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1432 条
2021年
1432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432 条
其他
732条
动物
81条
土地资源
20条
景物
34条
植物
30条
正文
1条
民俗
88条
水果
17条
疾病
11条
矿产
17条
粮食
24条
美食
30条
艺术
119条

颗粒列表

共 1432 条 69 / 96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021
知识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 类型: 其他
衫是先秦时期西域居民的主要内衣,夏季可以当作外衣穿着。1991年考古工作者在鄯善苏贝希古墓群3号墓地发现了许多2500年左右的男女干尸,他们大多外穿羊毛皮衣缀红边的毛布圆领衫。苏贝希古墓出土的一件毛布衫(图1),用浅黄色毛布褐缝制,款式为对...
1022
知识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 类型: 其他
平时燕居家里的生活装称之为禅衣,其形制与袍略同,只是不用衬里。《说文解子》曰:“禅衣不重。”东汉时人们将禅衣称为单衣。《后汉书·马援》说“公孙述更为马援制都布单衣”,即是指禅衣没有里衬。因为禅衣质地很薄,节省原料,所以颇受不同阶层的人们喜爱...
1023
知识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 类型: 其他
襦是一种短衣。《说文》中云:“襦,短衣也。”颜师古《急救篇》注:“短衣曰襦,自膝以上。一曰短而腰者曰襦。”1995年尼雅1号墓地3号墓出土的一件汉晋时期女性上衣,与史料上记载的颇为相似,“出土时穿着于女尸,贴身,高领右衽,衣短袖长。领高12...
1024
知识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 类型: 其他
袄是从襦衍变出来的短上衣,衣长一般到人体的胯部,采用长袖,大多用质地厚实的织物缝制。大襟衬里,所以叫“夹袄”,也叫“复襦”。乐府古诗《孤儿行》中曰:“冬无复襦,夏无单衣。”在夹层里纳以棉絮的叫棉袄,是冬季穿的服装。1995年民丰县尼雅1号墓...
1025
知识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 类型: 其他
半臂是汉晋时期西域女子的新式衣着,是一种由襦发展而来的无领或翻领对襟或套头的短袖外衣。因为短袖衣的衣袖为一般袖子的一半,所以汉代也叫“半袖”。新疆古代早期的半臂装是用毛布缝制的,如新疆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半臂装看起来比较原始(图7),1985年...
1026
知识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 类型: 其他
有裆的裤子是我国西北游牧民族发明的一种便于骑马游猎的服装。在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人们把裤写成“绔”或“袴,”不过那时的裤子不分男女,都有两只裤管,无腰无裆,穿套在胫上,所以把它叫做“胫衣”。《说文·系部》称“绔,胫衣也”,清段玉裁注:“今所...
1027
知识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 类型: 其他
且末县扎滚鲁克古墓出土了50余件距今2800~2500年左右的满裆裤,这些裤子从制作方法上可分为织成裤和裁剪裤。织成裤是先将裤腿和裤裆分别织出然后合缝成裤,毛布的质地较厚,面料结构以斜纹毛布为主。裁剪裤是先将整块毛布裁剪成裤腿和裤裆的面料,...
1028
知识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 类型: 其他
洛浦县山普拉古墓出土裤装的从质地上可分为皮裤、毛布裤和绢裤三种。皮裤毛朝里,皮朝外,这样有利于保暖,适合在寒冷的冬季穿着。毛布裤多为灯笼裤,宽腰大裆,裤腿束口,是于阗古国典型的裤装样式。如《册府元龟》外臣部记口盘陀:“于阗西小国也,风俗与于...
1029
知识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 类型: 其他
到了汉晋时期,西域居民裤装的质地色彩日趋丰富华丽,形制大多宽腰大裆,裤腿较宽。1995年尼雅1号墓地3号墓出土的一件男锦裤(图7),形制为筒裤,是用“王侯合婚千秋万岁宜子孙”铭纹锦缝制的,短腰、大裆,锦面、棉布里,裤腰部用黄素绢缝边,裤长1...
1030
知识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 类型: 其他
棉布与丝、毛、麻等质地的衣料相比,具有柔软结实耐用的优点,从考古出土情况看,汉晋时期的西域居民也比较喜欢穿棉布缝制的衣服。1959年民丰县尼雅古墓出土的一件东汉时期的男夹裤(图8),用粗棉布作面,宽腰大裆,裤腿口与山普拉古墓出土的灯笼裤相比...
1031
知识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 类型: 其他
1987年尉犁营盘古墓出土的一件南北朝时期的百褶裤(图9),其形制现在看来也是非常新颖的。从图片上看百褶裤呈多褶状,褶纹清晰,而且有较强的层次感。这件男性裤装的裤腰穿有用毛线编织的带子,裤身长115厘米,用原色毛布缝制,裤口为灯笼状,是我国...
1032
知识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 类型: 其他
短裤是我国古代普遍劳动者所穿的裤子,它在龟兹壁画中也可以见到。克孜尔第175窟甬道壁画《耕作图》中(图10、11),两位持坎土曼在耕作的农民,头戴圆顶帽,上身赤裸,下穿短裤。这种短裤在内地称为“犊鼻裈”。《史记》中记载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当...
1033
知识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 类型: 其他
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一幅《双童图》(图13)中的两个活泼可爱小男孩,穿着白色底,红、篮、黄间色的吊带式裤子,肩背部系着两根红色背带。吊带式的裤装在我国古代墓葬中十分少见,这种裤装的形制,一般认为是近现代从西方欧美国家传入中国的[3],它...
1034
知识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 类型: 其他
短衣长裤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居民的主要服式之一。上身穿窄袖下摆长至胯部不超过膝的短衣,下着宽松长裤,两只裤管肥大,这种衣式叫“裤褶”,也叫“袴褶”。《释名》中曰裤即为“袴也,两股各跨别也”;褶按《急就篇》云:“褶为重衣之最,在上者也其形若...
1035
知识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 类型: 其他
在世界服装史上,动物的毛皮是缝制服饰的最早材质。在人类的童年时代,人们将野兽打死之后,就带到自己的洞穴里,“食其肉而用其皮”,用石刀(后来用铜刀)将兽皮剥下,把兽皮上的血汁刷洗干净,用平整的石头或木缒捶打,使之成为柔软的毛皮后,用穿有兽皮筋...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