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潭县图书馆
临潭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临潭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析出资源
图表
人物
机构
事件
地名
专题
作品
实物
片段
任务年份
全部
1457 条
2022年
1457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1457 条
其他
223条
动物
215条
医药处方
23条
土地资源
11条
工业产品
9条
工程
50条
政策法规、税收
180条
植物
355条
民俗
155条
气候、水文
8条
渔业资源
1条
玄学宗教
11条
疾病
10条
矿产
38条
经济作物、农作物
25条
艺术
42条
药物
56条
蔬菜
24条
饮食
21条
颗粒列表
共 1457 条
97
/
98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441
打切刀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民俗
“打切刀”是一出传统剧目,原名《混五子招亲》,是临潭县长川乡冯旗村每年正月十六的庙会上固定演出的节目,其内容武术加魔术,独具特色。这天,附近村庄的群众、生意人从四面八方来到冯旗,参加一年一度的庙会。剧目表演前场地上搭一帐篷,台前供演员表演,...
1442
打秋千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民俗
秋千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其起源众说不一。“秋千者,千秋也,汉武帝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在唐代,从皇帝玄宗起以至士民均呼秋千为“半仙之戏”。临潭县农村俗称为“打秋”。每年农历腊月至翌年二月欢度新春佳节,农村青年自发地在打碾完庄...
1443
临潭东路的木板窗花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民俗
临潭汉族过年时家家户户都有在洁白的窗户纸上贴窗花的古老习俗。临潭民居建筑风格,尤其是窗棂的结构,也给窗花以用武之地。一般农家的窗户,如前所述,多有 “满天星”、“步步锦”、“虎张口”、“霸王睁眼”之类的图形,在棂空处就用各种窗花来加以美化和...
1444
洮州剪纸艺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民俗
洮州剪纸主要为剪纸窗花,其次剪纸鞋花。剪纸的传统题材很广泛,花鸟虫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吉祥如意、渔樵耕读、琴棋书画、戏剧人物、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十二生肖等等,无所不有。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策的落实,农村的逐步变化,新观念、新风尚也融入...
1445
临潭民间油漆艺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民俗
洮州的民间油漆艺术始于宋代熙宁年间(1068-1077),后来分为家用木器的油漆和房屋建筑的彩绘。家用木器的箱、柜、桌、椅等都要画上花鸟、山水、博古以为装饰,以前多用桐油,后来使用油漆。箱子,尤其是作为姑娘出嫁时的陪箱(妆奁),讲究描金漆箱...
1446
临潭民间画棺艺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民俗
洮州的汉族和部分藏族实行棺殓土葬,于是逐渐形成了画棺艺术。当事人必请民间画师在棺盖、两帮、大小档、底座等处,按死者身份及当事人经济状况绘上各种图案。棺盖上多为七星或河图洛书,大档一般为厅堂图式,中间签上死者的姓氏;小档按死者性别,男性画海水...
1447
临潭民间洮绣艺术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民俗
洮州的民间刺绣艺术称为洮绣。洮绣既有历史的积淀,又有各民族的文化基因。洮州的汉、回、藏族姑娘,从小就要学习刺绣(俗称扎花儿)技艺。其基本功是画好花样子,剪成剪纸,贴在需绣的地方。纹样汉族喜用鸟兽虫鱼、花草蔬果、戏曲人物;回族多为植物花纹、几...
1448
临潭竹编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民俗
临潭竹编由来已久,自古以来,土炕是家家户户睡觉吃饭、憩坐交谈、待客会友之所。为求其软和舒适、整洁便利,当地群众就地取材,先在炕上铺一层青稞草,再覆以竹席。因此,竹席是家家不可或缺之物。 临潭境内,东南北路相对湿热,多生小毛竹,当地有为数不少...
1449
新堡乡资堡的抢年果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民俗
临潭县新堡乡资堡村的“抢年果”俗称“抢哦浪浪儿”,相传此俗已有500多年历史。初为土司衙门所为。乾隆间,昝土司家迁移至资堡村后,“抢哦浪浪儿”就成为一次年节活动,在资堡村流传下来。 每年正月十五,全村汉藏群众要派出青壮年,在村两头将采来的松...
1450
陈旗乡王旗村的烤摞摞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民俗
“烤摞摞”是临潭县东路的陈旗乡王旗村、龙元乡阎家山、石门乡三旦口等村的传统习俗,而以王旗村为最。每年正月初六日,王旗村每家每户都要拿出一捆柴来,堆积在村中心场上。晚饭过后各家男女老少都携带米酒、果品走向堆有柴火的场地。各家出嫁的闺女一定要回...
1451
扁都的哈尕滩烟火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民俗
临潭县扁都乡哈尕滩村,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晚有燃放烟花的习俗。当天,社火会首率全村人焚香敬神,开始“出花”。即将花炮从存放处取出,用小木轿抬上,打上五色彩旗,敲鼓打钹,狮子、船灯、毛熊等开路。会首等手执木香,在街上转一圈后将花炮安置于专门制作的...
1452
长川羊升村的提灯会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民俗
长川乡羊升村提灯会(俗称小儿会),是临潭丰富多彩的灯会之一,每年元宵节夜晚举行,意谓祈求村中家家儿童平安生长。提灯会规程为:事先由青苗会会长召集负责人选“灯窝子”,被选的人家作为东道主,备好香纸、灯油、提供场地。家家户户将准备好的灯笼提到“...
1453
古战的打施食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民俗
临潭古战乡古战村的元宵节过节习俗异于别处。十五这天则罢戏、罢社火,而进行打“施食”活动。其内容为:请3-4名高僧在古战庵诵经,后用炒面捏成高大的三角形,并以酥油塑成五色花样,镶嵌其上,名曰“施食”,置于一大木盘内。这天下午,四乡八路的上万名...
1454
临潭搬场节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民俗
由于临潭地域较为特殊,各乡气候及地理差异较大,因此农作物收获时间不一。东南北路地势低,气候温和,庄稼成熟较早,与中西路以上地区相比提前一月有余收割庄稼,并随割随拉运。而新城以上地区等到庄稼全部收割完毕后才开始拉运。搬场是洮西地区农业生产中重...
1455
临潭社火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
类型:
民俗
临潭社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城里乡村,各具特色。各地主要内容有舞龙、耍狮、旱船、打熊、秧歌等。此外,东路有“烤摞摞”,唱《路远歌》;南路有“抢年果”,唱花儿;西路有“打毛熊”、“打春牛”;北路有踩高跷、“纸马舞”等。一般的社火队都有“灯扇对...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