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年份

全部
2144 条
2021年
25 条
2022年
86 条
2023年
2033 条

专题类型

全部
2144 条
专题知识
881条
交通
149条
其他
76条
区域
101条
医疗
61条
基础设施
104条
姓氏
59条
数据统计
218条
景区
225条
植物
2条
民俗
2条
民俗文化
218条
水果
1条
物产
17条
粮食
1条
艺术
7条
药物
8条
货物
1条

颗粒列表

共 2144 条 75 / 143
排序: 唯一号 题名 类型
1111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五一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是国家法定假日,1960——1980年,各生产队放假一天。1990年后,由郊尾镇工会联合会组织工会会员开展各种庆祝活动,有的村民和企业员工利用“五一”假期外出旅游。
1112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后溪大队(村)团支部、郊尾中学团委会组织青年、学生开展各种纪念活动,激励青年努力学习、工作,立志报效祖国。1980年后,开展学雷锋、做“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活动。
1113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每年“六一节”,郊尾中心幼儿园、郊尾中心小学或组织师生游览参观,或举行文艺庆祝活动,表彰“五好”学生和学习积极分子。
1114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村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开展党的组织、思想、作风建设教育,举行庆祝活动并表彰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党务工作者。
1115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村“两委”配合各级人民政府,开展国防教育和拥军优属活动,慰问烈、军属和复员退伍军人。
1116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1984年,国家规定9月10日为教师节。教师节期间,中小学、幼儿园举行庆祝活动,村“两委”组织慰问、表彰先进教师,倡导尊师重教。
1117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后溪村每年举行庆祝国庆活动,特别是逢五、逢十更为热烈,家家户户挂国旗,在重要路口结彩楼、奏十音,组织游行,盛况空前。1990年后,学校举办国庆文艺汇演,有的村民利用国庆黄金周外出旅游,有的在电视机前观看国庆晚会,祝愿祖...
1118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俗称“扁食”,把瘦肉切碎,拌以虾仁、葱、韭菜、味精、精盐、五香、胡椒等为馅。馅皮多用精粉打成,薄而透明,将馅皮包好后放进骨汤中煮熟,肉鲜皮脆,拌以蒜、醋、芝麻油等香味佐料,吃起来香味扑鼻、鲜美可口。
1119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以本地特产米粉为原料,用猪肉、虾仁、蔬菜、葱、精盐、味精(鸡精)等作佐料,先把佐料依次下锅,用适量水或骨汤煮熟并调好味道,然后放进米粉,待米粉渗透后,加适量花生油炒匀即可食用,风味独特,颇受宾客欢迎。
1120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即炒面条,以精面制成的面条为原料,用猪肉、虾仁、蔬菜、葱、精盐作佐料,先把佐料下锅,用骨头汤煮熟并调好味道,后放进面条,盖上锅盖、焖炒十来分钟后,揭开锅盖,拌匀后即可食用,是家庭会餐时的一道美味主食。
1121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干焖羊肉皮肉完好,晶莹透亮,肥而不腻,熟而不烂,软而不韧,无腥无膻,脆嫩香醇。其作法是采用当地上好的山羊为原料,把羊放血宰杀,脱尽毛,卸内脏,把整羊放入锅中,用水煮半小时,然后连同热汤倒入木桶中,再冲入适量开水,淹没全羊,盖上桶盖,待次日取...
1122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又叫蛾饼,主要原料是芋头、地瓜粉、洋葱、瘦肉和海蛎,制作时先把芋头加工成芋泥,按1斤地瓜粉配4两芋泥的比例,把芋泥和地瓜粉混在一起,加入适量的水、盐和味精,然后拌匀,还要添加些葱花、酱、醋等佐料,用调羹舀些呈稠状的芋泥到瓢中垫底,接着放入腌...
1123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将蒸熟的槟榔芋洗净去皮,捣成泥状,加上白糖、花生仁、芝麻等,蒸一小时,倒扣于盘中,浇上热猪油,趁热食用,别有风味。
1124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是后溪特有的夏令消暑冷饮。用当地生长的仙草,洗净后煮成仙草水,加上米浆,冷却后凝成仙草冰,吃时切成小块,拌以冷开水和蜂蜜,其性清凉,祛暑降温。
1125
知识出处: 后溪村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是本地年节和喜庆活动的馈赠佳品,以糯米、食糖、白碱、麦芽糖等为原料,先将糯米浸泡数小时,然后淘净晾干,碾成粉,加热水制成粿坯;再用热水炖熟,加入少量白碱,放进瓷缸中,用木棍搅到起泡不收缩为止;接着把粿切成长5厘米、厚1厘米的白条,晒开后油炸...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