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农技农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41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农技农艺
分类号: F326.1
页数: 12
页码: 257-268
摘要: 本节介绍了中国农业的历史和现状,重点介绍了土壤耕作、种植形式、施肥浇水等方面的发展变化。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农业产量提高了,农民富裕了,市场供应也得到了调节。
关键词: 武清县 种植业 农技农艺

内容

历来沿用人、畜力耕作,以“二十四节”和口头传诵的大量“农谚”指导农事活动。民国时仍以靠天等雨一年一熟旱作农业为主。沙土地秋季深耕,春播前耕耙保墒,畜力不足者,仅行春耕。粘土地有免耕(潺种)播种习惯。盐碱地做畦纳雨,低湿地四周开沟排水。高燥地种棉及五谷轮作混栽,低洼地多种高粱、黑豆,永淀河泛区“一水(放洪)一麦”。播种,沙土地耠子开沟手撒种,粘土地多耧耩,亦有人工开沟点播者,播后覆土镇压或脚踩。肥料以土杂肥、人畜厩肥、饼粕为主,少有人造肥料(化肥)。基肥,每亩土杂肥一、二千市斤,追肥只有玉米在定苗后追施,粘土地很少施肥。田间管理,多畜力耥耘,人工锄耪,大镐捉地,除草培土。棉花、瓜类整枝压蔓,甘薯多翻秧。谷类收获后以磟碡脱粒、晒干风扬。玉米人工脱粒,棉花随开随摘,地下产物用叉镐收刨。地下害虫以信石毒谷防治。棉蚜虫于叶上撒干土或草木灰除治,粘虫、蝗虫人工捕捉扑灭。
  解放后,农业技术不断提高。50年代,推广新农具,评选良种,改进耕作;60年代推行“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实行机耕、发展水浇地和科学种田,推广杂交种(玉米、高粱);80年代主要作物实现优种化,推广配方施肥,地膜覆盖,保护地栽培、区域化种植、模式化栽培,加强测报、综合防治病虫、化学除草。由于机械化水平提高,水浇地扩大,保护地的发展,改变了作物布局和农时季节,由一年一熟向两年三熟、一年两熟(小麦、玉米)和多熟制(蔬菜)发展,提高了产量,富裕了农民,调节了市场供应。
  一、土壤耕作
  1952年以后,有新式步犁、双轮双铧犁应用,加深了耕层、熟化土壤和消灭多年生杂草。1958年大搞人力深翻,同时机耕面积也逐年扩大,1965年机耕面积达81万亩,机械作业项目逐步扩大到耙、压、打埂、平畦、播种、镇压,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工时,提高了作业质量。1985年机耕面积达到124万亩。1979年示范棉花免中耕、浅锄灭草。80年代,多实行秋季深耕或浅旋灭茬后种麦,夏收后旋耕或浅串播种以及铁茬播种,出苗后中耕灭茬等隔年深耕、深浅结合的土壤耕作法,深松及免耕播种(化学除草)也已点片示范应用。
  1957年出现机播作业,1974年小麦实现大面积畜力机播,80年代初推广小麦抗灾种植法(小耠子密行条播,集中施肥,浅覆土)。近年,推行小麦玉米两茬平作,小麦又恢复了大面积机播,玉米、大豆也已实行部分机播,精量、半精量播种也已开始小面积应用,可以节省用种,提高出苗整齐度,减少间苗用工。
  二、种植形式
  50年代,一年一熟为主,多采用“单条杠(平播)”、“大小垄”玉米杂粮间套作、“满天星(点种豆类)”混作。1965年以后,小麦种植“三密一稀”、“四密一稀”,套种夏玉米,少数地块出现小麦玉米一年两熟。1972年以后,推行小麦“五八化”(五尺畦八条垄)。1976年推广“三种三收(小麦套夏玉米,收麦后间种夏谷或豆类)”,采取“七尺半”、“五尺”带田或“槐底式(竖畦横播小麦)”种植。1979年以后,小麦玉米实行两茬平作,夏秋粮并重。畦面大小依水源条件而灵活掌握,改套种为平播,有利于机械化作业。一年一熟制,可以是春播作物或秋播作物(一水一麦);一年两熟为冬小麦、套(夏)玉米(或夏谷、麦茬薯、麦茬稻等),或早熟作物(春麦)和夏播作物(夏大豆、小豆、向日葵等);两年三熟是以上两种熟制的组合,如春玉米——冬小麦——夏玉米或春稻——冬小麦——麦茬稻。
  蔬菜,1979年以前一般只种春秋两茬,夏茬易遭病害。1983年以后地膜覆盖、温室、大中小塑料棚广泛用于生产,加上防治病虫技术的提高,多已变为三茬以上,早春茬小白菜、水萝卜、洋白菜、西红柿,夏茬黄瓜、西红柿、洋白菜、豆角,秋茬萝卜、大白菜、芹菜、香菜、菠菜,冬季温室生产黄瓜,拱棚生产绿韭。茄子、辣椒春提前或秋延后,搭配其它种类为一年两茬。瓜类一般与小麦等作物倒茬轮作,近几年西瓜既有早春覆膜栽培,也有夏播覆膜栽培。
  三、施肥浇水
  肥料种类 50年代仍以农家肥为主,1956年以后,大搞了积造肥,挖坑泥、河泥,发展养猪,冬季浇尿。化肥有硫铵(肥田粉)、骨粉、氯化铵、硝铵等,化肥用量每亩耕地2至3公斤。1966年以后,夏季大搞高温积肥(四合一)、压绿肥,秋季搞秸杆还田,冬季挖坑泥,土法生产5406菌肥。化肥增加了氨水、碳铵、氯化钾、尿素、过磷酸钙等。化肥以氮肥为主,磷肥用量很少,到1973年每亩耕地化肥用量为17公斤,1980年每亩耕地化肥用量达25公斤。这一时期农家肥、氮化肥并重,施用氮肥增产显著。1982年土壤普查发现大部分土地缺磷,经试验缺磷地块,增施1公斤磷肥可增产粮食1.2至3公斤或油料1.6公斤。大面积施磷很快推开,到1985年累计施磷面积300余万亩。化肥品种增加了磷二铵、磷酸二氢钾、稀土、硼、锌、铜、钼等微肥,三十烷醇、缩节安等生长调节剂也用于生产,每亩耕地化肥用量达37公斤,此期为化肥为主,氮、磷并重阶段。近年,提倡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化肥用量逐年增多,1990年每亩耕地达45公斤。化肥品种又增加了二元、三元复合肥、各种作物专用肥,同时年年夏季大造有机肥和大田覆盖麦秸,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每年用于造肥的麦秸用量2.5亿公斤,每亩有机肥用量2至3立方米以上。
  施肥方法 50年代粗肥沟施,追肥穴施,少量化肥雨后追施。稻田地结合整地施基肥,追肥则结合浇水撒施。60年代追化肥穴施盖土或施于耥青沟内覆土。1965年玉米底肥采用“翻穴点种”,1971年采用“丰产坑”,1973年以后种化肥沟施,种、肥隔离。小麦追肥沟施或扎眼施,施后覆土。氨水随水浇施或扎眼施并盖土。菌肥用于拌种,钾肥叶面喷施。70年代后期出现了化肥耧、施肥器等,有机肥用量多时改沟施为整地时撒施翻入土内;过磷酸钙轧碎与有机肥堆闷发酵后再施;微肥拌种或叶面喷施。80年代施肥方法渐趋科学,采用氮肥深施、磷肥分层浅施、氮磷混施、三肥(氮、磷、有机肥)坐底,主要作物按叶龄分期施肥等新方法。如春玉米追施八叶肥,夏玉米追施六叶肥,小麦重施拔节肥,棉花重施花铃肥,花生追施初花肥等,并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通过试验,指导合理施肥,提高肥料的增产增收效益。保肥力强的粘土地重施底肥,保肥力差的沙土地,除施底肥外,适当增加追肥。
  各项作物在施肥量上多少不均,小麦、玉米、棉花、瓜菜施肥量大,其次油料、豆类、杂粮施肥量小,瓜果蔬菜施肥量最大。
  灌溉能力 50年代从1.2万亩增加到近百万亩。60年代,因河道上游修水库,地上水不足,地下水配套差,1961年降为10万亩,到1966年又恢复到近百万亩。70年代后地下水位下降,采取机泵下座安装,灌溉面积50至100万亩。80年代采用小畦、地下管道输水、喷灌等节水措施,保浇面积百余万亩。
  灌溉方法 白地有春灌、秋冬灌。作物浇水以小麦、水稻、瓜菜为主,玉米、棉花等浇水面积很小。地上水充足时为大水漫灌,地下水多为畦灌,沟灌,喷灌面积不大。值遇旱年,缺水地块,仍有座水点种或播后浇蒙头水、担水补苗的。1982年以后实行水稻旱种,雨季以蓄代排。近几年小麦收前浇麦黄水,秋收前带青浇地,为下茬播种造墒,加快了播种和出苗。
  四、作物栽培
  1.小麦 解放初种植农家种,大垄稀植,多不浇水,亩施粗肥一、二千市斤。1953年始更换品种,缩小行距,1956年有小面积水浇麦。1958年出现高密度播种(亩播量60市斤以上,有甚者500市斤以上)。翌年4月14日,毛泽东主席到豆张庄麦田视察,指示隔行间苗,应合理密植。60年代,无水源地区推广顶凌追肥,有水源地区,结合浇水撒施化肥。1965年以后种植“三密一稀”、“四密一稀”。70年代,以东方红号为主,两肥坐底,重施起身肥(春季一炮轰),种植形式“五八化”、“七尺半”或“五尺”带田,“丈畦二十四化”等。80年代初,旱薄盐碱地推广抗灾种植法,三肥坐底,后期三防(防病、防蚜、防干热风),叶龄指标促控法。1982年以后改为丰抗号品种,1985年以后又改为农大142、146、津麦2号。全生育期亩施粗肥3方,碳铵、过磷酸钙各100公斤,推广了冬前育壮苗、冬季耙轧防寒、春季返青拔节两次肥水,重施拔节肥,旺苗拔节始期重轧,喷多效唑,以解决高产与倒伏的矛盾。
  2.玉米 50年代农家种,春播为主,每亩千、八百株。60年代引入“农大”、“群单”号,推广“翻穴点种”。70年代初示范丰产坑丛播法,1975年分次追化肥,翌年推广蹲苗防倒,春播、麦套、夏播并重,密度每亩分别达到1.4、1.0、1.9千株。80年代,品种“京杂六”、“京早七”、“黄417”、“冀单15”、“冀单17”、“农大60”、“沈单7”、“掖单4”,以春播、夏播为主,密度逐年增加,到1990年春玉米密度每亩3千,夏玉米4-5千株。全生育期亩施粗肥2方,碳铵80-100公斤,过磷酸钙50-60公斤。近几年主要推广了三肥坐底,种、肥隔离,保全苗;重施春八、夏六叶肥,重管前期,提高整齐度,除治钻心虫,推迟收获促粒重。
  3.稻类 解放初种植陆稻,1956年以后改种水稻,有水育水插、水直播、旱直播三种。1959年示范油纸保温育苗,1962年改为小苗带土移栽。1965年采用塑料薄膜拱棚育秧,1970年推广湿润育秧,1976年推广水旱轮作和稻麦一年两熟,1982年以后推广水稻旱种(旱直播,苗期旱长、四叶后浇好几次水)和化学除草。
  4.甘薯 高垄栽培,原为火炕育秧,后改温床育秧、薄膜育秧。70年代曾种植子母薯(白薯下蛋),提倡手提蔓不翻秧。80年代推广三肥坐底,药剂处理种薯防治黑斑病。
  5.谷子 原为春播,钻心虫严重,70年代中期改为夏播为主,密度亦由原来2万株增到4万株,1982年以后采用温汤浸种等法防治线虫病,并推广叶龄追肥。
  6.高粱 50年代农家种,每亩2-3千株,1958年种多穗高粱,密度增到5-6千株。1967年以后以杂交高粱为主,每亩5千株。
  7.豆类 多与玉米、高粱等间作,一般不施肥,不间苗。60年代曾用根瘤菌拌种,80年代以后推广三肥坐底,实行间苗,大豆每亩1-2万株,红小豆0.7-1.2万株,重施初花肥,全生育期施肥量大豆每亩粗肥2方,尿素12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红小豆磷二铵10公斤,尿素7公斤,以夏播为主。
  8.棉花 50年代初每亩2千株,1954年起增到3千株,1955年实行分次打群尖,1956年推广蕾期追肥。60年代推广温汤浸种,1965年推广芽苗移栽,1966年示范营养钵育苗移栽。1973年推广高密度精整枝,1974年以后推广三肥坐底。1979年以后提倡14度地温播种,密度恢复到每亩3-4千株,1980年示范免中耕。此后,推广呋喃丹拌种、地膜覆盖、喷缩节安控徒长,改进了整枝法,只去营养枝,不捋土叶。重施花铃肥,苗期扒土晒茎防病。1989年引入无毒棉,整枝进一步省工。全生育期亩施粗肥1-2方,碳铵60公斤,过磷酸钙80公斤。
  9.花生 50年代每亩2千穴,每穴4-6株。60年代每亩3-4千穴,每穴3-4株,1972年推广清棵蹲苗。1976年推广两肥坐底,疏播密植,每亩8千穴,分级粒选,双粒点播。1979年出现“揭盖清棵”和地膜栽培。80年代推广了钼酸铵拌种、初花期追肥。
  10.西瓜 70年代及以前技术无大改进,80年代以后,有地膜、改良地膜和夏播覆膜栽培,增加了产量、产值和改变了上市季节。1985年以后又出现了架西瓜、大棚西瓜、无籽西瓜、扦插繁育无籽西瓜和抗病嫁接西瓜技术。每亩施优质粗肥5方以上。
  11.大白菜 70年代以前以育苗移栽为主,80年代以后,面积扩大,以直播为主,亩施有机肥5方以上,立秋前3-4天作畦沟播,间苗1-2次,7-8片叶蹲苗,以后4-7天追肥浇水1次。喷瑞毒霉防治病害,立冬前收获。
  12.芦笋 秋播或春播于园田,沟播育苗,每月追肥浇水,翌年于沙性轻碱地定植,行距2米,株距0.3米,多施基肥,加强管理,秋后割去地上茎叶,第3年早春浇水后培埂,以后长到15厘米时逐日清晨破埂采收,麦收前开埂停止采收,追肥复壮,可连采多年。
  五、植物保护
  1.病虫草害 病害主要有禾谷类锈病、黑穗病、斑病、白粉病、稻瘟病、谷子线虫病,豆类菟丝子,棉花瓜类炭疽病、枯、黄萎病,甘薯黑斑病,茄果类疫病、霜霉病,大白菜软腐病、病毒病,芦笋茎枯病等。虫害有蝗虫、螟虫、粘虫、蚜虫、棉红铃虫、棉铃虫、红蜘蛛、金龟子、蛴螬、蝼蛄、金针虫等。草害有茅、芦、莠、马唐、稗草、画眉草、落藜、蓟、旋花、蓼、苋、蒿、葎、马齿苋、莎草、苍耳、鸡眼草等。
  解放初,小麦腥黑穗病,造成轧麦一场黑。棉红铃虫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蝗虫、粘虫亦时有发生,食禾几尽;盐碱地,地下害虫严重,造成缺苗断垄。60年代以后,主要发生粘虫、钻心虫、蚜虫、棉铃虫、玉米斑病。80年代主要有谷子线虫病、棉蚜、棉铃虫、小麦白粉病、蔬菜瓜类病害。草害,50-60年代垄大苗稀易于耥耪除掉,80年代作物密度大增不便清除,危害渐大。虫灾以1966年最重,受灾114万亩,成灾57万亩,其次1973年受灾21万亩,成灾14.7万亩,1976年受灾10.2万亩,成灾6.3万亩。此后虫害基本被控制,1985年以后受灾、成灾面积均在2千亩以下。50年代蝗区约有今14个乡的范围,1975年以后,被压缩在大黄堡洼为主的10万亩以内,1989年由于黄庄、小于庄水库建成蓄水,库区及外围地区也被列为蝗虫监视区。
  2.测报与植检 1956年始用糖醋液诱蛾监视虫情,1964年增加黑光灯诱虫,翌年建测报站,指导农民适时防治。1973年各社队采用杨枝把诱集成虫,1974年以后设测报点4个,防蝗站1处,并与相邻省、市、区、县建立联系,互通情报,适时防治,不使成灾。1957年对全县危险性病虫检疫对象进行普查,并采取措施控制蔓延,翌年农业部在王庆坨召开甘薯小象鼻虫防治现场会,我县受表彰。麦种拌赛力散、棉种熏蒸灭虫后再销售,消灭了小麦腥黑穗病和棉红铃虫。禁用棉加工下脚料积肥,控制了棉花黄萎病。谷子花而不实通过镜检,系线虫为害,用变温浸种减轻了危害。1980年两名植检人员穿着中国植检工装,负责种子调入调出的检疫,控制了危险性病虫草的传播。
  3.病虫草防治 50年代“防治结合”、“改治并举”,“人力为主,飞机为辅”,依靠群众,勤俭治蝗,飞机喷粉,人工捉拿,洼地改造,控制了蝗害。60年代“治早、治小、治了”、“治虫不见虫”,大量施药,污染了环境,杀伤了天敌。1975年以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狠治夏蝗,抑制秋蝗。“三查(成虫、卵、幼虫)两定(时间、地块)”治粘虫。加强测报,适时防治,推广抗病虫品种,改进耕作,保护天敌,禁用剧毒农药。80年代推广广谱、低毒、高效、低残留的菊酯类农药。
  ①药物防治 50年代以信石、六六六、滴滴涕、赛力散为主,60年代为乐果、1605、1059、3911、粘虫散等,70年代敌百虫、敌敌畏、辛硫磷、甲胺磷、久效磷、氧化乐果等,80年代为呋喃丹、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粉锈宁、农抗120、来福灵、百菌清、农用连霉素、多菌灵、三氯杀螨醇、稻瘟净、种衣剂等。施药方法有毒谷、毒饵、毒土、拌种、喷粉、喷雾、撒颗粒剂、药液灌心、泼浇、灌根、熏蒸、涂茎等。施药工具,最初为自制简陋工具,50年代始用单杆喷雾器,60年代使用手动压缩式喷雾器和背负式喷雾器、手摇喷粉器,70年代后出现机动喷雾器、喷粉器,进行超低量喷雾和手动喷雾器的低容量喷雾。50年代多次使用飞机治蝗,1987年以后多次用飞机治蚜。
  ②生物防治 1966年董标垡村以瓢治蚜,麦田捕捉,棉田释放。1968年后有白僵菌厂多处,采用以菌治虫,到1975年推广8万亩,效果85%以上。1973年后建繁蜂厂,以赤眼蜂防治玉米螟,1982年推广3万亩。1981年使用颗粒体病毒防治地老虎70亩。
  ③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虫良种,合理密植,改善田间小气候,秋季深耕,处理秸杆减少越冬虫源,合理换茬轮作,西瓜嫁接,减少病原物浸染机会,高温积肥,发展沼气,粪便发酵处理,变温浸种,控制病原物传播。
  ④化学除草 1973年太子务村首次小面积玉米、棉花化学除草,1978年南蔡村开始水田化学除草,1982年砖厂村开始大面积旱稻化学除草。1985年以后小麦大面积化学除草普遍推开,1989年玉米免耕播种化学除草示范成功。主要除草剂有2,4-滴丁酯、2甲4氯、除草醚、杀草丹、阿特拉津、敌稗、禾大壮、拉索等。施药方法有播后芽前喷雾封闭地面、杂草三叶以前喷雾、水田撒毒土。
  ⑤植物医院 1982年城关、河北屯率先建起植保公司,零售农药,出租药械,开展技术咨询,承包除虫治病田间作业。此后各乡(镇)相继建立植保公司。1989年1月县植保站与县农资公司联办植物医院,各乡(镇)设立分院,双方分别担负信息技术和物资供应。县、乡技术干部为医师,作物为治疗对象,设有药房,以坐堂门诊、下乡巡诊方式,开方卖药,年接待群众3万多人次,开方售药年逾千吨。收取少量咨询费,医院有了经费,农资公司年创利润5万元。1989年12月28日天津日报农村版,报道“庄稼患病何须愁,武清庄稼医院为农业生产护航”,翌年,香港《明报》、《科学致富与生活》、《瞭望》等报刊又相继报道。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武清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现在武清辖境为主,重点突出了建国后42年的史实,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史实。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