之所以能连续大量的烧造各种陶瓷,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个区域内蕴藏着大量的制胎、制釉、制耐火材料的原料,为历代邢窑陶瓷生产奠定了牢固的物质基础,能适应就地取材,自成体系的古...
2404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标本的科学鉴定及结果包括标本的来源及外貌观察,标本的测试。
2405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研究工作的重点是唐代邢窑细白瓷,为探究邢窑制瓷工艺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在选择标本时,也将唐代前后时期的标本列入研究对象,以资比较。
2406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 类型: 正文
对部分标本在偏光镜下进行了观察,分辨不清的部分又用电镜进行了重点观察。从中选了两个有代表性标本(LTB-5为瓷化良好的标本、LTB-6为瓷化程度差的标本),将结果分两组列出。
2407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包括邢瓷胎釉化学组成特点,邢窑细白瓷显微结构特征,邢窑白瓷釉白中泛青的成因,邢窑的制瓷技术,关于隋代高透明度瓷器问题。
2408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邢瓷胎釉化学组成特点,其中包括胎的组成特点,釉的组成特点。
2409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 类型: 正文
胎料化学组成点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临城唐代细白瓷的组成点大部分集中在图的左下角,内丘青瓷和白瓷的组成点都分布在图的左上角。优质黏土红砂石的组成点落在临城细白瓷组成区域的左下方,由此推断临城细白瓷胎料可能是以红砂石为主料的。而内丘所产的青...
2410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 类型: 正文
由此可见隋代瓷釉是以CaO为主熔剂的石灰釉,而唐代瓷釉的主熔剂显然是CaO和MgO,当属CaO-MgO-A12O3-SiO2系统,可称“含氧化镁石灰釉”。从LWB标本釉的化学组成可见,五代时期的瓷釉继承了唐代釉的传统。石灰釉高温粘黏低,易造...
2411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 类型: 正文
邢窑细白瓷胎釉物理性能来看,12个标本的吸水率,大部分在2%~5%之间,只有个别标本如LTB-5与LTB-11的数值,接近现代瓷器的标准,吸水率分别为1.2%和0.33%。据此说明,邢窑细白瓷绝大部分都处于微生烧状态,显微结构观察的结果也充...
2412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 类型: 正文
邢窑白瓷釉的色调,猛然看它呈粉白色,仔细端详又白中微泛青色,犹如在白雪之上冻了一层薄冰,这层圣洁的外衣,引人入胜,耐人寻味。邢瓷釉的含铁量较高都在1%左右,瓷在还原气氛中烧成,从表五可见,釉中的铁绝大部分都以亚铁状态存在。FeO在高温下可与...
2413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包括制瓷原料及原料加工,泥料制备、成形和施釉,邢瓷的烧成,邢窑的窑炉和窑具。
2414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 类型: 正文
从胎料化学组成分布图可见,临城邢窑细白瓷胎料可能是用红砂石为主料的。红砂石是软质黏土,收缩小,塑性中等,能适应古代原料加工的条件。经显微观察可以看出胎料中没有加入长石矿物,熔剂成分是由黏土带入的。原料可能经过淘洗,但标本LTB-5似乎未经淘...
2415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 类型: 正文
在显微镜下可见,邢窑细白瓷泥料的制备还不够精细,坯中存有不少大气泡,在瓷坯断面上也经常见到明显的夹层,这现象说明泥料陈腐期短或捏练不足。邢窑制品器型以回转体为主,可见其主要成形方法是轮制。从器物旋纹来看,其旋削工艺技术是很娴熟的,产品足、腹...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