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潭民间画棺艺术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唯一号: 292634020220001446
专题名称: 临潭民间画棺艺术
文件路径: 2926/02/object/PDF/2900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857.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洮州的汉族和部分藏族实行棺殓土葬,于是逐渐形成了画棺艺术。当事人必请民间画师在棺盖、两帮、大小档、底座等处,按死者身份及当事人经济状况绘上各种图案。棺盖上多为七星或河图洛书,大档一般为厅堂图式,中间签上死者的姓氏;小档按死者性别,男性画海水朝阳,女性画芙蓉山水。两边棺帮有所谓大五彩、中五彩、独龙杠、一素红等区分。有地位的人家,多画双龙戏珠图案(俗称独龙杠)。经济情况好的人家,多画大五彩,有沥粉、贴金工序,颜色运用比较艳浓,多用大红铺底。各式纹样用青、绿、蓝色层层退晕,有金琢墨、烟琢墨之区别。一般人家多画中五彩,蓝、青、绿三色中只用两种,纹样只退晕两次,不沥粉,用色较素,出活快,丧事也较为简便。若是青壮年病故,则多用红色刷底,不饰纹样,不行丧事,以示悲哀更甚(有别于白喜事)。大、中五彩都要在团花(4个或3个)中分别画上花卉,或八仙人物、龙、凤、虎等,或山水、诗词等,边沿部分还有暗八仙、四君子及行云流水等图案加以装饰。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