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图书馆
台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台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20042条
基础文献
30条
析出资源
5446条
图表
482条
人物
7462条
机构
1条
事件
1215条
地名
2条
作品
2891条
实物
2513条
知识出处
全部
石屏集
丹丘之旅:蒲华与晚清...
济公文化面面观
天台山和合文化
台州文物考论
黄绾年谱简编
章安史话
台州历代进士考
赤城志
萬山綱目
司马承祯与天台山
东瓯丛考
台州理学南湖学派史
台學源流
正史台州籍人物传
宋台州崇道观祠禄官考...
台州历代书画篆刻家传...
越南天台宗研究
翰墨飘萧
台州节俗概说
台州历代郡守辑考
戴复古诗词研究
天台山与中国五百罗汉...
台州藏书史
谢铎及茶陵诗派
滇考
廣志繹
戴复古论稿
台州海运海港发展史
見聞隨筆
检索条件
共 20042 条
100
/
1337
1486
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在为《浙江新石器时代文物图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
类型:
正文
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在为《浙江新石器时代文物图录》所作序中指出:“浙江南部的新石器文化为另一种文化,可用瑞安山前山遗址为代表。这里石器以石箭头为最多,陶器以篮纹为主。”①此说可谓一语中的。从山前山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等文物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
1487
二、新石器时代东瓯先民的生产方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
类型:
正文
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主要区别在于:旧石器时代的石器是打制, 新石器时代的石器是磨制。东瓯境内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至今尚未发现,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与遗存点则遍及东瓯全境(今台州、温州、丽水三地)。
1488
(一) 东瓯“负山枕海”的自然地理环境是构成东...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
类型:
正文
人类是在各自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创造和形成了五彩纷呈、风格迥异的区域文化,而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和社会制度三个环境是影响一个区域文化生成的最主要因素。自然地理环境是为人类提供文化生活的物质资源和活动场所的自然系统,并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构建...
1489
东瓯的自然地理环境最大特点是“负山枕海”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
类型:
正文
东瓯的自然地理环境最大特点是“负山枕海”。根据王士性的划分,东瓯的温黄平原与温瑞平原,天台、仙居、丽水、瓯西等山区,三门湾、台州湾、乐清湾、温州湾等滨海地区,亦可划分成“泽国”、“山谷”、“海滨”三个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的文化区,从而形成了“稻...
1490
(二) 东瓯境内的天台山、括苍山、仙霞岭山脉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
类型:
正文
目前已知的东瓯史前文化源头,是距今十万年前的台州“灵江人”、天台山北麓的嵊州小黄山文化与台州仙居下汤文化以及瓯江源头的好川文化。根据“海进人退,海退人进”的人地关系规律,海侵之时,古人类毫无疑问退居丘陵高地;海退之日,古人类随着海退的步伐而...
1491
三种地理类型划分理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
类型:
正文
王士性的“文化生态”理论,比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中所提出的相似理论要早200多年。王士性的“三种地理类型划分”的人地关系理论,虽是针对封建社会而言, 但对东瓯史前文明也基本适用。因为“三种地理类型”中的东瓯史前先民因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
1492
(三) 东瓯史前先民的生产方式已进入史前“农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
类型:
正文
王士性的“稻作”、“采猎”、“海作”三种相对不同的生产方式,也是东瓯史前先民的相对不同的生产方式。当然,这三种相对不同的生产方式,也会在相对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中有所交叉。东瓯史前稻作文明 在东瓯史前农耕文明中的主源之一“稻作文明”中, 距今...
1493
东瓯史前稻作文明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
类型:
正文
在东瓯史前农耕文明中的主源之一“稻作文明”中, 距今万年的天台山脉的嵊州小黄山文化遗址地层中稻属植物硅酸体与夹炭陶的大量发现,表明小黄山史前先民已栽培或利用水稻。这是对河姆渡文化中发现大量碳化稻谷之谜的最好诠释。1973至1974年发掘的河...
1494
三合潭遗址出土的成套石铧犁3件分二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
类型:
正文
1984,在玉环三合潭遗址中发现了东瓯境内最完整的成套石铧犁。台州文物考古专家金祖明先生在《玉环岛发现的古文化遗存》发掘报告中记载三合潭遗址出土的成套石铧犁3件,分二式: Ⅰ式:2件。石质坚硬,褐色。平面呈不等边三角形。头尖尾凹,两翼刃部平...
1495
犁壁6件形制基本相同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
类型:
正文
犁壁6件,形制基本相同。其中两件呈刀形,两面扁平,刃部微内收,背部微弧。器身小端平直,大端呈斜角状,近背处两端各有一圆孔。刃长30厘米、背长25厘米、大端宽15.5厘米、小端宽10厘米、厚2.1厘米。这两件犁壁与Ⅱ式犁铧出土时相互叠压在一起...
1496
东瓯史前采猎与海作文明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
类型:
正文
东瓯史前文明除农耕外,山区与滨海地区尚有采猎与海作两种生产方式。东瓯虽多丘陵山地,但已种植粮食和饲养家畜, 出现了以农业为主,采集、渔猎为辅的种植兼营畜牧的经济类型。
1497
三、新石器时代东瓯先民的生活方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
类型:
正文
根据明代著名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的“人地关系”的理论,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制约着一定的生产方式,一定的生产方式制约着一定的生活方式,一定的生活方式制约着一定的观念形态。这种人文地理的理论,同样适用于东瓯史前先民的“人地关系”与生活方式。
1498
(一) 东瓯史前先民聚落选址多在依山傍水、坐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
类型:
正文
地形主要分为平原、盆地、高原、山地、丘陵五大类,原始聚落的居住形式, 经历了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多种类型的变化。居住形式的变化,反映了史前先民地理环境观念的变化。而对于史前人类来说,河流谷地(盆地) 是人类最好的居处。东瓯史前文明...
1499
(二) 东瓯史前先民的聚落建筑形式已是榫卯结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
类型:
正文
自天台山北麓的嵊州小黄山文化遗址发现三排长29.6米,东西走向、排列规则的“立柱式”建筑遗迹后,浙江考古所认为这是一座坐北朝南的“长房”。距今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已发现榫卯结构干栏式建筑,东瓯也随之进入了榫卯结构干栏式建筑时代。玉环三合...
1500
(三) 东瓯史前先民的日常生活呈现出与众不同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
类型:
正文
自东瓯最早发现的距今十万年前的“灵江人”头盖骨化石后,说明东瓯的灵江与瓯江水系、已有人类居住,后因海侵而移居山地丘陵地带。在灵江水系两大源头始丰溪与永安溪上游天台山北麓的嵊州小黄山文化遗址和仙居下汤文化遗址,就是实例。天台山北麓的嵊州小黄山...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