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图书馆
台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台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 东瓯史前先民聚落选址多在依山傍水、坐北朝南之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瓯丛考》
图书
唯一号:
110820020210001468
颗粒名称:
(一) 东瓯史前先民聚落选址多在依山傍水、坐北朝南之处
分类号:
K289
页数:
2
页码:
18-19
摘要:
地形主要分为平原、盆地、高原、山地、丘陵五大类,原始聚落的居住形式, 经历了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多种类型的变化。居住形式的变化,反映了史前先民地理环境观念的变化。而对于史前人类来说,河流谷地(盆地) 是人类最好的居处。东瓯史前文明,主要源自东瓯两大水系灵江、瓯江的上游的河流谷地(盆地)。
关键词:
东瓯
研究
文化史
内容
地形主要分为平原、盆地、高原、山地、丘陵五大类,原始聚落的居住形式, 经历了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多种类型的变化。居住形式的变化,反映了史前先民地理环境观念的变化。而对于史前人类来说,河流谷地(盆地) 是人类最好的居处。东瓯史前文明,主要源自东瓯两大水系灵江、瓯江的上游的河流谷地(盆地)。东瓯史前先民聚落遗址,已经出现地面建筑。通过对东瓯史前聚落考古,可以折射出东瓯史前先民的择居环境理念,从中分析东瓯史前先民聚落的人地关系。从东瓯史前先民聚落选址看,多为“依山傍水,坐北朝南”。
距今万年的嵊州小黄山遗址面积五万平方米左右,座落于相对高度10米左右的坡地上。周围是曹娥江上游长乐江宽阔的河谷平原,依山傍水,南面而居,地理环境十分优越。小黄山文化遗址内分四个阶段、六个文化层,AB两个聚落,如同一部历史长卷,生动地描述了先民们在此依山傍水聚集而居的生产和生活的场景。一个个或方或圆、很有规则的深土坑,那是先民们储备食物的粮仓———地窖;一块块打磨得异常光滑的磨盘和饼状磨石,那是先民们用以敲碎野板栗等各种坚果作为食物的工具;几处明显的火塘遗迹,表明当时火已完全普及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大量的陶器和石器,与良渚石器、跨湖桥陶器、上山遗址出土器皿以及河姆渡陶器传承关系十分明确;从地层中大量发现稻属植物的硅酸体,说明当时小黄山先民已在栽培或利用水稻。这一稻作文化同样说明了它与河姆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关系。人类两个群体和谐并处一地的现象,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非常少见,这为研究东南沿海地区上游河谷丘陵地带新石器时代遗址聚落形态,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证资料。
距今七千年仙居下汤遗址的地理环境亦是“依山傍水,坐北朝南”。下汤文化遗址距仙居县城西30公里,北靠八卦山,南临永安溪,西傍四鸟坑, 是一块高出四周约2米的河谷盆地的台地。遗址总面积2.5万平方米(保存较完整的约1万平方米)。永安溪作为灵江两大源头之一,是仙居的主要河流。下汤文化遗址北靠八卦山,三面环溪(永安溪流经遗址南面)的地理环境,既给先民聚落解决了水源问题,又为先民聚落渔猎生产方式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距今三四千年的玉环三合潭遗址和乐清白石杨柳滩遗址的地理环境亦是“依山傍水,坐北朝南”。三合潭遗址距玉环县约2公里处的一个面积约4平方公里河谷盆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该盆地系兰花溪、大福溪和龙潭溪三溪汇流所冲积,在此发现了东瓯史前的干栏式建筑遗址。乐清白石杨柳滩遗址背靠括苍山脉,面向瓯江下游平原。亦为三面环山,一方平川之地。
东瓯史前先民的聚落遗址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环境观”:一是聚落遗址多为依山傍水之处。生存是东瓯史前先民生活的第一需要,依山傍水,既能解决东瓯史前先民生存的水源问题,又便于农业、采集和渔猎,以解决东瓯史前先民的食物来源问题。二是聚落遗址多为江河、溪流的汇合处。嵊州小黄山、仙居下汤、玉环三合潭、温州老鼠屿、乐清白石杨柳滩遗址的聚落选址多在灵江、瓯江流域的干支流汇合处,说明东瓯史前交通除山前地带外,水上则是主要交通方式。三是聚落遗址多为坐北朝南的向阳之处。东瓯史前先民的聚落遗址多为坐北朝南的台地,说明东瓯史前先民聚落选址已有明确的东南西北“四方”概念,懂得既要选依山傍水之处,又要选坐北朝南的向阳台地。既能宜居生活、方便交通,又能避免洪水侵袭。这就是东瓯史前先民聚落选址环境观的体现。
东瓯沿海岛屿上的聚落遗址多分布在依西北山向的山间平地或环山谷地中。从玉环三合潭聚落遗址分布看,其择居选址是很有科学道理的。因为东瓯史前先民懂得台风来自东南方,为避免台风和海暴的袭击,以环山阻避洪灾。“靠海吃海”势必要傍海而居。为避台风侵袭,既靠近海边又三面隆起的山岙是先民居住的理想环境。一是环山能够抵挡台风侵袭,对房屋以及海湾里的舟楫能起到有效地保护作用;二是环山的海滩往往比较平坦,便于泊舟捕涝等海上作业。这一古老的海岛择居理念得以代代传承,如今的渔村大多还是处于在这样的环山之中。这是东瓯史前先民长期与自然界相处而得出的“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和长期积累的择居经验。
知识出处
《东瓯丛考》
本书分五卷,内容包括东瓯史脉考、东瓯分治考、东瓯宗教考、东瓯儒学考、东瓯风物考。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