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56040 条 195 / 3736
2911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 类型: 正文
为使城乡困难群体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全市建立低保标准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机制,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999年7月1日,中央加大对部分欠发达省份的扶持,300-/0低保补助资金由中央财政拨款,全市城区城市低保第一次提标,最低生活保...
2912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 类型: 正文
2000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率先在全省实行低保金社会化发放。2006年,建立城乡流动低保对象异地委托制度,出台《九江市低保对象异地委托管理实施方案》。此举得到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的肯定,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省内外多家新闻媒体都宣传这一做法。当年...
2913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 类型: 正文
全市开展城乡困难居民大病医疗救助,累计救助145294人次,累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2577万元。同年,在全省率先全面建立医疗救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同步结算制度,建立城乡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同步结算机制。
2914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 类型: 正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的孤老残幼人员,由当地的集体组织提供“五保”供养,保障其基本生活。累计发放资金3312万元。2010年,全市确定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保障基数23460人,集中供养对象19941人,供养标准为每人每年1920元,集中供养...
2915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 类型: 正文
1992年,执行国务院《关于收容遣送工作改革问题的意见》,收容对象主要是城市“无合法证件、无固定住所、无稳定收入”人员,要求居住3天以上非本地户口公民办理暂住证,否则视为非法居留,须被收容遣送。在收入遣送期间,可根据遣送对象的经济能力,适当...
2916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 类型: 正文
1992年,执行国务院《关于收容遣送工作改革问题的意见》,收容对象主要是城市“无合法证件、无固定住所、无稳定收入”人员,要求居住3天以上非本地户口公民办理暂住证,否则视为非法居留,须被收容遣送。在收入遣送期间,可根据遣送对象的经济能力,适当...
2917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 类型: 正文
8月1日,市收容遣送站更名市救助管理站,为市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008年8月市救助管理站定为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2009年,市城区建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以市救助管理站为龙头,各区民政部门、街道、社区相互配合、互为补充...
2918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 类型: 正文
2009年,精减退职老职工生活救济标准为城市每人每月200元,农村每人每月160元。至当年底,全市确定20世纪50~60年代精减退职老职工保障基数为2386人。
2919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 类型: 正文
2008年9月,全市开始建立临时救助制度。2009年,制订市本级临时救助工作方案并开始实施。市本级当年救助资金累计支出458.97万元,救助8555人。
2920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 类型: 正文
增强各级政府对救灾工作责任感,拓宽救灾资金筹集渠道。1995年,在都昌县开始救灾款发放改革,建立救灾服务中心。都昌县救灾服务中心自建立以来,已有一支1 1人的专职救灾队伍和救灾运输车、发电机、制砖机等设备,建有救灾物资仓库1个,创办年产20...
2921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 类型: 正文
增强各级政府对救灾工作责任感,拓宽救灾资金筹集渠道。1995年,在都昌县开始救灾款发放改革,建立救灾服务中心。都昌县救灾服务中心自建立以来,已有一支1 1人的专职救灾队伍和救灾运输车、发电机、制砖机等设备,建有救灾物资仓库1个,创办年产20...
2922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 类型: 正文
1991年起,市、县(市、区)两级政府普遍制定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出台一系列应急救助政策和相关规定,明确部门间响应工作职责。市、县(市、区)民政部门制定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规程。按照《江西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构建全市自然灾害...
2923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 类型: 正文
1991年起,市、县(市、区)两级政府普遍制定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出台一系列应急救助政策和相关规定,明确部门间响应工作职责。市、县(市、区)民政部门制定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规程。按照《江西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构建全市自然灾害...
2924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 类型: 正文
2003年开始筹备建救灾物资储备库。2005年建成仓储面积为600平方米的市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2005年市内“11-26”地震灾害的救助工作中,储存的救灾衣被、救灾帐篷发挥重要作用。
2925
知识出处: 九江市志(1991-2010)第四册 | 类型: 正文
1997年10月,全市开始灾情信息网络建设,1999年为每个县(市、区)配备计算机、传真机。2001年5月参加全省举办的县级灾害信息培训班,完成县级网络分站建设。2006年7月,在全市2300多个乡、镇、村及较大自然村各聘1名灾害信息员,由...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