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瓯史前稻作文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瓯丛考》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463
颗粒名称: 东瓯史前稻作文明
分类号: K289
页数: 3
页码: 13-15
摘要: 在东瓯史前农耕文明中的主源之一“稻作文明”中, 距今万年的天台山脉的嵊州小黄山文化遗址地层中稻属植物硅酸体与夹炭陶的大量发现,表明小黄山史前先民已栽培或利用水稻。这是对河姆渡文化中发现大量碳化稻谷之谜的最好诠释。1973至1974年发掘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有近400平方米的稻草及谷粒堆积层,厚达10至80厘米。据估计,稻谷数量可达120吨左右。经抽样鉴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稻谷遗存包括籼稻、粳稻以及籼稻的过渡类型。其中籼稻约占60.32%—74.56%,粳稻约占20.59%— 39.68%,籼稻的过渡型约占3.6%—4.41%。因为随着“海退人进”,远古先民从丘陵山地、河谷盆地而进居到冲积平原。
关键词: 东瓯 研究 文化史

内容

在东瓯史前农耕文明中的主源之一“稻作文明”中, 距今万年的天台山脉的嵊州小黄山文化遗址地层中稻属植物硅酸体与夹炭陶的大量发现,表明小黄山史前先民已栽培或利用水稻。这是对河姆渡文化中发现大量碳化稻谷之谜的最好诠释。1973至1974年发掘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有近400平方米的稻草及谷粒堆积层,厚达10至80厘米。据估计,稻谷数量可达120吨左右。经抽样鉴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稻谷遗存包括籼稻、粳稻以及籼稻的过渡类型。其中籼稻约占60.32%—74.56%,粳稻约占20.59%— 39.68%,籼稻的过渡型约占3.6%—4.41%。其主源之一,即是天台山脉北麓的嵊州小黄山文化遗址。因为随着“海退人进”,远古先民从丘陵山地、河谷盆地而进居到冲积平原。
  此外,嵊州小黄山文化遗址与距今七千年的台州仙居下汤文化遗址,分别出土了数量不少的石磨棒、石磨球、石磨盘,尤其是下汤文化遗址出土的8方石磨盘和9件石磨球,这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浙江首次发现。下汤文化遗址的石磨盘与磨球与全国其他省份出土的磨盘形制、使用功能稍有不同,它虽制作粗糙,原始而古朴,形制笨拙,但碾谷功能较其他磨盘优越,具有横向辊碾和倒顺旋转的多功能优点。这说明东瓯史前先民已熟练掌握谷物脱粒加工技术。
  据福建省博物馆林蔚文研究员《中国百越民族经济史》(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三章第四节载:自新石器中晚期以来,锄耕乃至犁耕农业开始出现。史前先民已知犁耕破土、翻土耘田、收获收割等农耕程序,农耕技术达到史前文明的最高水平。与之相关的农具有石犁、破土器、有段石锛、有肩石斧、石锄、石铲、石刀、耘田器、石镰、蚌镰等。此时江浙的广大地区,普遍运用了三角形石犁及斜把靴形破土器等犁耕农具。江浙等地出土的石犁形制硕大,有的长达60厘米左右,推测要一人执柄将刃插入泥土,二人曳绳在前牵引而进。
  由于石质犁硬度不高,刃部较脆;一般仅适用于水田或沼泽地区耕作。其入土角度约20度,犁首工作时向前下方的斜倾度较小,只能浅耕,不能深耕,效能较低。尽管如此,它却标志着从以耒耜发土的刀耕农业发展进步到以犁耕翻土的犁耕农业,在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从东瓯史前文明看,在台州仙居下汤文化遗址、丽水、温州的好川文化遗址,以及温州飞云江流域新石器遗址所出土的石器中,罕见石犁发现。这说明距今七千年至四千多年前的东瓯史前文明,尚处于刀耕农业文明阶段。只有在新石器晚期的东瓯史前文明中,才进入犁耕农业文明阶段。
  据1998年温州文物处主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的《温州文物综录》记载,在温州11个县(市、区)20个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只有乐清市盘石镇重石村四房山遗址才发现三角形双孔石犁(乐清白石杨柳滩遗址也发现石犁, 该书失载)。
  而在台州九个县(市、区)中,多处发现石犁。尤以温黄平原(含玉环岛)居多。1976年12月,在台州市路桥区下梁阻浪山发现了石犁头,此为台州境内最早发现石犁。1986年临海市城关巾山出土钻孔石犁壁一件。黄岩区澄江沿岸的头陀圣岙、灵石寺、下屿孙家岙、秀岭左坑岙等遗址均出土石犁。温岭市境内的城郊百家山、城北琅岙、泽国镇丹崖山、冠城九龟山和大溪楼旗村均出土石犁。
  1984,在玉环三合潭遗址中发现了东瓯境内最完整的成套石铧犁。台州文物考古专家金祖明(1936—2005)先生在《玉环岛发现的古文化遗存》发掘报告中记载三合潭遗址出土的成套石铧犁3件,分二式: Ⅰ式:2件。石质坚硬,褐色。平面呈不等边三角形。头尖尾凹,两翼刃部平直微内收,器身两面扁平,单面刃。在器身三角处和中心各一单面钻孔, 孔径1.2—3厘米。其中一件长19.5厘米、翼宽17.4厘米。
  Ⅱ式:1件。平面呈等边三角形,两面扁平,犁头圆弧,尾部内凹,两翼刃部锋利,中部有呈三角形分布的三个单面钻孔。长18厘米、翼19.5厘米、边角长19.5厘米。此件器磨损严重,使用痕迹较明显。
  犁壁6件,形制基本相同。其中两件呈刀形,两面扁平,刃部微内收,背部微弧。器身小端平直,大端呈斜角状,近背处两端各有一圆孔。刃长30厘米、背长25厘米、大端宽15.5厘米、小端宽10厘米、厚2.1厘米。这两件犁壁与Ⅱ式犁铧出土时相互叠压在一起。
  金祖明先生指出,以往各地发现的石铧犁(即石犁头)只知其属农耕破土用具,但却不知如何操作使用。这次叠压在一起出土的全套石铧犁,在中国东瓯考古史上尚属首次发现。它以犁头为中轴,两侧附上两片呈斜角的石犁壁, 使掘起的泥土向两边卷翻,减轻泥土阻力,以使犁头破土前进。犁头和犁壁上的圆孔,应是缚扎木制的犁脚、犁冲、犁弓和后把柄所用。
  据刘仙洲《中国农业机械发明史》(科学出版社,1963年)载,1959年在杭州水田畈发现新石器晚期石犁,但非成套。又据《中国文物大辞典·三孔石犁》(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载,1979年在上海松江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三孔石犁,长24厘米,宽24.5厘米,为沉积板岩,三角形,前端尖锐,两边侧刃, 后缘中间有一凹槽,面上凿三孔,可将犁固定在木座上,现藏上海博物馆。
  而从东瓯史前文明考古来看,石犁多发现于台州临海大田平原、温黄平原以及沿海岛屿玉环三合潭;而温州乐清四房山及杨柳滩遗址发现石犁,其地缘与温黄平原仅一山湖雾岭之隔,与玉环同属乐清湾。在温瑞平原与丽水盆地绝少发现石犁,说明台州的犁耕农业文明要早于温州与丽水,当时的温州与丽水尚处于刀耕农业文明阶段。乐清四房山及杨柳滩遗址发现石犁,实质上是台州犁耕农业文明传播所致。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东瓯丛考》

本书分五卷,内容包括东瓯史脉考、东瓯分治考、东瓯宗教考、东瓯儒学考、东瓯风物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