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都的哈尕滩烟火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唯一号: 292634020220001451
专题名称: 扁都的哈尕滩烟火
文件路径: 2926/02/object/PDF/2900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859.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临潭县扁都乡哈尕滩村,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晚有燃放烟花的习俗。当天,社火会首率全村人焚香敬神,开始“出花”。即将花炮从存放处取出,用小木轿抬上,打上五色彩旗,敲鼓打钹,狮子、船灯、毛熊等开路。会首等手执木香,在街上转一圈后将花炮安置于专门制作的花杆上,花秆高约10米,腰穿横筋条7根,形成草书“虎”字模样。花秆顶端竖一皂灰纸旗,名曰“冲天旗”,花秆中间筋条两头各挂一盏折叠起来的合灯,贴上彩色飘带,迎风飘扬。花秆四周立有六个小花杆,高约4米。顶部置方形木盘,上置裱糊的唐僧、孙悟空、八戒、沙僧、焦赞、孟良等古代人物形象。在这些人物身下装有花筒,以火线连接起来,距大花秆约50米处,置关公小木堂。一根火绳直通大花秆顶。入夜,四路八乡人流涌向哈尕滩村,最多时达万余人,前街后巷挤满观焰火的人。午夜时刻,在花秆西侧墙头,燃起熊熊旺火,先放铁炮三声,由会首持香点燃花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