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0005条
析出资源
2561条
图表
1687条
人物
2793条
机构
931条
事件
8204条
地名
807条
专题
2138条
作品
544条
实物
334条

检索条件

共 20005 条 141 / 1334
2101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古代烽燧、驿站烽燧亦称烽火台,为古代边防昼夜示警报信之设施。舟曲民有“烽燧大鼓”之口碑。县境残存的一些烽燧遗迹为秦、汉至宋时期所建。
2102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以来,电信通信经历1956年、1958年和1970年三次发展高峰。特别是1978年后,全县形成和完善长话、农话、市内电话以及电报通信网络,业务种类不断增加。先后开办的电报业务种类有:防空、气象、特种、水情、军政、公益、新闻、公务、普通、...
2103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少数农民在农闲时节从事商品生产和经商活动。清末民初有四川、陕西、河南、湖北等地外商在县城设立商号“义和长”、“天成西”、“荆生茂”药店,兼营少量百货。民国27年(1938),省合作委员会派员在西固县城开办合作事业,始设信用合作社,消...
2104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少数农民在农闲时节从事商品生产和经商活动。清末民初有四川、陕西、河南、湖北等地外商在县城设立商号“义和长”、“天成西”、“荆生茂”药店,兼营少量百货。民国27年(1938),省合作委员会派员在西固县城开办合作事业,始设信用合作社,消...
2105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讲述了舟曲县国营商业体制改革发展相关内容。
2106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舟曲县供销社是50年代初期由农民入股,国家扶植建立起来的集体经济组织。
2107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6年,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时,对部分不够合营条件的个体商户,组织起合作商业店、组,有百货合作店、组7家,合作饮食业4家,经销代销3家。
2108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对个体商户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1980~1984年,全县个体商户发展到240家,从业人员261人,年成交额61.2万元。
2109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80年代,城关乡政府创办“农工商联营公司”,扩大农副土特产品收购、生产、加工和推销业务;同时开办机砖厂、黄金厂、渔业、宾馆、饮食业。
2110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唐、宋时期设“茶马互市”,峰贴峡寨成为当时汉、蕃进行茶马交易的重要市场。民国35年(1946)先后在沙湾、官亭两镇开办集场。解放后,县城等地为自发性质的小型集场。80年代后,县境集市贸易日趋活跃,蓬勃发展。
2111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后,物资无专门管理机构。1967年,物资业务始由县计委主管,设仓库1处。1968年物资仓库改为物资站,工作人员3名。
2112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后,随着工农业大力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提高,对日用商品需求量增大,年商品收购量和吞吐量逐年增长。
2113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舟曲历为缺粮地区。解放前,大部缺粮户常年累月熬制土盐、种烟叶和收获干鲜果等物换取岷县粮油。市场上时有少量粮油出售,多是山区农民为购买日常急需商品 逼迫出售,为数极少。
2114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10年(1921),西固县城东街设粮仓1所,职员5名。翌年,省设丰黎社仓西固分仓。
2115
知识出处: 舟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解放初期,人民政府为防止粮商非法套购抢购倒卖粮食,农村粮食购销由供销社代购代运,保证粮食供给。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