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古代服饰的质地皮革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唯一号: 320934020210001035
专题名称: 新疆古代服饰的质地皮革
文件路径: 3209/01/object/PDF/320910020210000031/001
起始页: 0116.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在世界服装史上,动物的毛皮是缝制服饰的最早材质。在人类的童年时代,人们将野兽打死之后,就带到自己的洞穴里,“食其肉而用其皮”,用石刀(后来用铜刀)将兽皮剥下,把兽皮上的血汁刷洗干净,用平整的石头或木缒捶打,使之成为柔软的毛皮后,用穿有兽皮筋或细皮条的骨针缝制成衣服,用来抵御寒冷的天气。考古资料表明,在3800多年前西域居民就熟练地掌握了这一技能。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各地的古墓中,发现了毛皮大衣(图1)、皮裤、皮袜、皮鞋、皮靴、皮手套等皮质服饰。哈密五堡出土的一件距今3000多年的裘皮衣袍,全长1.21米(图2),保存得虽然不是十分完整,但还是可以看出它的款式为交领对襟、宽肩窄袖。这件皮衣最特别的地方是袍袖与手套相连,是冬季寒冷天气保暖御寒的理想服装。哈密艾斯克霞尔古墓也出土了几件皮衣,其特点也是衣袖与手套相连。其中一件皮衣身长95厘米,宽61厘米,袖长63厘米,袖宽17厘米。圆立领宽肩,窄长袖,袖口呈马蹄形,手腕处接缝手套。艾斯克霞尔古墓还出土了距今3000年左右的制作皮革品的成套工具,如带柄铜刀、石臼、胶液、抹胶木匕以及铜锥等,为研究皮革制品的生产,提供了珍贵资料。鄯善苏贝希古墓出土的距今2500年左右的裘皮大衣保存较好,为交领开襟,袍长及足,袖长过手指,卷毛朝里,光板在外,鞣制较好,手感柔软,说明当时的皮革加工工艺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其形制与现在南疆农村维吾尔人穿着的毛皮大衣居瓦十分相似。

知识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出版者: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新疆古代服饰文化,包括新疆古代服饰文化概览、冠冕堂皇新疆古代的帽子、新疆古代居民的发式等内容。我国自古以来就以“衣冠王国”而著称于世。地处丝绸之路要冲的西域地区,服饰文化发展也源远流长,特别是先秦时期的毛织服饰和汉唐时期的丝绸服装,在中外服饰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