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邢窑白瓷釉白中泛青的成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399
颗粒名称: (三)邢窑白瓷釉白中泛青的成因
分类号: TQ174
页数: 1
页码: 246
摘要: 邢窑白瓷釉的色调,猛然看它呈粉白色,仔细端详又白中微泛青色,犹如在白雪之上冻了一层薄冰,这层圣洁的外衣,引人入胜,耐人寻味。邢瓷釉的含铁量较高都在1%左右,瓷在还原气氛中烧成,从表五可见,釉中的铁绝大部分都以亚铁状态存在。FeO在高温下可与SiO2作用生成蓝色的FeSiO3,或以蓝黑色的铁尖晶石FeO·Fe2O3状态存在,都可将釉染成蓝色。然而,瓷釉呈现粉白的成因则比较复杂。无论是何物,总之都是釉的不均匀体,必然对入射光产生散射作用,从而降低釉的透明度。总之,釉色粉白的成因可能是釉中的分相液滴、未熔矿物颗粒、气泡和气泡内外的晶体对入射光漫反射的综合效应。
关键词: 邢窑 白瓷釉 色调

内容

邢窑白瓷釉的色调,猛然看它呈粉白色,仔细端详又白中微泛青色,犹如在白雪之上冻了一层薄冰,这层圣洁的外衣,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邢窑细白瓷釉呈现粉白或白中微泛青色的原因是什么?从釉料化学组成和釉层结构两方面试作探讨。邢瓷釉的含铁量较高都在1%左右,瓷在还原气氛中烧成,从表五可见,釉中的铁绝大部分都以亚铁(FeO)状态存在。FeO在高温下可与SiO2作用生成蓝色的FeSiO3,或以蓝黑色的铁尖晶石FeO·Fe2O3状态存在,都可将釉染成蓝色。由于这些铁的化合物总含量不高,且又以高分散状态存在,因而釉色白中微泛青色。由图三釉的反射率曲线可见,四个试样在蓝色光区都有最大的反射率,也说明釉中的铁大部分以亚铁状态存在。
  然而,瓷釉呈现粉白的成因则比较复杂。前文已提到,釉料化学组成中含有较多的P2O5,它能促使发生釉液分相,分相液滴对光有散射作用,使釉产生乳浊。在显微镜下可见,釉中密布着黑色斑点,可能是微小气泡或未熔颗粒(对釉中的黑色斑点未作分辨研究)。无论是何物,总之都是釉的不均匀体,必然对入射光产生散射作用,从而降低釉的透明度。通过对典型气泡的显微观察,发现在气泡中及其周围布满了大小晶体,对入射光也会产生强烈漫反射。总之,釉色粉白的成因可能是釉中的分相液滴、未熔矿物颗粒、气泡和气泡内外的晶体对入射光漫反射的综合效应。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邢窑遗址研究》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系统研究邢窑遗址的首部专著。收录了自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50多年来我国古陶瓷专家学者发表在不同时期不同刊物上的关于邢窑遗址方面的研究文章。所收录的文章基本反映了邢窑遗址的文化内涵和面貌特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