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堡乡资堡的抢年果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唯一号: 292634020220001449
专题名称: 新堡乡资堡的抢年果
文件路径: 2926/02/object/PDF/2900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858.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临潭县新堡乡资堡村的“抢年果”俗称“抢哦浪浪儿”,相传此俗已有500多年历史。初为土司衙门所为。乾隆间,昝土司家迁移至资堡村后,“抢哦浪浪儿”就成为一次年节活动,在资堡村流传下来。 每年正月十五,全村汉藏群众要派出青壮年,在村两头将采来的松枝绑附在搭起的木架上扎成彩门,装上纸花、宝灯,贴上对联,并要求各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2米长的小木杆5至10根,涂成红色,等分对称地栽在村街两边,上挂各式纸绑彩灯,晚上灯火通明,社火队从街中演过,人们纷纷前来观灯。青少年们聚在一起,挨家挨户去贺新年,祝福说吉利话。各家必然把准备好的核桃、红枣、水果糖、货币等物从门里撒出,供人们去抢。抢者嘴里不住喊“哦浪浪儿”,谁抢得最多,预示当年交好运,四季平安,心想事成。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