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裆毛布裤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唯一号: 320934020210001027
专题名称: 满裆毛布裤
文件路径: 3209/01/object/PDF/320910020210000031/001
起始页: 0091.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且末县扎滚鲁克古墓出土了50余件距今2800~2500年左右的满裆裤,这些裤子从制作方法上可分为织成裤和裁剪裤。织成裤是先将裤腿和裤裆分别织出然后合缝成裤,毛布的质地较厚,面料结构以斜纹毛布为主。裁剪裤是先将整块毛布裁剪成裤腿和裤裆的面料,然后缝合而成,以平纹布为主,此外还采用扎染、印染和缀织布。无论织成裤还是裁剪裤都是满裆裤,裤裆皆为前后对称的“阶梯”式菱形布。2800年前的深绛色毛布缝制的裤装腰宽近2米,裤腿长近1米(图3),腰胫下处缝缀一块菱形的裆,由此可知它是一条满裆裤,与“胫衣”有较大的区别。满裆裤又叫“裈”,《说文解字注》中曰:“古之绔,今之套裤,古之裈,今之满裆裤。”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为了克敌制胜,积极推行服饰改革,实行“胡服骑射”之后,汉族人民开始穿长裤,不过最初多见于军旅,后来逐渐流传到民间。汉昭帝时才把有裆的裤叫做“裤”。《汉书·孝昭上官皇后传》中说:“(霍)光欲皇后颤宠有子,帝时体不安,左右及医皆阿意,言意禁内虽宫人使令皆为穷裤,多其带,后宫真有进者。”当时把有裆的裤叫也穷裤,由此可知,扎滚鲁克出土的毛布裤,要比中原地区早了近800年。不过在中原内地,贵族阶层不太喜欢穿这种满档的裤子,只有军人及农夫仆役,为图生活便捷,才单独穿裈,在战国及两汉时期的人物画中,凡下体穿裈者,大多是这些阶层的人物[1]。 尉犁县营盘古墓出土的裤装中,最精美的还是营盘15号墓出土的那位东汉时期“营盘美男”所穿的绛紫色平纹毛布缝制的筒裤,长115厘米,其上用淡黄、湖蓝、红、粉绿等色刺绣出十分精美的花卉纹样,由联珠、七瓣花构成的四方连续的菱格,每一个菱格内再绣了四叶八蕾的花卉,针脚细致均匀,使整个裤装显得十分华丽,不失为一件艺术珍品(图4)。

知识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出版者: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新疆古代服饰文化,包括新疆古代服饰文化概览、冠冕堂皇新疆古代的帽子、新疆古代居民的发式等内容。我国自古以来就以“衣冠王国”而著称于世。地处丝绸之路要冲的西域地区,服饰文化发展也源远流长,特别是先秦时期的毛织服饰和汉唐时期的丝绸服装,在中外服饰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