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衣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唯一号: 320934020210001026
专题名称: 胫衣
文件路径: 3209/01/object/PDF/320910020210000031/001
起始页: 0090.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有裆的裤子是我国西北游牧民族发明的一种便于骑马游猎的服装。在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人们把裤写成“绔”或“袴,”不过那时的裤子不分男女,都有两只裤管,无腰无裆,穿套在胫上,所以把它叫做“胫衣”。《说文·系部》称“绔,胫衣也”,清段玉裁注:“今所谓套裤也,左右各一,分衣两胫。”《释名》中说:“绔,两股(大腿)各跨别也。”“胫衣”在文献史料中记载颇多,但实物十分少见,现陈列于新疆博物馆《新疆历史文物展》展馆的哈密五堡古墓出土的一件用缂毛布缝制的距今3000年左右的裤装(图2),虽然只有一只裤腿,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其形制,与史料中记载的“胫衣”十分相似,没有裤裆和裤腰,裤上端附系带,裤腿中的刺绣纹样清晰可见。考古工作者在鄯善2500年前苏贝希古墓中,也发现了裤上端附带的原色毛布缝制的“胫衣”,其形制与哈密五堡出土的“胫衣”基本相同。以上出土的实物资料,说明西域居民在先秦时期,与中原人民一样有穿着“胫衣”的习俗。

知识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出版者: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新疆古代服饰文化,包括新疆古代服饰文化概览、冠冕堂皇新疆古代的帽子、新疆古代居民的发式等内容。我国自古以来就以“衣冠王国”而著称于世。地处丝绸之路要冲的西域地区,服饰文化发展也源远流长,特别是先秦时期的毛织服饰和汉唐时期的丝绸服装,在中外服饰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