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战的打施食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唯一号: 292634020220001453
专题名称: 古战的打施食
文件路径: 2926/02/object/PDF/2900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860.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临潭古战乡古战村的元宵节过节习俗异于别处。十五这天则罢戏、罢社火,而进行打“施食”活动。其内容为:请3-4名高僧在古战庵诵经,后用炒面捏成高大的三角形,并以酥油塑成五色花样,镶嵌其上,名曰“施食”,置于一大木盘内。这天下午,四乡八路的上万名男女老幼云集古战庵,事先由专人于庵的一侧准备一大堆麦草,尔后由两名僧人掌木盘,由一两名高僧击鼓鸣钹诵经往堆草处走。是时,成百上千的善男信女像一条卧龙,齐跪于路上,让僧人所托木盘从头顶经过,谓之“钻施食”,传说能消灾灭病,一年健康。当僧人走到草堆跟前时,由专人将草堆点燃,僧人便将盘内之物置于火中。其时火焰高达数丈,景象颇为壮观。 另据流顺乡侯家寺(圆城寺)佛事活动:打“施食”源于打“张格尔”,是镇魔驱邪法会。“张格尔”藏语意为“铁城”。言佛祖要保证大千世界的安宁,指派护法神等,要将扰乱世界的各种妖魔鬼怪拘捕在“铁城”之内,进行焚烧惩治。打“张格尔”的做法是,经堂前檐下落座三位“压床高僧”,边有众多僧人陪同诵经,前面广场上群众围成一个大圆圈。伴随锣鼓号角,身穿各色长袍、头戴牛头马面的怪诞神像一对一对出场跳载,谓之“载护神”。是时,有善男信女会在圈内跪“施食”。护神载完后,三位“压床高僧”手握一事先准备好的人头盖骨,走到沸腾的油锅旁迅速抛入锅中,油锅中立即火焰冲天。并将架在油锅上的绘有各种妖魔形象的纸幅焚毁。此时乱炮齐鸣,人群沸腾。“张格尔”打完后,僧众抬着木盘中的“施食”倒在寺旁的地内,群众争相抢拾,认为拿回家中可以避邪。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