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东瓯史前先民的聚落建筑形式已是榫卯结构干栏式建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瓯丛考》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469
颗粒名称: (二) 东瓯史前先民的聚落建筑形式已是榫卯结构干栏式建筑
分类号: K289
页数: 3
页码: 19-21
摘要: 自天台山北麓的嵊州小黄山文化遗址发现三排长29.6米,东西走向、排列规则的“立柱式”建筑遗迹后,浙江考古所认为这是一座坐北朝南的“长房”。距今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已发现榫卯结构干栏式建筑,东瓯也随之进入了榫卯结构干栏式建筑时代。玉环三合潭遗址发现了榫卯结构干栏式建筑,这是东瓯首次发现榫卯结构干栏式建筑遗址。
关键词: 东瓯 研究 文化史

内容

自天台山北麓的嵊州小黄山文化遗址发现三排长29.6米,东西走向、排列规则的“立柱式”建筑遗迹后,浙江考古所认为这是一座坐北朝南的“长房”。距今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已发现榫卯结构干栏式建筑,东瓯也随之进入了榫卯结构干栏式建筑时代。玉环三合潭遗址发现了榫卯结构干栏式建筑,这是东瓯首次发现榫卯结构干栏式建筑遗址。
  据2002年3月1日《中国文物报》第2版所发表孙国平、田正标、胡继根、杨青的考古文章《三合潭遗址发现罕见商周木构建筑遗迹》。三合潭遗址发掘面积共450平方米,堆积深度1.8—3.4米,主要发现了保存较好的成片木构建筑遗迹。成片的木构建筑遗迹发现于距地表约1.5米深的地层里,整个遗迹被战国时期堆积叠压。以密集分布的木桩、木柱为主要形式,所有柱坑开口于战国层下,打破春秋时期地层。木头暴露高度和保存长度首先取决于遗址的地下水位,也与桩、柱所处的具体位置、埋藏深度、自身粗细、木材种类(据初步测定,有的为楠木)等因素有关。共发现直立的大小木桩、木柱100多根,长度多在1米上下。
  根据所处的地势高低、木柱(桩)的密集程度和分布规律、柱子的粗细差异,建筑遗迹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北片地势高,木桩数量少,直径多数较细,仅15厘米上下,挖土坑栽埋的柱子更少,且坑小、柱细、垫板单薄,它们分布没有明显规律,建筑单元、布局结构均不清楚。
  南片地势低,木柱分布非常密集,犹如一片古代的树林,柱子多数粗壮,直径一般在20厘米以上,最大达80厘米,而且它们多有深大的柱坑和厚实的垫板,并且在有些宽大、位置关键的柱坑内常常中间栽埋一根粗大的主柱,其周围加立数根较细的护柱,有的还可能是后期维修和加固过程中添立的,另外, 有的柱子与垫板的位置常出现侧偏情形,垫板倾斜较严重。其中,有的垫板完全侧翻,并几乎与柱子平行。由此可见这一带建筑地质条件的特殊性———沿海丘陵坡麓冲积沙层、淤积土层(软土地基);局部还有少量的小木桩。
  南片约80根柱子的分布可大致区分为3个相对独立的建筑单元。其中, F1位于西南部,平面呈南北向的长方形,纵轴与山坡方向平行,它的四面共由12丛柱子组成,并且每丛均有柱坑和垫板,转角柱都特别粗大;东西各5丛,南北各3丛,几乎完全对称,长8米,宽6米,总面积约50平方米。其余的F2、F3,布局形式与F1相近,但不完整。特别是除了如此多的柱坑、柱子以外,未发现任何横向的地板、横梁等木构件,但根据这里的建筑环境、营建地面的海拔高度、所在位置、建筑平面形式、用材大小等方面分析,这片建筑遗迹的性质属干栏建筑的可能性较大。
  大量的工具痕显示这里的木材加工完全采用砍、劈、凿、削等方式,残留在柱体上的刃口痕主要呈略弧凸的形状,宽5—6厘米,这与采集到的青铜锛(斧)形状相吻合,而未见任何锯痕。另外,在近20根较粗的柱子根部发现了完整或残缺的牛鼻形(双目形)凿孔,宽约20、深约10厘米,中间竖向的鼻梁多被故意砍断。初步分析它们应与树木的砍伐、堆放、运输或营建过程有关,其性质、功用还令人费解。
  三合潭遗址发掘的商周时期的榫卯结构干栏式建筑遗迹,保存清晰,平面布局基本完整。以挖坑、垫板、立柱为基本营建手段,并选择丘陵坡麓的冲积沙土地带作为营建空间,这种适应方式显然受制于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整个遗址堆积没有表现出二次堆积的基本特征。
  它的建筑技术明显地继承了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的部分建筑传统,代表了东瓯沿海丘陵气候湿润环境下的建筑文化特色,充分体现了东瓯史前先民适应东瓯沿海丘陵、海岛气候湿润等环境特性的生活智慧。此次发现在东瓯乃至全国商周考古史上尚属罕见。为研究东瓯史前文化开拓、发展,并向青铜文化的演变过程,提供了东瓯榫卯结构干栏式建筑珍贵的实物依据。
  玉环三合潭遗址发现的榫卯结构干栏式建筑,与其说是东瓯商周时期的建筑,毋宁说是由新石器时代发展而来的东瓯史前先民智慧的结晶。因为干栏式建筑是中国南方百越民族史前文化中的主要建筑形式,它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分上下两层:下层饲养动物或堆放杂物,上层住人。这种建筑适合于中国南方雨水众多、气候湿润、环境潮湿的南方人居住。故晋代博物学家张华在《博物志》(卷一)中说“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江浙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滨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址中都有发现,浙江的钱山漾、桐乡罗家角、江苏丹阳香草河、吴兴梅堰等遗址都有此类房子出土;云南的剑川海门口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见有这种干栏式住居习俗。可见,玉环三合潭遗址的榫卯结构干栏式建筑,亦是由新石器时代发展而来。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东瓯丛考》

本书分五卷,内容包括东瓯史脉考、东瓯分治考、东瓯宗教考、东瓯儒学考、东瓯风物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