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2924 条 29 / 862
421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武清县国营农业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武清农场、萧刘杜农场。
422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武清县种植业的情况,其中包括耕地、作物、农技农艺、农业机械。
423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文介绍了县内的土地和土壤情况。土地方面,清乾隆七年时,全县土地共约45万亩,加上外飞地也仅51万亩,而1939年全县耕地约200万亩,解放后的1949年全县耕地189.75万亩,到1955年耕地增至190.37万亩。后因水利、交通和基本...
424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武清县内的各种农作物品种,包括冬小麦、春小麦、大麦、玉米、高粱、谷子、水稻、大豆、红小豆、绿小豆、杂豆、甘薯、马铃薯、棉花、花生、芝麻、向日葵、蓖麻、麻类、药材等。每个品种都有其种植历史和引进情况。
425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中国农业的历史和现状,重点介绍了土壤耕作、种植形式、施肥浇水等方面的发展变化。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农业产量提高了,农民富裕了,市场供应也得到了调节。
426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武清县农业生产中历来沿用人畜力传统农具操作为主,主要有犁、耙、盖、耧、耠、铁瓦、砘、磙、锄、镐、镰、锨、三齿、大叉、碌碡、禾叉、木叉、扫帚、簸箕、粪箕、提斗、筛、薅刀、瓜铲、移刀、钉耙、挠钩、划拉子等。解放后生产工具更新较快,逐步走...
427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武清县林业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树种、育苗、造林、艺果、植保、林政。
428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武清县境内树木按用途分为用材林和防护林的乔木,经济林的灌木,生产干鲜果的果树,及园林观赏的花木。
429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武清县清末至民国时,蔡村侯氏、王庆坨曹氏、胡氏都有私人花园或花窖。解放后,育苗面积不断扩大,至1985年全县苗圃518处,年产标准苗木600万株。苗木繁殖有种子自生苗、人工压条、扦插、栽桩、嫁接、人工播种等。至1989年,全县育苗面...
430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武清县明万历十五年,河西务城南西隅,地洼积水,为防泛决,仿苏公四周筑堤广百丈许,间种桃柳,并建池、桥、楼、亭,匾其名曰“南荡”,后称桃柳堤。清初,城关西门外,张桐营、草茨、吴堤等村杂植桃、杏、梨、李、杨、柳,后称西郊花柳,春季游人不...
431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武清县明、清至民国时,果树多散植庭院,面积较大的当属河西务桃柳堤、城关西郊花柳两处。1942年全县梨树0.5万株、桃树0.12万株、杏树2万株、李树0.2万株、枣树1.2万株、葡萄250株、石榴150株、樱桃50株,总计4.065万...
432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武清县内林果病虫害防治始于60年代,方法有刮树皮、树干涂白、秋季清除杂草枯枝落叶,耕翻土地、消灭越冬病源虫源,夏季喷洒药粉、药液治病灭虫。主要病害有猝倒、立枯、花叶、霜霉、白粉、早期落叶、锈病、腐烂、干腐、溃疡、细菌性穿孔、破肚、根腐、...
433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文介绍了武清县内林果病虫害的防治历史和措施,以及确权、定责和护林的相关情况。其中,确权方面介绍了不同时期的林权规定和发证情况,定责方面介绍了不同时期的树木管理责任和分配比例,护林方面介绍了不同时期的护林措施和政策。
434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武清县养殖业发展情况,其中包括畜牧、水产。
435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介绍了天津市武清区1990年前的畜禽品种情况,包括马、驴、骡、牛、骆驼、猪、羊、兔、貂、鸡和鸭等。其中,马以本地马为主,引入了伊犁马、顿河马、苏高血纯种马和俄罗斯重挽马等;驴以本地灰驴为主,引入了渤海种驴和黑白花奶牛等;牛有本地黄牛、南...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