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726 条 24 / 49
346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十大技改工程是地委、行署为加快全区工业发展步伐,增强企业后劲,经过反复论证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该工程包括东阿阿胶厂阿胶系列产品改造项目;山东活塞环总厂发展民机环生产项目;山东聊城客车厂中高档客车生产改造项目;临清棉纺织厂引进技术设备,扩大...
347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十大技改工程是地委、行署为加快全区工业发展步伐,增强企业后劲,经过反复论证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该工程包括东阿阿胶厂阿胶系列产品改造项目;山东活塞环总厂发展民机环生产项目;山东聊城客车厂中高档客车生产改造项目;临清棉纺织厂引进技术设备,扩大...
348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为壮大工业实力,培植利税大户,1993年初,地委、行署提出组织实施13530工程方案(即力争到“八五”末,使1户企业利税过7000万元,3户企业利税过5000万元,5户企业利税过3000万元,30户企业利税过1000万元),选择40个生产管...
349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聊城地区地处冀鲁豫交界处,交通较为方便。境内水路交通历史悠久,明、清时期的漕运尤为兴盛。1920年,境内通行汽车。建国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内交通事业得到发展。1990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2092.7公里,166个乡镇有165个乡镇通...
350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20年黄河决口,鲁西大旱,由省华洋义赈会出资以“以工代赈”办法,修建了临清至德州公路。这是境内有史以来第一条公路。次年,将其公路由临清延伸至大名。至1936年,全区初步形成了以聊城、临清为中心的公路交通网络,总长度为332.5公里。日军...
351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20年黄河决口,鲁西大旱,由省华洋义赈会出资以“以工代赈”办法,修建了临清至德州公路。这是境内有史以来第一条公路。次年,将其公路由临清延伸至大名。至1936年,全区初步形成了以聊城、临清为中心的公路交通网络,总长度为332.5公里。日军...
352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境内航道纵横,主要航道有黄河、卫运河、小东运河、徒骇河等。早在公元前602年黄河在河南省宿胥口决口,改道东行漯川,全境即有航运之便。隋、唐、宋时期,为漕运干线。1194年,河道南徙,断航达700年之久。1855年,黄河归故,恢复航运。193...
353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明、清之际长期沿用邮驿制。1894年创办现代邮政。1901年改为“大清邮政”,临清即建立邮局。同时,境内其他各县相继建立邮政代办所。1911年,彻底废除邮驿制,官方文报和民信业务均由邮政局、所递送、办理。1941年,筑先县建立战时交通局,其...
354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明、清之际长期沿用邮驿制。1894年创办现代邮政。1901年改为“大清邮政”,临清即建立邮局。同时,境内其他各县相继建立邮政代办所。1911年,彻底废除邮驿制,官方文报和民信业务均由邮政局、所递送、办理。1941年,筑先县建立战时交通局,其...
355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890年中国电线图记载,南北洋干线在今阳谷县阿城镇开口,并设有电报机构。1904年在东昌添设支线,始立聊城电报分局,局址在城内司马街。1920年12月,区内架设聊城至临清转报电报线路1条。1926年,改称聊城电报局。1938年11月日军侵...
356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58年,北京设计院和山东省建设工程局协同聊城城建部门,编制岀聊城城建的初步规划方案。1962年,聊城百货大楼等一批计划建设项目下马,出现了新区城建线长、面大、空面多、布局分散的局面。1978年5月,山东省建委在聊城市召开全省小城镇建设规...
357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58年,北京设计院和山东省建设工程局协同聊城城建部门,编制岀聊城城建的初步规划方案。1959年,在省建工局的协助下,编制出以闸口为中心,南至四河头、北到何官屯,东起飞机场、西到环城堤,城区面积11.5平方公里的聊城市建设总体规划。196...
358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1958年,北京设计院和山东省建设工程局协同聊城城建部门,编制岀聊城城建的初步规划方案。1959年,在省建工局的协助下,编制出以闸口为中心,南至四河头、北到何官屯,东起飞机场、西到环城堤,城区面积11.5平方公里的聊城市建设总体规划。196...
359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境内村镇建设无统一规划,均属自然形成。居民建房多沿袭旧制,独户建院。豪绅富户多居住村、镇中心,农户住宅纵横交错,杂乱无章。主街宽3米左右,胡同宽2米左右;排水依自然流势,水顺街走,每遇大雨,泥泞难行,排水纠纷时常发生。1980年聊城...
360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境内县城道路均为土面窄街,人车混行。建国初,区内各县政府动员城内干部职工和居民开展义务劳动,将部分土路面改为炉渣或石灰与土混合的路面。1960年,聊城县新建长3900米、宽40米的东昌东西大街。1965年,聊城旧城区的东关大街和古楼...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