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区图书馆
武清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武清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章 种植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武清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2052002023000040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种植业
分类号:
F326.1
页数:
20
页码:
251-270
摘要:
本章记述武清县种植业的情况,其中包括耕地、作物、农技农艺、农业机械。
关键词:
武清县
农业
种植业
内容
第一节 耕地
面积
清乾隆七年,全县额内(民、灶)共地230顷,额外(宫边、马房、御马监、七卫)共地3879顷,境内耕地共约45万亩(因民大地1亩合民小地3亩),加上外飞地(拨补德州687顷),也仅51万亩。
1939年全县耕地约200万亩。解放后的1949年,全县耕地189.75万亩,政府鼓励开荒,到1955年耕地增至190.37万亩。后因水利、交通和基本建设占地增多,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到1990年,全县耕地140.37万亩,其中水浇地140.06万亩。
土壤
境内均为潮土,分3个亚类,续分为17个土属,计146个土种(含复区3个)。按地势由高到低依次分布普通潮土(113.2万亩)、盐化潮土(22.6万亩)和湿潮土(11.0万亩)。普通潮土按剖面质地可归纳为砂性、壤质、粘性及夹粘、夹砂5大类,后两类属变异类型。
按全国土地八级制分级标准,1982年全县土地分为二、三、四级,二、三两级又各分两个亚级,即分为三级五等。二级一等地(40.4万亩)是当时最好的土地,二级二等地(48.0万亩)分布最广,三级一等地(30.8万亩)、三级二等地(20.2万亩)分布渐少、质量渐次,四级地(2.5万亩)为沙荒重盐碱地。
随着对土地投入的增加,农田基本建设水平的提高,实行区域化种植、集约经营、商品生产基地建设、吨粮田建设,使大部分土地增等升级;因产业结构变更,务工经商户粗放经营,有少部分耕地降级。1990年新增一级地8万亩(亩产吨粮或高产菜园),二级一等地增为55万亩,是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二级二等地增为50.4万亩,三级一等地降为20万亩,三级二等地降为2.2万亩,两项22.2万亩为全县的拉后腿田,现已实施中低产田的改造计划,四级地增至4.8万亩,为重盐碱沙荒地。
第二节 作物
一、品种
1.冬小麦:农家品种有小红芒、大红皮、早洋麦、五花头、和尚头、葫芦头、河南白。50年代引进碧码4,60年代引进华北187、农大311、北京8、平原50、农大45、北京10、碧码1、东方红1、定县72,70年代引进东方红3、济南2、科遗16、学81、东方红2、早硬45、科繁155、农大139、科繁51、农大90,80年代引进京作210、京双16、丰抗7、丰抗8、丰抗2、丰抗4、丰抗10、丰抗11、丰抗13,1986年以后引进农大146、农大142、京优626、京冬1、北农2、北京837、津麦2号。
2.春小麦:50年代种植农家种,60年代引进甘肃96、欧柔等,70年代以后引进京红号、津春5号等。
3.大麦:境内大麦均为春性,50年代种农家种,有芒大麦、米大麦,70年代后引进六石准、矮杆齐、天津1号等。
4.玉米:农家品种有黄马牙、白马牙、二马牙、细皮黄、二秋子、大粒黄、把粗、大屁股快、金皇后、英粒子。60年代引进东陵白、朝鲜白、紫茬白、八行白、农大7、罗马尼亚双交、双跃3、维尔156。70年代引进群单101、群单103、群单105、新单1、白单4、胜利105、丹玉2、丹玉4、丹玉6、京黄113。80年代引进京杂6、京白10、京早7、黄417、中单2,自育蔡科1、武早1、武早2。1986年以后引进丹玉11、丹玉13、沈单7、唐玉1、中单15、农大60、冀单15、冀单17、掖单4、掖单5、掖单10、掖单13等。
5.高粱:农家品种有红壳红、黑壳红、黄粘、大白、瞎八斗、牛腿。60年代引进熊岳253、歪脖红、朝阳红、千斤白、多穗、分支大红穗、平顶冠。1964年以后种植杂交高粱,引进遗杂7、遗杂10、遗杂19、忻杂7、忻杂52、津杂4、津杂9、晋杂5、原杂10、原杂11、原杂12等。
6.谷子:农家品种有紫根、大黄、大白、钱串紧、刀把齐、绳头、毛毛虫、金钱子、铁头碰。60年代引进靠山白、焦谷、朝鲜茎谷。70年代引进华农4、三农1、鲁谷2、杨树谷,80年代引进青到老、豫谷1、日本大粒等。
7.水稻:农家品种有小红芒、大白芒、葫芦头、白金、黄金。1956年以后陆续引进银坊、大葡萄黄、叶里藏花、早丰、秋丰、秋光、水源300粒、水源52、水源85、京引33、锦丰、垦丰45、野地黄金、7608。80年代引进红旗1、红旗16、京育1、京育2、京越1、东方红1、花育1、中丹2、秦选1、旱中春糯、中花9、中作180、石狩、秦爱。1986年以后引入中花11、中系8215、幸实、辽盐2、秋优20、京稻3、寒九、北丰3等。
8.大豆:农家品种有大金元、小金元、小白眉、白合豆、海里站黑豆、一戳枪、大青豆。80年代后引入吉林3、向阳1、铁丰18、丰收10、冀豆4、234—1、112—2—4、平顶黄、科系170、诱变30、科丰6等。
9.红小豆:农家品种有朱砂红、大红袍。80年代后引入81—95、81-74、E1022-1、冀红1、P85-6、80-131,1986年以后选育出H14、H1、H22。
10.绿小豆:农家品种有明绿、毛绿,1986年以后引入中绿1号。
11.杂豆:主要是豇豆,农家品种有白小豆、花小豆、白爬豆、红爬豆、花豇豆、千斤豆。
12.甘薯:原为本地农家种,40年代传入日本洋白薯,50年代引进胜利百号、农林4、河北531、河北553,70年代以后引入北京红、徐薯18等。
13.马铃薯:50年代始种植,引入男爵、天津蛋、丰收白等。
14.棉花:原为中棉,1919年始种美国长绒棉,40年代传入美棉品种有斯字2B、斯字4B,50年代以后引入岱字15、徐州209,70年代以后引入徐州1818、鄂光、徐州142、黑山1、黑山2、沪204,80年代引入鲁棉1、徐州514、冀棉7、冀棉8、珂字315、中棉所10,1986年以后引入冀棉1、冀棉12、冀棉11、鲁棉6、鲁棉7、廊师7315-38、中棉所12、冀无3703、冀棉16等。
15.花生:光绪七年始种植,50年代有大花生、小花生、油果等。70年代引进白沙1016、徐交4、伏花生、一窝猴,80年代引入花28、花37、海花1等。
16.芝麻:农家品种有霸王鞭、大八杈、小八杈、八筒白,1986年以后引入冀芝1、北芝3。
17.向日葵:农家品种有白籽、黑籽、大白边、三道眉,株型有独头、多头,以独头大籽的三道眉为主。1986年以后引入食葵2、5108、8377、7715、食葵2选。
18.蓖麻:农家种,按茎杆有青、红两色,按果皮有光果、刺果,80年代初引入日本塔穗。
19.麻类:有青麻、红麻,50年代引种黄麻。青麻农家品种有大叶青,1956年引入华北大青杆。
20.药材:主要种类有红花、白菊、板兰根、生地、紫苏、白芷、元参、丹参、沙参、冬花、牛膝、枸杞等。
21.萝卜:水萝卜有大红袍、粉皮、五缨水萝卜。青萝卜有索庄青、葛沽青、紫芽青、心里美。旱萝卜有大灯笼红。白萝卜有象牙白。
22.胡萝卜:有红胡萝卜、黄胡萝卜。
23.白菜:农家种有大麻叶(大核桃纹)、中麻叶、小麻叶、小青口、包头青、大绞棍青、小绞棍青、玉田锥、翻心白,70年代引入中青9、天津青口、834、津青9,80年代引入中青7、中青12、李嘴3、李嘴7、津青34等。
24.芥菜:叶用有雪里蕻(春不老),根用有芥菜疙瘩。
25.甘蓝:叶用洋白菜,70年代始种植,有牛心、平顶,80年代引入报春84、中甘11。花序用花椰菜,70年代始种植,有法国菜花、荷兰雪球,80年代引入白丰、绿菜花。球茎甘蓝有苤蓝,零星种植农家种。
26.菠菜:春菠菜、冬菠菜,无刺种、有刺种(蒺藜狗),圆叶、尖叶、圆子大叶、大叶青。
27.芹菜:南马集、上海大芹、空心芹、实心芹、白庙芹。
28.芫荽:农家种香菜。
29.茴香:农家种大茴香、小茴香。
30.莴苣:茎用莴笋有鞭杆、棒锤,叶用有生菜。
31.甜菜:叶用当地农家种莙荙、活劈菜。
32.苋菜:民国时期为当地农家种。80年代引入美国1、美国2、美国3、河北1、河北2、西藏白、K112、R104。
33.长豇豆(菜豆角):有十八豆、丝瓜青、六月鲜、一戳枪,80年代引入浙豇28。
34.菜豆(芸豆):农家种有红粒、白粒、花粒、黑粒、九粒白、弯子、滚子、地豆、双季豆,70年代后引入78秋、春风2、春风4、津822、804、806、秋抗6、G0446。
35.扁豆(火镰片):有青扁豆、红扁豆、白扁豆。
36.茄子:紫茄、绿茄、白茄、凉水茄、大民、二民。
37.辣椒:大羊角、小羊角、甜椒、柿子椒、天鹰椒(朝天椒),80年代引入世界冠军、茄门、天津8、海花3。
38.蕃茄(西红柿):60年代始广植食用,有北京早红、丰收黄、大黄、津粉65、粉红甜肉,80年代引入鲜丰、强丰、早粉2、强力米寿、沈粉。
39.黄瓜:农家种有春黄瓜、秋黄瓜、地黄瓜、黄金坠、油条、棒锤、秋七寸,70年代引入唐山大刺、长春密刺、津研1、津研2、津研3、津研4、津研5、津研6、津研7,80年代引进夏丰、津杂1、津杂2、津杂3、津杂4、津春4。
40.南瓜:中国南瓜有大磨盘、小磨盘、牛腿(骆驼脖),印度南瓜有白倭瓜、绿倭瓜、红倭瓜、白玉瓜、架倭瓜(吊瓜),美洲南瓜有西葫芦。
41.冬瓜:有白皮、青皮、粉皮、一串铃。
42.丝瓜:有棒锤丝瓜、棱角丝皮、蛇丝瓜。
43.菜瓜:有八棱脆、花皮脆、羊角脆、绿皮脆、花条、一窝猴、蛮梢瓜、锥把甜、八棱酥。
44.甜瓜:香瓜、面瓜,均为农家种。
45.西瓜:农家种大籽打瓜有红瓤、黄瓤、大白瓤,70年代引入小籽西瓜、早花、蜜宝,80年代引入中育6、丰收2、丰收3、佳美、佳丽、佳佳、石红1、石红2、郑州3,1986年以后引入郑杂5、新优2、金花宝、新红宝、金钟冠龙和无籽西瓜。
46.葱:鸡腿葱、高脚白、大菜葱、分葱,70年代以后引入章丘大葱、五叶齐。
47.韭:有黄苗、弯苗、大青苗、马蔺韭、汉中冬韭、津南青韭。
48.蒜:有红皮蒜、白皮蒜、马牙蒜。
49.洋葱(葱头):有红皮、黄皮。
50.藕:有莲藕、旱藕、红花、白花。
51.石刁柏(芦笋):70年代始种植,品种为玛丽·华盛顿500、绿色飞人。
52.食用菌:有平菇、草菇、凤尾菇。
53.其它:零星种植的还有蔓菁、洋姜、草石蚕、紫菜头、洋大头菜、苦瓜、蕹菜、蕉藕、山药、黄花菜、紫苏、薏苡、胡麻、糜黍、芦粟(甜甘蔗)、蚕豆、大小豌豆、油菜、烟草(红、黄花)、香椿、葫芦、瓠子、草莓等。80年代引入甘蔗、甜叶菊、啤酒花、复合草。原有的荞麦、稗子现已不种。
二、分布
粮食作物原以低洼粘土地为多,棉花、花生以高燥沙土地为普遍,庭园隙地有蔬菜、瓜果零星种植。历史上主要产粮区在永定河老泛区,新泛区次之。主要产棉区在杨村、梅厂、大良一带城关附近次之。
解放后,粮食生产一直被放在首要地位。50年代生产条件差,以秋粮为主,夏粮为辅。1956年进行洼地改造,扩种早熟作物春麦、马铃薯等,在筐儿港以北及夹道、泗村店、大黄堡等地发展水稻,又在城关和路南地区发展高产作物甘薯。以1958年为例,早熟作物20.9万亩(其中春麦12.9万亩)、水稻22.6万亩、高粱18.7万亩、甘薯21.1万亩、玉米26万亩,杂粮36.8万亩、冬小麦40.7万亩。此后,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水源缺乏,水稻面积锐减,杂交高粱又取代了甘薯,成了新的高产作物并大面积推广。早熟作物也下降,小麦、玉米面积增多。以1975年为例:早熟作物2.3万亩,水稻0.5万亩,高粱32万亩,甘薯2.8万亩,杂粮23.7万亩,冬小麦66.1万亩,玉米60.4万亩。随着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的建设,小麦、玉米成了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总产不断提高,为发展多种经营创造了条件。1989年作物分布为:冬小麦55.5万亩,玉米66.9万亩,稻类0.4万亩,谷子2.5万亩,高粱4.5万亩,甘薯2.5万亩,大豆9.3万亩,杂粮5万亩(其中红小豆3.3万亩)。
经济作物以棉花、油料为主,麻类次之,药材等零星种植。棉花一般15至20万亩,1961年只有7.5万亩,1980年最少只5.4万亩,1984年最多为30万亩。1989年为10.8万亩。油料原以花生、芝麻为主,1980年以后向日葵面积扩大。1949年油料4.6万亩,1960年只有1.8万亩,1985年达25.9万亩,1989年17.3万亩。芦笋1985年0.6万亩,1988年2.2万亩。天鹰椒1989年0.6万亩。
瓜菜作物原以白菜、萝卜、芥菜、葱蒜、韭菜、黄瓜、南瓜、豆角、茄子、辣椒、芹菜、菠菜为主。
50年代以后陆续增加了马铃薯、蕃茄、洋葱、洋白菜、菜花等。瓜类主要是西瓜、菜瓜,甜瓜、面瓜为次。1949年瓜菜面积6.2万亩,1966年蔬菜只有1.0万亩,1985年增到3.9万亩,1989年增到17.2万亩。1955年瓜类只0.05万亩,1981年达3.15万亩,1989年增到6.3万亩。
各种作物遍布全县,除大黄堡乡苇田村外,各乡(镇)村(街)仍以粮田为主,多种经营棉、油、瓜、菜各有侧重。现在主要作物分布情况如下:
冬小麦面积2万亩以上的乡(镇)是黄庄、东蒲洼、豆张庄、曹子里、崔黄口、河北屯、大良、南蔡村、大孟庄、下伍旗、河西务、泗村店、白古屯、高村。
玉米面积2万亩以上的乡(镇)是王庆坨、汊沽港、陈嘴、豆张庄、东蒲洼、曹子里、崔黄口、大良、河北屯、下伍旗、南蔡村、大孟庄、城关、白古屯、河西务、高村。
早熟作物以春麦为主,主要是曹子里、豆张庄、上马台、东马圈4乡较多。秋杂粮面积1万亩以上的是王庆坨、汊沽港、陈嘴、石各庄、黄花店、豆张庄、泗村店、上马台。
棉花面积1万亩以上的是城关、大王古庄、白古屯、东马圈。花生面积在0.25万亩以上的是王庆坨、陈嘴、曹子里、城关、大孟庄、双树、河北屯。芝麻面积在0.1万亩以上的是王庆坨、汊沽港、陈嘴、石各庄、黄花店、曹子里。向日葵面积在0.5万亩以上的是豆张庄、泗村店、曹子里、上马台、梅厂、聂庄子。
蔬菜面积在1万亩以上的是南蔡村、北蔡村、大良、河北屯、下伍旗、河西务、大沙河。果用瓜面积在0.3万亩以上的是王庆坨、汊沽港、陈嘴、黄庄、豆张庄、东马圈、泗村店、高村。
在发展生产、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促进流通、发展出口等方针政策指引下,已建成各种商品生产基地。如表:
三、产量
历朝农作物产量未见准确记载。1936年耕地128.8万亩,棉花21.1万亩,产皮棉53177市担。1938年特大洪水,田园荒芜。1939年全县耕地200万亩,粮食作物157.4万亩,总产93.1万石;棉花14万亩,总产350万市斤;花生12.6万亩,总产378万市斤;蔬菜5.4万亩,总产0.67亿市斤。
1949至1990的42年中,通过改善生产条件,更换品种、改进技术,使作物产量不断提高。粮食耕地亩产从61市斤增到604公斤,总产从1.02亿市斤增到5.62亿公斤。其中夏粮总产从0.26亿市斤增到2.19亿公斤,秋粮总产从0.77亿市斤增到3.43亿公斤。冬小麦亩产从63市斤增到375公斤,总产从0.24亿市斤增到2.17亿公斤。玉米亩产从64市斤增到435公斤,总产从0.43亿市斤增到3.04亿公斤。棉花亩产从10市斤增到74公斤,总产从158万市斤增到888万公斤,其中1984年总产达3800万市斤。油料亩产从30市斤增到137公斤,总产从139万市斤增到2333万公斤,其中1986年总产达5445万市斤。瓜类亩产从1000市斤增到3534公斤,总产从50万市斤增到1.73亿公斤,其中1987年总产达4.02亿市斤。蔬菜亩产从500市斤增到4086公斤,总产从0.31亿市斤增到7.43亿公斤。各年各种作物的面积、亩产、总产详见附表。
第三节 农技农艺
历来沿用人、畜力耕作,以“二十四节”和口头传诵的大量“农谚”指导农事活动。民国时仍以靠天等雨一年一熟旱作农业为主。沙土地秋季深耕,春播前耕耙保墒,畜力不足者,仅行春耕。粘土地有免耕(潺种)播种习惯。盐碱地做畦纳雨,低湿地四周开沟排水。高燥地种棉及五谷轮作混栽,低洼地多种高粱、黑豆,永淀河泛区“一水(放洪)一麦”。播种,沙土地耠子开沟手撒种,粘土地多耧耩,亦有人工开沟点播者,播后覆土镇压或脚踩。肥料以土杂肥、人畜厩肥、饼粕为主,少有人造肥料(化肥)。基肥,每亩土杂肥一、二千市斤,追肥只有玉米在定苗后追施,粘土地很少施肥。田间管理,多畜力耥耘,人工锄耪,大镐捉地,除草培土。棉花、瓜类整枝压蔓,甘薯多翻秧。谷类收获后以磟碡脱粒、晒干风扬。玉米人工脱粒,棉花随开随摘,地下产物用叉镐收刨。地下害虫以信石毒谷防治。棉蚜虫于叶上撒干土或草木灰除治,粘虫、蝗虫人工捕捉扑灭。
解放后,农业技术不断提高。50年代,推广新农具,评选良种,改进耕作;60年代推行“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实行机耕、发展水浇地和科学种田,推广杂交种(玉米、高粱);80年代主要作物实现优种化,推广配方施肥,地膜覆盖,保护地栽培、区域化种植、模式化栽培,加强测报、综合防治病虫、化学除草。由于机械化水平提高,水浇地扩大,保护地的发展,改变了作物布局和农时季节,由一年一熟向两年三熟、一年两熟(小麦、玉米)和多熟制(蔬菜)发展,提高了产量,富裕了农民,调节了市场供应。
一、土壤耕作
1952年以后,有新式步犁、双轮双铧犁应用,加深了耕层、熟化土壤和消灭多年生杂草。1958年大搞人力深翻,同时机耕面积也逐年扩大,1965年机耕面积达81万亩,机械作业项目逐步扩大到耙、压、打埂、平畦、播种、镇压,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工时,提高了作业质量。1985年机耕面积达到124万亩。1979年示范棉花免中耕、浅锄灭草。80年代,多实行秋季深耕或浅旋灭茬后种麦,夏收后旋耕或浅串播种以及铁茬播种,出苗后中耕灭茬等隔年深耕、深浅结合的土壤耕作法,深松及免耕播种(化学除草)也已点片示范应用。
1957年出现机播作业,1974年小麦实现大面积畜力机播,80年代初推广小麦抗灾种植法(小耠子密行条播,集中施肥,浅覆土)。近年,推行小麦玉米两茬平作,小麦又恢复了大面积机播,玉米、大豆也已实行部分机播,精量、半精量播种也已开始小面积应用,可以节省用种,提高出苗整齐度,减少间苗用工。
二、种植形式
50年代,一年一熟为主,多采用“单条杠(平播)”、“大小垄”玉米杂粮间套作、“满天星(点种豆类)”混作。1965年以后,小麦种植“三密一稀”、“四密一稀”,套种夏玉米,少数地块出现小麦玉米一年两熟。1972年以后,推行小麦“五八化”(五尺畦八条垄)。1976年推广“三种三收(小麦套夏玉米,收麦后间种夏谷或豆类)”,采取“七尺半”、“五尺”带田或“槐底式(竖畦横播小麦)”种植。1979年以后,小麦玉米实行两茬平作,夏秋粮并重。畦面大小依水源条件而灵活掌握,改套种为平播,有利于机械化作业。一年一熟制,可以是春播作物或秋播作物(一水一麦);一年两熟为冬小麦、套(夏)玉米(或夏谷、麦茬薯、麦茬稻等),或早熟作物(春麦)和夏播作物(夏大豆、小豆、向日葵等);两年三熟是以上两种熟制的组合,如春玉米——冬小麦——夏玉米或春稻——冬小麦——麦茬稻。
蔬菜,1979年以前一般只种春秋两茬,夏茬易遭病害。1983年以后地膜覆盖、温室、大中小塑料棚广泛用于生产,加上防治病虫技术的提高,多已变为三茬以上,早春茬小白菜、水萝卜、洋白菜、西红柿,夏茬黄瓜、西红柿、洋白菜、豆角,秋茬萝卜、大白菜、芹菜、香菜、菠菜,冬季温室生产黄瓜,拱棚生产绿韭。茄子、辣椒春提前或秋延后,搭配其它种类为一年两茬。瓜类一般与小麦等作物倒茬轮作,近几年西瓜既有早春覆膜栽培,也有夏播覆膜栽培。
三、施肥浇水
肥料种类 50年代仍以农家肥为主,1956年以后,大搞了积造肥,挖坑泥、河泥,发展养猪,冬季浇尿。化肥有硫铵(肥田粉)、骨粉、氯化铵、硝铵等,化肥用量每亩耕地2至3公斤。1966年以后,夏季大搞高温积肥(四合一)、压绿肥,秋季搞秸杆还田,冬季挖坑泥,土法生产5406菌肥。化肥增加了氨水、碳铵、氯化钾、尿素、过磷酸钙等。化肥以氮肥为主,磷肥用量很少,到1973年每亩耕地化肥用量为17公斤,1980年每亩耕地化肥用量达25公斤。这一时期农家肥、氮化肥并重,施用氮肥增产显著。1982年土壤普查发现大部分土地缺磷,经试验缺磷地块,增施1公斤磷肥可增产粮食1.2至3公斤或油料1.6公斤。大面积施磷很快推开,到1985年累计施磷面积300余万亩。化肥品种增加了磷二铵、磷酸二氢钾、稀土、硼、锌、铜、钼等微肥,三十烷醇、缩节安等生长调节剂也用于生产,每亩耕地化肥用量达37公斤,此期为化肥为主,氮、磷并重阶段。近年,提倡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化肥用量逐年增多,1990年每亩耕地达45公斤。化肥品种又增加了二元、三元复合肥、各种作物专用肥,同时年年夏季大造有机肥和大田覆盖麦秸,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每年用于造肥的麦秸用量2.5亿公斤,每亩有机肥用量2至3立方米以上。
施肥方法 50年代粗肥沟施,追肥穴施,少量化肥雨后追施。稻田地结合整地施基肥,追肥则结合浇水撒施。60年代追化肥穴施盖土或施于耥青沟内覆土。1965年玉米底肥采用“翻穴点种”,1971年采用“丰产坑”,1973年以后种化肥沟施,种、肥隔离。小麦追肥沟施或扎眼施,施后覆土。氨水随水浇施或扎眼施并盖土。菌肥用于拌种,钾肥叶面喷施。70年代后期出现了化肥耧、施肥器等,有机肥用量多时改沟施为整地时撒施翻入土内;过磷酸钙轧碎与有机肥堆闷发酵后再施;微肥拌种或叶面喷施。80年代施肥方法渐趋科学,采用氮肥深施、磷肥分层浅施、氮磷混施、三肥(氮、磷、有机肥)坐底,主要作物按叶龄分期施肥等新方法。如春玉米追施八叶肥,夏玉米追施六叶肥,小麦重施拔节肥,棉花重施花铃肥,花生追施初花肥等,并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通过试验,指导合理施肥,提高肥料的增产增收效益。保肥力强的粘土地重施底肥,保肥力差的沙土地,除施底肥外,适当增加追肥。
各项作物在施肥量上多少不均,小麦、玉米、棉花、瓜菜施肥量大,其次油料、豆类、杂粮施肥量小,瓜果蔬菜施肥量最大。
灌溉能力 50年代从1.2万亩增加到近百万亩。60年代,因河道上游修水库,地上水不足,地下水配套差,1961年降为10万亩,到1966年又恢复到近百万亩。70年代后地下水位下降,采取机泵下座安装,灌溉面积50至100万亩。80年代采用小畦、地下管道输水、喷灌等节水措施,保浇面积百余万亩。
灌溉方法 白地有春灌、秋冬灌。作物浇水以小麦、水稻、瓜菜为主,玉米、棉花等浇水面积很小。地上水充足时为大水漫灌,地下水多为畦灌,沟灌,喷灌面积不大。值遇旱年,缺水地块,仍有座水点种或播后浇蒙头水、担水补苗的。1982年以后实行水稻旱种,雨季以蓄代排。近几年小麦收前浇麦黄水,秋收前带青浇地,为下茬播种造墒,加快了播种和出苗。
四、作物栽培
1.小麦 解放初种植农家种,大垄稀植,多不浇水,亩施粗肥一、二千市斤。1953年始更换品种,缩小行距,1956年有小面积水浇麦。1958年出现高密度播种(亩播量60市斤以上,有甚者500市斤以上)。翌年4月14日,毛泽东主席到豆张庄麦田视察,指示隔行间苗,应合理密植。60年代,无水源地区推广顶凌追肥,有水源地区,结合浇水撒施化肥。1965年以后种植“三密一稀”、“四密一稀”。70年代,以东方红号为主,两肥坐底,重施起身肥(春季一炮轰),种植形式“五八化”、“七尺半”或“五尺”带田,“丈畦二十四化”等。80年代初,旱薄盐碱地推广抗灾种植法,三肥坐底,后期三防(防病、防蚜、防干热风),叶龄指标促控法。1982年以后改为丰抗号品种,1985年以后又改为农大142、146、津麦2号。全生育期亩施粗肥3方,碳铵、过磷酸钙各100公斤,推广了冬前育壮苗、冬季耙轧防寒、春季返青拔节两次肥水,重施拔节肥,旺苗拔节始期重轧,喷多效唑,以解决高产与倒伏的矛盾。
2.玉米 50年代农家种,春播为主,每亩千、八百株。60年代引入“农大”、“群单”号,推广“翻穴点种”。70年代初示范丰产坑丛播法,1975年分次追化肥,翌年推广蹲苗防倒,春播、麦套、夏播并重,密度每亩分别达到1.4、1.0、1.9千株。80年代,品种“京杂六”、“京早七”、“黄417”、“冀单15”、“冀单17”、“农大60”、“沈单7”、“掖单4”,以春播、夏播为主,密度逐年增加,到1990年春玉米密度每亩3千,夏玉米4-5千株。全生育期亩施粗肥2方,碳铵80-100公斤,过磷酸钙50-60公斤。近几年主要推广了三肥坐底,种、肥隔离,保全苗;重施春八、夏六叶肥,重管前期,提高整齐度,除治钻心虫,推迟收获促粒重。
3.稻类 解放初种植陆稻,1956年以后改种水稻,有水育水插、水直播、旱直播三种。1959年示范油纸保温育苗,1962年改为小苗带土移栽。1965年采用塑料薄膜拱棚育秧,1970年推广湿润育秧,1976年推广水旱轮作和稻麦一年两熟,1982年以后推广水稻旱种(旱直播,苗期旱长、四叶后浇好几次水)和化学除草。
4.甘薯 高垄栽培,原为火炕育秧,后改温床育秧、薄膜育秧。70年代曾种植子母薯(白薯下蛋),提倡手提蔓不翻秧。80年代推广三肥坐底,药剂处理种薯防治黑斑病。
5.谷子 原为春播,钻心虫严重,70年代中期改为夏播为主,密度亦由原来2万株增到4万株,1982年以后采用温汤浸种等法防治线虫病,并推广叶龄追肥。
6.高粱 50年代农家种,每亩2-3千株,1958年种多穗高粱,密度增到5-6千株。1967年以后以杂交高粱为主,每亩5千株。
7.豆类 多与玉米、高粱等间作,一般不施肥,不间苗。60年代曾用根瘤菌拌种,80年代以后推广三肥坐底,实行间苗,大豆每亩1-2万株,红小豆0.7-1.2万株,重施初花肥,全生育期施肥量大豆每亩粗肥2方,尿素12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红小豆磷二铵10公斤,尿素7公斤,以夏播为主。
8.棉花 50年代初每亩2千株,1954年起增到3千株,1955年实行分次打群尖,1956年推广蕾期追肥。60年代推广温汤浸种,1965年推广芽苗移栽,1966年示范营养钵育苗移栽。1973年推广高密度精整枝,1974年以后推广三肥坐底。1979年以后提倡14度地温播种,密度恢复到每亩3-4千株,1980年示范免中耕。此后,推广呋喃丹拌种、地膜覆盖、喷缩节安控徒长,改进了整枝法,只去营养枝,不捋土叶。重施花铃肥,苗期扒土晒茎防病。1989年引入无毒棉,整枝进一步省工。全生育期亩施粗肥1-2方,碳铵60公斤,过磷酸钙80公斤。
9.花生 50年代每亩2千穴,每穴4-6株。60年代每亩3-4千穴,每穴3-4株,1972年推广清棵蹲苗。1976年推广两肥坐底,疏播密植,每亩8千穴,分级粒选,双粒点播。1979年出现“揭盖清棵”和地膜栽培。80年代推广了钼酸铵拌种、初花期追肥。
10.西瓜 70年代及以前技术无大改进,80年代以后,有地膜、改良地膜和夏播覆膜栽培,增加了产量、产值和改变了上市季节。1985年以后又出现了架西瓜、大棚西瓜、无籽西瓜、扦插繁育无籽西瓜和抗病嫁接西瓜技术。每亩施优质粗肥5方以上。
11.大白菜 70年代以前以育苗移栽为主,80年代以后,面积扩大,以直播为主,亩施有机肥5方以上,立秋前3-4天作畦沟播,间苗1-2次,7-8片叶蹲苗,以后4-7天追肥浇水1次。喷瑞毒霉防治病害,立冬前收获。
12.芦笋 秋播或春播于园田,沟播育苗,每月追肥浇水,翌年于沙性轻碱地定植,行距2米,株距0.3米,多施基肥,加强管理,秋后割去地上茎叶,第3年早春浇水后培埂,以后长到15厘米时逐日清晨破埂采收,麦收前开埂停止采收,追肥复壮,可连采多年。
五、植物保护
1.病虫草害 病害主要有禾谷类锈病、黑穗病、斑病、白粉病、稻瘟病、谷子线虫病,豆类菟丝子,棉花瓜类炭疽病、枯、黄萎病,甘薯黑斑病,茄果类疫病、霜霉病,大白菜软腐病、病毒病,芦笋茎枯病等。虫害有蝗虫、螟虫、粘虫、蚜虫、棉红铃虫、棉铃虫、红蜘蛛、金龟子、蛴螬、蝼蛄、金针虫等。草害有茅、芦、莠、马唐、稗草、画眉草、落藜、蓟、旋花、蓼、苋、蒿、葎、马齿苋、莎草、苍耳、鸡眼草等。
解放初,小麦腥黑穗病,造成轧麦一场黑。棉红铃虫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蝗虫、粘虫亦时有发生,食禾几尽;盐碱地,地下害虫严重,造成缺苗断垄。60年代以后,主要发生粘虫、钻心虫、蚜虫、棉铃虫、玉米斑病。80年代主要有谷子线虫病、棉蚜、棉铃虫、小麦白粉病、蔬菜瓜类病害。草害,50-60年代垄大苗稀易于耥耪除掉,80年代作物密度大增不便清除,危害渐大。虫灾以1966年最重,受灾114万亩,成灾57万亩,其次1973年受灾21万亩,成灾14.7万亩,1976年受灾10.2万亩,成灾6.3万亩。此后虫害基本被控制,1985年以后受灾、成灾面积均在2千亩以下。50年代蝗区约有今14个乡的范围,1975年以后,被压缩在大黄堡洼为主的10万亩以内,1989年由于黄庄、小于庄水库建成蓄水,库区及外围地区也被列为蝗虫监视区。
2.测报与植检 1956年始用糖醋液诱蛾监视虫情,1964年增加黑光灯诱虫,翌年建测报站,指导农民适时防治。1973年各社队采用杨枝把诱集成虫,1974年以后设测报点4个,防蝗站1处,并与相邻省、市、区、县建立联系,互通情报,适时防治,不使成灾。1957年对全县危险性病虫检疫对象进行普查,并采取措施控制蔓延,翌年农业部在王庆坨召开甘薯小象鼻虫防治现场会,我县受表彰。麦种拌赛力散、棉种熏蒸灭虫后再销售,消灭了小麦腥黑穗病和棉红铃虫。禁用棉加工下脚料积肥,控制了棉花黄萎病。谷子花而不实通过镜检,系线虫为害,用变温浸种减轻了危害。1980年两名植检人员穿着中国植检工装,负责种子调入调出的检疫,控制了危险性病虫草的传播。
3.病虫草防治 50年代“防治结合”、“改治并举”,“人力为主,飞机为辅”,依靠群众,勤俭治蝗,飞机喷粉,人工捉拿,洼地改造,控制了蝗害。60年代“治早、治小、治了”、“治虫不见虫”,大量施药,污染了环境,杀伤了天敌。1975年以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狠治夏蝗,抑制秋蝗。“三查(成虫、卵、幼虫)两定(时间、地块)”治粘虫。加强测报,适时防治,推广抗病虫品种,改进耕作,保护天敌,禁用剧毒农药。80年代推广广谱、低毒、高效、低残留的菊酯类农药。
①药物防治 50年代以信石、六六六、滴滴涕、赛力散为主,60年代为乐果、1605、1059、3911、粘虫散等,70年代敌百虫、敌敌畏、辛硫磷、甲胺磷、久效磷、氧化乐果等,80年代为呋喃丹、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粉锈宁、农抗120、来福灵、百菌清、农用连霉素、多菌灵、三氯杀螨醇、稻瘟净、种衣剂等。施药方法有毒谷、毒饵、毒土、拌种、喷粉、喷雾、撒颗粒剂、药液灌心、泼浇、灌根、熏蒸、涂茎等。施药工具,最初为自制简陋工具,50年代始用单杆喷雾器,60年代使用手动压缩式喷雾器和背负式喷雾器、手摇喷粉器,70年代后出现机动喷雾器、喷粉器,进行超低量喷雾和手动喷雾器的低容量喷雾。50年代多次使用飞机治蝗,1987年以后多次用飞机治蚜。
②生物防治 1966年董标垡村以瓢治蚜,麦田捕捉,棉田释放。1968年后有白僵菌厂多处,采用以菌治虫,到1975年推广8万亩,效果85%以上。1973年后建繁蜂厂,以赤眼蜂防治玉米螟,1982年推广3万亩。1981年使用颗粒体病毒防治地老虎70亩。
③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虫良种,合理密植,改善田间小气候,秋季深耕,处理秸杆减少越冬虫源,合理换茬轮作,西瓜嫁接,减少病原物浸染机会,高温积肥,发展沼气,粪便发酵处理,变温浸种,控制病原物传播。
④化学除草 1973年太子务村首次小面积玉米、棉花化学除草,1978年南蔡村开始水田化学除草,1982年砖厂村开始大面积旱稻化学除草。1985年以后小麦大面积化学除草普遍推开,1989年玉米免耕播种化学除草示范成功。主要除草剂有2,4-滴丁酯、2甲4氯、除草醚、杀草丹、阿特拉津、敌稗、禾大壮、拉索等。施药方法有播后芽前喷雾封闭地面、杂草三叶以前喷雾、水田撒毒土。
⑤植物医院 1982年城关、河北屯率先建起植保公司,零售农药,出租药械,开展技术咨询,承包除虫治病田间作业。此后各乡(镇)相继建立植保公司。1989年1月县植保站与县农资公司联办植物医院,各乡(镇)设立分院,双方分别担负信息技术和物资供应。县、乡技术干部为医师,作物为治疗对象,设有药房,以坐堂门诊、下乡巡诊方式,开方卖药,年接待群众3万多人次,开方售药年逾千吨。收取少量咨询费,医院有了经费,农资公司年创利润5万元。1989年12月28日天津日报农村版,报道“庄稼患病何须愁,武清庄稼医院为农业生产护航”,翌年,香港《明报》、《科学致富与生活》、《瞭望》等报刊又相继报道。
第四节 农业机械
农业生产中历来沿用人畜力传统农具操作为主,主要有犁、耙、盖、耧、耠、铁瓦、砘、磙、锄、镐、镰、锨、三齿、大叉、碌碡、禾叉、木叉、扫帚、簸箕、粪箕、提斗、筛、薅刀、瓜铲、移刀、钉耙、挠钩、划拉子等。解放后生产工具更新较快,逐步走上半机械化,并向机械化过渡。
一、农业动力
1949年全县大牲畜3.7万头,其中农役畜3.4万头,到1990年全县大牲畜6.1万头,其中农役畜5.4万头,仍在生产中起辅助作用。
1957年驻军资助建立八一拖拉机站(现天津师专分校处),引入进口拖拉机20台,670马力。1960年国家拨入国产拖拉机8台,在王庆坨、河西务、城关、后巷、杨村、石各庄设6个分站,全县拖拉机达97台。1966年始办社营站农机队。1976年被定为农机化试点县,全县拖拉机1.4千台,3.8万马力;农用动力机(电动机、柴油机)由1955年的25台300马力发展到2.3万台25.4万马力。1978年以后,农业机械出现国营、社营、队营、户营4种形式并存局面。1990年全县拖拉机8千台,12.9万千瓦,其中大中型1.6千台,7.4万千瓦。电动机3.2万台,26.3万千瓦,柴油机4千台,3.9万千瓦,成为主要农业动力,改变了农业生产力结构,解放了大批劳力,转移到林牧渔及第三产业,繁荣了农村经济。
二、耕整机械
1953年示范使用7寸步犁、双轮双铧犁等改良农具,加深了耕层。1957年国家拨给28部机引犁,并在豆张庄等地使用圆盘耙、缺口重耙、一机多引,又耕又耙,配套机组,每昼夜作业300亩。1975年,本县试制一批破冻犁,用于早春耕地。1990年全县机引犁1846部,其中大中型919部;机引耙3199部,其中大中型1020部。1975年始有旋耕犁338部,并逐年增加,1990年发展到3200部。实行隔年深耕或隔季深耕,浅旋结合施底肥,减少了农耗,有利于快速腾茬抢播,实现两茬平播高产栽培。
三、水田机械
1979年始有机动插秧机78台,由于水稻面积缩小,到1988年仅存16台。
四、播种机械
1957年始有机引播种机3台,1974年发展到63台,并增加3400台马拉播种机,基本实现小麦机播。1983年以后马拉播种机渐废。1990年有机引播种机2301台,其中大中型256台。1957年始有镇压器4台,到1990年为69台。播种速度和质量逐年提高,提高了出苗整齐度。
五、中耕机械
1959年始有中耕机6台,用于苗期中耕,1962年达28台,1985年仅存6台。
六、水利机械
1949年有水车726台,用于砖井提水,1958年达1.1万台,1983年以后淘汰。1957年始有水泵23台,1990年达1.8万台。1983年始有喷灌机778套,1990年为889套。抗旱排涝能力不断提高。
七、植保机械
1954年始有手动喷雾、喷粉器70件,1989年发展到3.9万件。1974年始有机动喷雾喷粉机两台,1990年发展到264台。50年代、80年代均使用过飞机喷药,控制了病虫蔓延。
八、收获脱粒机械
1957年始有脱粒机两台,1974年始有收割机26台,到1990年全县共有收获、脱粒机9472台,其中联合收割机23台,动力割晒机1820台,余为小麦、玉米脱粒机和扬场机。加快了收获脱粒速度,减轻了连阴雨造成的损失。
九、运输机械
1949年有大车、推拉车共1.5万辆,到1990年大车1.3万辆,推拉车10.9万辆。1949年有木船364只,1975年以后渐废。1974年有农用汽车7辆,1990年达1303辆,拖车7552辆,加上公路建设的发展,加快了农用物资、农产品运销速度。
十、农田基建机械
1962年始有整地机械1台,到1990年有推土铲550台,开沟机7台,使开渠、打埂、平整土地实现部分机械化,部分乡村挖渠已使用挖掘机。
南蔡村乡张辛庄村,机械化水平较高,3412亩耕地,拥有农机总动力940马力,耕、种、管(中耕、化学除草、秸杆还田)、收(小麦、玉米)、脱、打埂、开沟、平整、运输机械化,井渠配套,变场上打轧为地头分粮,劳力使用变投入三夏为从事瓜菜生产,1989年种植业劳力110人,人均产粮1.89万公斤,1000亩土地夏收夏种10天完成。
1989年我县被定为农机化示范区,动工兴建农机化服务中心(京福支线与杨豆公路交点的东北隅),两年来边建站,边服务,陆续从国外引入大型农田工程机械。长臂挖掘机、湿地推土机等可承担大型工程的施工,服务范围也扩大到华北地区。对向我捐资发展农机化伟业的希腊船王约翰·S·拉齐斯,在京塘路畔(定福庄村南)立碑永志。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现在武清辖境为主,重点突出了建国后42年的史实,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史实。
阅读
相关地名
武清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